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1月19日,小马智行宣布与三一重卡、东风柳汽达成合作,联合打造第四代自动驾驶卡车家族。
首批推出的两款车型,将基于三一重卡和东风柳汽最先进的纯电动平台打造,按千台量级规模推进量产开发,计划于明年启动首批次运营。
(参考阅读请点击:《暴跌9%?别笑自动驾驶Robotaxi双雄破发,更像是无人驾驶行业的“成人礼”!小马智行千台无人车队驶入一线城市》)
这是一个颇具分量的行业信号。
小马智行此次宣布,不仅是其自身商业化路径的一次关键跃迁,更是整个自动驾驶卡车赛道从“ demo 演示”迈向“规模化前夜”的标志性事件。
一、降本七成:自动驾驶卡车的“成本奇点”临近
新闻中最核心的信息,是 “单车自动驾驶套件BOM成本较上一代大幅下降约70%”。
成本,一直是悬在自动驾驶商业化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70%的降幅,其意义不亚于芯片行业中的“摩尔定律”。这背后主要得益于两点:
1、与Robotaxi的技术复用:
复用其新一代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的绝大部分零部件,意味着自动驾驶核心部件(如计算平台、传感器)开始走向标准化、平台化。
大规模采购和生产摊薄了单件成本,证明了“乘商协同”技术路线的规模效应。
2、100%车规级零部件:
这确保了产品的可靠性、耐久性和一致性,是走向大规模量产的前提,告别了过去的“实验室改装”模式。
成本的急剧下降,使得自动驾驶卡车从“昂贵的技术展示品”变成了“可以算得过账的商业工具”,为大规模推广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二、编队模式:一条务实的商业化破局之路
小马智行提出的 “头车有人、后车无人”的“1+4”编队方案,是一项极具中国智慧的务实选择。
1、解决信任与法规难题:
在当前L4级完全无人驾驶法规尚未完全放开的背景下,头车配备安全员,巧妙地规避了最棘手的“无安全员”监管问题,让技术得以先行上路。
第四代自动驾驶卡车通过复用全新一代Robotaxi所采用的全冗余设计和安全标准,系统设计寿命达2万小时,可支持100万公里货运运营。
2、经济效益立竿见影:
新闻中给出的数据非常震撼——单公里成本下降29%,货运利润提升195%。
这意味着,即便只实现“1拖4”,其人力成本(4辆车仅需1名司机)和燃油效率(编队行驶可降低风阻)的优化,已经能创造极其可观的经济价值。
这不再是“画大饼”,而是能让物流公司立刻心动并买单的商业模式。
三、千台量级:自动驾驶重卡步入“量产时代”
“按千台量级规模推进量产开发”,这句话标志着自动驾驶卡车的竞争已经从“技术验证”进入“量产和运营能力”的比拼。
1、与小马智行自身约200辆的现有规模相比,千台量级是一个数量级的跨越。
据悉,小马智行自2018年起布局自动驾驶卡车技术,目前自动驾驶卡车规模约200辆,累计货物运输量超10亿吨公里。
去年年初,在首批获得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高速测试资质的基础上,小马智行再获联合认定,成为首家获得跨省自动驾驶重卡示范应用许可的企业。
千台量级,它将考验的不再仅是算法,更是供应链管理、生产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规模化运维服务的综合能力。
第四代自动驾驶卡车将搭载全冗余线控底盘,其转向、制动、通信、电源、计算和传感器六大系统均采用全冗余架构设计,确保车辆在各种情况下的安全运营。
同时,第四代自动驾驶卡车将通过电磁兼容、可靠性、高温、高寒等各项严苛测试验证,以应对货运场景中复杂路况、恶劣天气等各种场景,进一步提升自动驾驶货运安全性。
2、选择与三一重卡、东风柳汽两家主流主机厂合作,而非绑定一家,体现了小马智行的平台化野心和供应链弹性
第四代自动驾驶卡车系统采用平台化设计,具有极强的车型适配能力。
首批推出的两款车型将基于三一重卡和东风柳汽的纯电动平台车型,面向千台量级规模进行量产开发,并计划于明年开始首批次运营。
该系列车型的量产将推动自动驾驶卡车技术发展和应用落地,实现行业向“大规模无人商业运营”的跨越式发展。
这种多方合作模式,确保其技术能快速搭载在成熟、可靠的电动卡车平台上,加速落地。
四、展望与挑战
小马智行通过与头部物流企业(如中国外运)合作,已成功实现跨省自动驾驶物流,这为其积累了宝贵的真实场景数据和运营经验。
明年量产车的上路,将是这些经验的价值兑现。
小马智行此次的宣布,像一剂强心针,为整个自动驾驶行业注入了信心。
它清晰地指明了一条路径:通过极致降本和务实的编队模式,自动驾驶技术完全可以在万亿规模的干线物流市场中,找到自己明确的商业价值和落地节奏。
从200辆到1000辆,再到万辆级规划,小马智行把“故事”升级成“订单”,把“订单”沉淀为“成本模型”。当单车成本骤降70%、单公里利润飙升195%,无人货运不再是“技术圣母”,而是“赚钱野兽”。总之,无人车来也(公众号:无人车来也)认为:明年首批第四代重卡驶出工厂的那一刻,自动驾驶赛道或将迎来真正的“盈利奇点”——谁掌握成本,谁就掌握万亿干线物流的定价权。
亲!你说呢?
原文标题 : 自动驾驶卡车赛道“规模化前夜”的标志性事件:小马智行第四代自动驾驶卡车家族将于明年量产,与三一重卡、东风柳汽联合打造
引言
11月19日,小马智行宣布与三一重卡、东风柳汽达成合作,联合打造第四代自动驾驶卡车家族。
首批推出的两款车型,将基于三一重卡和东风柳汽最先进的纯电动平台打造,按千台量级规模推进量产开发,计划于明年启动首批次运营。
(参考阅读请点击:《暴跌9%?别笑自动驾驶Robotaxi双雄破发,更像是无人驾驶行业的“成人礼”!小马智行千台无人车队驶入一线城市》)
这是一个颇具分量的行业信号。
小马智行此次宣布,不仅是其自身商业化路径的一次关键跃迁,更是整个自动驾驶卡车赛道从“ demo 演示”迈向“规模化前夜”的标志性事件。
一、降本七成:自动驾驶卡车的“成本奇点”临近
新闻中最核心的信息,是 “单车自动驾驶套件BOM成本较上一代大幅下降约70%”。
成本,一直是悬在自动驾驶商业化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70%的降幅,其意义不亚于芯片行业中的“摩尔定律”。这背后主要得益于两点:
1、与Robotaxi的技术复用:
复用其新一代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的绝大部分零部件,意味着自动驾驶核心部件(如计算平台、传感器)开始走向标准化、平台化。
大规模采购和生产摊薄了单件成本,证明了“乘商协同”技术路线的规模效应。
2、100%车规级零部件:
这确保了产品的可靠性、耐久性和一致性,是走向大规模量产的前提,告别了过去的“实验室改装”模式。
成本的急剧下降,使得自动驾驶卡车从“昂贵的技术展示品”变成了“可以算得过账的商业工具”,为大规模推广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二、编队模式:一条务实的商业化破局之路
小马智行提出的 “头车有人、后车无人”的“1+4”编队方案,是一项极具中国智慧的务实选择。
1、解决信任与法规难题:
在当前L4级完全无人驾驶法规尚未完全放开的背景下,头车配备安全员,巧妙地规避了最棘手的“无安全员”监管问题,让技术得以先行上路。
第四代自动驾驶卡车通过复用全新一代Robotaxi所采用的全冗余设计和安全标准,系统设计寿命达2万小时,可支持100万公里货运运营。
2、经济效益立竿见影:
新闻中给出的数据非常震撼——单公里成本下降29%,货运利润提升195%。
这意味着,即便只实现“1拖4”,其人力成本(4辆车仅需1名司机)和燃油效率(编队行驶可降低风阻)的优化,已经能创造极其可观的经济价值。
这不再是“画大饼”,而是能让物流公司立刻心动并买单的商业模式。
三、千台量级:自动驾驶重卡步入“量产时代”
“按千台量级规模推进量产开发”,这句话标志着自动驾驶卡车的竞争已经从“技术验证”进入“量产和运营能力”的比拼。
1、与小马智行自身约200辆的现有规模相比,千台量级是一个数量级的跨越。
据悉,小马智行自2018年起布局自动驾驶卡车技术,目前自动驾驶卡车规模约200辆,累计货物运输量超10亿吨公里。
去年年初,在首批获得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高速测试资质的基础上,小马智行再获联合认定,成为首家获得跨省自动驾驶重卡示范应用许可的企业。
千台量级,它将考验的不再仅是算法,更是供应链管理、生产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规模化运维服务的综合能力。
第四代自动驾驶卡车将搭载全冗余线控底盘,其转向、制动、通信、电源、计算和传感器六大系统均采用全冗余架构设计,确保车辆在各种情况下的安全运营。
同时,第四代自动驾驶卡车将通过电磁兼容、可靠性、高温、高寒等各项严苛测试验证,以应对货运场景中复杂路况、恶劣天气等各种场景,进一步提升自动驾驶货运安全性。
2、选择与三一重卡、东风柳汽两家主流主机厂合作,而非绑定一家,体现了小马智行的平台化野心和供应链弹性
第四代自动驾驶卡车系统采用平台化设计,具有极强的车型适配能力。
首批推出的两款车型将基于三一重卡和东风柳汽的纯电动平台车型,面向千台量级规模进行量产开发,并计划于明年开始首批次运营。
该系列车型的量产将推动自动驾驶卡车技术发展和应用落地,实现行业向“大规模无人商业运营”的跨越式发展。
这种多方合作模式,确保其技术能快速搭载在成熟、可靠的电动卡车平台上,加速落地。
四、展望与挑战
小马智行通过与头部物流企业(如中国外运)合作,已成功实现跨省自动驾驶物流,这为其积累了宝贵的真实场景数据和运营经验。
明年量产车的上路,将是这些经验的价值兑现。
小马智行此次的宣布,像一剂强心针,为整个自动驾驶行业注入了信心。
它清晰地指明了一条路径:通过极致降本和务实的编队模式,自动驾驶技术完全可以在万亿规模的干线物流市场中,找到自己明确的商业价值和落地节奏。
从200辆到1000辆,再到万辆级规划,小马智行把“故事”升级成“订单”,把“订单”沉淀为“成本模型”。当单车成本骤降70%、单公里利润飙升195%,无人货运不再是“技术圣母”,而是“赚钱野兽”。总之,无人车来也(公众号:无人车来也)认为:明年首批第四代重卡驶出工厂的那一刻,自动驾驶赛道或将迎来真正的“盈利奇点”——谁掌握成本,谁就掌握万亿干线物流的定价权。
亲!你说呢?
原文标题 : 自动驾驶卡车赛道“规模化前夜”的标志性事件:小马智行第四代自动驾驶卡车家族将于明年量产,与三一重卡、东风柳汽联合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