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府办公厅:《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100ec.cn

19小时前

(网经社讯)为认真落实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有关部署,充分发挥河北算力规模领先、产业基础雄厚、应用场景丰富、市场空间巨大等优势,河北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构筑我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网经社讯)为认真落实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有关部署,充分发挥河北算力规模领先、产业基础雄厚、应用场景丰富、市场空间巨大等优势,    河北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构筑我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5—2027年)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决策部署,加快构筑河北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目标

到2027年,全省数字经济发展量质齐升,将我省建成算力领先、数据驱动、智能融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深化河北省(雄安新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全省算力规模超过50EFlops(FP32),智能算力占比达到50%以上;累计建成23万个5G基站;可信数据空间突破10个;在5个以上重点行业进行数据分类分级并探索开展企业数据编目;打造100个垂直大模型智能体典型应用示范场景;半导体、新型显示、现代通信、能源电子、软件等五大优势产业发展规模突破5000亿元;培育300个先进级智能工厂;上云企业突破15万家;建设不少于25个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典型场景。

二、数据基础设施强基行动

(一)打造绿色高效的算力基础设施。

1.强化算力多元供给,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在张家口、廊坊重点打造智算集群。面向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重点推动张家口、廊坊等地算力中心重点项目建成落地。

2.统筹建设全省数据中心直连网络,加快部署超高速、大容量数据传输通道。建立算网监测机制,推进算力监测调度试点建设,建设算力调度监测平台,打造河北省一体化算力网,推动建立互通共享的京津冀算力资源池。

3.推进算电协同试点建设,建立全流程的碳排放监测和管理系统,引导督促年均PUE(电源使用效率)超过1.5的数据中心进行节能降碳改造。制定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绿色算力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数据中心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

(二)构建安全可信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推进可信数据空间、数场、数联网、数据元件、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数据可信流通技术路线探索。支持企业、研究机构和行业组织共同建设行业可信数据空间。鼓励建设企业可信数据空间。

(三)建设先进泛在的网络基础设施。打造基于5G、窄带物联网高低搭配、泛在智联的移动物联网体系,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A升级演进。持续推动千兆光纤网络升级改造和IPv6规模部署应用。

三、数据要素赋能千行百业行动

(一)增强数据要素供给能力。

1.制定数据资源调查指标和分类分级标准规范,建设河北省数据资源调查平台,常态化推进公共数据编目归集并探索开展企业数据编目。挖掘产业链高价值数据,打造高质量数据集。

2.建设全省智能集约的公共数据共享平台,完善河北省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编制公布开放目录并动态更新,提升公共数据共享开放水平。

(二)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

1.加快推动省级数据事业机构、数据运营机构建设,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开展数据交易业务。打造一批公共数据开发利用试点。

2.推进数据产权界定、流通交易、开发利用等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展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推动数据资产入表和价值评估,支持金融机构探索数据资产质押融资、保险、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服务。推进数据交易场所规范高效建设和运营。

3.深入实施“数据要素×”行动,建立数据融合创新应用机制,在重点领域遴选打造一批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创新应用场景。加强“数据要素×”大赛成果转化。

4.加强对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全生命周期保护,鼓励企业制定分类分级保护措施。支持数据流通安全技术和产品创新,探索建立安全审计和溯源机制,支持应用数字水印、数据指纹、区块链等技术提升取证和定责能力。

四、数字产业提级倍增行动

(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1.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围绕钢铁、化工、医药、政务服务等重点行业领域打造标杆示范项目,持续推动垂直大模型智能体落地应用。

2.大力发展数据产业,鼓励行业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设立数据业务独立经营主体,支持数据采集汇聚、计算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等技术创新型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支持石家庄、保定、张家口、廊坊等市打造数据产业集聚区,推动保定国家数据标注基地打造“环京”数据产业带,促进京津冀区域数智产业协同发展。

3.以雄安新区为核心,发展卫星总体设计及总装等空天信息产业。推动石家庄、廊坊、张家口等市打造卫星器件模组研制、火箭制造、时空信息特色产业基地。加快空天信息可信数据空间建设,促进空天数据融合利用。推动雄安新区建设产业配套完善、协同机制健全、特色优势突出的空天信息产业生态和体系。

(二)加速壮大优势产业。聚焦半导体、新型显示、现代通信、能源电子、软件等优势产业,推动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元器件及组件规模化生产,发展AI终端产品,打造智能化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

五、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行动

(一)深入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

1.支持企业打造智能工厂和5G工厂。完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价体系,开展诊断评估和标准宣贯。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

2.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进石家庄、唐山、廊坊、邯郸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以国家、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为重点,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二)全面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先进技术农业全链条应用,建设10—15个智慧农(牧、渔)场。加强北斗、5G、机器人等技术集成应用。持续开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三)大力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唐山、石家庄等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雄安新区数字人民币试点建设。支持景区等应用XR(扩展现实)等技术建设沉浸交互式体验空间,培育“IP+内容”文旅消费场景。

六、数字化治理提效行动

(一)打造高效协同数字政府。优化便民惠企数字化服务,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更多高频事项网上办、就近办、自助办、掌上办,不断丰富“高效办成一件事”应用场景。

(二)构建普惠便捷数字社会。

1.加快推进数字校园、互联网医院、智慧社区、数字住房、数字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教育、养老、医疗、就业、住房等领域数字化服务水平。

2.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加快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推动经济运行、公共安全、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领域数据融通和场景应用,深化“一网统管”建设。

3.提高乡村网络基础设施水平,推动5G和千兆光纤向有条件有需求的行政村延伸。深化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在乡村的应用赋能。推广电子社保卡普及应用。

七、数字经济生态优化行动

(一)推动数字技术创新攻坚。

1.瞄准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空天信息等前沿领域,探索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河北),推进探索性和应用性基础研究。与北京、天津市共同实施基础研究合作专项。持续开展“场景创新赋能产业”系列活动,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2.积极对接国家数字经济领域高端创新资源,争引来冀设立分支机构或新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研发机构等牵头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承担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3.聚焦人工智能、数据产业等新兴领域,加快培育和招引一批数字经济潜在独角兽企业。鼓励行业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二)健全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体系。支持培养复合型数字人才和数字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常态化对接机制,助力企业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支持石家庄市、雄安新区等地建设数字人才孵化器、产业园。开展数据产业等数字领域新职业规范化培训和社会化评价。

充分发挥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探索开展数字经济领域地方立法、数字经济监测分析、常态化监管。发挥好各类政府投资工具作用,谋划推动数字经济项目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数字经济产业信贷投放力度,拓宽融资渠道。构建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体系,强化基础设施、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依托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等平台深化区域合作,提升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力。

(网经社讯)为认真落实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有关部署,充分发挥河北算力规模领先、产业基础雄厚、应用场景丰富、市场空间巨大等优势,河北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构筑我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网经社讯)为认真落实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有关部署,充分发挥河北算力规模领先、产业基础雄厚、应用场景丰富、市场空间巨大等优势,    河北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构筑我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5—2027年)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决策部署,加快构筑河北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目标

到2027年,全省数字经济发展量质齐升,将我省建成算力领先、数据驱动、智能融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深化河北省(雄安新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全省算力规模超过50EFlops(FP32),智能算力占比达到50%以上;累计建成23万个5G基站;可信数据空间突破10个;在5个以上重点行业进行数据分类分级并探索开展企业数据编目;打造100个垂直大模型智能体典型应用示范场景;半导体、新型显示、现代通信、能源电子、软件等五大优势产业发展规模突破5000亿元;培育300个先进级智能工厂;上云企业突破15万家;建设不少于25个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典型场景。

二、数据基础设施强基行动

(一)打造绿色高效的算力基础设施。

1.强化算力多元供给,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在张家口、廊坊重点打造智算集群。面向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重点推动张家口、廊坊等地算力中心重点项目建成落地。

2.统筹建设全省数据中心直连网络,加快部署超高速、大容量数据传输通道。建立算网监测机制,推进算力监测调度试点建设,建设算力调度监测平台,打造河北省一体化算力网,推动建立互通共享的京津冀算力资源池。

3.推进算电协同试点建设,建立全流程的碳排放监测和管理系统,引导督促年均PUE(电源使用效率)超过1.5的数据中心进行节能降碳改造。制定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绿色算力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数据中心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

(二)构建安全可信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推进可信数据空间、数场、数联网、数据元件、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数据可信流通技术路线探索。支持企业、研究机构和行业组织共同建设行业可信数据空间。鼓励建设企业可信数据空间。

(三)建设先进泛在的网络基础设施。打造基于5G、窄带物联网高低搭配、泛在智联的移动物联网体系,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A升级演进。持续推动千兆光纤网络升级改造和IPv6规模部署应用。

三、数据要素赋能千行百业行动

(一)增强数据要素供给能力。

1.制定数据资源调查指标和分类分级标准规范,建设河北省数据资源调查平台,常态化推进公共数据编目归集并探索开展企业数据编目。挖掘产业链高价值数据,打造高质量数据集。

2.建设全省智能集约的公共数据共享平台,完善河北省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编制公布开放目录并动态更新,提升公共数据共享开放水平。

(二)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

1.加快推动省级数据事业机构、数据运营机构建设,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开展数据交易业务。打造一批公共数据开发利用试点。

2.推进数据产权界定、流通交易、开发利用等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展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推动数据资产入表和价值评估,支持金融机构探索数据资产质押融资、保险、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服务。推进数据交易场所规范高效建设和运营。

3.深入实施“数据要素×”行动,建立数据融合创新应用机制,在重点领域遴选打造一批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创新应用场景。加强“数据要素×”大赛成果转化。

4.加强对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全生命周期保护,鼓励企业制定分类分级保护措施。支持数据流通安全技术和产品创新,探索建立安全审计和溯源机制,支持应用数字水印、数据指纹、区块链等技术提升取证和定责能力。

四、数字产业提级倍增行动

(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1.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围绕钢铁、化工、医药、政务服务等重点行业领域打造标杆示范项目,持续推动垂直大模型智能体落地应用。

2.大力发展数据产业,鼓励行业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设立数据业务独立经营主体,支持数据采集汇聚、计算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等技术创新型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支持石家庄、保定、张家口、廊坊等市打造数据产业集聚区,推动保定国家数据标注基地打造“环京”数据产业带,促进京津冀区域数智产业协同发展。

3.以雄安新区为核心,发展卫星总体设计及总装等空天信息产业。推动石家庄、廊坊、张家口等市打造卫星器件模组研制、火箭制造、时空信息特色产业基地。加快空天信息可信数据空间建设,促进空天数据融合利用。推动雄安新区建设产业配套完善、协同机制健全、特色优势突出的空天信息产业生态和体系。

(二)加速壮大优势产业。聚焦半导体、新型显示、现代通信、能源电子、软件等优势产业,推动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元器件及组件规模化生产,发展AI终端产品,打造智能化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

五、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行动

(一)深入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

1.支持企业打造智能工厂和5G工厂。完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价体系,开展诊断评估和标准宣贯。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

2.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进石家庄、唐山、廊坊、邯郸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以国家、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为重点,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二)全面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先进技术农业全链条应用,建设10—15个智慧农(牧、渔)场。加强北斗、5G、机器人等技术集成应用。持续开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三)大力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唐山、石家庄等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雄安新区数字人民币试点建设。支持景区等应用XR(扩展现实)等技术建设沉浸交互式体验空间,培育“IP+内容”文旅消费场景。

六、数字化治理提效行动

(一)打造高效协同数字政府。优化便民惠企数字化服务,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更多高频事项网上办、就近办、自助办、掌上办,不断丰富“高效办成一件事”应用场景。

(二)构建普惠便捷数字社会。

1.加快推进数字校园、互联网医院、智慧社区、数字住房、数字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教育、养老、医疗、就业、住房等领域数字化服务水平。

2.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加快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推动经济运行、公共安全、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领域数据融通和场景应用,深化“一网统管”建设。

3.提高乡村网络基础设施水平,推动5G和千兆光纤向有条件有需求的行政村延伸。深化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在乡村的应用赋能。推广电子社保卡普及应用。

七、数字经济生态优化行动

(一)推动数字技术创新攻坚。

1.瞄准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空天信息等前沿领域,探索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河北),推进探索性和应用性基础研究。与北京、天津市共同实施基础研究合作专项。持续开展“场景创新赋能产业”系列活动,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2.积极对接国家数字经济领域高端创新资源,争引来冀设立分支机构或新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研发机构等牵头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承担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3.聚焦人工智能、数据产业等新兴领域,加快培育和招引一批数字经济潜在独角兽企业。鼓励行业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二)健全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体系。支持培养复合型数字人才和数字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常态化对接机制,助力企业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支持石家庄市、雄安新区等地建设数字人才孵化器、产业园。开展数据产业等数字领域新职业规范化培训和社会化评价。

充分发挥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探索开展数字经济领域地方立法、数字经济监测分析、常态化监管。发挥好各类政府投资工具作用,谋划推动数字经济项目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数字经济产业信贷投放力度,拓宽融资渠道。构建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体系,强化基础设施、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依托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等平台深化区域合作,提升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力。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