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疾病的筛查、诊断、治疗到预后评估的全流程中,病理学始终扮演着“诊断金标准”的核心角色。很多人对病理学的认知可能停留在“看切片”的层面,但实际上,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病理学早已形成多维度、跨学科的分支体系,甚至催生出人工智能辅助的全新方向。
嘉宾介绍

.png)
.png)
病理学分支怎么分?
两个核心维度讲清楚
病理学的分支划分并非单一标准,而是根据解析层次/发展历史和人体系统结构两大维度展开,每个分支都对应着临床的具体需求:
按解析层次/发展历史划分:从宏观到微观,再到精准定量
大体病理:肉眼直接看组织、器官的变化。
组织病理:显微镜下看人体组织的结构改变,常见“看切片”。
细胞病理:分析少量细胞形态判断疾病,AI已能辅助临床诊断。
分子病理:从DNA、蛋白质层面找病因,是精准医疗的关键。
计算病理:新分支!用计算机和数学定量分析疾病(比如算肝脏脂肪变程度),助力AI诊断。
按人体系统结构划分:临床有分科,病理有对应
就像临床有呼吸科、消化科、骨科等专科一样,病理学也有对应的亚专科,确保对每个器官、系统的疾病诊断更精准:
对应呼吸科→呼吸病理(专注肺、支气管等疾病诊断);
对应消化科→消化病理;
以此类推,从头部到四肢,每个器官系统都有专属的病理亚专科,实现“精准到器官”的诊断支撑。
病理诊断:
精准医疗的“基石”,临床治疗的“指南针”
院士强调:“现代医学因病理学而生,病理学因临床需求而发展。”精准医疗的核心是“精”和“准”,而“准”的关键就在于病理诊断——只有明确了疾病的本质(是良性还是恶性、病变程度如何、分子特征是什么),临床才能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从疾病筛查时的早期预警,到诊断时的明确性质,再到治疗中的方案调整、预后评估和复发预测,病理学贯穿了疾病管理的全流程,是无可替代的“诊断金标准”。
重要呼吁:
病理人才缺口巨大,亟待更多人加入!
随着临床需求越来越精细,对病理诊断的精准度和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我国病理医生的缺口却十分突出:
社会需求:病理诊断医生团队至少需要10万人以上;
目前现状:仅有一两万人,严重不足。
这种缺口不仅限制了精准诊断的速度和质量,也影响了临床学科的发展。梁智勇教授呼吁:“病理需要人才,希望大家都来做病理!”只有壮大病理医生队伍,才能更好地支撑精准医疗发展,为更多患者保驾护航。
病理学的分支体系,既是医学发展的见证,也是临床需求的体现——从肉眼观察到分子解析,从定性描述到定量计算,每一个分支的出现,都让我们离疾病的真相更近一步。
在疾病的筛查、诊断、治疗到预后评估的全流程中,病理学始终扮演着“诊断金标准”的核心角色。很多人对病理学的认知可能停留在“看切片”的层面,但实际上,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病理学早已形成多维度、跨学科的分支体系,甚至催生出人工智能辅助的全新方向。
嘉宾介绍

.png)
.png)
病理学分支怎么分?
两个核心维度讲清楚
病理学的分支划分并非单一标准,而是根据解析层次/发展历史和人体系统结构两大维度展开,每个分支都对应着临床的具体需求:
按解析层次/发展历史划分:从宏观到微观,再到精准定量
大体病理:肉眼直接看组织、器官的变化。
组织病理:显微镜下看人体组织的结构改变,常见“看切片”。
细胞病理:分析少量细胞形态判断疾病,AI已能辅助临床诊断。
分子病理:从DNA、蛋白质层面找病因,是精准医疗的关键。
计算病理:新分支!用计算机和数学定量分析疾病(比如算肝脏脂肪变程度),助力AI诊断。
按人体系统结构划分:临床有分科,病理有对应
就像临床有呼吸科、消化科、骨科等专科一样,病理学也有对应的亚专科,确保对每个器官、系统的疾病诊断更精准:
对应呼吸科→呼吸病理(专注肺、支气管等疾病诊断);
对应消化科→消化病理;
以此类推,从头部到四肢,每个器官系统都有专属的病理亚专科,实现“精准到器官”的诊断支撑。
病理诊断:
精准医疗的“基石”,临床治疗的“指南针”
院士强调:“现代医学因病理学而生,病理学因临床需求而发展。”精准医疗的核心是“精”和“准”,而“准”的关键就在于病理诊断——只有明确了疾病的本质(是良性还是恶性、病变程度如何、分子特征是什么),临床才能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从疾病筛查时的早期预警,到诊断时的明确性质,再到治疗中的方案调整、预后评估和复发预测,病理学贯穿了疾病管理的全流程,是无可替代的“诊断金标准”。
重要呼吁:
病理人才缺口巨大,亟待更多人加入!
随着临床需求越来越精细,对病理诊断的精准度和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我国病理医生的缺口却十分突出:
社会需求:病理诊断医生团队至少需要10万人以上;
目前现状:仅有一两万人,严重不足。
这种缺口不仅限制了精准诊断的速度和质量,也影响了临床学科的发展。梁智勇教授呼吁:“病理需要人才,希望大家都来做病理!”只有壮大病理医生队伍,才能更好地支撑精准医疗发展,为更多患者保驾护航。
病理学的分支体系,既是医学发展的见证,也是临床需求的体现——从肉眼观察到分子解析,从定性描述到定量计算,每一个分支的出现,都让我们离疾病的真相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