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的好朋友曾说过,如果你能研究明白美联储,全世界的钱都会被你赚走,美联储对所有投资者,无论其投资品种如何,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
美联储通常都是以崇高且神秘的形象展现在普通投资者面前,但近期,受美国国内政治局势高度紧张且两极分化的影响,货币政策被推至市场核心焦点,特朗普可谓是“即刻”力促美联储降息展现了政治强干预的手段。
根据美联储早先的一项报告称,其亏损已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同时近期美联储因为亏损,导致无法向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划转资金导致后者资金耗尽面临裁员。

美联储这种不但受领导影响,甚至还会亏钱的罕见情况,展现了其烟火气的一面,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主体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美联储,以及分析了其目前的状况。
在联邦机构体系中,CFPB的资金来源具有独特性——需由机构局长提交申请,再直接从美联储获取资金。
今年年初,CFPB代理局长拉塞尔·沃特宣布启动大规模裁员计划,涉及该机构多名员工,并明确表示不会向美联储申请下一笔运营拨款。
对此,代表CFPB员工的工会已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特朗普政府正以非法手段试图关停该机构。
特朗普政府主张,仅当美联储实现盈利时,CFPB方可从其提取资金,但该机构的辩护方反驳称,政府此举属于对法律条文的曲解。
司法部在作为诉讼附随文件提交的备忘录中,对政府的解读予以支持,明确因美联储当前未实现盈利,无法向CFPB划转资金。备忘录明确,该机构获取资金的唯一合法途径是向国会申请。
司法部表示:“鉴于来自美联储的唯一合法资金渠道已中断,获取额外资金的合规路径是依据《拨款条款》向国会提交申请,而非在未经国会批准拨款的情况下,擅自从美联储划转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的亏损原因部分在于购买过多低利率国债,之后由于加息国债价值大幅缩水导致亏损,以及美联储要支付高额贷款利给商业银行。
美联储会公布该利率的目标区间,随后通过政策工具将市场利率稳定在这一区间内,其亦可通过买卖美国国债、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长期证券,调控长期利率的涨跌。
需明确的是,银行间隔夜拆借属于日常操作,因银行每日资金头寸存在波动,且需按监管要求维持足额流动性。准备金缺口银行会向准备金盈余银行进行短期拆借。
抵押贷款利率、企业债券收益率及多数企业贷款,均以“国债收益率加利差”为定价逻辑。一旦基本面发生转向,整个利率体系将随之调整。而宽松货币政策则会推动利率体系向相反方向移动。
官方表述几乎始终围绕两大关键数据:通胀率与失业率。依据法律规定,美联储肩负双重法定使命:实现“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
在实际操作中,这意味着经济下行周期启动降息,通胀高企时启动加息,通过逆周期调节保障经济周期内的稳健运行。
与此同时,美联储宣布,持续推进的数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缩减计划将于12月1日正式终止。通俗来讲,短期资金成本小幅下行,央行也停止了从金融体系中隐性回笼流动性的操作。
失业率呈缓慢攀升态势,通胀虽有所回落,但仍高于目标水平。2025年8月数据显示,整体失业率为4.3%,而包含丧失信心劳动者及因经济原因被迫从事兼职工作人群的广义未充分就业率则达8.1%。
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数据显示,2025年9月粘性价格消费者物价指数(Sticky-PriceCPI)升至3.3%。
面对就业市场疲软,叠加联邦政府停摆导致多项常规经济数据延迟发布的影响,美联储最终选择小幅降息,而非维持现状或实施大幅降息。
投票结果为10票赞成、2票反对。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杰弗里·施密德主张维持现有利率水平,核心依据是通胀仍未回落至合理区间。
特朗普任命的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则提议实施更大幅度降息。
这一分歧迅速蔓延至公开表态中,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贝丝·哈马克警示,通胀至少在2026年前可能持续高于目标水平,并呼吁暂停进一步宽松举措。
委员会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表态,与市场普遍预期形成反差——此前市场几乎笃定12月将启动降息。
但需客观指出,早在10月降息落地前,抵押贷款利率就已启动下行趋势。房地美(FreddieMac)上周数据显示,平均利率约为6.22%,而民间调查显示全国平均水平接近6.26%。
以过去十年的利率中枢来看,这一水平仍处于高位,但已是一年多来的最优水平,且已带动再融资申请及购房活动出现明显回升。
汽车贷款利率(截至2025年10月为9.6%)及信用卡等消费贷款利率仍居高不下(徘徊于20%以上),原因在于贷款人需将信用风险纳入定价模型并保障利润率,而非将短期利率下行的全部红利传导至终端借款人。
换言之,美联储已为宽松信贷打开政策窗口,但银行层面并未急于跟进落实。
终止资产负债表缩减计划是明确信号,表明美联储不愿冒险引发新一轮货币市场波动,但官员们对于是否需要进一步宽松仍存在公开分歧。
市场已逐步适应抵押贷款利率小幅下行、最优惠利率温和走低的环境,但这一趋势并非毫无变数。若通胀再度反弹,或劳动力市场疲软速度超预期,委员会大概率会调整政策方向。
最高法院的裁决结果尚难预判,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均可能引发经济波动。
若多数关税被裁定违宪,将缓解长期通胀压力,但短期内会对财政部造成冲击,因企业将要求退还已缴纳的关税款项。
若最高法院维持关税合法性,短期法律不确定性将消除,但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将持续存在;若政府将该裁决视为进一步推行保护主义的信号,通胀压力甚至可能加剧。
最高法院大概率不会在美联储下次会议前作出裁决,但关税合法性问题仍将是潜在影响因素。
截至2025年11月12日,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测算,美联储在2025年12月17日前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约为65.4%。
美联储如果想要通过重新启动QE购买国债而获得资本利得收益,则需要降息时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下移,即由熊陡转起码转成牛陡,否则美联储账面亏损又将扩大,为了达到这点美联储要消除市场对通胀和美国政府高额负债的担忧。
于是美联储每次降息都显得犹豫,美联储需要等通胀数据回落,政府赤字改善,甚至使用YCC修正不断陡峭的长端利率,最终增加市场对美债的信心,否则美联储的财务状况很难改善。
笔者的好朋友曾说过,如果你能研究明白美联储,全世界的钱都会被你赚走,美联储对所有投资者,无论其投资品种如何,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
美联储通常都是以崇高且神秘的形象展现在普通投资者面前,但近期,受美国国内政治局势高度紧张且两极分化的影响,货币政策被推至市场核心焦点,特朗普可谓是“即刻”力促美联储降息展现了政治强干预的手段。
根据美联储早先的一项报告称,其亏损已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同时近期美联储因为亏损,导致无法向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划转资金导致后者资金耗尽面临裁员。

美联储这种不但受领导影响,甚至还会亏钱的罕见情况,展现了其烟火气的一面,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主体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美联储,以及分析了其目前的状况。
在联邦机构体系中,CFPB的资金来源具有独特性——需由机构局长提交申请,再直接从美联储获取资金。
今年年初,CFPB代理局长拉塞尔·沃特宣布启动大规模裁员计划,涉及该机构多名员工,并明确表示不会向美联储申请下一笔运营拨款。
对此,代表CFPB员工的工会已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特朗普政府正以非法手段试图关停该机构。
特朗普政府主张,仅当美联储实现盈利时,CFPB方可从其提取资金,但该机构的辩护方反驳称,政府此举属于对法律条文的曲解。
司法部在作为诉讼附随文件提交的备忘录中,对政府的解读予以支持,明确因美联储当前未实现盈利,无法向CFPB划转资金。备忘录明确,该机构获取资金的唯一合法途径是向国会申请。
司法部表示:“鉴于来自美联储的唯一合法资金渠道已中断,获取额外资金的合规路径是依据《拨款条款》向国会提交申请,而非在未经国会批准拨款的情况下,擅自从美联储划转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的亏损原因部分在于购买过多低利率国债,之后由于加息国债价值大幅缩水导致亏损,以及美联储要支付高额贷款利给商业银行。
美联储会公布该利率的目标区间,随后通过政策工具将市场利率稳定在这一区间内,其亦可通过买卖美国国债、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长期证券,调控长期利率的涨跌。
需明确的是,银行间隔夜拆借属于日常操作,因银行每日资金头寸存在波动,且需按监管要求维持足额流动性。准备金缺口银行会向准备金盈余银行进行短期拆借。
抵押贷款利率、企业债券收益率及多数企业贷款,均以“国债收益率加利差”为定价逻辑。一旦基本面发生转向,整个利率体系将随之调整。而宽松货币政策则会推动利率体系向相反方向移动。
官方表述几乎始终围绕两大关键数据:通胀率与失业率。依据法律规定,美联储肩负双重法定使命:实现“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
在实际操作中,这意味着经济下行周期启动降息,通胀高企时启动加息,通过逆周期调节保障经济周期内的稳健运行。
与此同时,美联储宣布,持续推进的数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缩减计划将于12月1日正式终止。通俗来讲,短期资金成本小幅下行,央行也停止了从金融体系中隐性回笼流动性的操作。
失业率呈缓慢攀升态势,通胀虽有所回落,但仍高于目标水平。2025年8月数据显示,整体失业率为4.3%,而包含丧失信心劳动者及因经济原因被迫从事兼职工作人群的广义未充分就业率则达8.1%。
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数据显示,2025年9月粘性价格消费者物价指数(Sticky-PriceCPI)升至3.3%。
面对就业市场疲软,叠加联邦政府停摆导致多项常规经济数据延迟发布的影响,美联储最终选择小幅降息,而非维持现状或实施大幅降息。
投票结果为10票赞成、2票反对。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杰弗里·施密德主张维持现有利率水平,核心依据是通胀仍未回落至合理区间。
特朗普任命的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则提议实施更大幅度降息。
这一分歧迅速蔓延至公开表态中,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贝丝·哈马克警示,通胀至少在2026年前可能持续高于目标水平,并呼吁暂停进一步宽松举措。
委员会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表态,与市场普遍预期形成反差——此前市场几乎笃定12月将启动降息。
但需客观指出,早在10月降息落地前,抵押贷款利率就已启动下行趋势。房地美(FreddieMac)上周数据显示,平均利率约为6.22%,而民间调查显示全国平均水平接近6.26%。
以过去十年的利率中枢来看,这一水平仍处于高位,但已是一年多来的最优水平,且已带动再融资申请及购房活动出现明显回升。
汽车贷款利率(截至2025年10月为9.6%)及信用卡等消费贷款利率仍居高不下(徘徊于20%以上),原因在于贷款人需将信用风险纳入定价模型并保障利润率,而非将短期利率下行的全部红利传导至终端借款人。
换言之,美联储已为宽松信贷打开政策窗口,但银行层面并未急于跟进落实。
终止资产负债表缩减计划是明确信号,表明美联储不愿冒险引发新一轮货币市场波动,但官员们对于是否需要进一步宽松仍存在公开分歧。
市场已逐步适应抵押贷款利率小幅下行、最优惠利率温和走低的环境,但这一趋势并非毫无变数。若通胀再度反弹,或劳动力市场疲软速度超预期,委员会大概率会调整政策方向。
最高法院的裁决结果尚难预判,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均可能引发经济波动。
若多数关税被裁定违宪,将缓解长期通胀压力,但短期内会对财政部造成冲击,因企业将要求退还已缴纳的关税款项。
若最高法院维持关税合法性,短期法律不确定性将消除,但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将持续存在;若政府将该裁决视为进一步推行保护主义的信号,通胀压力甚至可能加剧。
最高法院大概率不会在美联储下次会议前作出裁决,但关税合法性问题仍将是潜在影响因素。
截至2025年11月12日,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测算,美联储在2025年12月17日前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约为65.4%。
美联储如果想要通过重新启动QE购买国债而获得资本利得收益,则需要降息时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下移,即由熊陡转起码转成牛陡,否则美联储账面亏损又将扩大,为了达到这点美联储要消除市场对通胀和美国政府高额负债的担忧。
于是美联储每次降息都显得犹豫,美联储需要等通胀数据回落,政府赤字改善,甚至使用YCC修正不断陡峭的长端利率,最终增加市场对美债的信心,否则美联储的财务状况很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