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财经】联合国预计到2050年全球制冷需求增两倍以上

新华社

1小时前

尽管各国正在努力采取措施,如提高能效、逐步减少使用助推气候变暖的制冷剂、改善电网运行等,但与制冷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预计会大幅增长,到2050年达到7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这几乎是2022年水平的两倍。

暂无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2日电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1日发布报告,预计到2050年全球制冷需求达到现在的三倍多,会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趋势和电网负担。为此,环境规划署呼吁采取更可持续的制冷方案,如改进建筑设计、改善通风等。

这份名为《全球制冷观察2025》的报告基于全球人口和财富增加、极端高温天气增多等因素作出上述预测。报告预计,非洲和南亚的需求增长最快。

报告说,尽管各国正在努力采取措施,如提高能效、逐步减少使用助推气候变暖的制冷剂、改善电网运行等,但与制冷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预计会大幅增长,到2050年达到7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这几乎是2022年水平的两倍。为此,“我们必须重新构想制冷——不是作为排放源,而是作为耐热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413427462765424641.jpg6月27日,在意大利罗马,游客在斗兽场附近一处风扇下纳凉。新华社记者李京摄

环境规划署建议采用“可持续制冷途径”,重点关注被动制冷技术、低能耗以及将风扇和空调结合使用的混合制冷方式等。据估算,若这些制冷方式得以广泛采用,到2050年,与制冷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较预期水平减少64%,30亿人可免受愈演愈烈的高温天气影响,能源成本可节省17万亿美元,同时避免高达26万亿美元的电网投资。如果全球电力行业实现快速脱碳,与制冷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还可能进一步下降。

413427489059516417.jpg这是2023年8月17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弗里斯科市拍摄的三台高速运转的空调。新华社发(金新摄)

据法新社报道,环境规划署尤其推荐被动制冷方案,比如优化墙壁和屋顶设计、遮阳、改善通风等。这些策略有助将室内温度降低0.5摄氏度到8摄氏度。

“随着致命的热浪越来越频繁且极端,制冷设施必须被视为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与水、能源和卫生设施一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说,“但我们不能靠空调来摆脱高温危机,这会助推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成本。被动、节能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满足日益增长的制冷需求,在我们追求全球气候目标的过程中保护人类、食物链和经济免受高温天气影响。我们没有借口:是时候战胜炎热了。”(王鑫方)

尽管各国正在努力采取措施,如提高能效、逐步减少使用助推气候变暖的制冷剂、改善电网运行等,但与制冷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预计会大幅增长,到2050年达到7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这几乎是2022年水平的两倍。

暂无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2日电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1日发布报告,预计到2050年全球制冷需求达到现在的三倍多,会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趋势和电网负担。为此,环境规划署呼吁采取更可持续的制冷方案,如改进建筑设计、改善通风等。

这份名为《全球制冷观察2025》的报告基于全球人口和财富增加、极端高温天气增多等因素作出上述预测。报告预计,非洲和南亚的需求增长最快。

报告说,尽管各国正在努力采取措施,如提高能效、逐步减少使用助推气候变暖的制冷剂、改善电网运行等,但与制冷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预计会大幅增长,到2050年达到7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这几乎是2022年水平的两倍。为此,“我们必须重新构想制冷——不是作为排放源,而是作为耐热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413427462765424641.jpg6月27日,在意大利罗马,游客在斗兽场附近一处风扇下纳凉。新华社记者李京摄

环境规划署建议采用“可持续制冷途径”,重点关注被动制冷技术、低能耗以及将风扇和空调结合使用的混合制冷方式等。据估算,若这些制冷方式得以广泛采用,到2050年,与制冷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较预期水平减少64%,30亿人可免受愈演愈烈的高温天气影响,能源成本可节省17万亿美元,同时避免高达26万亿美元的电网投资。如果全球电力行业实现快速脱碳,与制冷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还可能进一步下降。

413427489059516417.jpg这是2023年8月17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弗里斯科市拍摄的三台高速运转的空调。新华社发(金新摄)

据法新社报道,环境规划署尤其推荐被动制冷方案,比如优化墙壁和屋顶设计、遮阳、改善通风等。这些策略有助将室内温度降低0.5摄氏度到8摄氏度。

“随着致命的热浪越来越频繁且极端,制冷设施必须被视为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与水、能源和卫生设施一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说,“但我们不能靠空调来摆脱高温危机,这会助推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成本。被动、节能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满足日益增长的制冷需求,在我们追求全球气候目标的过程中保护人类、食物链和经济免受高温天气影响。我们没有借口:是时候战胜炎热了。”(王鑫方)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