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邦政府关门结束

中信建投

2天前

核心观点

本周全球权益市场延续震荡,此前压制市场情绪因素尚未完全扭转。

美史上最长政府关门终于结束,但政府停摆造成的经济数据缺失,叠加多位联储官员释放鹰派信号,美联储12月降息的分歧加大。降息概率大幅下滑,扰动市场情绪。俄乌地区冲突再起,推升资金避险情绪,放大市场波动。

当前处于三季报披露过后业绩与政策真空期,市场受风偏影响较大,波动环境下AH均表现“高切低”特征。

展望后市,两大交易主线值得关注,一是,AI产业趋势延续,但需关注科技板块交易拥挤度。二是关注中美经济数据,其中美国经济数据更值得关注,因为关乎美联储货币政策,影响全球风偏。

下周需要关注:

① 欧美日发布11月PMI数据。

② 美联储会议纪要及官员讲话。

摘要

本周全球大类资产表现一览:

本周AH股震荡,沪指失守4000点,港股走势分化,恒生指数上涨,恒生科技延续下跌。债市窄幅震荡。

海外方面,12月降息概率明显回落,本周美债收益率小幅上行。美元指数小幅回落。大宗商品市场风险偏好修复,整体反弹,黄金冲高回落,原油在地缘政治风险下强势反弹。

一、中国股市:本周AH股走势分化。

中国AH股回顾:

A股:本周沪指围绕4000点反复震荡,顺周期方向大涨,创业板和科创50表现偏弱。中信一级行业中,消费者服务、纺织服装、医药板块领涨,通信、电子和计算机板块领跌。

H股: 本周港股走势依然分化,恒生指数震荡上涨,恒生科技小幅调整。本周美国政府停摆结束,但此前政府停摆造成的经济数据真空及数据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美联储降息路径分歧,扰动市场情绪。本周医疗保健业在行业利好引领下走强,资讯科技业表现疲弱。

中国股市展望:

A股:短期指数或围绕4000点附近反复震荡,节奏上容易受海外股市风险偏好波动的影响,但市场向下空间有限。大盘处于风格再平衡阶段,资金在反复高低切换中寻找新的市场主线。关注三大方向:1)科技成长主线,但需警惕热门板块的高波动率;2)受益于反内卷带来的企业经营状况改善:如化工、钢铁等。3)海内外需求共振向上,如新能源。

H股:近期港股权重企业业绩密集披露,腾讯、中芯国际等行业龙头业绩亮眼,或对市场形成提振。中长期维度,今年港股流动性充裕,南向资金持续流入,目前仍处于美联储降息周期,港股资金面和估值维度均有支撑,具有强产业逻辑板块值得持续关注。

二、中国债市:本周债市窄幅震荡。

债市回顾:

本周债市窄幅震荡,股债跷跷板效应主导债市表现,周内发布的通胀数据、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金融数据和经济数据等对债市影响较小。本周2Y国债利率下行0.15BP至1.43%,10Y国债利率下行0.1BP至1.81%,30Y国债利率下行0.8BP至2.15%。

债市展望。前期债市回调已较为充分,随着中美贸易谈判、央行重启国债买卖的落地,预计11月中国债市将出现做多机会。

债市展望:

前期债市回调已较为充分,随着中美贸易谈判、央行重启国债买卖的落地,预计11月中国债市将出现做多机会。

三、境外利率和汇率:12月降息概率明显回落。

境外利率汇率资产回顾:

本周2年期、10年期、30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上行7BP、3BP和4BP至3.62%、4.14%和4.74%,除米兰外多位联储释放鹰派信号。

本周美债收益率小幅上行。上周市场消化鹰派降息后,12月降息概率回升至66.9%,但本周多位联储释放鹰派信号,降息概率回落至44.4%。美国政府周三结束持续43天的史上最长联邦政府停摆,主要经济数据延迟发布,美债收益率先下后上,整体维持低波动。

本周日债收益率小幅陡峭化。高市早苗本周继续释放宽货币,宽财政言论,预计将削弱过往财政整顿目标。

本周德债利率小幅走高。两位欧央行政策制定者表示经济增长强于预期,通胀风险趋于平衡,进一步强化市场对于近期不再降息的预期。本周英债利率同样小幅走高,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格林表示劳动力市场的调整已基本过去,通胀上行风险高于下行风险。

美元指数本周小幅回落0.26%至99.28。其中日元兑美元贬值0.72%,欧元对美元升值0.48%。政府关门结束后,市场担忧即将公布的数据可能显示经济偏弱带动美元指数下行。

境外利率汇率展望:

下周重点关注9月PPI(周一)、9月美国非农就业报告、成屋销售数据(周四)。美国经济数据真空期结束,预计后续数据将对市场、降息等产生较大影响。

本周主要经济数据缺失的情况下,美联储官员的表态对市场的影响较大,市场已经显著下修了12月降息概率,但我们认为12月降息25bp的可能性仍然较高。

短期通胀风险可控,降息趋势仍未改变。美股必选消费板块8月以来已经出现了明显下降趋势,对应着普通民众的就业放缓和收入下滑,高频的预扣税数据也相对偏弱,目前美国经济的风险主要在就业上,因而目前交易降息依然还是整体趋势。

中长期来看,市场越来越关注不久的将来经济复苏的可能性。近期特朗普政策有从MAGA右翼转向民粹左翼的倾向,例如司法部将对肉类加工行业发起反垄断调查,试图压低价格;特朗普抨击医疗保险行业,计划把原本给保险公司的奥巴马医保补贴直接发给选民;白宫提议推出50年期抵押贷款;并对年收入低于10万美元的家庭进行2000美元的退税。这或许意味着为了中期选举,特朗普政策将会更加注重底层居民的收入,这也是目前美国经济偏弱的主要方面。本周贝森特亦表示预计民众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实际收入将回升。

五、商品市场:市场风险偏好修复,整体反弹。

本周大宗商品回顾。

美国政府关门风波于11月13日结束,联邦支出恢复,市场风险偏好修复,利好大宗商品。

其一,12月降息预期波动,带来黄金价格剧烈波动。

其二,原油市场在地缘政治风险驱动下强势反弹,布伦特原油周涨幅显著高于WTI,反映市场对欧洲及中东供应风险的定价更敏感。

其三,尽管螺纹钢库存仍处历史同期高位,但本周库存降幅扩大,去库节奏优于预期对价格形成支撑。

全球大宗商品展望。

黄金:若后续美国经济数据走弱,可能重新点燃降息预期,为金价提供反弹支撑。

铜:高价格对消费的抑制、以及国内社会库存回升或构成上行阻力。

原油:短期关注地缘局势演绎,中期仍需关注供应和库存对油价的压力。


六、政策与经济数据:央行重提跨周期调节,短期或进入政策真空期。

政策回顾:央行重提跨周期调节,财政明确支持消费政策方向。

央行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重提跨周期调节。报告强调,下阶段将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持续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同时继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强化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导。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财政部长提出十五五时期财政支持大力提振消费的具体方向。既着眼释放当期消费潜力,统筹用好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培育壮大新的消费增长点,打造消费新场景;又着眼增强长期消费能力,积极发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作用,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将惠民生与促消费更好结合起来。

未来政策及国内经济数据展望:

10月经济延续放缓,工业生产、投资、社零、出口、社融等数据普遍回落。但政策仍有定力,主要是四季度仅需实现4.5%的增速即可完成全年5%的目标,增量政策或更多留到明年十五五开局部署,短期主要靠已出台的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和2000亿新增专项债实物工作量落实托底。未来3周内或处于政策真空期,下一步政策信号或需等到12月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目录

正文

1

大类资产价格的表现

本周为11月10日至11月16日。

(一)A股

本周沪指围绕4000点反复震荡,创业板和科创50表现偏弱。

周一市场震荡分化,沪指涨0.53%,再度站上4000点,创业板指跌0.92%,白酒、旅游等消费板块集体走强,科技板块则明显走弱。

周二市场震荡下行,沪指跌0.39%,创业板指跌1.4%。

周三市场反复震荡,沪指跌0.07%,创业板指跌0.39%。

周四市场强势反弹,沪指涨0.71%,再创近期新高,创业板指涨2.55%,锂电池产业链表现尤为亮眼。

周五市场震荡走弱,午后三大指数大幅回调,沪指跌0.97%,再度失守4000点,创业板指跌2.82%。

本周沪指跌0.18%,创业板指跌3.01%,科创50跌3.85%,中证500跌1.26%,中证1000跌0.52%。沪深两市成交额在2万亿左右小幅波动。

消费者服务、纺织服装、医药板块领涨,通信、电子和计算机板块领跌。

本周消费板块表现亮眼,消费者服务、纺织服装和商贸零售板块分别上涨4.81%、4.43%和3.23%。顺周期板块大涨或缘于CPI和PPI的回暖迹象。10月CPI同比由降转涨至0.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6个月扩大,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PPI同比下降2.1%,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在反内卷+促消费的组合拳之下,物价有逐步回归温和通胀的趋势。此外,从资金高低切视角,顺周期板块处于"低估+低配+低拥挤"的状态,性价比高。

(二)港股

本周港股走势依然分化,恒生指数震荡上涨,恒生科技小幅调整。

本周恒生指数涨1.26%至26572.46点,周四盘中一度站上27000点,恒生科技跌0.4%至5812.8点。本周美国政府停摆进展及美联储对继续降息的分歧,扰动市场情绪。

本周美国政府停摆结束,但此前政府停摆造成的经济数据真空及数据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美联储降息路径分歧,对全球市场情绪造成持续扰动,避险资产与科技股表现分化明显。

2025年11月13日美国政府结束长达43天史上最长停摆,政府停摆期间,劳工统计局与人口普查局无法开展数据采集,导致2025年10月的非农就业报告、CPI通胀数据、消费者信心指数等核心指标永久性缺失或严重滞后。数据真空直接影响美联储12月降息情况,12月美国降息概率大幅下滑。对市场情绪造成较大负面扰动。

细分行业来看,本周医疗保健业和地产建筑业表现较强,分别涨7.2%、5.0%;资讯科技业、非必需性消费业表现较弱,分别跌2.1%、0.8%。

本周创新药板块迎来新利好,此前,三生制药公告与辉瑞达成 707 全球授权协议,首付款 12.5 亿美元,里程碑最高 48 亿美元。11月10日,辉瑞召开电话会公布707临床方案,称未来一段时间有望布局7项临床,其中2项全球3期已经启动。利好刺激下,本周三生制药大涨19.3%,带动创新药板块整体反弹。而资讯科技业受美联储降息不确定性影响,本周延续调整。

(三)中债

本周债市窄幅震荡,股债跷跷板效应主导债市表现,周内发布的通胀数据、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金融数据和经济数据等对债市影响较小。本周2Y国债利率下行0.15BP至1.43%,10Y国债利率下行0.1BP至1.81%,30Y国债利率下行0.8BP至2.15%。

周一债市震荡,主要利率下行。通胀数据超预期,盘初债市情绪较弱,债市利率普遍小幅上行,尾盘权益市场上涨,长债利率在此影响下小幅回调。周二债市利率先下后上,主要利率下行。早盘央行大额净投放呵护流动性,并且权益市场走势偏弱,债市走强,午后权益市场反弹,债市小幅回调。周三债市震荡,央行发布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债市情绪偏暖,权益市场走强后,债市情绪承压,日终多数利率小幅下行。周四债市震荡偏弱,权益市场表现较强压制债市,多数利率小幅上行。周五债市窄幅震荡,各期限利率走势分化。10月经济数据不及预期,但债市反应有限,尾盘沪指回落至4000点下方,债市情绪走强,超长端利率小幅下行。

(四)海外利率

本周2年期、10年期、30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上行7BP、3BP和4BP至3.62%、4.14%和4.74%,除米兰外多位联储释放鹰派信号。

本周美债收益率小幅上行。上周市场消化鹰派降息后12月降息概率回升至66.9%,但本周多位联储释放鹰派信号,降息概率回落至44.4%。美国政府周三结束持续43天的史上最长联邦政府停摆,主要经济数据延迟发布,美债收益率先下后上,整体维持低波动。

短期通胀风险可控,降息趋势仍未改变。美股必选消费板块8月以来已经出现了明显下降趋势,对应着普通民众的就业放缓和收入下滑,高频的预扣税数据也相对偏弱,目前美国经济的风险主要在就业上,因而目前交易降息依然还是整体趋势。

中长期来看,市场越来越关注不久的将来经济复苏的可能性。近期特朗普政策有从MAGA右翼转向民粹左翼的倾向,例如司法部将对肉类加工行业发起反垄断调查,试图压低价格;特朗普抨击医疗保险行业,计划把原本给保险公司的奥巴马医保补贴直接发给选民;白宫提议推出50年期抵押贷款;并对年收入低于10万美元的家庭进行2000美元的退税。这或许意味着为了中期选举,特朗普政策将会更加注重底层居民的收入,这也是目前美国经济偏弱的主要方面。本周贝森特亦表示预计民众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实际收入将回升。

本周日债收益率小幅陡峭化。高市早苗本周继续释放宽货币,宽财政言论,预计将削弱过往财政整顿目标。

本周德债利率小幅走高。两位欧央行政策制定者表示经济增长强于预期,通胀风险趋于平衡,进一步强化市场对于近期不再降息的预期。本周英债利率同样小幅走高,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格林表示劳动力市场的调整已基本过去,通胀上行风险高于下行风险。

(五)汇率

美元指数本周小幅回落。

美元指数本周小幅回落0.26%至99.28。其中日元兑美元贬值0.72%,欧元对美元升值0.48%。政府关门结束后,市场担忧即将公布的数据可能显示经济偏弱带动美元指数下行。

美元指数对于美联储年内降息的定价同样已经相对充分,我们认为年内美元指数仍将维持震荡。下周重点关注美国NFIB小企业调查数据、MBA抵押贷款申请数据。下周重点关注9月美国PPI(周一)、9月美国非农就业报告、成屋销售数据(周四)。美国经济数据真空期结束,预计后续数据将对市场、降息等产生较大影响。

(六)商品

黄金:周内冲高后大幅回撤。

本周国际金价在11月13日触及阶段高点后遭遇强劲抛压,周五(11月14日)显著收跌。

金价周内冲高主要受避险情绪与降息预期支撑,但11月14日美联储官员释放鹰派信号,市场对12月降息概率预期从高位回落,美元指数企稳,无息资产黄金承压。

本周伦敦现货黄金收报4082美元/盎司,累计上涨2.05%。

铜:震荡上行,周内收敛。

本周铜市呈价格震荡上行后小幅回调。

宏观方面,美国政府关门风波于11月13日结束,联邦支出恢复,市场风险偏好回升。

全球铜库存呈现“外降内升”格局,市场结构性矛盾加剧。伦敦库存由136,275吨微降至135,725吨,周内累计减少550吨,注销仓单比例维持在7%左右,未出现显著加仓信号。11月13日国内社会库存约20.1万吨,较上周微降,但较10月低点仍处回升通道,反映终端采购仍显谨慎。

本周LME铜收报10856美元/吨,累计上涨1.47%。

原油:地缘政治风险驱动下强势反弹。

本周原油市场在地缘政治风险驱动下强势反弹,尽管库存压力犹存,但市场情绪显著回暖,国际油价周线收涨。

周五因乌克兰袭击俄罗斯黑海新罗西斯克港油码头,引发供应中断担忧,油价大幅反弹。

基本面来看,供应过剩压力持续,对油价构成压制。截至11月7日当周,EIA数据显示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增加6,413万桶,远超市场预期的1,960万桶。

本周WTI原油收报60.09美元/桶,累计上涨0.57%。

国内黑色:库存阶段性去化,市场情绪边际改善。

本周整体呈现震荡偏强走势。价格上涨并非由需求强劲驱动,而是在供需双弱格局下,成本支撑与库存阶段性去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尽管螺纹钢库存仍处历史同期高位,但本周库存降幅扩大,释放出“弱现实+弱预期”下去库节奏优于预期的信号。

截至11月14日螺纹钢社会库存与厂库同步下降。社库环比减少9.95万吨至415.75万吨,厂库减少6.42万吨至160.42万吨,库存结构优化,市场对“高库存”担忧有所缓解。

本周螺纹收报3064元/吨,累计上涨0.53%。

2

市场流动性观察

(一)央行流动性投放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共有4958亿元7天逆回购到期,累计开展了1122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央行本周全口径净投放6262亿元。本周DR007在1.46-1.51%之间运作,周均值较上周上行6.53BP至1.49%。

(二)A股市场流动性

股市交易活跃度边际回升,本周平均日成交额为20247.83亿元,高于上周19922.83亿元的日均成交额。

本周新发基金金额(股票+混合型)为91.33亿元,相较上周的131.58亿元进一步回落。

3

宏观大事件或政策

(一)国内事件或政策

央行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重提跨周期调节。报告强调,下阶段将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持续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同时继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强化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导。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财政部长提出财政支持大力提振消费的具体方向。既着眼释放当期消费潜力,统筹用好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培育壮大新的消费增长点,打造消费新场景;又着眼增强长期消费能力,积极发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作用,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将惠民生与促消费更好结合起来。

(二)本周主要高频数据汇报

地产:30城新房销售环比回升,同比跌幅仍扩大。

30城商品房销售7日移动平均值录得22.9万平米,环比回升,同比跌幅扩大。

消费:汽车消费同环比均下滑。

(1)出行景气度维持偏高:本周10城日均地铁客运量6367.01万人次,高于去年同期。

(2)汽车销售周度环比回落,同比明显下滑。上周(11月9日当周)乘联会汽车当周日均销量为46056辆,显著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出口:10月最后一周国内出口高频数据转强。

11月第一周国内出口高频数据转弱。

11月第一周(11/2-11/9)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680.9万标箱(yoy+6.51%)。港口货物吞吐量2.69亿吨(yoy+4.15%),环比略有下滑。

美国洛杉矶港进口集装箱吞吐量环比持续下滑。

需求维度,10月全球制造业PMI指数50.8,较上月环比回升0.1个百分点。10月G7 OECD领先指标100.51点,较上月环比进一步提升,反映全球需求仍然景气。

运价维度,反映执行运价的中国出口集装箱(CCFI)美西航线运价指数11月第一周(11月7日)报814.14点,较上期有所回升。反映即期运价的上海出口集装箱(SCFI)美西航线运价指数10月31日报1823美元/四十英尺标准箱,环比下滑。

CCFI欧洲航线运价指数报1366.85点,较上一期提升。

11月前10日韩国出口增速回升。11月前10日韩国出口增速6.4%,环比回升(上月同期-15.4%);韩国11月前10日半导体出口环比明显下滑,半导体出口同比增长17.66%(上月同期为+46.90%),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回升,yoy+10.24%(上月同期为-51.1%)。

越南最新披露10月进口增速同样放缓。越南10月进口同比增长17.43%,较上月(+18.67%)略有下滑。细分行业中,越南对纺服原材料(包括棉花、纱线、织物和鞋类原料)进口增速下滑,同比-3.15%(上月同期为1.12%),电子产品(电子零件、电脑备件、手机及零部件)进口同比增长36.52%,上月同期为40.85%。

4

下周主要关注

下周重点关注:

① 11月欧美日PMI数据。

② 美联储货币政策纪要及美联储官员讲话。

③ 中国11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数据。




核心观点

本周全球权益市场延续震荡,此前压制市场情绪因素尚未完全扭转。

美史上最长政府关门终于结束,但政府停摆造成的经济数据缺失,叠加多位联储官员释放鹰派信号,美联储12月降息的分歧加大。降息概率大幅下滑,扰动市场情绪。俄乌地区冲突再起,推升资金避险情绪,放大市场波动。

当前处于三季报披露过后业绩与政策真空期,市场受风偏影响较大,波动环境下AH均表现“高切低”特征。

展望后市,两大交易主线值得关注,一是,AI产业趋势延续,但需关注科技板块交易拥挤度。二是关注中美经济数据,其中美国经济数据更值得关注,因为关乎美联储货币政策,影响全球风偏。

下周需要关注:

① 欧美日发布11月PMI数据。

② 美联储会议纪要及官员讲话。

摘要

本周全球大类资产表现一览:

本周AH股震荡,沪指失守4000点,港股走势分化,恒生指数上涨,恒生科技延续下跌。债市窄幅震荡。

海外方面,12月降息概率明显回落,本周美债收益率小幅上行。美元指数小幅回落。大宗商品市场风险偏好修复,整体反弹,黄金冲高回落,原油在地缘政治风险下强势反弹。

一、中国股市:本周AH股走势分化。

中国AH股回顾:

A股:本周沪指围绕4000点反复震荡,顺周期方向大涨,创业板和科创50表现偏弱。中信一级行业中,消费者服务、纺织服装、医药板块领涨,通信、电子和计算机板块领跌。

H股: 本周港股走势依然分化,恒生指数震荡上涨,恒生科技小幅调整。本周美国政府停摆结束,但此前政府停摆造成的经济数据真空及数据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美联储降息路径分歧,扰动市场情绪。本周医疗保健业在行业利好引领下走强,资讯科技业表现疲弱。

中国股市展望:

A股:短期指数或围绕4000点附近反复震荡,节奏上容易受海外股市风险偏好波动的影响,但市场向下空间有限。大盘处于风格再平衡阶段,资金在反复高低切换中寻找新的市场主线。关注三大方向:1)科技成长主线,但需警惕热门板块的高波动率;2)受益于反内卷带来的企业经营状况改善:如化工、钢铁等。3)海内外需求共振向上,如新能源。

H股:近期港股权重企业业绩密集披露,腾讯、中芯国际等行业龙头业绩亮眼,或对市场形成提振。中长期维度,今年港股流动性充裕,南向资金持续流入,目前仍处于美联储降息周期,港股资金面和估值维度均有支撑,具有强产业逻辑板块值得持续关注。

二、中国债市:本周债市窄幅震荡。

债市回顾:

本周债市窄幅震荡,股债跷跷板效应主导债市表现,周内发布的通胀数据、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金融数据和经济数据等对债市影响较小。本周2Y国债利率下行0.15BP至1.43%,10Y国债利率下行0.1BP至1.81%,30Y国债利率下行0.8BP至2.15%。

债市展望。前期债市回调已较为充分,随着中美贸易谈判、央行重启国债买卖的落地,预计11月中国债市将出现做多机会。

债市展望:

前期债市回调已较为充分,随着中美贸易谈判、央行重启国债买卖的落地,预计11月中国债市将出现做多机会。

三、境外利率和汇率:12月降息概率明显回落。

境外利率汇率资产回顾:

本周2年期、10年期、30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上行7BP、3BP和4BP至3.62%、4.14%和4.74%,除米兰外多位联储释放鹰派信号。

本周美债收益率小幅上行。上周市场消化鹰派降息后,12月降息概率回升至66.9%,但本周多位联储释放鹰派信号,降息概率回落至44.4%。美国政府周三结束持续43天的史上最长联邦政府停摆,主要经济数据延迟发布,美债收益率先下后上,整体维持低波动。

本周日债收益率小幅陡峭化。高市早苗本周继续释放宽货币,宽财政言论,预计将削弱过往财政整顿目标。

本周德债利率小幅走高。两位欧央行政策制定者表示经济增长强于预期,通胀风险趋于平衡,进一步强化市场对于近期不再降息的预期。本周英债利率同样小幅走高,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格林表示劳动力市场的调整已基本过去,通胀上行风险高于下行风险。

美元指数本周小幅回落0.26%至99.28。其中日元兑美元贬值0.72%,欧元对美元升值0.48%。政府关门结束后,市场担忧即将公布的数据可能显示经济偏弱带动美元指数下行。

境外利率汇率展望:

下周重点关注9月PPI(周一)、9月美国非农就业报告、成屋销售数据(周四)。美国经济数据真空期结束,预计后续数据将对市场、降息等产生较大影响。

本周主要经济数据缺失的情况下,美联储官员的表态对市场的影响较大,市场已经显著下修了12月降息概率,但我们认为12月降息25bp的可能性仍然较高。

短期通胀风险可控,降息趋势仍未改变。美股必选消费板块8月以来已经出现了明显下降趋势,对应着普通民众的就业放缓和收入下滑,高频的预扣税数据也相对偏弱,目前美国经济的风险主要在就业上,因而目前交易降息依然还是整体趋势。

中长期来看,市场越来越关注不久的将来经济复苏的可能性。近期特朗普政策有从MAGA右翼转向民粹左翼的倾向,例如司法部将对肉类加工行业发起反垄断调查,试图压低价格;特朗普抨击医疗保险行业,计划把原本给保险公司的奥巴马医保补贴直接发给选民;白宫提议推出50年期抵押贷款;并对年收入低于10万美元的家庭进行2000美元的退税。这或许意味着为了中期选举,特朗普政策将会更加注重底层居民的收入,这也是目前美国经济偏弱的主要方面。本周贝森特亦表示预计民众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实际收入将回升。

五、商品市场:市场风险偏好修复,整体反弹。

本周大宗商品回顾。

美国政府关门风波于11月13日结束,联邦支出恢复,市场风险偏好修复,利好大宗商品。

其一,12月降息预期波动,带来黄金价格剧烈波动。

其二,原油市场在地缘政治风险驱动下强势反弹,布伦特原油周涨幅显著高于WTI,反映市场对欧洲及中东供应风险的定价更敏感。

其三,尽管螺纹钢库存仍处历史同期高位,但本周库存降幅扩大,去库节奏优于预期对价格形成支撑。

全球大宗商品展望。

黄金:若后续美国经济数据走弱,可能重新点燃降息预期,为金价提供反弹支撑。

铜:高价格对消费的抑制、以及国内社会库存回升或构成上行阻力。

原油:短期关注地缘局势演绎,中期仍需关注供应和库存对油价的压力。


六、政策与经济数据:央行重提跨周期调节,短期或进入政策真空期。

政策回顾:央行重提跨周期调节,财政明确支持消费政策方向。

央行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重提跨周期调节。报告强调,下阶段将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持续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同时继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强化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导。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财政部长提出十五五时期财政支持大力提振消费的具体方向。既着眼释放当期消费潜力,统筹用好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培育壮大新的消费增长点,打造消费新场景;又着眼增强长期消费能力,积极发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作用,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将惠民生与促消费更好结合起来。

未来政策及国内经济数据展望:

10月经济延续放缓,工业生产、投资、社零、出口、社融等数据普遍回落。但政策仍有定力,主要是四季度仅需实现4.5%的增速即可完成全年5%的目标,增量政策或更多留到明年十五五开局部署,短期主要靠已出台的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和2000亿新增专项债实物工作量落实托底。未来3周内或处于政策真空期,下一步政策信号或需等到12月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目录

正文

1

大类资产价格的表现

本周为11月10日至11月16日。

(一)A股

本周沪指围绕4000点反复震荡,创业板和科创50表现偏弱。

周一市场震荡分化,沪指涨0.53%,再度站上4000点,创业板指跌0.92%,白酒、旅游等消费板块集体走强,科技板块则明显走弱。

周二市场震荡下行,沪指跌0.39%,创业板指跌1.4%。

周三市场反复震荡,沪指跌0.07%,创业板指跌0.39%。

周四市场强势反弹,沪指涨0.71%,再创近期新高,创业板指涨2.55%,锂电池产业链表现尤为亮眼。

周五市场震荡走弱,午后三大指数大幅回调,沪指跌0.97%,再度失守4000点,创业板指跌2.82%。

本周沪指跌0.18%,创业板指跌3.01%,科创50跌3.85%,中证500跌1.26%,中证1000跌0.52%。沪深两市成交额在2万亿左右小幅波动。

消费者服务、纺织服装、医药板块领涨,通信、电子和计算机板块领跌。

本周消费板块表现亮眼,消费者服务、纺织服装和商贸零售板块分别上涨4.81%、4.43%和3.23%。顺周期板块大涨或缘于CPI和PPI的回暖迹象。10月CPI同比由降转涨至0.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6个月扩大,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PPI同比下降2.1%,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在反内卷+促消费的组合拳之下,物价有逐步回归温和通胀的趋势。此外,从资金高低切视角,顺周期板块处于"低估+低配+低拥挤"的状态,性价比高。

(二)港股

本周港股走势依然分化,恒生指数震荡上涨,恒生科技小幅调整。

本周恒生指数涨1.26%至26572.46点,周四盘中一度站上27000点,恒生科技跌0.4%至5812.8点。本周美国政府停摆进展及美联储对继续降息的分歧,扰动市场情绪。

本周美国政府停摆结束,但此前政府停摆造成的经济数据真空及数据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美联储降息路径分歧,对全球市场情绪造成持续扰动,避险资产与科技股表现分化明显。

2025年11月13日美国政府结束长达43天史上最长停摆,政府停摆期间,劳工统计局与人口普查局无法开展数据采集,导致2025年10月的非农就业报告、CPI通胀数据、消费者信心指数等核心指标永久性缺失或严重滞后。数据真空直接影响美联储12月降息情况,12月美国降息概率大幅下滑。对市场情绪造成较大负面扰动。

细分行业来看,本周医疗保健业和地产建筑业表现较强,分别涨7.2%、5.0%;资讯科技业、非必需性消费业表现较弱,分别跌2.1%、0.8%。

本周创新药板块迎来新利好,此前,三生制药公告与辉瑞达成 707 全球授权协议,首付款 12.5 亿美元,里程碑最高 48 亿美元。11月10日,辉瑞召开电话会公布707临床方案,称未来一段时间有望布局7项临床,其中2项全球3期已经启动。利好刺激下,本周三生制药大涨19.3%,带动创新药板块整体反弹。而资讯科技业受美联储降息不确定性影响,本周延续调整。

(三)中债

本周债市窄幅震荡,股债跷跷板效应主导债市表现,周内发布的通胀数据、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金融数据和经济数据等对债市影响较小。本周2Y国债利率下行0.15BP至1.43%,10Y国债利率下行0.1BP至1.81%,30Y国债利率下行0.8BP至2.15%。

周一债市震荡,主要利率下行。通胀数据超预期,盘初债市情绪较弱,债市利率普遍小幅上行,尾盘权益市场上涨,长债利率在此影响下小幅回调。周二债市利率先下后上,主要利率下行。早盘央行大额净投放呵护流动性,并且权益市场走势偏弱,债市走强,午后权益市场反弹,债市小幅回调。周三债市震荡,央行发布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债市情绪偏暖,权益市场走强后,债市情绪承压,日终多数利率小幅下行。周四债市震荡偏弱,权益市场表现较强压制债市,多数利率小幅上行。周五债市窄幅震荡,各期限利率走势分化。10月经济数据不及预期,但债市反应有限,尾盘沪指回落至4000点下方,债市情绪走强,超长端利率小幅下行。

(四)海外利率

本周2年期、10年期、30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上行7BP、3BP和4BP至3.62%、4.14%和4.74%,除米兰外多位联储释放鹰派信号。

本周美债收益率小幅上行。上周市场消化鹰派降息后12月降息概率回升至66.9%,但本周多位联储释放鹰派信号,降息概率回落至44.4%。美国政府周三结束持续43天的史上最长联邦政府停摆,主要经济数据延迟发布,美债收益率先下后上,整体维持低波动。

短期通胀风险可控,降息趋势仍未改变。美股必选消费板块8月以来已经出现了明显下降趋势,对应着普通民众的就业放缓和收入下滑,高频的预扣税数据也相对偏弱,目前美国经济的风险主要在就业上,因而目前交易降息依然还是整体趋势。

中长期来看,市场越来越关注不久的将来经济复苏的可能性。近期特朗普政策有从MAGA右翼转向民粹左翼的倾向,例如司法部将对肉类加工行业发起反垄断调查,试图压低价格;特朗普抨击医疗保险行业,计划把原本给保险公司的奥巴马医保补贴直接发给选民;白宫提议推出50年期抵押贷款;并对年收入低于10万美元的家庭进行2000美元的退税。这或许意味着为了中期选举,特朗普政策将会更加注重底层居民的收入,这也是目前美国经济偏弱的主要方面。本周贝森特亦表示预计民众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实际收入将回升。

本周日债收益率小幅陡峭化。高市早苗本周继续释放宽货币,宽财政言论,预计将削弱过往财政整顿目标。

本周德债利率小幅走高。两位欧央行政策制定者表示经济增长强于预期,通胀风险趋于平衡,进一步强化市场对于近期不再降息的预期。本周英债利率同样小幅走高,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格林表示劳动力市场的调整已基本过去,通胀上行风险高于下行风险。

(五)汇率

美元指数本周小幅回落。

美元指数本周小幅回落0.26%至99.28。其中日元兑美元贬值0.72%,欧元对美元升值0.48%。政府关门结束后,市场担忧即将公布的数据可能显示经济偏弱带动美元指数下行。

美元指数对于美联储年内降息的定价同样已经相对充分,我们认为年内美元指数仍将维持震荡。下周重点关注美国NFIB小企业调查数据、MBA抵押贷款申请数据。下周重点关注9月美国PPI(周一)、9月美国非农就业报告、成屋销售数据(周四)。美国经济数据真空期结束,预计后续数据将对市场、降息等产生较大影响。

(六)商品

黄金:周内冲高后大幅回撤。

本周国际金价在11月13日触及阶段高点后遭遇强劲抛压,周五(11月14日)显著收跌。

金价周内冲高主要受避险情绪与降息预期支撑,但11月14日美联储官员释放鹰派信号,市场对12月降息概率预期从高位回落,美元指数企稳,无息资产黄金承压。

本周伦敦现货黄金收报4082美元/盎司,累计上涨2.05%。

铜:震荡上行,周内收敛。

本周铜市呈价格震荡上行后小幅回调。

宏观方面,美国政府关门风波于11月13日结束,联邦支出恢复,市场风险偏好回升。

全球铜库存呈现“外降内升”格局,市场结构性矛盾加剧。伦敦库存由136,275吨微降至135,725吨,周内累计减少550吨,注销仓单比例维持在7%左右,未出现显著加仓信号。11月13日国内社会库存约20.1万吨,较上周微降,但较10月低点仍处回升通道,反映终端采购仍显谨慎。

本周LME铜收报10856美元/吨,累计上涨1.47%。

原油:地缘政治风险驱动下强势反弹。

本周原油市场在地缘政治风险驱动下强势反弹,尽管库存压力犹存,但市场情绪显著回暖,国际油价周线收涨。

周五因乌克兰袭击俄罗斯黑海新罗西斯克港油码头,引发供应中断担忧,油价大幅反弹。

基本面来看,供应过剩压力持续,对油价构成压制。截至11月7日当周,EIA数据显示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增加6,413万桶,远超市场预期的1,960万桶。

本周WTI原油收报60.09美元/桶,累计上涨0.57%。

国内黑色:库存阶段性去化,市场情绪边际改善。

本周整体呈现震荡偏强走势。价格上涨并非由需求强劲驱动,而是在供需双弱格局下,成本支撑与库存阶段性去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尽管螺纹钢库存仍处历史同期高位,但本周库存降幅扩大,释放出“弱现实+弱预期”下去库节奏优于预期的信号。

截至11月14日螺纹钢社会库存与厂库同步下降。社库环比减少9.95万吨至415.75万吨,厂库减少6.42万吨至160.42万吨,库存结构优化,市场对“高库存”担忧有所缓解。

本周螺纹收报3064元/吨,累计上涨0.53%。

2

市场流动性观察

(一)央行流动性投放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共有4958亿元7天逆回购到期,累计开展了1122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央行本周全口径净投放6262亿元。本周DR007在1.46-1.51%之间运作,周均值较上周上行6.53BP至1.49%。

(二)A股市场流动性

股市交易活跃度边际回升,本周平均日成交额为20247.83亿元,高于上周19922.83亿元的日均成交额。

本周新发基金金额(股票+混合型)为91.33亿元,相较上周的131.58亿元进一步回落。

3

宏观大事件或政策

(一)国内事件或政策

央行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重提跨周期调节。报告强调,下阶段将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持续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同时继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强化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导。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财政部长提出财政支持大力提振消费的具体方向。既着眼释放当期消费潜力,统筹用好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培育壮大新的消费增长点,打造消费新场景;又着眼增强长期消费能力,积极发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作用,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将惠民生与促消费更好结合起来。

(二)本周主要高频数据汇报

地产:30城新房销售环比回升,同比跌幅仍扩大。

30城商品房销售7日移动平均值录得22.9万平米,环比回升,同比跌幅扩大。

消费:汽车消费同环比均下滑。

(1)出行景气度维持偏高:本周10城日均地铁客运量6367.01万人次,高于去年同期。

(2)汽车销售周度环比回落,同比明显下滑。上周(11月9日当周)乘联会汽车当周日均销量为46056辆,显著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出口:10月最后一周国内出口高频数据转强。

11月第一周国内出口高频数据转弱。

11月第一周(11/2-11/9)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680.9万标箱(yoy+6.51%)。港口货物吞吐量2.69亿吨(yoy+4.15%),环比略有下滑。

美国洛杉矶港进口集装箱吞吐量环比持续下滑。

需求维度,10月全球制造业PMI指数50.8,较上月环比回升0.1个百分点。10月G7 OECD领先指标100.51点,较上月环比进一步提升,反映全球需求仍然景气。

运价维度,反映执行运价的中国出口集装箱(CCFI)美西航线运价指数11月第一周(11月7日)报814.14点,较上期有所回升。反映即期运价的上海出口集装箱(SCFI)美西航线运价指数10月31日报1823美元/四十英尺标准箱,环比下滑。

CCFI欧洲航线运价指数报1366.85点,较上一期提升。

11月前10日韩国出口增速回升。11月前10日韩国出口增速6.4%,环比回升(上月同期-15.4%);韩国11月前10日半导体出口环比明显下滑,半导体出口同比增长17.66%(上月同期为+46.90%),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回升,yoy+10.24%(上月同期为-51.1%)。

越南最新披露10月进口增速同样放缓。越南10月进口同比增长17.43%,较上月(+18.67%)略有下滑。细分行业中,越南对纺服原材料(包括棉花、纱线、织物和鞋类原料)进口增速下滑,同比-3.15%(上月同期为1.12%),电子产品(电子零件、电脑备件、手机及零部件)进口同比增长36.52%,上月同期为40.85%。

4

下周主要关注

下周重点关注:

① 11月欧美日PMI数据。

② 美联储货币政策纪要及美联储官员讲话。

③ 中国11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数据。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