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成立于 2013 年的行业领军者,纳芯微曾于 2016 年登陆新三板,2018 年完成摘牌后,2022 年 4 月成功在科创板挂牌,截至目前 A 股市值达210亿元。
多赛道登顶 “冠军”,构建全链路产品护城河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纳芯微已在多个细分赛道建立起显著竞争优势,尤其在核心领域实现“冠军加冕”。以2024年模拟芯片收入计,公司位列中国模拟芯片厂商第五名,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内厂商前十名中,纳芯微是唯一重点布局传感器产品、信号链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三大核心品类的企业,形成了独特的“感知-信号处理-供电”全链路产品矩阵。
细分赛道的龙头地位更为突出:在汽车模拟芯片领域,以2024年收入计,公司位列中国厂商第一名及全部fabless厂商第二名;数字隔离芯片市场中,以15.6%的市场占有率稳居中国厂商第一名、全球厂商第二名,该产品作为保障高低电压信号安全传输的核心安规芯片,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高危场景;磁传感器赛道表现尤为亮眼,2024年以7.1%的市场份额登顶中国芯片级磁传感器本土厂商榜首,而磁传感器凭借汽车电动化、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需求爆发,已成为传感器品类中销量增速最快的细分之一。
业绩高增盈利改善,车规级业务筑牢护城河
强劲的市场竞争力转化为亮眼的经营数据。2025 年前三季度,纳芯微实现营业收入 23.66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73.18%;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 8.42 亿元,同比增长 62.81%,连续多个季度保持 60% 以上的高速增长。随着营收规模扩张与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收窄至 1.40 亿元,同比减亏 65.54%,盈利拐点迹象日益明显。
作为国内首批切入汽车电子领域并实现量产的模拟芯片厂商,纳芯微已在这一高壁垒赛道构建起深厚护城河。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公司以1.8%的市场份额位列中国汽车模拟芯片市场第十名,在本土厂商中排名第一,fabless厂商中排名第二。目前,公司车规级产品已覆盖800余款型号,形成了全面的产品布局。
行业前景为公司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受汽车产销量增长及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推动,汽车电子已成为中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最大且增速最快的应用领域之一。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4年中国汽车电子模拟芯片市场规模达371亿元,2029年将增至858亿元,复合增速17.6%;更关键的是,该领域国产化率仅为5%,预计2029年将提升至20%,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自研+并购,抢占新兴市场先机
纳芯微在传感器领域的崛起,得益于“自主研发+战略并购”的双线策略。2024年10月,公司以10亿元收购磁传感器龙头麦歌恩,此次整合迅速推动公司磁传感器业务市场份额从行业中游跃升至7.1%,一举成为国内芯片级磁传感器第一厂商,并购协同效应显著。
业务布局上,公司磁传感器不仅深耕汽车电机控制、电流检测等传统优势场景,更前瞻性切入人形机器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新兴蓝海领域。在人形机器人赛道,其核心技术已形成差异化竞争力——高精度磁角度编码器可精准检测机器人关节位置和运动轨迹,为运动控制提供关键反馈,赋予机器人更灵敏的感知能力和更流畅的运动表现,目前相关技术已完成储备,静待行业规模化爆发。
当前全球磁传感器市场仍由美国、日本和欧洲公司主导,国产企业正加速突围。此次登陆港股将为纳芯微提供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和国际化平台,助力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拓展海外市场,进一步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
目前,纳芯微港股上市已进入最后阶段,后续将完成招股及挂牌等流程。市场普遍期待,凭借扎实的技术积累、持续高增的业绩表现和清晰的战略布局,公司有望在港股市场获得投资者认可,成为国产传感器企业 “双线上市、全球发展” 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