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铁锂增产不增收,行业携手“反内卷”

中化新网

22小时前

2024年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逼近470万吨,实际产量仅230余万吨,产能利用率约50%;2022年底至2025年8月磷酸铁锂材料价格从17.3万元/吨暴跌至3.4万元/吨,跌幅达80.2%,全行业连续亏损超36个月,6家上市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67.81%。

遏制“内卷式”竞争 引导产能有序释放

中化新网讯 11月18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的《磷酸铁锂材料行业成本研究》研讨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发布厅召开,与会专家、企业代表共探锂电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

QQ20251120-091243.jpg

作为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的核心材料,磷酸铁锂以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及成本优势,支撑全球锂电产业链运转,我国构建起全球最完整、最具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汤雁表示,当前锂电产业增长动能强劲,2025年1至9月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达553.8亿美元,同比增长26.75%,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5%,储能装机量同比激增60%,全行业产值今年有望突破3万亿元大关。磷酸铁锂材料作为核心支撑,以近74%的正极材料出货占比,为交通电动化和能源绿色化转型筑牢根基。

但产业发展面临结构性矛盾。2024年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逼近470万吨,实际产量仅230余万吨,产能利用率约50%;2022年底至2025年8月磷酸铁锂材料价格从17.3万元/吨暴跌至3.4万元/吨,跌幅达80.2%,全行业连续亏损超36个月,6家上市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67.81%。

“尽管2025年6月份以来,受下游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快速增长带动,磷酸铁锂材料需求大增,头部企业订单已排至2026年,产能满产,但磷酸铁锂材料成本压力仍未根本缓解,无序竞争叠加产业链利润分配不合理,正不断瓦解我国来之不易的全球供应链优势。”汤雁表示。

研讨会上,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磷酸铁锂材料分会秘书长周波发布《磷酸铁锂材料行业成本研究》(简称《研究》)。周波介绍,《研究》发现,磷酸铁锂材料成本结构呈现“主材占比最高、能耗与直接费用并重”特征,主材成本占比35%~40%,耗能成本、直接费用各占约19%,期间费用占16%,辅料成本仅5%~6%,清晰勾勒成本构成脉络;行业盈利企业占比仅16.7%,远低于三元正极、负极等其他锂电核心材料企业,盈利压力与财务风险亟待化解。

周波表示,由于过去一段时间磷酸铁锂行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以至企业外部融资扩产渠道基本关闭,或不能有效支撑明年行业的增量行情。

基于此,汤雁发出协同行动倡议:以成本指数为“度量衡”,重建市场定价逻辑,遏制“内卷式”恶性竞争;以创新升级为“突破口”,开辟价值增长新赛道,推动行业从“规模竞争”向“质量竞争”跨越;以供需平衡为“着力点”,构建协同发展生态,引导产能有序释放。

会上,湖南裕能等磷酸铁锂企业代表围绕“降本增效、创新发展、协同共生”展开深度交流。

2024年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逼近470万吨,实际产量仅230余万吨,产能利用率约50%;2022年底至2025年8月磷酸铁锂材料价格从17.3万元/吨暴跌至3.4万元/吨,跌幅达80.2%,全行业连续亏损超36个月,6家上市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67.81%。

遏制“内卷式”竞争 引导产能有序释放

中化新网讯 11月18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的《磷酸铁锂材料行业成本研究》研讨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发布厅召开,与会专家、企业代表共探锂电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

QQ20251120-091243.jpg

作为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的核心材料,磷酸铁锂以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及成本优势,支撑全球锂电产业链运转,我国构建起全球最完整、最具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汤雁表示,当前锂电产业增长动能强劲,2025年1至9月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达553.8亿美元,同比增长26.75%,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5%,储能装机量同比激增60%,全行业产值今年有望突破3万亿元大关。磷酸铁锂材料作为核心支撑,以近74%的正极材料出货占比,为交通电动化和能源绿色化转型筑牢根基。

但产业发展面临结构性矛盾。2024年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逼近470万吨,实际产量仅230余万吨,产能利用率约50%;2022年底至2025年8月磷酸铁锂材料价格从17.3万元/吨暴跌至3.4万元/吨,跌幅达80.2%,全行业连续亏损超36个月,6家上市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67.81%。

“尽管2025年6月份以来,受下游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快速增长带动,磷酸铁锂材料需求大增,头部企业订单已排至2026年,产能满产,但磷酸铁锂材料成本压力仍未根本缓解,无序竞争叠加产业链利润分配不合理,正不断瓦解我国来之不易的全球供应链优势。”汤雁表示。

研讨会上,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磷酸铁锂材料分会秘书长周波发布《磷酸铁锂材料行业成本研究》(简称《研究》)。周波介绍,《研究》发现,磷酸铁锂材料成本结构呈现“主材占比最高、能耗与直接费用并重”特征,主材成本占比35%~40%,耗能成本、直接费用各占约19%,期间费用占16%,辅料成本仅5%~6%,清晰勾勒成本构成脉络;行业盈利企业占比仅16.7%,远低于三元正极、负极等其他锂电核心材料企业,盈利压力与财务风险亟待化解。

周波表示,由于过去一段时间磷酸铁锂行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以至企业外部融资扩产渠道基本关闭,或不能有效支撑明年行业的增量行情。

基于此,汤雁发出协同行动倡议:以成本指数为“度量衡”,重建市场定价逻辑,遏制“内卷式”恶性竞争;以创新升级为“突破口”,开辟价值增长新赛道,推动行业从“规模竞争”向“质量竞争”跨越;以供需平衡为“着力点”,构建协同发展生态,引导产能有序释放。

会上,湖南裕能等磷酸铁锂企业代表围绕“降本增效、创新发展、协同共生”展开深度交流。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