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航运界)
来源:航运界
航运界网消息,以星(ZIM)11月20日发布2025年三季度财报。报告期内,ZIM营收达到17.8亿美元,同比下降35.7%;净利润为1.2亿美元,同比下降89.1%。
具体而言,2025年三季度,ZIM承运箱量达92.6万TEU,同比下降4.5%;单箱平均运费为1602美元,同比下降35.4%;实现营业收入17.8亿美元,同比下降35.7%;息税前利润(EBIT)为2.6亿美元,同比下降79.0%;净利润为1.2亿美元,同比下降89.1%;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5.9亿美元,同比下降61.3%;调整后的EBITDA和EBIT利润率分别为33.4%和14.6%。
2025年三季度,ZIM自由现金流达到5.7亿美元,同比下降60.5%。
2025年前三季度,ZIM承运箱量达276.5万TEU,同比下降0.1%;单箱平均运费为1622美元,同比下降14.1%;实现营业收入54.2亿美元,同比下降13.4%;EBIT为8.7亿美元,同比下降53.3%;净利润为4.4亿美元,同比下降72.2%;调整后EBITDA为18.4亿美元,同比下降32.3%;前三季度调整后的EBITDA和EBIT利润率分别为34.0%和16.1%。
2025年前三季度,ZIM自由现金流达到17.9亿美元,同比下降27.7%。
报告显示,ZIM在2025年三季度载箱量同比下降4.5%。其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亚洲区域航线,载箱量同比下降了4.1%,至18.7万TEU;其次是拉丁美洲航线,载箱量同比下降2.3%,至13.0万TEU;与此同时,太平洋航线同比增长1.7%,达到42.1万TEU。
上调2025年业绩指引
2025年全年业绩展望,ZIM预计2025年全年调整后EBITDA将在20亿美元至22亿美元之间,调整后EBIT将在7.0亿美元至9.0亿美元之间。
ZI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Eli Glickman表示,“ZIM的韧性在第三季度很明显,在此期间,在受到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关税政策的频繁变化的动荡市况下,实现了稳健的盈利。”
他指出,“当前的市场环境比过去更频繁、更剧烈地出现中断和波动。在这种不确定性中,ZIM仍然着重于控制自己所能做的事情,并采取积极措施推动长期可持续和盈利增长。"
他总结称,“展望未来,尽管第四季度市场状况有所减弱,但基于ZIM截至目前的稳健业绩,ZIM上调了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总体而言,ZIM相信差异化商业战略、增强的船队配置和改善的成本结构使ZIM能够抵御短期波动,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头部班轮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横向对比
航运界网经过简单梳理,横向对比已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的班轮公司的数据,仅从净利润率的角度来看,以泰国宏海箱运(RCL)和万海航运为代表的亚洲班轮公司的净利润率更高,共计5家公司净利润率接近或超过20%,他们都是亚洲班轮公司。
简言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有点意外,部分原因可能源于亚洲班轮轮公司租船比例较低,而包括“双子星”合作伙伴马士基和赫伯罗特等在内的欧洲班轮公司为维持网络运营,反而都积极租用船舶,导致集装箱船租金持续保持在高位,因此利润率相对较低。
具体而言,宏海箱运前三季度净利润率达到22.4%。Alphaliner最新数据显示,其租用船舶7艘,占比约15%。
万海航运前三季度净利润率达到20.1%,Alphaliner最新数据显示,仅租用1艘船,占比约0.4%。
韩国旗舰班轮公司韩新海运(HMM)租用船舶比例为19%,其前三季度利润率也达到18.4%。
而“Premier Alliance”成员的海洋网联船务(ONE)的净利润率为5.3%,租用船舶比例为54.9%。
与此同时,ZIM前三季度净利润率为8.2%,而其租用船舶的比例为88.2%。
根据Alphaliner最新数据,在全球班轮公司运力100强中,以星排名第10,运营116艘集装箱船,总运力70.4万TEU,其中自有船舶14艘、租入船舶102艘。同时,与以星签约的新造船还有18艘,约16.3万TEU。
资料、图源:ZIM
(来源:航运界)
来源:航运界
航运界网消息,以星(ZIM)11月20日发布2025年三季度财报。报告期内,ZIM营收达到17.8亿美元,同比下降35.7%;净利润为1.2亿美元,同比下降89.1%。
具体而言,2025年三季度,ZIM承运箱量达92.6万TEU,同比下降4.5%;单箱平均运费为1602美元,同比下降35.4%;实现营业收入17.8亿美元,同比下降35.7%;息税前利润(EBIT)为2.6亿美元,同比下降79.0%;净利润为1.2亿美元,同比下降89.1%;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5.9亿美元,同比下降61.3%;调整后的EBITDA和EBIT利润率分别为33.4%和14.6%。
2025年三季度,ZIM自由现金流达到5.7亿美元,同比下降60.5%。
2025年前三季度,ZIM承运箱量达276.5万TEU,同比下降0.1%;单箱平均运费为1622美元,同比下降14.1%;实现营业收入54.2亿美元,同比下降13.4%;EBIT为8.7亿美元,同比下降53.3%;净利润为4.4亿美元,同比下降72.2%;调整后EBITDA为18.4亿美元,同比下降32.3%;前三季度调整后的EBITDA和EBIT利润率分别为34.0%和16.1%。
2025年前三季度,ZIM自由现金流达到17.9亿美元,同比下降27.7%。
报告显示,ZIM在2025年三季度载箱量同比下降4.5%。其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亚洲区域航线,载箱量同比下降了4.1%,至18.7万TEU;其次是拉丁美洲航线,载箱量同比下降2.3%,至13.0万TEU;与此同时,太平洋航线同比增长1.7%,达到42.1万TEU。
上调2025年业绩指引
2025年全年业绩展望,ZIM预计2025年全年调整后EBITDA将在20亿美元至22亿美元之间,调整后EBIT将在7.0亿美元至9.0亿美元之间。
ZI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Eli Glickman表示,“ZIM的韧性在第三季度很明显,在此期间,在受到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关税政策的频繁变化的动荡市况下,实现了稳健的盈利。”
他指出,“当前的市场环境比过去更频繁、更剧烈地出现中断和波动。在这种不确定性中,ZIM仍然着重于控制自己所能做的事情,并采取积极措施推动长期可持续和盈利增长。"
他总结称,“展望未来,尽管第四季度市场状况有所减弱,但基于ZIM截至目前的稳健业绩,ZIM上调了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总体而言,ZIM相信差异化商业战略、增强的船队配置和改善的成本结构使ZIM能够抵御短期波动,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头部班轮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横向对比
航运界网经过简单梳理,横向对比已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的班轮公司的数据,仅从净利润率的角度来看,以泰国宏海箱运(RCL)和万海航运为代表的亚洲班轮公司的净利润率更高,共计5家公司净利润率接近或超过20%,他们都是亚洲班轮公司。
简言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有点意外,部分原因可能源于亚洲班轮轮公司租船比例较低,而包括“双子星”合作伙伴马士基和赫伯罗特等在内的欧洲班轮公司为维持网络运营,反而都积极租用船舶,导致集装箱船租金持续保持在高位,因此利润率相对较低。
具体而言,宏海箱运前三季度净利润率达到22.4%。Alphaliner最新数据显示,其租用船舶7艘,占比约15%。
万海航运前三季度净利润率达到20.1%,Alphaliner最新数据显示,仅租用1艘船,占比约0.4%。
韩国旗舰班轮公司韩新海运(HMM)租用船舶比例为19%,其前三季度利润率也达到18.4%。
而“Premier Alliance”成员的海洋网联船务(ONE)的净利润率为5.3%,租用船舶比例为54.9%。
与此同时,ZIM前三季度净利润率为8.2%,而其租用船舶的比例为88.2%。
根据Alphaliner最新数据,在全球班轮公司运力100强中,以星排名第10,运营116艘集装箱船,总运力70.4万TEU,其中自有船舶14艘、租入船舶102艘。同时,与以星签约的新造船还有18艘,约16.3万TEU。
资料、图源:Z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