峰飞航空eVTOL水上机场发布 低空经济加速“入水”

东方财富网

12小时前

11月22日,峰飞航空科技(以下简称“峰飞航空”)发布“eVTOL零碳水上机场”和“海空一体低空经济解决方案”,将低空基础设施延伸至广阔水域。

11月22日,峰飞航空科技(以下简称“峰飞航空”)发布“eVTOL零碳水上机场”和“海空一体低空经济解决方案”,将低空基础设施延伸至广阔水域。这也意味着,eVTOL可以在水上完成起飞。通过利用水上机场搭载不同型号的eVTOL航空器,该方案可满足海洋能源平台运维、高频通勤、海空文旅体验、应急救援以及移动空港集群作业等多元应用场景需求。价格方面,该方案应用之后,整体使用价格也将低于传统直升机或通用航空器的价格。随着应用场景的拓展,低空经济规模化应用正在加速从蓝图走向现实。

使用价格低于传统直升机或通用航空

北京商报记者从峰飞航空了解到,此次新发布的eVTOL零碳水上机场,是水上移动空港与智慧指挥中枢,集成eVTOL起降平台、光储充能源保障、智能调度系统及通信配套等功能,可快速部署于江、河、湖、海等各类水域。

该水上机场配备宽大的甲板起降平台,可机动部署到离岸数十甚至上百公里的作业海域,作为移动水上“备降场”提供就近保障。水上机场采用纯电驱动,铺设光伏板以蓄能。船舱则作为候机厅与机务室,组成可灵活部署的零碳水上机场,满足eVTOL起降及充电,与eVTOL共享数据,智能协同。

峰飞航空高级副总裁谢嘉表示,水上机场自身具备动力,能够灵活地移动到江边的不同位置,形成很多靠岸的点位,与陆地起飞的eVTOL形成互补。

除了在陆地上建设数百乃至上千个垂直起降机场外,还可在水域部署大量移动式垂直起降机场。

谢嘉表示,未来,在民众日常步行两分钟范围内,无论是陆地还是水上区域,都将设有可供使用的垂直起降机场。普通民众只需通过手机App下达订单,即可前往距离最近的垂直起降机场,搭乘eVTOL航空器直达目的地,实现灵活的点对点出行。在水上机场可以灵活移动的条件下,这种新型出行模式将显著减少换乘时间,缓解地面交通拥堵,提升出行效率。

在价格方面,谢嘉称,该解决方案实际上是整体低空基建的一部分,应用之后,民众的使用价格会非常亲民,低于传统直升机或通用航空器的价格。

将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延伸至水域

在谢嘉看来,此次发布的解决方案,其最大价值在于将水域和陆域相结合,由此进行低空经济的整体规划和布局,将以往围绕陆地展开的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延伸至广阔水域。

据了解,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相关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已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向商业化运营的初期,在应用场景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均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据中国AOPA通用机场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国在册通用机场475个。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eVTOL基础设施缺口较大,起降场地建设周期较长,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行业发展。

峰飞航空方面表示,“海空一体低空经济解决方案”能够广泛应用于拥有水域资源的城市,无需长周期的陆地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解决低空起降点“选址难、部署慢、运维繁”等痛点,加速低空经济规模化应用从蓝图走向现实。

据介绍,搭载大白鲨、凯瑞鸥、盛世龙eVTOL航空器,该解决方案可满足海洋能源平台运维、高频通勤、海空文旅体验、应急救援以及移动空港集群作业等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

其中,在海上石油平台或海上风电能源运维场景,该方案可将运维人员、紧急备件的运送效率提升10倍以上。在应急救援方面,通过“无人机广域搜救+ eVTOL快速响应”的立体救援体系,反应时间将缩短50%以上,扩大搜救覆盖范围数倍,提升生还率并保障救援人员生命安全。

谢嘉表示,低空经济的生态系统搭建非常重要,不仅是航空器,还有跟航空器配套的基础设施。

今年以来,峰飞航空凯瑞鸥已经完成了全球首次2吨级eVTOL海洋石油平台飞行和海上风电平台飞行。

“明年峰飞航空的载人eVTOL取得适航后,会逐步投入到载人场景的商业化应用中,预计规模化商业运营在2028—2030年实现。”谢嘉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关子辰牛清妍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11月22日,峰飞航空科技(以下简称“峰飞航空”)发布“eVTOL零碳水上机场”和“海空一体低空经济解决方案”,将低空基础设施延伸至广阔水域。

11月22日,峰飞航空科技(以下简称“峰飞航空”)发布“eVTOL零碳水上机场”和“海空一体低空经济解决方案”,将低空基础设施延伸至广阔水域。这也意味着,eVTOL可以在水上完成起飞。通过利用水上机场搭载不同型号的eVTOL航空器,该方案可满足海洋能源平台运维、高频通勤、海空文旅体验、应急救援以及移动空港集群作业等多元应用场景需求。价格方面,该方案应用之后,整体使用价格也将低于传统直升机或通用航空器的价格。随着应用场景的拓展,低空经济规模化应用正在加速从蓝图走向现实。

使用价格低于传统直升机或通用航空

北京商报记者从峰飞航空了解到,此次新发布的eVTOL零碳水上机场,是水上移动空港与智慧指挥中枢,集成eVTOL起降平台、光储充能源保障、智能调度系统及通信配套等功能,可快速部署于江、河、湖、海等各类水域。

该水上机场配备宽大的甲板起降平台,可机动部署到离岸数十甚至上百公里的作业海域,作为移动水上“备降场”提供就近保障。水上机场采用纯电驱动,铺设光伏板以蓄能。船舱则作为候机厅与机务室,组成可灵活部署的零碳水上机场,满足eVTOL起降及充电,与eVTOL共享数据,智能协同。

峰飞航空高级副总裁谢嘉表示,水上机场自身具备动力,能够灵活地移动到江边的不同位置,形成很多靠岸的点位,与陆地起飞的eVTOL形成互补。

除了在陆地上建设数百乃至上千个垂直起降机场外,还可在水域部署大量移动式垂直起降机场。

谢嘉表示,未来,在民众日常步行两分钟范围内,无论是陆地还是水上区域,都将设有可供使用的垂直起降机场。普通民众只需通过手机App下达订单,即可前往距离最近的垂直起降机场,搭乘eVTOL航空器直达目的地,实现灵活的点对点出行。在水上机场可以灵活移动的条件下,这种新型出行模式将显著减少换乘时间,缓解地面交通拥堵,提升出行效率。

在价格方面,谢嘉称,该解决方案实际上是整体低空基建的一部分,应用之后,民众的使用价格会非常亲民,低于传统直升机或通用航空器的价格。

将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延伸至水域

在谢嘉看来,此次发布的解决方案,其最大价值在于将水域和陆域相结合,由此进行低空经济的整体规划和布局,将以往围绕陆地展开的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延伸至广阔水域。

据了解,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相关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已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向商业化运营的初期,在应用场景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均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据中国AOPA通用机场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国在册通用机场475个。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eVTOL基础设施缺口较大,起降场地建设周期较长,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行业发展。

峰飞航空方面表示,“海空一体低空经济解决方案”能够广泛应用于拥有水域资源的城市,无需长周期的陆地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解决低空起降点“选址难、部署慢、运维繁”等痛点,加速低空经济规模化应用从蓝图走向现实。

据介绍,搭载大白鲨、凯瑞鸥、盛世龙eVTOL航空器,该解决方案可满足海洋能源平台运维、高频通勤、海空文旅体验、应急救援以及移动空港集群作业等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

其中,在海上石油平台或海上风电能源运维场景,该方案可将运维人员、紧急备件的运送效率提升10倍以上。在应急救援方面,通过“无人机广域搜救+ eVTOL快速响应”的立体救援体系,反应时间将缩短50%以上,扩大搜救覆盖范围数倍,提升生还率并保障救援人员生命安全。

谢嘉表示,低空经济的生态系统搭建非常重要,不仅是航空器,还有跟航空器配套的基础设施。

今年以来,峰飞航空凯瑞鸥已经完成了全球首次2吨级eVTOL海洋石油平台飞行和海上风电平台飞行。

“明年峰飞航空的载人eVTOL取得适航后,会逐步投入到载人场景的商业化应用中,预计规模化商业运营在2028—2030年实现。”谢嘉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关子辰牛清妍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