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全球基金核心高管权力更迭:庄园芳、陈锦泉高升,谢治宇没动

市场资讯

11小时前

庄园芳与陈锦泉均在公司任职超过十年,两人在长期合作中形成了深厚的默契,对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理念与核心价值观有着高度共识。...“兴证全球是一家神奇的基金公司,它发行的基金数量不多,可相比同数量级的其它公司,其规模大的吓人”。

来源:简盈财观

兴证全球基金董事长庄园芳(中)、总经理陈锦泉(左),副总经理谢治宇(右)

- 1 -

兴证全球基金管理层更迭

陈锦泉VS谢治宇

兴证全球基金老将庄园芳,二次掌“帅印”。

11月7日晚,兴证全球基金,发布高管变动的最新公告。

兴证全球基金原总经理庄园芳升任董事长,公司原副总经理陈锦泉升任总经理。

庄园芳和陈锦泉,都是兴证全球基金长期任职的“老人”。

庄园芳,2016年就曾出任兴证全球基金董事长,2017年1月兼任总经理,后转任总经理。

更早前,庄园芳1992年加入兴业证券,2005年出任兴业证券副总裁,分管公司自营投资、研究、机构、固定收益等业务板块。

庄园芳掌舵兴证全球基金经营管理将近十年,2023年升任副董事长,此次再次升任董事长,似乎也在圈内人的意料之中。

与庄园芳不同的是,总经理职位花落陈锦泉,可能令市场上部分人感觉意外。

毕竟,以‘权益大厂’著称的兴证全球基金,全面主管权益投研的副总经理谢治宇,呼声也是有的。

但是,固收老将陈锦泉,2010年加入兴证全球基金,历任固定收益部总监、专户投资部总监、副总经理等多个职位。

陈锦泉上任前还是兴证全球基金的党委书记,并且2018年5月就升任副总经理了。

陈锦泉2024年9月出席公开活动是兴证全球基金党委副书记,今年4月出席活动已经党委书记。

虽然,谢治宇作为明星基金经理,公众知名度很高,也是一位80后青年才俊,2022年升任兴证全球基金副总经理。

谢治宇作为一个80后的基金行业管理者,‘仕途’颇为顺利,职位节节升高。

2023年11月,谢治宇在去做新加坡子公司的董事长时遭遇了证监会‘关键一问’,不过还是顺利做了海外子公司的董事长。

2023年证监会发函问询谢治宇的精力问题

另外,毕竟行业现在的趋势,像谢治宇一样“投而优则仕”的明星基金经理们,是卸下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回归专心投研,比如张坤、‌陈皓、萧楠‌,张清华,还有当年的张翼飞…

不管从公司内部的权力架构,还是目前的行业趋势,叠加“明星基金经理”的信任危机,抑或是谢治宇的精力…

在兴证全球基金的权力更迭中,低调的陈锦泉出任总经理,挺好的。

陈锦泉的投研经验深耕固收领域,覆盖全资管机构、全资产类别、全产品类型,相对来说,风格更稳健。

对于两位核心高管的变更,兴证全球基金表示:

庄园芳与陈锦泉均在公司任职超过十年,两人在长期合作中形成了深厚的默契,对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理念与核心价值观有着高度共识。

这种源于内部培养的管理层迭代模式,避免了外部空降可能带来的磨合成本,确保了公司战略的连续性与经营管理的稳定性。

- 2 -

货基猛增、权益规模大缩水

兴证全球基金,成立于2003年9月30日,成立时名为兴业基金。

后来几经更名,2020年变更为如今的名字。

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兴证全球基金在管公募规模合计为7419.92亿元,也是今年年中晋升为‘七千亿’公募大厂,全行业排名第18位。

兴证全球基金,在行业内以权益大厂著称,不过,近几年,权益业务额规模在缩水。

截至三季度末,兴证全球基金非货规模为2893.91亿元,行业内排第二十位。

其中,混合型基金为1376.38亿元,债券型基金为1225亿元,股票型基金为110.37亿元,FOF基金为182.17亿元。

作为一个基金大厂,有人说,

“兴证全球是一家神奇的基金公司,它发行的基金数量不多,可相比同数量级的其它公司,其规模大的吓人”。

兴证全球基金旗下共有143只基金,的确贵精不贵多。

从单只产品规模来看,兴证全球有三只“巨无霸”的货币基金——兴全添利宝、兴全天添益B、兴全货币E分别为1991.85亿元、1366.87亿元、757.34亿元。

三只货币基金规模合计4116.06亿元,直接占全部规模的55%以上。

再看权益基金,兴全合润LOF、兴全合宜LOF、兴全趋势LOF,三季度末达到了249.15亿元、167.7亿元、151.4亿元。

其中,兴全合润LOF是谢治宇的代表作,自2013年1月29日任职至今回报率为716.8%,年化回报率为17.86%。

作为曾经的主动权益大厂,近五年,兴证全球的权益基金规模明显缩水。

最新数据,兴证全球的混合型基金规模为1376.38亿元,和2021年巅峰的2354.69亿元相比缩水40%以上。

相对而言,兴证全球基金的整体规模跃进,主要依赖货币基金猛增。

如今,兴证全球的货币型基金规模4100亿元,而在2020年三季度末时,其货币型基金的规模不过1869亿元。

权益类基金的规模虽小,但是公司业绩的顶梁柱。

随着近几年权益基金规模的缩水,兴证全球基金的盈利能力也呈现出下滑趋势。

- 3 -

兴证全球基金“杀入”ETF

相比于,其他大厂,兴证全球启动ETF明显偏晚。

根据Wind数据,截至9月30日,整体ETF市场规模已达到5.4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83万亿元。

ETF大厂们,今年以来规模突飞猛进。

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ETF规模已经向万亿元进发,15家基金公司迈入ETF“千亿俱乐部”…

其中,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海富通基金和鹏华基金ETF规模年内翻倍。

这一市场,演变成‘兵家必争之地’。

错过ETF的兴证全球,好在今年终于行动了。

9月25日,兴证全球基金上报了一只名为“兴证全球沪深300质量ETF”的基金,目前处于接收材料状态。

如果这只ETF获批,将是成立22年的兴证全球基金的首只ETF产品。

对此,兴证全球基金曾表示,

作为一家券商系基金公司,在充分评估、审慎推进的基础上,我们也在积极筹备补充ETF产品线。

今年6月,兴证全球基金,直接在官网披露ETF业务系统采购项目信息,其采购的系统名为ETF业务系统采购项目-赢时胜估值和PCF等,预示着ETF业务布局的开始。

随后传出市场招聘信息,再到如今的产品上报…

兴证全球基金进军ETF迈出最关键的一步。

上报ETF的同时,兴证全球还完成了ETF-FOF基金的首募。

这只基金以ETF为底层,构建大类资产配置组合。其中,80%以上非现金底层资产配置于ETF,基准覆盖中证A500+境外资产+固收+黄金。

兴全基金表示,ETF产品的推出是公司主动管理体系的自然延伸,旨在丰富产品线、满足多样化资产配置需求。

不过,延伸的确实不太早。

- 4 -

兴证全球基金,又到关键时刻

兴证全球基金,今年高管权力更迭、高调“杀入”ETF,叠加市场变化权益基金业务回暖…

这大抵是公司治理升级、产品扩张、重拾权益信心的交汇期。

兴证全球基金,又到关键时刻。

责任编辑:杨红卜

庄园芳与陈锦泉均在公司任职超过十年,两人在长期合作中形成了深厚的默契,对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理念与核心价值观有着高度共识。...“兴证全球是一家神奇的基金公司,它发行的基金数量不多,可相比同数量级的其它公司,其规模大的吓人”。

来源:简盈财观

兴证全球基金董事长庄园芳(中)、总经理陈锦泉(左),副总经理谢治宇(右)

- 1 -

兴证全球基金管理层更迭

陈锦泉VS谢治宇

兴证全球基金老将庄园芳,二次掌“帅印”。

11月7日晚,兴证全球基金,发布高管变动的最新公告。

兴证全球基金原总经理庄园芳升任董事长,公司原副总经理陈锦泉升任总经理。

庄园芳和陈锦泉,都是兴证全球基金长期任职的“老人”。

庄园芳,2016年就曾出任兴证全球基金董事长,2017年1月兼任总经理,后转任总经理。

更早前,庄园芳1992年加入兴业证券,2005年出任兴业证券副总裁,分管公司自营投资、研究、机构、固定收益等业务板块。

庄园芳掌舵兴证全球基金经营管理将近十年,2023年升任副董事长,此次再次升任董事长,似乎也在圈内人的意料之中。

与庄园芳不同的是,总经理职位花落陈锦泉,可能令市场上部分人感觉意外。

毕竟,以‘权益大厂’著称的兴证全球基金,全面主管权益投研的副总经理谢治宇,呼声也是有的。

但是,固收老将陈锦泉,2010年加入兴证全球基金,历任固定收益部总监、专户投资部总监、副总经理等多个职位。

陈锦泉上任前还是兴证全球基金的党委书记,并且2018年5月就升任副总经理了。

陈锦泉2024年9月出席公开活动是兴证全球基金党委副书记,今年4月出席活动已经党委书记。

虽然,谢治宇作为明星基金经理,公众知名度很高,也是一位80后青年才俊,2022年升任兴证全球基金副总经理。

谢治宇作为一个80后的基金行业管理者,‘仕途’颇为顺利,职位节节升高。

2023年11月,谢治宇在去做新加坡子公司的董事长时遭遇了证监会‘关键一问’,不过还是顺利做了海外子公司的董事长。

2023年证监会发函问询谢治宇的精力问题

另外,毕竟行业现在的趋势,像谢治宇一样“投而优则仕”的明星基金经理们,是卸下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回归专心投研,比如张坤、‌陈皓、萧楠‌,张清华,还有当年的张翼飞…

不管从公司内部的权力架构,还是目前的行业趋势,叠加“明星基金经理”的信任危机,抑或是谢治宇的精力…

在兴证全球基金的权力更迭中,低调的陈锦泉出任总经理,挺好的。

陈锦泉的投研经验深耕固收领域,覆盖全资管机构、全资产类别、全产品类型,相对来说,风格更稳健。

对于两位核心高管的变更,兴证全球基金表示:

庄园芳与陈锦泉均在公司任职超过十年,两人在长期合作中形成了深厚的默契,对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理念与核心价值观有着高度共识。

这种源于内部培养的管理层迭代模式,避免了外部空降可能带来的磨合成本,确保了公司战略的连续性与经营管理的稳定性。

- 2 -

货基猛增、权益规模大缩水

兴证全球基金,成立于2003年9月30日,成立时名为兴业基金。

后来几经更名,2020年变更为如今的名字。

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兴证全球基金在管公募规模合计为7419.92亿元,也是今年年中晋升为‘七千亿’公募大厂,全行业排名第18位。

兴证全球基金,在行业内以权益大厂著称,不过,近几年,权益业务额规模在缩水。

截至三季度末,兴证全球基金非货规模为2893.91亿元,行业内排第二十位。

其中,混合型基金为1376.38亿元,债券型基金为1225亿元,股票型基金为110.37亿元,FOF基金为182.17亿元。

作为一个基金大厂,有人说,

“兴证全球是一家神奇的基金公司,它发行的基金数量不多,可相比同数量级的其它公司,其规模大的吓人”。

兴证全球基金旗下共有143只基金,的确贵精不贵多。

从单只产品规模来看,兴证全球有三只“巨无霸”的货币基金——兴全添利宝、兴全天添益B、兴全货币E分别为1991.85亿元、1366.87亿元、757.34亿元。

三只货币基金规模合计4116.06亿元,直接占全部规模的55%以上。

再看权益基金,兴全合润LOF、兴全合宜LOF、兴全趋势LOF,三季度末达到了249.15亿元、167.7亿元、151.4亿元。

其中,兴全合润LOF是谢治宇的代表作,自2013年1月29日任职至今回报率为716.8%,年化回报率为17.86%。

作为曾经的主动权益大厂,近五年,兴证全球的权益基金规模明显缩水。

最新数据,兴证全球的混合型基金规模为1376.38亿元,和2021年巅峰的2354.69亿元相比缩水40%以上。

相对而言,兴证全球基金的整体规模跃进,主要依赖货币基金猛增。

如今,兴证全球的货币型基金规模4100亿元,而在2020年三季度末时,其货币型基金的规模不过1869亿元。

权益类基金的规模虽小,但是公司业绩的顶梁柱。

随着近几年权益基金规模的缩水,兴证全球基金的盈利能力也呈现出下滑趋势。

- 3 -

兴证全球基金“杀入”ETF

相比于,其他大厂,兴证全球启动ETF明显偏晚。

根据Wind数据,截至9月30日,整体ETF市场规模已达到5.4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83万亿元。

ETF大厂们,今年以来规模突飞猛进。

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ETF规模已经向万亿元进发,15家基金公司迈入ETF“千亿俱乐部”…

其中,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海富通基金和鹏华基金ETF规模年内翻倍。

这一市场,演变成‘兵家必争之地’。

错过ETF的兴证全球,好在今年终于行动了。

9月25日,兴证全球基金上报了一只名为“兴证全球沪深300质量ETF”的基金,目前处于接收材料状态。

如果这只ETF获批,将是成立22年的兴证全球基金的首只ETF产品。

对此,兴证全球基金曾表示,

作为一家券商系基金公司,在充分评估、审慎推进的基础上,我们也在积极筹备补充ETF产品线。

今年6月,兴证全球基金,直接在官网披露ETF业务系统采购项目信息,其采购的系统名为ETF业务系统采购项目-赢时胜估值和PCF等,预示着ETF业务布局的开始。

随后传出市场招聘信息,再到如今的产品上报…

兴证全球基金进军ETF迈出最关键的一步。

上报ETF的同时,兴证全球还完成了ETF-FOF基金的首募。

这只基金以ETF为底层,构建大类资产配置组合。其中,80%以上非现金底层资产配置于ETF,基准覆盖中证A500+境外资产+固收+黄金。

兴全基金表示,ETF产品的推出是公司主动管理体系的自然延伸,旨在丰富产品线、满足多样化资产配置需求。

不过,延伸的确实不太早。

- 4 -

兴证全球基金,又到关键时刻

兴证全球基金,今年高管权力更迭、高调“杀入”ETF,叠加市场变化权益基金业务回暖…

这大抵是公司治理升级、产品扩张、重拾权益信心的交汇期。

兴证全球基金,又到关键时刻。

责任编辑:杨红卜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