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经济的“表”与“里”

天风证券

1周前

摘 要

10月经济数据:总量放缓、动能切换

2025年10月,宏观经济整体呈现"生产稳、需求缓、投资落" 的特征,同比读数略低于市场预期,在地产转型调整、外需边际放缓的背景下,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仍待修复。

然在经济总量表面放缓的背后,实则在经历一场新旧动能的转换,经济增长点正在由传统的地产、基建转向新兴产业、高端制造、服务消费等,当中有一些结构性亮点值得关注:

一是产业升级态势明显,经济贡献度也在提升。2025年1-10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6.1%,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7%,产业结构向中高端稳步迈进,装备制造业已然成为工业生产名副其实的“压舱石”。

二是高技术领域投资较快增长,投资结构优化。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投资不断扩大,投资质效不断提升。1-10月,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7%,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2.7%。可以看到,在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和民间投资均转为正增长,分别为+1.7%、+0.2%。

三是市场新需求不断扩大,升级类消费较快增长。1-10月,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6%。升级类商品销售旺盛,如10月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3.2%,1-10月高能效等级家电、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均保持较快增长。此外,1-10月文体休闲服务类、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于债市而言,传统动能(地产、基建)效果递减,导致经济潜在增速下移,而新动能仍在培育当中,尚未能完全对冲传统部门的下滑压力,这种“时间差”或意味着经济仍将面临转型的“阵痛”与“分化”,短期内在通胀无虞、央行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债市大幅调整的风险相对可控,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在1.8%附近维持震荡。

工业生产表现平稳,高端制造仍较突出

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工业生产在整体平稳的同时,结构转型升级的特征较为突出,显示出新动能的拉动作用。10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2%,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和2.3个百分点。

消费修复态势温和,服务消费好于商品

10月社零增速小幅放缓至2.9%,消费呈现“总量放缓、结构性改善”的特征,一是升级类消费表现较好,二是服务消费维持韧性,此外,10月乡村消费增长4.1%,增速继续快于城镇,显示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考虑到消费意愿受收入预期和房价财富效应双重约束,消费政策向终端需求的传导有待观察。

投资增速继续回落,制造业“一枝独秀”

1-10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2.7%,仍是重要稳定器。设备购置投资具有韧性,1-10月,设备工器具购置同比增长13%,增速比全部投资仍高出14.7个百分点。在“反内卷”政策引导下,部分行业竞争秩序改善推动投资效率提升,或主动“控产能”,短期内企业投资动力或有一定回落。

今年财政政策前置发力,10月专项债发行进度偏慢,传统基建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有所放缓,一定程度拖累基建投资增速。此外,地方政府化债压力背景下,部分项目和领域资金到位情况可能不及预期。

地产销售面积跌幅扩大,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在寻底,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拖累。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扩大,销售额降幅快于销售面积,表明地产市场仍在“以价换量”,后续地产宽松政策或仍需积极发力。

核心图表(完整图表详见正文)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基本面变化超预期;海外地缘政治风险。

1

10月经济数据:总量放缓、动能切换

2025年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经济数据:

10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4.9%,预期5.5%,前值6.5%;10月社零当月同比2.9%,预期2.7%,前值3.0%;

10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1.7%,预期-0.7%,前值-0.5%,其中地产投资累计同比-14.7%,前值-13.9%,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0.1%,前值1.1%,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2.7%,前值4.0%。

2025年10月,宏观经济整体呈现"生产稳、需求缓、投资落" 的特征,同比读数略低于市场预期,在地产转型调整、外需边际放缓的背景下,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仍待修复。

然在经济总量表面放缓的背后,实则在经历一场新旧动能的转换,经济增长点正在由传统的地产、基建转向新兴产业、高端制造、服务消费等,当中有一些结构性亮点值得关注:

一是产业升级态势明显,经济贡献度也在提升。2025年1-10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6.1%,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7%,产业结构向中高端稳步迈进,装备制造业已然成为工业生产名副其实的“压舱石”。

二是高技术领域投资较快增长,投资结构优化。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投资不断扩大,投资质效不断提升。1-10月,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7%,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2.7%。可以看到,在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和民间投资均转为正增长,分别为+1.7%、+0.2%。

三是市场新需求不断扩大,升级类消费较快增长。1-10月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6%。升级类商品销售旺盛,如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3.2%,高能效等级家电、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均保持较快增长。此外,文体休闲服务类、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于债市而言,传统动能(地产、基建)效果递减,导致经济潜在增速下移,而新动能仍在培育当中,尚未能完全对冲传统部门的下滑压力,这种“时间差”或意味着经济仍将面临转型的“阵痛”与“分化”,短期内在通胀无虞、央行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债市大幅调整的风险相对可控,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在1.8%附近维持震荡。

2

工业生产表现平稳,高端制造仍较突出

10月工业生产整体平稳。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较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1-10月累计增长6.1%,整体维持韧性。

10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回落。10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6%,较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

分行业来看,10月汽车和运输设备行业的同比增速较上月回升幅度较大,而医药和有色金属加工行业的同比增速有较上月回落幅度较大。

值得关注的是,工业生产在整体平稳的同时,结构转型升级的特征较为突出,显示出新动能的拉动作用。

制造业升级继续驱动工业维持韧性。10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2%,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和2.3个百分点。

从具体产品看,新兴产品产量快速增长。10月,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0.8%、19.3%、17.9%。

3

消费修复态势温和,服务消费好于商品

10月社零增速小幅放缓。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291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其中,商品零售同比增长2.8%,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修复动能边际减弱;餐饮收入同比增长3.8%,较上月上升2.9个百分点,显示居民外出消费意愿和消费动能改善。

一方面,升级类消费表现亮眼,10月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3.2%,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增长13.5%,1-10月高能效等级家电、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均保持较快增长。

另一方面,服务消费表现好于商品消费,10月餐饮收入增长3.8%,增速快于商品零售;服务消费需求持续释放,1-10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文体休闲服务类、通讯信息服务类、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零售额较快增长。

当前消费呈现“总量放缓、结构性改善”的特征,一是升级类消费表现较好,二是服务消费维持韧性,此外,10月乡村消费增长4.1%,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增长的2.7%,显示出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考虑到消费意愿受收入预期和房价财富效应双重约束,消费政策向终端需求的传导有待观察。

4

投资增速继续回落,制造业“一枝独秀”

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增速较1-9月回落1.2个百分点,投资增速呈现下行态势,投资结构呈现“制造业平稳、基建下滑、地产拖累”的运行格局,其中仅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维持正增长,基建(不含电力)和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均为负增长。

(1)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2.7%,仍是重要稳定器

设备购置投资边际回落,但仍具韧性。1-10月,设备工器具购置同比增长13%,较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但增速比全部投资仍高出14.7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汽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7.5%,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1%,是主要拉动力量。但电气机械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9.4%,医药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1.3%,反映部分行业资本开支仍偏谨慎。

值得注意的是,在“反内卷”政策引导下,部分行业竞争秩序改善推动投资效率提升,或主动“控产能”,短期内企业投资动力或有一定回落。

(2)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0.1%,增速进一步回落。

一方面,电力、热力等民生基建保持正增长,但道路、市政等传统基建投资负增长,1-10月道路运输业投资同比-4.3%,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4.4%,反映传统基建的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有所放缓。

另一方面,10月建筑业PMI为49.1%,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建筑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建筑业生产施工偏慢一定程度拖累基建投资增速。

今年财政政策前置发力,四季度财政力度可能边际趋缓,10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偏慢,此外,地方政府化债压力背景下,部分项目和领域资金到位情况可能不及预期。

(3)地产投资累计同比-14.7%,负向拖累加大。

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跌幅扩大。1-10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719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8%;新建商品房销售额69017亿元,同比下降9.6%。

房地产开发投资创年内最大跌幅。1-10月地产投资累计同比-14.7%,降幅较1-9月扩大0.8个百分点。其中,施工面积累计同比下降9.4%,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下降19.8%,竣工面积累计同比下降16.9%

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扩大,销售额降幅快于销售面积,表明地产市场仍在“以价换量”,是当前经济数据的主要拖累项。

从高频数据来看,地产销售“银十”不及市场预期,低于季节性水平,后续地产宽松政策或仍需积极发力,释放改善性住房需求。

※风险提示

1、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超预期变化;

2、基本面变化超预期:经济基本面可能超预期变化;

3、海外地缘政治风险:海外地缘政治风险存在不确定性,全球市场波动超预期。



摘 要

10月经济数据:总量放缓、动能切换

2025年10月,宏观经济整体呈现"生产稳、需求缓、投资落" 的特征,同比读数略低于市场预期,在地产转型调整、外需边际放缓的背景下,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仍待修复。

然在经济总量表面放缓的背后,实则在经历一场新旧动能的转换,经济增长点正在由传统的地产、基建转向新兴产业、高端制造、服务消费等,当中有一些结构性亮点值得关注:

一是产业升级态势明显,经济贡献度也在提升。2025年1-10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6.1%,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7%,产业结构向中高端稳步迈进,装备制造业已然成为工业生产名副其实的“压舱石”。

二是高技术领域投资较快增长,投资结构优化。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投资不断扩大,投资质效不断提升。1-10月,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7%,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2.7%。可以看到,在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和民间投资均转为正增长,分别为+1.7%、+0.2%。

三是市场新需求不断扩大,升级类消费较快增长。1-10月,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6%。升级类商品销售旺盛,如10月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3.2%,1-10月高能效等级家电、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均保持较快增长。此外,1-10月文体休闲服务类、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于债市而言,传统动能(地产、基建)效果递减,导致经济潜在增速下移,而新动能仍在培育当中,尚未能完全对冲传统部门的下滑压力,这种“时间差”或意味着经济仍将面临转型的“阵痛”与“分化”,短期内在通胀无虞、央行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债市大幅调整的风险相对可控,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在1.8%附近维持震荡。

工业生产表现平稳,高端制造仍较突出

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工业生产在整体平稳的同时,结构转型升级的特征较为突出,显示出新动能的拉动作用。10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2%,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和2.3个百分点。

消费修复态势温和,服务消费好于商品

10月社零增速小幅放缓至2.9%,消费呈现“总量放缓、结构性改善”的特征,一是升级类消费表现较好,二是服务消费维持韧性,此外,10月乡村消费增长4.1%,增速继续快于城镇,显示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考虑到消费意愿受收入预期和房价财富效应双重约束,消费政策向终端需求的传导有待观察。

投资增速继续回落,制造业“一枝独秀”

1-10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2.7%,仍是重要稳定器。设备购置投资具有韧性,1-10月,设备工器具购置同比增长13%,增速比全部投资仍高出14.7个百分点。在“反内卷”政策引导下,部分行业竞争秩序改善推动投资效率提升,或主动“控产能”,短期内企业投资动力或有一定回落。

今年财政政策前置发力,10月专项债发行进度偏慢,传统基建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有所放缓,一定程度拖累基建投资增速。此外,地方政府化债压力背景下,部分项目和领域资金到位情况可能不及预期。

地产销售面积跌幅扩大,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在寻底,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拖累。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扩大,销售额降幅快于销售面积,表明地产市场仍在“以价换量”,后续地产宽松政策或仍需积极发力。

核心图表(完整图表详见正文)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基本面变化超预期;海外地缘政治风险。

1

10月经济数据:总量放缓、动能切换

2025年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经济数据:

10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4.9%,预期5.5%,前值6.5%;10月社零当月同比2.9%,预期2.7%,前值3.0%;

10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1.7%,预期-0.7%,前值-0.5%,其中地产投资累计同比-14.7%,前值-13.9%,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0.1%,前值1.1%,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2.7%,前值4.0%。

2025年10月,宏观经济整体呈现"生产稳、需求缓、投资落" 的特征,同比读数略低于市场预期,在地产转型调整、外需边际放缓的背景下,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仍待修复。

然在经济总量表面放缓的背后,实则在经历一场新旧动能的转换,经济增长点正在由传统的地产、基建转向新兴产业、高端制造、服务消费等,当中有一些结构性亮点值得关注:

一是产业升级态势明显,经济贡献度也在提升。2025年1-10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6.1%,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7%,产业结构向中高端稳步迈进,装备制造业已然成为工业生产名副其实的“压舱石”。

二是高技术领域投资较快增长,投资结构优化。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投资不断扩大,投资质效不断提升。1-10月,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7%,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2.7%。可以看到,在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和民间投资均转为正增长,分别为+1.7%、+0.2%。

三是市场新需求不断扩大,升级类消费较快增长。1-10月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6%。升级类商品销售旺盛,如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3.2%,高能效等级家电、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均保持较快增长。此外,文体休闲服务类、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于债市而言,传统动能(地产、基建)效果递减,导致经济潜在增速下移,而新动能仍在培育当中,尚未能完全对冲传统部门的下滑压力,这种“时间差”或意味着经济仍将面临转型的“阵痛”与“分化”,短期内在通胀无虞、央行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债市大幅调整的风险相对可控,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在1.8%附近维持震荡。

2

工业生产表现平稳,高端制造仍较突出

10月工业生产整体平稳。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较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1-10月累计增长6.1%,整体维持韧性。

10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回落。10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6%,较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

分行业来看,10月汽车和运输设备行业的同比增速较上月回升幅度较大,而医药和有色金属加工行业的同比增速有较上月回落幅度较大。

值得关注的是,工业生产在整体平稳的同时,结构转型升级的特征较为突出,显示出新动能的拉动作用。

制造业升级继续驱动工业维持韧性。10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2%,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和2.3个百分点。

从具体产品看,新兴产品产量快速增长。10月,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0.8%、19.3%、17.9%。

3

消费修复态势温和,服务消费好于商品

10月社零增速小幅放缓。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291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其中,商品零售同比增长2.8%,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修复动能边际减弱;餐饮收入同比增长3.8%,较上月上升2.9个百分点,显示居民外出消费意愿和消费动能改善。

一方面,升级类消费表现亮眼,10月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3.2%,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增长13.5%,1-10月高能效等级家电、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均保持较快增长。

另一方面,服务消费表现好于商品消费,10月餐饮收入增长3.8%,增速快于商品零售;服务消费需求持续释放,1-10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文体休闲服务类、通讯信息服务类、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零售额较快增长。

当前消费呈现“总量放缓、结构性改善”的特征,一是升级类消费表现较好,二是服务消费维持韧性,此外,10月乡村消费增长4.1%,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增长的2.7%,显示出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考虑到消费意愿受收入预期和房价财富效应双重约束,消费政策向终端需求的传导有待观察。

4

投资增速继续回落,制造业“一枝独秀”

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增速较1-9月回落1.2个百分点,投资增速呈现下行态势,投资结构呈现“制造业平稳、基建下滑、地产拖累”的运行格局,其中仅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维持正增长,基建(不含电力)和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均为负增长。

(1)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2.7%,仍是重要稳定器

设备购置投资边际回落,但仍具韧性。1-10月,设备工器具购置同比增长13%,较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但增速比全部投资仍高出14.7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汽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7.5%,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1%,是主要拉动力量。但电气机械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9.4%,医药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1.3%,反映部分行业资本开支仍偏谨慎。

值得注意的是,在“反内卷”政策引导下,部分行业竞争秩序改善推动投资效率提升,或主动“控产能”,短期内企业投资动力或有一定回落。

(2)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0.1%,增速进一步回落。

一方面,电力、热力等民生基建保持正增长,但道路、市政等传统基建投资负增长,1-10月道路运输业投资同比-4.3%,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4.4%,反映传统基建的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有所放缓。

另一方面,10月建筑业PMI为49.1%,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建筑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建筑业生产施工偏慢一定程度拖累基建投资增速。

今年财政政策前置发力,四季度财政力度可能边际趋缓,10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偏慢,此外,地方政府化债压力背景下,部分项目和领域资金到位情况可能不及预期。

(3)地产投资累计同比-14.7%,负向拖累加大。

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跌幅扩大。1-10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719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8%;新建商品房销售额69017亿元,同比下降9.6%。

房地产开发投资创年内最大跌幅。1-10月地产投资累计同比-14.7%,降幅较1-9月扩大0.8个百分点。其中,施工面积累计同比下降9.4%,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下降19.8%,竣工面积累计同比下降16.9%

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扩大,销售额降幅快于销售面积,表明地产市场仍在“以价换量”,是当前经济数据的主要拖累项。

从高频数据来看,地产销售“银十”不及市场预期,低于季节性水平,后续地产宽松政策或仍需积极发力,释放改善性住房需求。

※风险提示

1、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超预期变化;

2、基本面变化超预期:经济基本面可能超预期变化;

3、海外地缘政治风险:海外地缘政治风险存在不确定性,全球市场波动超预期。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