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10日电 过去的一周(11月3日-7日),资金整体偏松,利率债收益率小幅上行,中长券表现较软,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整体下行。截至11月7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于1.81%,较周四上行0.42BP,较前一周小幅上行1.45BP,较上月同期跌4.63BPs;10年国开债收益率小幅上行1.55BP至1.88%。
机构认为,央行国债买卖落地后,债市震荡走弱,收益率小幅上行。中短端收益率上行,一方面是因为市场对买债预期有些透支,实际落地后买债量不及预期,且随后大行并没有继续向下出价;另一方面资金也只是维持原有情况,并没有进一步转松。长端走弱则主要由于股市和商品再度反弹走强,风险偏好压制情绪,同时资金赎回新规预期继续发酵。整体而言,债市并没有太多新增的逻辑,波动依然不大。
市场回顾
具体来看,上周一债市先弱后强,现券期货涨跌互现,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较上个交易日下行0.45BP至1.788%,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0.35BP至1.86%;周二债市整体延续窄幅波动,现券期货多数走弱,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持平于1.79%,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收益率微涨0.15BP至1.86%;周三债市受股市影响先强后弱,尾盘震荡回吐早盘涨幅,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继续持平1.79%,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收益率微涨0.3BP至1.86%;周四债市全线走弱,现券期货多数收跌,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涨1BP至1.80%,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收益率涨0.8BP至1.87%;周五债市继续走弱,整体延续周四行情,现券期货全线收跌,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涨0.5BP至1.81%,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收益率涨0.75BP至1.88%。

上周国债期货震荡下行。周五,所有品种均收跌,其中10年期国债合约T2512跌0.09%,收报108.445,周线跌0.22%;2年期国债主力合约TS2512收报102.47,跌0.02,周线跌0.07%;5年期国债主力合约TF2512收报105.91,跌0.05%,周线跌0.15%;30年期国债主力合约TL2512收报117.95,跌0.15%,周线跌0.63%。

转债方面,中证转债指数(000832)上周五收报482.14,涨0.08%,402只有交易的可转债198只收涨,4只收平,200只收跌。从全周来看,中证转债指数涨0.86%,最高触及490.16,最低480.24,全周共成交2,006万手,成交金额3,426亿元,环比增加185万手,成交放量313亿元;上周涨幅居前的3只转债分别为锦浪转02、振华转债和中能转债,涨幅分别为45%、38.44%和32.96%;上周四有1只转债上市,11月6日,深交所公告,“锦浪转02”(123259)盘中成交价较发行价首次上涨达到或超过30%被停牌,尾盘3分钟收报145元,涨45%,成交28.64万手,成交金额4.11亿元;上周分别有2只转债申购, 其中颀中转债(118059)发行8.50亿元,正股简称颀中科技(688352);卓镁转债(123260) 发行4.50亿元,正股简称星源卓镁(301398)。

一级市场
上周,据新华财经统计,全市场共发行利率债57只,较前一周减少53只,规模为5,139.97亿元,较前一周债券供给增加了1013.15亿元(下图)。

具体来看,财政部上周共发行5只国债,规模为2,958.90亿元,前一周无国债发行。从具体品种来看,上周财政部新发行了2只贴现债、 1只附息债,并续发了中短期国债(下表)。

上周,陕西、内蒙古和福建等地发行32只地方债,环比减少56只,总规模锐减至916.07亿元,环比减少了1790.75亿元(下表)。发行期限方面,上周地方债的平均发行期限为12.34年,前一周平均发行期限为14.12年。

上周央行票据无发行安排;3家政策性银行均发行了金融债,上周政金债共发行20只(全部为增发),环比减少2只,规模为1265亿元,环比减少155亿元(下表)。

信用债方面(下图),上周共发行448只,环比减少3261只,规模为5079.87亿元,环比增加1377.19亿元;具体品种方面,金融债上周共发行17只,规模1270.70亿元;企业债发行1只,规模为16亿元;公司债共发行160只,规模1,602亿元;中期票据共发行94只,规模919.15亿元;短期融资券共发行68只,规模785.32亿元;定向工具共发行22只,规模132.25亿元;资产支持证券共发行83只,规模323.44亿元;可转债发行2只共13亿元,政府支持证券和国际机构债上周无发行;可交换债发行了1只,规模18亿元。

据新华财经统计,上周有18只债券发生品种回拨,1只债券取消发行,无推迟发行,合计规模为161.7亿元,其中25晋能煤业MTN017为唯一取消发行的品种(下表)。

公开市场
上周,央行共投放7天逆回购4958亿元(下图),当周7天到期逆回购20,680亿元,回笼资金15722亿元;。具体来看,央行上周一(11月3日)开展783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当天有3373亿元逆回购到期,净回笼2,590亿元;周二央行开展1175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当天有4753亿元逆回购到期,净回笼3,578亿元;周三央行开展655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和7000亿元91天买断式回购,当天有5577亿元7天逆回购和7000亿元91天逆回购到期,净回笼4922亿元;周四央行开展928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当天有3426亿元逆回购到期,净回笼资金2498亿元;周五央行开展1417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到期3551亿元,净回笼资金2134亿元。

11月4日,央行公布2025年10月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显示,央行恢复公开市场买卖国债,当月净投放200亿元。虽低于市场预期,但考虑到仅4个交易日完成,日均50亿元已具政策信号意义。市场普遍预期11月央行将延续“温和买债”节奏,以稳定长端利率。上周虽未披露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细节,但资金面未出现明显收紧,表明央行通过逆回购与买债操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未对市场构成扰动。
上周五数据显示,银行间质押式R001报1.3321%,较11月3日小幅上行约20BP,但仍在低位;R007报1.413%,较11月3日7均价1.4187%基本持平;R014报1.4719%,较前日上行2.24BP。同业拆借利率1年期报2.35%,与11月4日的2.3833%基本持平,显示中长期资金面稳定。
数据显示,本周(11月10日-14日)央行逆回购到期资金4,958亿元。其中,11月10日、11日、12日、13日和14日分别有783亿元、1175亿元、655亿元、928亿元和1417亿元的7天逆回购到期。
海外债市
美国政府关门导致的数据中断导致投资者转向其他经济数据发布,以了解美国经济的状况。上周五,密歇根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接近历史最低水平,为50.3。这远低于道琼斯预测的53.0点。
美国劳工统计局原定于周五公布非农就业报告,但该报告已连续第二个月无法公布。接受道琼斯调查的经济学家此前预计,该报告将显示就业岗位减少6万个,失业率将上升至4.5%。
具体来看,上周一,据美国财政部数据,截至当天收盘,2年期美债收益率持平于3.61%,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2BPs至4.13%,3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2BPs至4.69%;周二,2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2BPs至3.58%,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3BPs至4.10%,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2BPs至4.67%;周三,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5BPs至3.63%,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7BPs至4.17%,3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7BPs至4.74%;周四,2年期美债收益率跌6BPs至3.57%,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6BPs至4.11%,3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5BP至4.69%;周五,2年期美债收益率跌2BPs至3.55%,10年期美债收益率持平于4.11%,3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1BP至4.70%。与周一相比,2年期美债与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利差周五走阔3BPs至56BPs。

上周欧债收益率上行为主,其中10年期德债收益率周五涨0.5BP至2.6725%,10年期意债收益率跌0.8BP至3.429%,10年期法债收益率涨0.3BP至3.469%。从全周来看,10年期德债收益率涨4.6BPs,与上月同期相比跌1.1BP,与去年同期相比涨30.8BPs;10年期意债收益率从全周来看涨5.2BPs,比上月同期跌7.2BPs,比去年同期下跌22BPs;10年期法债收益从全周来看,涨4.7BPs,与上月同期相比跌5BPs,比去年同期涨了36.9BPs。
其他市场方面,英债上周五小幅波动,收益率整体上行,截至收盘,2年期英债收益率涨0.5BP至3.806%,10年期英债收益率涨1.1BP至4.477%,30年期英债收益率涨0.5BP至5.253%。从全周来看,10年期英债收益率涨6.1BPs,与上月同期相比跌23.9BPs,与去年同期相比涨3.3BPs。
亚太市场方面,上周五日债走势分化,涨多跌少,其中2年期日债收益率跌0.1BP至0.934%,10年期日债收益率跌0.9BP至1.675%,20年期日债收益率涨0.3BP至2.618%,30年期日债收益率跌1BP至3.1%%。

从全周来看,10年期日债收益率涨1.6BP,比上月同期跌2.1BPs,比去年同期涨了69BPs。据日本财务省7日公布的国际证券交易周报,截至10月26日-11月1日当周,日本投资者双双净减持海外中长期和短债,减持规模分别为9356亿和7987亿日元;当周,海外投资者同时增持日本中长期债券和短债,增持规模分别为2806亿和18265亿日元。
要闻回顾
国内方面,央行4日公布2025年10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其中10月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净投放200亿元。意味着央行已恢复1月以来暂停的国债买卖操作,当月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200亿。
交易商协会11月3日通知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交易商线上备案。该通知称,为进一步便利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交易商备案,NAFMII投资者,通知发布之日后的1个月为过渡期,备案服务系统新增CRM交易商模块,通过线上提交材料提高备案效率。CRM交易商应于11月30日前登录系统。
11月3日,财政部官网显示新设机构-债务管理司,该司内设综合处、中央债务处、地方债务一处、地方债务二处、发行兑付处、监测管理处等六个处级部门。在债务司成立之前,财政部预算司政府债务管理处主要负责政府债务管理,国库司下设的国债管理处和国债发行兑付管理处则承担政府内债发行、兑付等管理工作。而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则主要是配合预算司开展相关政府债务统计分析、发行使用合规性监控、相关政策研究和系统建设等工作。
11月5日,财政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40亿美元主权债券。其中,3年期20亿美元,发行利率为3.646%;5年期20亿美元,发行利率为3.787%。此次美元主权债券受到市场热烈欢迎,国际投资者认购踊跃,总认购金额1182亿美元,是发行金额的30倍。其中,5年期认购倍数达33倍。此次美元主权债券投资者类型丰富,地域分布广泛。亚洲、欧洲、中东、美国投资者分别占比53%、25%、16%、6%,主权类、银行和保险、基金资管、交易商等类型投资者分别占比42%、24%、32%、2%。此次发行的债券将全部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近日,多家房企债务重组取得重大进展。11月5日晚间,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约96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获香港高等法院批准。至此,重组计划条件均已达成,这标志着融创正式成为首家境外债基本清“零”的大型房企;11月6日早间,碧桂园发布公告称,其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在11月5日的债权人会议上获得高票通过。
财政部7日公告称,将于11月17日当周在卢森堡发行欧元主权债券,规模不超过40亿欧元。具体发行安排将于发行前另行公布。
财政部网站7日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报告称,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最大力度下沉财力,健全分级保障责任体系,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地方财政总体运行平稳。落实落细一揽子化债政策,靠前使用化债额度,多措并举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始终保持高压监管态势,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加快推进。协同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国外方面,英国央行上周四以微弱优势投票决定维持利率不变,在11月英国政府公布秋季预算之前保持谨慎。在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九名成员中,五名成员投票决定将关键利率维持在4%不变,四名成员选择降息25BPs。
本周重点关注事项:美国政府停摆能否结束。美国参议院计划于11月8日再次投票,如达成协议,非农数据有望在11月10日补发,将成为12月美联储政策路径的决定性变量。本周投资者还将关注多位美联储官员的讲话,如纽约联储总裁威廉姆斯和美联储理事哈姆克等,需关注其对通胀、就业与政策路径的最新表态。
重要数据
国内方面,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1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海关总署7日公布数据显示,进出口增速下滑均超预期。具体来看,中国10月以美元计价进口同比增长1.0%,出口同比下降1.1%;中国10月以人民币计价出口同比下降0.8%,进口同比增长1.4%。中国1-10月份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5.3%,进口同比下降0.9%。
国家外汇管理局上周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433亿美元,较9月末上升47亿美元,升幅为0.14%。外汇局称,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同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末中国黄金储备为7409万盎司,较9月末的7406万盎司增加3万盎司。
海外方面,ADP上周三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10月份私营企业的就业增长略强于预期,这给人们带来了一些希望,即劳动力市场没有陷入衰退的危险。继9月份下降2.9万人之后,美国企业10月新增就业4.2万个,高于道琼斯预期的新增2.2万个就业岗位。ADP称,修正后的9月就业人数减少3,000人。
欧元区7月制造业PMI初值录得49.8,创2022年7月以来最高值;服务业PMI意外升至51.2,带动综合PMI至51,均高于市场预期。
机构观点
中金固收:央行重启国债买卖后收益率有所修复、债市情绪整体向好,叠加当前基本面数据仍有利于债市,收益率上行压力不大;但贸易谈判最终结果、增量稳增长政策力度以及基金申赎费率新规落地情况仍存在不确定性,11月或继续以盘整为主。对于中短端而言,理财规模的稳定对需求有所支撑,信用利差或将维持低位,但当前短端已处于较低位置,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中等久期品种或更具性价比;长端非金融信用流动性相对较差,在震荡市中或仍面临着需求减弱影响,不建议负债端波动较大的机构大幅加仓,负债端稳定的机构可逢高布局。
浙商固收:针对当前的债市环境,应积极把握趋势行情,当债市趋势较弱时,或可进一步打开投资视野,投资权益等其他有趋势的资产;客观承认日常波动及波动的无法把握性,放平心态看待每日行情;对于少数交易能力较强的投资者,或可尝试在波幅压降的宏观环境下挑战把握利率波段。
华创固收:整体来看,11月缴款压力或较10月放大,但在央行偏积极的呵护下,预计资金收紧的风险有限。当前央行持仓占国债市场存量的规模6%左右,与海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空间。但需要考虑的是,央行或借鉴去年买债经验,在买债规模、机制上进行调整,以减少对于债券二级市场的短期影响,关注买债规模及节奏安排。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0日电 过去的一周(11月3日-7日),资金整体偏松,利率债收益率小幅上行,中长券表现较软,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整体下行。截至11月7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于1.81%,较周四上行0.42BP,较前一周小幅上行1.45BP,较上月同期跌4.63BPs;10年国开债收益率小幅上行1.55BP至1.88%。
机构认为,央行国债买卖落地后,债市震荡走弱,收益率小幅上行。中短端收益率上行,一方面是因为市场对买债预期有些透支,实际落地后买债量不及预期,且随后大行并没有继续向下出价;另一方面资金也只是维持原有情况,并没有进一步转松。长端走弱则主要由于股市和商品再度反弹走强,风险偏好压制情绪,同时资金赎回新规预期继续发酵。整体而言,债市并没有太多新增的逻辑,波动依然不大。
市场回顾
具体来看,上周一债市先弱后强,现券期货涨跌互现,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较上个交易日下行0.45BP至1.788%,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0.35BP至1.86%;周二债市整体延续窄幅波动,现券期货多数走弱,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持平于1.79%,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收益率微涨0.15BP至1.86%;周三债市受股市影响先强后弱,尾盘震荡回吐早盘涨幅,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继续持平1.79%,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收益率微涨0.3BP至1.86%;周四债市全线走弱,现券期货多数收跌,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涨1BP至1.80%,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收益率涨0.8BP至1.87%;周五债市继续走弱,整体延续周四行情,现券期货全线收跌,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涨0.5BP至1.81%,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收益率涨0.75BP至1.88%。

上周国债期货震荡下行。周五,所有品种均收跌,其中10年期国债合约T2512跌0.09%,收报108.445,周线跌0.22%;2年期国债主力合约TS2512收报102.47,跌0.02,周线跌0.07%;5年期国债主力合约TF2512收报105.91,跌0.05%,周线跌0.15%;30年期国债主力合约TL2512收报117.95,跌0.15%,周线跌0.63%。

转债方面,中证转债指数(000832)上周五收报482.14,涨0.08%,402只有交易的可转债198只收涨,4只收平,200只收跌。从全周来看,中证转债指数涨0.86%,最高触及490.16,最低480.24,全周共成交2,006万手,成交金额3,426亿元,环比增加185万手,成交放量313亿元;上周涨幅居前的3只转债分别为锦浪转02、振华转债和中能转债,涨幅分别为45%、38.44%和32.96%;上周四有1只转债上市,11月6日,深交所公告,“锦浪转02”(123259)盘中成交价较发行价首次上涨达到或超过30%被停牌,尾盘3分钟收报145元,涨45%,成交28.64万手,成交金额4.11亿元;上周分别有2只转债申购, 其中颀中转债(118059)发行8.50亿元,正股简称颀中科技(688352);卓镁转债(123260) 发行4.50亿元,正股简称星源卓镁(301398)。

一级市场
上周,据新华财经统计,全市场共发行利率债57只,较前一周减少53只,规模为5,139.97亿元,较前一周债券供给增加了1013.15亿元(下图)。

具体来看,财政部上周共发行5只国债,规模为2,958.90亿元,前一周无国债发行。从具体品种来看,上周财政部新发行了2只贴现债、 1只附息债,并续发了中短期国债(下表)。

上周,陕西、内蒙古和福建等地发行32只地方债,环比减少56只,总规模锐减至916.07亿元,环比减少了1790.75亿元(下表)。发行期限方面,上周地方债的平均发行期限为12.34年,前一周平均发行期限为14.12年。

上周央行票据无发行安排;3家政策性银行均发行了金融债,上周政金债共发行20只(全部为增发),环比减少2只,规模为1265亿元,环比减少155亿元(下表)。

信用债方面(下图),上周共发行448只,环比减少3261只,规模为5079.87亿元,环比增加1377.19亿元;具体品种方面,金融债上周共发行17只,规模1270.70亿元;企业债发行1只,规模为16亿元;公司债共发行160只,规模1,602亿元;中期票据共发行94只,规模919.15亿元;短期融资券共发行68只,规模785.32亿元;定向工具共发行22只,规模132.25亿元;资产支持证券共发行83只,规模323.44亿元;可转债发行2只共13亿元,政府支持证券和国际机构债上周无发行;可交换债发行了1只,规模18亿元。

据新华财经统计,上周有18只债券发生品种回拨,1只债券取消发行,无推迟发行,合计规模为161.7亿元,其中25晋能煤业MTN017为唯一取消发行的品种(下表)。

公开市场
上周,央行共投放7天逆回购4958亿元(下图),当周7天到期逆回购20,680亿元,回笼资金15722亿元;。具体来看,央行上周一(11月3日)开展783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当天有3373亿元逆回购到期,净回笼2,590亿元;周二央行开展1175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当天有4753亿元逆回购到期,净回笼3,578亿元;周三央行开展655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和7000亿元91天买断式回购,当天有5577亿元7天逆回购和7000亿元91天逆回购到期,净回笼4922亿元;周四央行开展928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当天有3426亿元逆回购到期,净回笼资金2498亿元;周五央行开展1417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到期3551亿元,净回笼资金2134亿元。

11月4日,央行公布2025年10月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显示,央行恢复公开市场买卖国债,当月净投放200亿元。虽低于市场预期,但考虑到仅4个交易日完成,日均50亿元已具政策信号意义。市场普遍预期11月央行将延续“温和买债”节奏,以稳定长端利率。上周虽未披露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细节,但资金面未出现明显收紧,表明央行通过逆回购与买债操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未对市场构成扰动。
上周五数据显示,银行间质押式R001报1.3321%,较11月3日小幅上行约20BP,但仍在低位;R007报1.413%,较11月3日7均价1.4187%基本持平;R014报1.4719%,较前日上行2.24BP。同业拆借利率1年期报2.35%,与11月4日的2.3833%基本持平,显示中长期资金面稳定。
数据显示,本周(11月10日-14日)央行逆回购到期资金4,958亿元。其中,11月10日、11日、12日、13日和14日分别有783亿元、1175亿元、655亿元、928亿元和1417亿元的7天逆回购到期。
海外债市
美国政府关门导致的数据中断导致投资者转向其他经济数据发布,以了解美国经济的状况。上周五,密歇根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接近历史最低水平,为50.3。这远低于道琼斯预测的53.0点。
美国劳工统计局原定于周五公布非农就业报告,但该报告已连续第二个月无法公布。接受道琼斯调查的经济学家此前预计,该报告将显示就业岗位减少6万个,失业率将上升至4.5%。
具体来看,上周一,据美国财政部数据,截至当天收盘,2年期美债收益率持平于3.61%,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2BPs至4.13%,3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2BPs至4.69%;周二,2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2BPs至3.58%,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3BPs至4.10%,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2BPs至4.67%;周三,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5BPs至3.63%,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7BPs至4.17%,3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7BPs至4.74%;周四,2年期美债收益率跌6BPs至3.57%,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6BPs至4.11%,3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5BP至4.69%;周五,2年期美债收益率跌2BPs至3.55%,10年期美债收益率持平于4.11%,3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1BP至4.70%。与周一相比,2年期美债与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利差周五走阔3BPs至56BPs。

上周欧债收益率上行为主,其中10年期德债收益率周五涨0.5BP至2.6725%,10年期意债收益率跌0.8BP至3.429%,10年期法债收益率涨0.3BP至3.469%。从全周来看,10年期德债收益率涨4.6BPs,与上月同期相比跌1.1BP,与去年同期相比涨30.8BPs;10年期意债收益率从全周来看涨5.2BPs,比上月同期跌7.2BPs,比去年同期下跌22BPs;10年期法债收益从全周来看,涨4.7BPs,与上月同期相比跌5BPs,比去年同期涨了36.9BPs。
其他市场方面,英债上周五小幅波动,收益率整体上行,截至收盘,2年期英债收益率涨0.5BP至3.806%,10年期英债收益率涨1.1BP至4.477%,30年期英债收益率涨0.5BP至5.253%。从全周来看,10年期英债收益率涨6.1BPs,与上月同期相比跌23.9BPs,与去年同期相比涨3.3BPs。
亚太市场方面,上周五日债走势分化,涨多跌少,其中2年期日债收益率跌0.1BP至0.934%,10年期日债收益率跌0.9BP至1.675%,20年期日债收益率涨0.3BP至2.618%,30年期日债收益率跌1BP至3.1%%。

从全周来看,10年期日债收益率涨1.6BP,比上月同期跌2.1BPs,比去年同期涨了69BPs。据日本财务省7日公布的国际证券交易周报,截至10月26日-11月1日当周,日本投资者双双净减持海外中长期和短债,减持规模分别为9356亿和7987亿日元;当周,海外投资者同时增持日本中长期债券和短债,增持规模分别为2806亿和18265亿日元。
要闻回顾
国内方面,央行4日公布2025年10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其中10月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净投放200亿元。意味着央行已恢复1月以来暂停的国债买卖操作,当月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200亿。
交易商协会11月3日通知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交易商线上备案。该通知称,为进一步便利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交易商备案,NAFMII投资者,通知发布之日后的1个月为过渡期,备案服务系统新增CRM交易商模块,通过线上提交材料提高备案效率。CRM交易商应于11月30日前登录系统。
11月3日,财政部官网显示新设机构-债务管理司,该司内设综合处、中央债务处、地方债务一处、地方债务二处、发行兑付处、监测管理处等六个处级部门。在债务司成立之前,财政部预算司政府债务管理处主要负责政府债务管理,国库司下设的国债管理处和国债发行兑付管理处则承担政府内债发行、兑付等管理工作。而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则主要是配合预算司开展相关政府债务统计分析、发行使用合规性监控、相关政策研究和系统建设等工作。
11月5日,财政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40亿美元主权债券。其中,3年期20亿美元,发行利率为3.646%;5年期20亿美元,发行利率为3.787%。此次美元主权债券受到市场热烈欢迎,国际投资者认购踊跃,总认购金额1182亿美元,是发行金额的30倍。其中,5年期认购倍数达33倍。此次美元主权债券投资者类型丰富,地域分布广泛。亚洲、欧洲、中东、美国投资者分别占比53%、25%、16%、6%,主权类、银行和保险、基金资管、交易商等类型投资者分别占比42%、24%、32%、2%。此次发行的债券将全部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近日,多家房企债务重组取得重大进展。11月5日晚间,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约96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获香港高等法院批准。至此,重组计划条件均已达成,这标志着融创正式成为首家境外债基本清“零”的大型房企;11月6日早间,碧桂园发布公告称,其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在11月5日的债权人会议上获得高票通过。
财政部7日公告称,将于11月17日当周在卢森堡发行欧元主权债券,规模不超过40亿欧元。具体发行安排将于发行前另行公布。
财政部网站7日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报告称,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最大力度下沉财力,健全分级保障责任体系,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地方财政总体运行平稳。落实落细一揽子化债政策,靠前使用化债额度,多措并举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始终保持高压监管态势,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加快推进。协同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国外方面,英国央行上周四以微弱优势投票决定维持利率不变,在11月英国政府公布秋季预算之前保持谨慎。在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九名成员中,五名成员投票决定将关键利率维持在4%不变,四名成员选择降息25BPs。
本周重点关注事项:美国政府停摆能否结束。美国参议院计划于11月8日再次投票,如达成协议,非农数据有望在11月10日补发,将成为12月美联储政策路径的决定性变量。本周投资者还将关注多位美联储官员的讲话,如纽约联储总裁威廉姆斯和美联储理事哈姆克等,需关注其对通胀、就业与政策路径的最新表态。
重要数据
国内方面,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1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海关总署7日公布数据显示,进出口增速下滑均超预期。具体来看,中国10月以美元计价进口同比增长1.0%,出口同比下降1.1%;中国10月以人民币计价出口同比下降0.8%,进口同比增长1.4%。中国1-10月份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5.3%,进口同比下降0.9%。
国家外汇管理局上周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433亿美元,较9月末上升47亿美元,升幅为0.14%。外汇局称,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同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末中国黄金储备为7409万盎司,较9月末的7406万盎司增加3万盎司。
海外方面,ADP上周三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10月份私营企业的就业增长略强于预期,这给人们带来了一些希望,即劳动力市场没有陷入衰退的危险。继9月份下降2.9万人之后,美国企业10月新增就业4.2万个,高于道琼斯预期的新增2.2万个就业岗位。ADP称,修正后的9月就业人数减少3,000人。
欧元区7月制造业PMI初值录得49.8,创2022年7月以来最高值;服务业PMI意外升至51.2,带动综合PMI至51,均高于市场预期。
机构观点
中金固收:央行重启国债买卖后收益率有所修复、债市情绪整体向好,叠加当前基本面数据仍有利于债市,收益率上行压力不大;但贸易谈判最终结果、增量稳增长政策力度以及基金申赎费率新规落地情况仍存在不确定性,11月或继续以盘整为主。对于中短端而言,理财规模的稳定对需求有所支撑,信用利差或将维持低位,但当前短端已处于较低位置,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中等久期品种或更具性价比;长端非金融信用流动性相对较差,在震荡市中或仍面临着需求减弱影响,不建议负债端波动较大的机构大幅加仓,负债端稳定的机构可逢高布局。
浙商固收:针对当前的债市环境,应积极把握趋势行情,当债市趋势较弱时,或可进一步打开投资视野,投资权益等其他有趋势的资产;客观承认日常波动及波动的无法把握性,放平心态看待每日行情;对于少数交易能力较强的投资者,或可尝试在波幅压降的宏观环境下挑战把握利率波段。
华创固收:整体来看,11月缴款压力或较10月放大,但在央行偏积极的呵护下,预计资金收紧的风险有限。当前央行持仓占国债市场存量的规模6%左右,与海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空间。但需要考虑的是,央行或借鉴去年买债经验,在买债规模、机制上进行调整,以减少对于债券二级市场的短期影响,关注买债规模及节奏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