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禾 ◎编辑 | 小木
中国估值最高的两家人形机器人独角兽,接连迎来大动作。
11月6日,上纬新材公告称,智元机器人对公司的股权收购已完成交割。这意味着继7月初上纬新材首次公告将“易主”后,仅四个月,智元机器人便成功入主公司。
尽管智元机器人一直否认此举是借壳上市,但从智元机器人抽调管理层支持上纬新材,以及借助交易打通A股融资渠道、锁定上游核心材料来看,智元机器人俨然已是实际意义上的“A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与此同时,宇树科技也于11月15日完成上市辅导,这距离7月初公司启动上市同样不过四个多月。
值得注意的是,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背后,都有青岛企业的身影。
海克斯康软件技术(青岛)有限公司为宇树科技股东,持有后者1.48%股份。
国内链传动行业头部企业征和工业今年5月曾发布公告,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与上海慕华金誉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签署协议,增资入股共青城慕华七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合伙企业”),全体合伙人拟认缴出资总额为11031万元人民币,其中公司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人民币500万元,占合伙企业认缴出资总额的4.53%。
据公告,合伙企业将以股权投资的方式专项投资于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即智元机器人。据今年8月征和工业在投资者平台答复,合伙企业已完成工商变更备案登记、基金备案手续。
除了参与投资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今年6月,青岛家电巨头海尔旗下卡奥斯已成功入主工业机器人企业新时达。
从具体经营层面看,基于在相关领域的长期积累,卡奥斯与新时达、海克斯康与宇树科技协同发展已取得成效。
卡奥斯与新时达强化工业自动化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助力后者提升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和产品能力,实现了扭亏为盈。
海克斯康的传感器是人形机器人制造中重要一环。据此前报道,海克斯康将宇树作为重要的生态合作伙伴,已将传感器应用到机器人场景之中。
新入局的征和工业为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探索者,相关业务布局尚处于起步阶段。当前,征和工业正基于链传动技术积累发力微型链技术,同时更聚焦灵巧手这一技术领域。
今年8月,征和工业披露8.18亿元定增预案,其中5382.36万元拟投向“微型链系统软硬件一体化研发项目”。据公告,征和工业链传动技术具备在智能灵巧手领域研究应用价值,该项目将推动公司从单一微型链系统,向软硬件一体化及下游灵巧手方向发展。
灵巧手同为智元机器人的一大技术优势。8月17日,智元机器人推出OmniHand 2025系列灵巧手,可为工业制造、科研教育及交互服务的升级提供强劲动力。
进一步看,随着智元机器人入主上纬新材、锁定上游核心材料环节,围绕机器人关键部件领域会是智元机器人发力重点。
投资智元机器人之外,征和工业今年还与上海卓益得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产研协同、机器人与灵巧手场景训练等方向展开合作。
卓益得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的腿部链条
随着人形机器人加速产业化、持续高资本吸引力,征和工业的一系列投资动作,也是全市乃至全省上市公司密集“跨界”人形机器人的一个缩影。
这其中,不少公司选择从机器人材料、关键部件环节切入。
比如,国恩科技基于新材料基础向人形机器人赛道延伸。
11月11日,国恩科技子公司国恩未来在深圳举行人工智能新品发布会,集中展示了在机器人结构设计、运动控制、环境感知及人机交互等方面的技术突破。
依托国恩科技新材料纵向一体化产业平台优势,尤其是PEEK(聚醚醚酮)材料从上游聚合到下游制品的全产业链能力,国恩未来机器人将在轻量化、高负载与长寿命方面形成核心优势。
高测股份基于高硬脆材料切割设备、切割耗材的研发、生产、销售,拓展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及加工设备领域。
据了解,公司依托钨丝、钢丝材料研发积淀推出低蠕变高耐磨复合金属腱绳,破解普通金属腱绳折弯半径大、耐磨性差、使用寿命短等难题,目前已在多家客户实现小批量销售出货。
11月13日,高测股份在上海成立高测智慧(上海)机器人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据介绍,此次新业务布局,是高测股份自主核心技术的精准迁移与优势资源的高效整合,以“设备+工具+工艺”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解决行业痛点。
青岛另一家上市公司丰光精密在人形机器人方面主要产品为谐波减速器,今年6月发布公告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就其在人形机器人方面的产品布局以及产能规划等问题进行了回复。据披露,截至2024年底,丰光精密已具备人形机器人领域03-32型全系列谐波减速器量产能力,其中03型产品填补了国内微型高精度机器人关节器件的空白。一期规划产能为30万套,今年目标达到10万套产能。
分析看,青岛上市公司率先切入人形机器人材料、关键部件环节的原因不难理解——山东为材料大省、制造业大省,相关产业实力突出,切入机器人具备一定基础。
事实上,从人形机器人产业整体发展来看,材料、关键部件已是中国领跑全球机器人产业的两张王牌。体现在资本市场中,诸如拓普集团、三花智控、震裕科技、五洲新春等汽车零部件、精密制造企业,以及金发科技、沃特股份等材料企业均在拓展人形机器人业务。
产业基础叠加行业趋势,整个山东正以真金白银大力支持相关企业向机器人领域转型。
今年6月,山东省25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其中明确指出“围绕整机产品、关键部件和智能系统,梯度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焦培育壮大具身智能机器人等终端产品,对人形机器人整机和核心零部件企业按规定分别给予一次性最高800万元、300万元奖励”。
显然,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既需要在山东优势的制造业场景应用方面提供订单支持,又要在关键产业链配套、集群培育、融资支持等方面全方位护航企业发展。
以扎根山东的珞石机器人为例,其切入的领域是面向工业生产的协作机器人,定位精准,同时又与上下游企业共同形成了一个产业生态。
据悉,珞石机器人是中国唯一一家能够同时量产工业机器人与协作机器人的企业,公司成立于2014年,早前总部位于北京、2023年底将总部迁至济宁。落地济宁后,珞石机器人成功吸引了包括上游零部件企业苏州明池、科本电气,以及下游系统集成商天达航科在内的20多家配套企业落户济宁。
目前,珞石机器人出货量居全国第三,其中柔性协作机器人出货量位居国内榜首,累计装机量超4万台,服务全球超过1000家企业客户,覆盖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9月,珞石机器人启动港股上市。
原文标题 : 青岛上市公司,密集跨界人形机器人
◎文 | 江禾 ◎编辑 | 小木
中国估值最高的两家人形机器人独角兽,接连迎来大动作。
11月6日,上纬新材公告称,智元机器人对公司的股权收购已完成交割。这意味着继7月初上纬新材首次公告将“易主”后,仅四个月,智元机器人便成功入主公司。
尽管智元机器人一直否认此举是借壳上市,但从智元机器人抽调管理层支持上纬新材,以及借助交易打通A股融资渠道、锁定上游核心材料来看,智元机器人俨然已是实际意义上的“A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与此同时,宇树科技也于11月15日完成上市辅导,这距离7月初公司启动上市同样不过四个多月。
值得注意的是,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背后,都有青岛企业的身影。
海克斯康软件技术(青岛)有限公司为宇树科技股东,持有后者1.48%股份。
国内链传动行业头部企业征和工业今年5月曾发布公告,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与上海慕华金誉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签署协议,增资入股共青城慕华七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合伙企业”),全体合伙人拟认缴出资总额为11031万元人民币,其中公司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人民币500万元,占合伙企业认缴出资总额的4.53%。
据公告,合伙企业将以股权投资的方式专项投资于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即智元机器人。据今年8月征和工业在投资者平台答复,合伙企业已完成工商变更备案登记、基金备案手续。
除了参与投资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今年6月,青岛家电巨头海尔旗下卡奥斯已成功入主工业机器人企业新时达。
从具体经营层面看,基于在相关领域的长期积累,卡奥斯与新时达、海克斯康与宇树科技协同发展已取得成效。
卡奥斯与新时达强化工业自动化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助力后者提升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和产品能力,实现了扭亏为盈。
海克斯康的传感器是人形机器人制造中重要一环。据此前报道,海克斯康将宇树作为重要的生态合作伙伴,已将传感器应用到机器人场景之中。
新入局的征和工业为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探索者,相关业务布局尚处于起步阶段。当前,征和工业正基于链传动技术积累发力微型链技术,同时更聚焦灵巧手这一技术领域。
今年8月,征和工业披露8.18亿元定增预案,其中5382.36万元拟投向“微型链系统软硬件一体化研发项目”。据公告,征和工业链传动技术具备在智能灵巧手领域研究应用价值,该项目将推动公司从单一微型链系统,向软硬件一体化及下游灵巧手方向发展。
灵巧手同为智元机器人的一大技术优势。8月17日,智元机器人推出OmniHand 2025系列灵巧手,可为工业制造、科研教育及交互服务的升级提供强劲动力。
进一步看,随着智元机器人入主上纬新材、锁定上游核心材料环节,围绕机器人关键部件领域会是智元机器人发力重点。
投资智元机器人之外,征和工业今年还与上海卓益得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产研协同、机器人与灵巧手场景训练等方向展开合作。
卓益得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的腿部链条
随着人形机器人加速产业化、持续高资本吸引力,征和工业的一系列投资动作,也是全市乃至全省上市公司密集“跨界”人形机器人的一个缩影。
这其中,不少公司选择从机器人材料、关键部件环节切入。
比如,国恩科技基于新材料基础向人形机器人赛道延伸。
11月11日,国恩科技子公司国恩未来在深圳举行人工智能新品发布会,集中展示了在机器人结构设计、运动控制、环境感知及人机交互等方面的技术突破。
依托国恩科技新材料纵向一体化产业平台优势,尤其是PEEK(聚醚醚酮)材料从上游聚合到下游制品的全产业链能力,国恩未来机器人将在轻量化、高负载与长寿命方面形成核心优势。
高测股份基于高硬脆材料切割设备、切割耗材的研发、生产、销售,拓展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及加工设备领域。
据了解,公司依托钨丝、钢丝材料研发积淀推出低蠕变高耐磨复合金属腱绳,破解普通金属腱绳折弯半径大、耐磨性差、使用寿命短等难题,目前已在多家客户实现小批量销售出货。
11月13日,高测股份在上海成立高测智慧(上海)机器人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据介绍,此次新业务布局,是高测股份自主核心技术的精准迁移与优势资源的高效整合,以“设备+工具+工艺”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解决行业痛点。
青岛另一家上市公司丰光精密在人形机器人方面主要产品为谐波减速器,今年6月发布公告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就其在人形机器人方面的产品布局以及产能规划等问题进行了回复。据披露,截至2024年底,丰光精密已具备人形机器人领域03-32型全系列谐波减速器量产能力,其中03型产品填补了国内微型高精度机器人关节器件的空白。一期规划产能为30万套,今年目标达到10万套产能。
分析看,青岛上市公司率先切入人形机器人材料、关键部件环节的原因不难理解——山东为材料大省、制造业大省,相关产业实力突出,切入机器人具备一定基础。
事实上,从人形机器人产业整体发展来看,材料、关键部件已是中国领跑全球机器人产业的两张王牌。体现在资本市场中,诸如拓普集团、三花智控、震裕科技、五洲新春等汽车零部件、精密制造企业,以及金发科技、沃特股份等材料企业均在拓展人形机器人业务。
产业基础叠加行业趋势,整个山东正以真金白银大力支持相关企业向机器人领域转型。
今年6月,山东省25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其中明确指出“围绕整机产品、关键部件和智能系统,梯度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焦培育壮大具身智能机器人等终端产品,对人形机器人整机和核心零部件企业按规定分别给予一次性最高800万元、300万元奖励”。
显然,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既需要在山东优势的制造业场景应用方面提供订单支持,又要在关键产业链配套、集群培育、融资支持等方面全方位护航企业发展。
以扎根山东的珞石机器人为例,其切入的领域是面向工业生产的协作机器人,定位精准,同时又与上下游企业共同形成了一个产业生态。
据悉,珞石机器人是中国唯一一家能够同时量产工业机器人与协作机器人的企业,公司成立于2014年,早前总部位于北京、2023年底将总部迁至济宁。落地济宁后,珞石机器人成功吸引了包括上游零部件企业苏州明池、科本电气,以及下游系统集成商天达航科在内的20多家配套企业落户济宁。
目前,珞石机器人出货量居全国第三,其中柔性协作机器人出货量位居国内榜首,累计装机量超4万台,服务全球超过1000家企业客户,覆盖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9月,珞石机器人启动港股上市。
原文标题 : 青岛上市公司,密集跨界人形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