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传LV将换CEO,全球最大奢侈品牌的变数

时尚头条网

1天前

但是这只能带来成功的一半,奢侈品牌的核心能力来自于创意能力和运营能力,不同于快消公司,奢侈品牌的掌舵者不仅要对销量负责,也需要对创意方向有清晰判断,而创意能否成功往往带有极大的随机性。

深度 | 传LV将换CEO,全球最大奢侈品牌的变数

LVMH的高管短期内要面对的不是一种声音,而可能是六种声音

作者 | Drizzie

时隔三年,全球最大奢侈品牌可能再遇变数。

据Miss Tweed昨日援引消息人士,Pietro Beccari或将于2026年退任LV CEO,其职位由副CEO Damien Bertrand接替,后者在6月10日从Loro Piana CEO调任至LV。

该报道称,Pietro Beccari的职业倦怠状况使其需要在家远程工作,他已经数周没有出现在办公室,而Damien Bertrand则开始活跃于品牌的各项决策制定中。

有分析人士认为,Damien Bertrand是Pietro Beccari为自己寻找的帮手,他曾是其在Dior的下属,而后在2021年到2023年将Loro Piana打造成为静奢风潮最大受益者,将品牌送入25亿欧元收入俱乐部,手握扎实业绩,具备成为下一个Pietro Beccari的潜力。

CEO对一个品牌的发展影响巨大,即使是Bernard Arnault最密切关注的核心品牌,高管仍然直接把控着海量的具体决策和实际执行,而LVMH与开云等其他巨头最大的差异,业内人士认为恰恰在于其精细秩序化的管理和强势的执行能力,而不被时尚周期所单方面驱动。

这显然有赖于该集团训练有素的团队,以及一个核心的职业经理人矩阵。

深度 | 传LV将换CEO,全球最大奢侈品牌的变数

现任LV CEO的Pietro Beccari和副CEO的Damien Bertrand

6月26日,LV路易号巨轮在上海开幕当晚,Pietro Beccari举着手机加入巨轮入口的人群,向视频通话中的LVMH董事长Bernard Arnault直播实况,这一幕淹没在巨轮的热闹盛况中,只被少数人留意到。

作为全球最大奢侈品牌的掌舵人,Pietro Beccari直接向Bernard Arnault汇报,这个年收入超过200亿欧元的品牌,为LVMH贡献四分之一的收入,是该集团商业表现最直观的晴雨表。

2018年至2023年1月,Pietro Beccari执掌Dior时期,他将这个Bernard Arnault最心爱品牌的收入规模几乎翻了三倍,这一成绩让Bernard Arnault将其毫不犹豫调任LV一把手位置,接替因家庭事务萌生退意的老将Michael Burke。

但是Pietro Beccari在LV的故事不像Dior那般激进高昂,他一上任就面临着全球奢侈品市场的降温。

以当年LVMH令市场意外的第三季度财报为转折点,奢侈品行业进入重压期。

直到两年后的LV巨轮开幕,Pietro Beccari虽然对活动颇感满意,但此时已有市场消息称,他已经身处情绪耗竭状态,直接影响其工作状态。

尽管此后LV巨轮事后被公认为今年全球奢侈品行业的成功营销案例,成为这名最早出身于LV传播营销部门高管的又一突出业绩,但是Pietro Beccari的状态似乎仍未得到缓解。

过去数年,LVMH发生的隐形变化就是高管的新旧交替。

担任Dior总舵手超过20年、在法国时装界德高望重的Sidney Toledano逐渐从一线退出,2018年接手主管第二梯队品牌的LVMH时装部门,并向法国高级定制时装公会主席等社会公共职务倾斜。

被认为是Bernard Arnault家臣的Michael Burke在2023年离开LV CEO一职,短暂主管LVMH时装部门后,今年7月调任LVMH美洲区董事长兼CEO。

在老臣退隐的同时,新一代职业经理人被提拔。

除了Pietro Beccari和Damien Bertrand之外,还包括最新从LV中国CEO调任Fendi全球CEO的Ramon Ros,以及现任Dior副CEO、辅佐Bernard Arnault大女儿Delphine的Pierre-Emmanuel Angeloglou等。

深度 | 传LV将换CEO,全球最大奢侈品牌的变数

从LV中国CEO调任Fendi CEO的Ramon Ros,Dior现任CEO Pierre-Emmanuel Angeloglou

但是新一代这也经理人所面临的处境似乎比上一代复杂,因为他们的老板不再只是Bernard Arnault一人。

随着LVMH继承事业的推进,Bernard Arnault的五名子女已经相继进入集团一线,并开始对集团事务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他们不仅对各自主管品牌发表意见,而可能越界到集团旗下各项事务中去,而五名子女如今主管的领域已经渗透到全部主要业务,包括时装、珠宝、腕表和酒类。

如此,职业经理人当前要面对的不是一种声音,而可能是六种声音。

更难的是,这种干涉来自Bernard Arnault的默许,他希望通过赛马机制选拔接班人,子女就必须为自己的表现建立能见度,而不只是按部就班。

最新被提拔的高管显然深知,能迅速进阶的原因,不只是其优秀的过往业绩,本质上仍是为Bernard Arnault的子女腾出位置,或是带着辅佐其子女的使命。

例如Pietro Beccari从Dior调任LV,为Delphine提供了首次独立掌舵品牌的机会,而在Damien Bertrand调任LV后,Loro Piana CEO的位置交给了三儿子Frederic,原本计划退休的CFO Jean-Jacques Guiony突然被任命为葡萄酒烈酒部门CEO,是为辅佐担任该部门副CEO的二儿子Alexandre。

还没坐稳位置的高管,一方面要为自己创造业绩,另一方面也需要与家族维持关系。

没有证据表明Pietro Beccari的职业倦怠与家族成员的插手有关,但是客观上,他面对的工作环境的确更加复杂。

在愈发紧张的集团内部关系之外,LV面对的外部挑战日益严峻。

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LVMH在财报会议上持续表示,LV的表现高于时装皮具部门平均,意味着该品牌仍在拉动集团业绩表现,但是从2024年时装皮具部门收入下滑3%,2025年前三季度下跌6%来推测,LV的业绩同样面临衰退风险,其最佳表现也仅仅是持平。

不能忽视的是,LV的韧性是在集团倾尽全力运营的情况下实现的,尤其是在市场营销资源上不吝投入,在众多奢侈品牌削减预算的2025年,LV成为为数不多仍在稳步投资市场的品牌。

从纽约第五大道旗舰店,到上海的路易号巨轮,从巴黎奥运会赞助,到取代劳力士拿到F1官方赞助合同等,LV优于同集团品牌的表现离不开众多重量级市场营销资源的投入,相较之下,集团旗下第二梯队品牌的投资预算则受到限制。

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命系LV,保卫核心品牌是首要任务,过去几年规模成倍膨胀的Dior虽然为集团分散了部分风险,但从LV判断LVMH的前景已经成为市场惯性。

而市场显然不满足于营销盛况,而透视到了LV潜在的问题,其中最大的就是创意层面。

2023年Pietro Beccari一上任,就为LV选定了音乐人Pharrell Williams作为新任男装创意总监,即使有Virgil Abloh在先,这个决定在当时依然引发广泛争议。

在很多人看来它虽然像是对Virgil Abloh潮流化路线的延续,实际上却试图选择一个折衷路线,既不触怒老钱,又能吸引年轻新贵,但同时很可能同时失去两个群体的心智。

深度 | 传LV将换CEO,全球最大奢侈品牌的变数

在复杂的集团内部关系之外,LV面对的外部市场挑战是实际存在的

两年过去,不像Michael Burke时期选定Virgil Abloh的超预期效果,也不像Pietro Beccari在Dior时Kim Jones担任男装创意总监后的瞬间爆发,Pharrell Williams成为一记哑炮,并没有打造出Virgil Abloh为LV男装这片试验田所带来的现象级销售盛况。

虽然男装在生意总体中占比不高,但它是创造增量的重要通道,这也正是Pietro Beccari一上任就为此着手的原因。

女装创意总监Nicolas Ghesquiere已经在任12年,其在2023年获得了LV的五年续约合同,因此女装创意总监的人选短期内不会做出改变,但在日益加剧变化的奢侈品市场,焦虑情绪很可能在LV内部蔓延。

当Chanel聘请Matthieu Blazy,爱马仕任命新生代设计师Grace Wales Bonner为男装创意总监,两大最保守品牌做出大胆革新举措,加上超过15个品牌更换创意总监的时装重启季过后,创意领域的新旧更替也在轰轰烈烈上演。

被视为LV高级时装权威性代表的、学院派出身的Nicolas Ghesquiere,虽然在系列中仍在延续自己长期一贯的时空主题,为LV塑造不被潮流影响的经典形象,但是他直接面临着被公众讨论边缘化的危险。

在高级时装的圈层中,Matthieu Blazy、Pieter Mulier、Schiaparelli的Daniel Roseberry等人越来越多跻身话题中心。

而在关注市场爆款的消费者圈层中,作为LV现金奶牛的畅销手袋似乎越来越多地来自于商业款和村上隆、草间弥生等联名系列,而不再是来自T台上创意总监之手,去年LV重新推出Neverfull的全新版本,而Neverfull是由前任创意总监Marc Jacobs打造、长盛不衰的经典产品。

别忘了Nicolas Ghesquiere是那个曾经打造了Petite Malle小盒子经典产品的设计师,但在手袋领域,过去几年他的表现可谓乏善可陈。

LV需要警惕创意成为空中楼阁,与商业分离,作为大众市场最认可的奢侈品标杆,它一直是与消费者沟通最为直接和频繁的品牌,这一点从其每一次市场营销活动都能看出,这也是LV与爱马仕、Chanel最大的区别,是其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牌的基础。

对一个奢侈品牌运营能力最大程度的褒奖,恐怕是该品牌能够将最普通的款式打造成人人渴望的爆款。

但是这只能带来成功的一半,奢侈品牌的核心能力来自于创意能力和运营能力,不同于快消公司,奢侈品牌的掌舵者不仅要对销量负责,也需要对创意方向有清晰判断,而创意能否成功往往带有极大的随机性。

正因为此,常年与不确定性共舞的奢侈品牌的职业经理人,向来可能是最缺乏安全感的群体,如果再加入家族继承这样的复杂关系,其目标往往会出现混乱,而若没有业绩傍身,可能随时被替代。

与意大利普遍的家族企业相比,LVMH因为尊重专业主义而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和规模,但在继承进程下,LVMH的家族企业基底似乎开始重新返色,上个月底,Bernard Arnault又通过其家族控股公司连续买入约14亿欧元的LVMH股份,以强化家族控制。

比起全球奢侈品行业短期内何时回暖,Arnault更关心的是百年后LVMH仍然姓Arnault。

但是这只能带来成功的一半,奢侈品牌的核心能力来自于创意能力和运营能力,不同于快消公司,奢侈品牌的掌舵者不仅要对销量负责,也需要对创意方向有清晰判断,而创意能否成功往往带有极大的随机性。

深度 | 传LV将换CEO,全球最大奢侈品牌的变数

LVMH的高管短期内要面对的不是一种声音,而可能是六种声音

作者 | Drizzie

时隔三年,全球最大奢侈品牌可能再遇变数。

据Miss Tweed昨日援引消息人士,Pietro Beccari或将于2026年退任LV CEO,其职位由副CEO Damien Bertrand接替,后者在6月10日从Loro Piana CEO调任至LV。

该报道称,Pietro Beccari的职业倦怠状况使其需要在家远程工作,他已经数周没有出现在办公室,而Damien Bertrand则开始活跃于品牌的各项决策制定中。

有分析人士认为,Damien Bertrand是Pietro Beccari为自己寻找的帮手,他曾是其在Dior的下属,而后在2021年到2023年将Loro Piana打造成为静奢风潮最大受益者,将品牌送入25亿欧元收入俱乐部,手握扎实业绩,具备成为下一个Pietro Beccari的潜力。

CEO对一个品牌的发展影响巨大,即使是Bernard Arnault最密切关注的核心品牌,高管仍然直接把控着海量的具体决策和实际执行,而LVMH与开云等其他巨头最大的差异,业内人士认为恰恰在于其精细秩序化的管理和强势的执行能力,而不被时尚周期所单方面驱动。

这显然有赖于该集团训练有素的团队,以及一个核心的职业经理人矩阵。

深度 | 传LV将换CEO,全球最大奢侈品牌的变数

现任LV CEO的Pietro Beccari和副CEO的Damien Bertrand

6月26日,LV路易号巨轮在上海开幕当晚,Pietro Beccari举着手机加入巨轮入口的人群,向视频通话中的LVMH董事长Bernard Arnault直播实况,这一幕淹没在巨轮的热闹盛况中,只被少数人留意到。

作为全球最大奢侈品牌的掌舵人,Pietro Beccari直接向Bernard Arnault汇报,这个年收入超过200亿欧元的品牌,为LVMH贡献四分之一的收入,是该集团商业表现最直观的晴雨表。

2018年至2023年1月,Pietro Beccari执掌Dior时期,他将这个Bernard Arnault最心爱品牌的收入规模几乎翻了三倍,这一成绩让Bernard Arnault将其毫不犹豫调任LV一把手位置,接替因家庭事务萌生退意的老将Michael Burke。

但是Pietro Beccari在LV的故事不像Dior那般激进高昂,他一上任就面临着全球奢侈品市场的降温。

以当年LVMH令市场意外的第三季度财报为转折点,奢侈品行业进入重压期。

直到两年后的LV巨轮开幕,Pietro Beccari虽然对活动颇感满意,但此时已有市场消息称,他已经身处情绪耗竭状态,直接影响其工作状态。

尽管此后LV巨轮事后被公认为今年全球奢侈品行业的成功营销案例,成为这名最早出身于LV传播营销部门高管的又一突出业绩,但是Pietro Beccari的状态似乎仍未得到缓解。

过去数年,LVMH发生的隐形变化就是高管的新旧交替。

担任Dior总舵手超过20年、在法国时装界德高望重的Sidney Toledano逐渐从一线退出,2018年接手主管第二梯队品牌的LVMH时装部门,并向法国高级定制时装公会主席等社会公共职务倾斜。

被认为是Bernard Arnault家臣的Michael Burke在2023年离开LV CEO一职,短暂主管LVMH时装部门后,今年7月调任LVMH美洲区董事长兼CEO。

在老臣退隐的同时,新一代职业经理人被提拔。

除了Pietro Beccari和Damien Bertrand之外,还包括最新从LV中国CEO调任Fendi全球CEO的Ramon Ros,以及现任Dior副CEO、辅佐Bernard Arnault大女儿Delphine的Pierre-Emmanuel Angeloglou等。

深度 | 传LV将换CEO,全球最大奢侈品牌的变数

从LV中国CEO调任Fendi CEO的Ramon Ros,Dior现任CEO Pierre-Emmanuel Angeloglou

但是新一代这也经理人所面临的处境似乎比上一代复杂,因为他们的老板不再只是Bernard Arnault一人。

随着LVMH继承事业的推进,Bernard Arnault的五名子女已经相继进入集团一线,并开始对集团事务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他们不仅对各自主管品牌发表意见,而可能越界到集团旗下各项事务中去,而五名子女如今主管的领域已经渗透到全部主要业务,包括时装、珠宝、腕表和酒类。

如此,职业经理人当前要面对的不是一种声音,而可能是六种声音。

更难的是,这种干涉来自Bernard Arnault的默许,他希望通过赛马机制选拔接班人,子女就必须为自己的表现建立能见度,而不只是按部就班。

最新被提拔的高管显然深知,能迅速进阶的原因,不只是其优秀的过往业绩,本质上仍是为Bernard Arnault的子女腾出位置,或是带着辅佐其子女的使命。

例如Pietro Beccari从Dior调任LV,为Delphine提供了首次独立掌舵品牌的机会,而在Damien Bertrand调任LV后,Loro Piana CEO的位置交给了三儿子Frederic,原本计划退休的CFO Jean-Jacques Guiony突然被任命为葡萄酒烈酒部门CEO,是为辅佐担任该部门副CEO的二儿子Alexandre。

还没坐稳位置的高管,一方面要为自己创造业绩,另一方面也需要与家族维持关系。

没有证据表明Pietro Beccari的职业倦怠与家族成员的插手有关,但是客观上,他面对的工作环境的确更加复杂。

在愈发紧张的集团内部关系之外,LV面对的外部挑战日益严峻。

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LVMH在财报会议上持续表示,LV的表现高于时装皮具部门平均,意味着该品牌仍在拉动集团业绩表现,但是从2024年时装皮具部门收入下滑3%,2025年前三季度下跌6%来推测,LV的业绩同样面临衰退风险,其最佳表现也仅仅是持平。

不能忽视的是,LV的韧性是在集团倾尽全力运营的情况下实现的,尤其是在市场营销资源上不吝投入,在众多奢侈品牌削减预算的2025年,LV成为为数不多仍在稳步投资市场的品牌。

从纽约第五大道旗舰店,到上海的路易号巨轮,从巴黎奥运会赞助,到取代劳力士拿到F1官方赞助合同等,LV优于同集团品牌的表现离不开众多重量级市场营销资源的投入,相较之下,集团旗下第二梯队品牌的投资预算则受到限制。

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命系LV,保卫核心品牌是首要任务,过去几年规模成倍膨胀的Dior虽然为集团分散了部分风险,但从LV判断LVMH的前景已经成为市场惯性。

而市场显然不满足于营销盛况,而透视到了LV潜在的问题,其中最大的就是创意层面。

2023年Pietro Beccari一上任,就为LV选定了音乐人Pharrell Williams作为新任男装创意总监,即使有Virgil Abloh在先,这个决定在当时依然引发广泛争议。

在很多人看来它虽然像是对Virgil Abloh潮流化路线的延续,实际上却试图选择一个折衷路线,既不触怒老钱,又能吸引年轻新贵,但同时很可能同时失去两个群体的心智。

深度 | 传LV将换CEO,全球最大奢侈品牌的变数

在复杂的集团内部关系之外,LV面对的外部市场挑战是实际存在的

两年过去,不像Michael Burke时期选定Virgil Abloh的超预期效果,也不像Pietro Beccari在Dior时Kim Jones担任男装创意总监后的瞬间爆发,Pharrell Williams成为一记哑炮,并没有打造出Virgil Abloh为LV男装这片试验田所带来的现象级销售盛况。

虽然男装在生意总体中占比不高,但它是创造增量的重要通道,这也正是Pietro Beccari一上任就为此着手的原因。

女装创意总监Nicolas Ghesquiere已经在任12年,其在2023年获得了LV的五年续约合同,因此女装创意总监的人选短期内不会做出改变,但在日益加剧变化的奢侈品市场,焦虑情绪很可能在LV内部蔓延。

当Chanel聘请Matthieu Blazy,爱马仕任命新生代设计师Grace Wales Bonner为男装创意总监,两大最保守品牌做出大胆革新举措,加上超过15个品牌更换创意总监的时装重启季过后,创意领域的新旧更替也在轰轰烈烈上演。

被视为LV高级时装权威性代表的、学院派出身的Nicolas Ghesquiere,虽然在系列中仍在延续自己长期一贯的时空主题,为LV塑造不被潮流影响的经典形象,但是他直接面临着被公众讨论边缘化的危险。

在高级时装的圈层中,Matthieu Blazy、Pieter Mulier、Schiaparelli的Daniel Roseberry等人越来越多跻身话题中心。

而在关注市场爆款的消费者圈层中,作为LV现金奶牛的畅销手袋似乎越来越多地来自于商业款和村上隆、草间弥生等联名系列,而不再是来自T台上创意总监之手,去年LV重新推出Neverfull的全新版本,而Neverfull是由前任创意总监Marc Jacobs打造、长盛不衰的经典产品。

别忘了Nicolas Ghesquiere是那个曾经打造了Petite Malle小盒子经典产品的设计师,但在手袋领域,过去几年他的表现可谓乏善可陈。

LV需要警惕创意成为空中楼阁,与商业分离,作为大众市场最认可的奢侈品标杆,它一直是与消费者沟通最为直接和频繁的品牌,这一点从其每一次市场营销活动都能看出,这也是LV与爱马仕、Chanel最大的区别,是其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牌的基础。

对一个奢侈品牌运营能力最大程度的褒奖,恐怕是该品牌能够将最普通的款式打造成人人渴望的爆款。

但是这只能带来成功的一半,奢侈品牌的核心能力来自于创意能力和运营能力,不同于快消公司,奢侈品牌的掌舵者不仅要对销量负责,也需要对创意方向有清晰判断,而创意能否成功往往带有极大的随机性。

正因为此,常年与不确定性共舞的奢侈品牌的职业经理人,向来可能是最缺乏安全感的群体,如果再加入家族继承这样的复杂关系,其目标往往会出现混乱,而若没有业绩傍身,可能随时被替代。

与意大利普遍的家族企业相比,LVMH因为尊重专业主义而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和规模,但在继承进程下,LVMH的家族企业基底似乎开始重新返色,上个月底,Bernard Arnault又通过其家族控股公司连续买入约14亿欧元的LVMH股份,以强化家族控制。

比起全球奢侈品行业短期内何时回暖,Arnault更关心的是百年后LVMH仍然姓Arnault。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