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2026年A股市场风格可能更趋于均衡 建议关注三条主线

东方财富网

6小时前

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景气成长:AI技术领域经历3年高速发展,明年有望逐步进入产业应用兑现阶段,算力、光模块、云计算基础设施层面仍有机会,但可能更偏国产方向;应用端关注机器人、消费电子、智能驾驶和软件应用等。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展望2026年,国际货币秩序重构逻辑进一步强化,AI革命进入应用关键期,我国创新产业迎来业绩兑现,上述趋势将继续支持中国资产表现。2026年A股基本面重要性继续提升,全球资金和国内居民资金动向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配置上,“谋新”延续,“温差”收敛。当前全球宏观环境及创新产业趋势等仍然相对利好成长风格,但成长领域经历一年多上涨后,估值也有较多提升。2026年A股市场风格可能更趋于均衡,驱动这一切换的催化,主要来自经历过去三年去产能周期,叠加“反内卷”等政策推进,越来越多顺周期行业有望接近供需平衡。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景气成长,2)外需突围,3)周期反转。

中金2026年展望 | A股市场:乘势笃行

中金研究

2026年“乘势笃行”:A股“9.24”以来的震荡上行行情仍有望延续,但经历一定估值修复后,基本面重要性进一步上升。展望2026年,中美关系步入新阶段,国际货币秩序重构逻辑进一步强化,AI革命进入应用关键期,我国创新产业迎来业绩兑现,我们认为上述趋势将继续支持中国资产表现。2026年A股基本面重要性继续提升,全球资金和国内居民资金动向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配置上,“谋新”延续,“温差”收敛。当前全球宏观环境及创新产业趋势等仍然相对利好成长风格,但成长领域经历一年多上涨后,估值也有较多提升。我们认为2026年A股市场风格可能更趋于均衡,驱动这一切换的催化,主要来自经历过去三年去产能周期,叠加“反内卷”等政策推进,越来越多顺周期行业有望接近供需平衡。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景气成长,2)外需突围,3)周期反转。

摘要

2025年“已过重山”。2025年中国股票在全球市场中表现优异,上证指数创出十年新高。我们在2025年A股展望《已过重山》中认为底部时期已过、市场风险偏好强于2024年、配置上景气投资重回视野,今年市场走势、风格及节奏均较为符合我们前期判断。今年全球和国内经济趋势未发生重大变化,超预期方面在于叙事反转,宏观层面是全球货币秩序重构,产业层面是AI科技革命和我国创新的突破。

2026年“乘势笃行”:A股“9.24”以来的震荡上行行情仍有望延续,但经历一定估值修复后,基本面重要性进一步上升。展望2026年,中美关系步入新阶段,国际货币秩序重构逻辑进一步强化,AI革命进入应用关键期,我国创新产业迎来业绩兑现,我们认为上述趋势将继续支持中国资产表现。2026年A股基本面重要性继续提升,全球资金和国内居民资金动向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具体来看:

1)全球秩序新格局,国内宏观需要积极应对。中美关系步入新阶段,国际货币秩序重构逻辑仍在演绎初期,将继续推动全球资金配置再平衡,利好中国资产。当前我国经济显现韧性,虽然仍面临内需不足和低通胀阶段性挑战,地产也有待企稳,但顺周期政策及十五五等中长期改革红利有望继续呵护市场主体信心,关注企业资产负债表和居民现金流量表改善力度。

2)A股表现从估值修复到盈利预期改善的进一步切换。结合行业供需延续改善的判断,我们认为明年非金融盈利增速有望提升,金融领域有一定的基数影响,预计2026年全A盈利增长可能在4.7%左右,结构上,高景气和临近业绩改善拐点的行业增多,且新经济领域在市场权重提升,建议关注AI创新产业趋势的影响扩散,产能周期视角下拐点和弹性机会增多,以及产业出海等结构亮点。

3)A股整体估值仍在合理区间,资金面有望继续活跃。当前沪深300股权风险溢价为5.2%,处于历史均值水平,在“资产荒”环境下相比债市仍有较好的性价比。当前全球资金仍然低配中国,关注国际资金配置再平衡的力量,国内居民资金的配置需求已被赚钱效应激活,叠加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2026年股市资金面有望保持活跃。

节奏上,2026年市场可能前升后稳,防范“波动”。今年底至明年上半年,中外流动性宽松周期共振,以及成长产业高景气有望支持市场升势;资金活跃及估值抬升背景下,需关注波动率的可能提升及与基本面的匹配节奏。期待在政策及资本市场改革等引导下,推动市场“长期”、“稳进”,“防范大幅波动”。

配置上,“谋新”延续,“温差”收敛。当前全球宏观环境及创新产业趋势等仍然相对利好成长风格,但成长领域经历一年多上涨后,估值也有较多提升。我们认为2026年A股市场风格可能更趋于均衡,驱动这一切换的催化,主要来自经历过去三年去产能周期,叠加“反内卷”等政策推进,越来越多顺周期行业有望接近供需平衡。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景气成长:AI技术领域经历3年高速发展,明年有望逐步进入产业应用兑现阶段,算力、光模块、云计算基础设施层面仍有机会,但可能更偏国产方向;应用端关注机器人消费电子、智能驾驶和软件应用等。此外,创新药储能固态电池等方向也在步入景气周期。2)外需突围:出海仍然是当前较为确定性的增长机会,结合出海趋势和对美敞口,建议关注家电、工程机械、商用客车、电网设备游戏,以及有色金属等全球定价资源品。3)周期反转:结合产能周期位置,建议关注供需问题临近改善拐点或政策支持领域,关注化工、养殖业、新能源等。此外,当前地产链和泛消费行情或仍偏左侧,明年宏观环境变化及政策改革红利有望平衡新老经济“温差”。高股息风格或仍多为结构性、阶段性机会。主题方面,我们建议关注:1)美联储降息和美元下行;2)“反内卷”;3)周期反转;4)龙头出海;5)政策支持民生消费。

风险提示:基本面改善和产业趋势业绩兑现低于预期,海外地缘风险等。

(文章来源:人民财讯)

(原标题:中金:2026年A股市场风格可能更趋于均衡,建议关注三条主线)

(责任编辑:70)

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景气成长:AI技术领域经历3年高速发展,明年有望逐步进入产业应用兑现阶段,算力、光模块、云计算基础设施层面仍有机会,但可能更偏国产方向;应用端关注机器人、消费电子、智能驾驶和软件应用等。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展望2026年,国际货币秩序重构逻辑进一步强化,AI革命进入应用关键期,我国创新产业迎来业绩兑现,上述趋势将继续支持中国资产表现。2026年A股基本面重要性继续提升,全球资金和国内居民资金动向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配置上,“谋新”延续,“温差”收敛。当前全球宏观环境及创新产业趋势等仍然相对利好成长风格,但成长领域经历一年多上涨后,估值也有较多提升。2026年A股市场风格可能更趋于均衡,驱动这一切换的催化,主要来自经历过去三年去产能周期,叠加“反内卷”等政策推进,越来越多顺周期行业有望接近供需平衡。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景气成长,2)外需突围,3)周期反转。

中金2026年展望 | A股市场:乘势笃行

中金研究

2026年“乘势笃行”:A股“9.24”以来的震荡上行行情仍有望延续,但经历一定估值修复后,基本面重要性进一步上升。展望2026年,中美关系步入新阶段,国际货币秩序重构逻辑进一步强化,AI革命进入应用关键期,我国创新产业迎来业绩兑现,我们认为上述趋势将继续支持中国资产表现。2026年A股基本面重要性继续提升,全球资金和国内居民资金动向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配置上,“谋新”延续,“温差”收敛。当前全球宏观环境及创新产业趋势等仍然相对利好成长风格,但成长领域经历一年多上涨后,估值也有较多提升。我们认为2026年A股市场风格可能更趋于均衡,驱动这一切换的催化,主要来自经历过去三年去产能周期,叠加“反内卷”等政策推进,越来越多顺周期行业有望接近供需平衡。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景气成长,2)外需突围,3)周期反转。

摘要

2025年“已过重山”。2025年中国股票在全球市场中表现优异,上证指数创出十年新高。我们在2025年A股展望《已过重山》中认为底部时期已过、市场风险偏好强于2024年、配置上景气投资重回视野,今年市场走势、风格及节奏均较为符合我们前期判断。今年全球和国内经济趋势未发生重大变化,超预期方面在于叙事反转,宏观层面是全球货币秩序重构,产业层面是AI科技革命和我国创新的突破。

2026年“乘势笃行”:A股“9.24”以来的震荡上行行情仍有望延续,但经历一定估值修复后,基本面重要性进一步上升。展望2026年,中美关系步入新阶段,国际货币秩序重构逻辑进一步强化,AI革命进入应用关键期,我国创新产业迎来业绩兑现,我们认为上述趋势将继续支持中国资产表现。2026年A股基本面重要性继续提升,全球资金和国内居民资金动向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具体来看:

1)全球秩序新格局,国内宏观需要积极应对。中美关系步入新阶段,国际货币秩序重构逻辑仍在演绎初期,将继续推动全球资金配置再平衡,利好中国资产。当前我国经济显现韧性,虽然仍面临内需不足和低通胀阶段性挑战,地产也有待企稳,但顺周期政策及十五五等中长期改革红利有望继续呵护市场主体信心,关注企业资产负债表和居民现金流量表改善力度。

2)A股表现从估值修复到盈利预期改善的进一步切换。结合行业供需延续改善的判断,我们认为明年非金融盈利增速有望提升,金融领域有一定的基数影响,预计2026年全A盈利增长可能在4.7%左右,结构上,高景气和临近业绩改善拐点的行业增多,且新经济领域在市场权重提升,建议关注AI创新产业趋势的影响扩散,产能周期视角下拐点和弹性机会增多,以及产业出海等结构亮点。

3)A股整体估值仍在合理区间,资金面有望继续活跃。当前沪深300股权风险溢价为5.2%,处于历史均值水平,在“资产荒”环境下相比债市仍有较好的性价比。当前全球资金仍然低配中国,关注国际资金配置再平衡的力量,国内居民资金的配置需求已被赚钱效应激活,叠加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2026年股市资金面有望保持活跃。

节奏上,2026年市场可能前升后稳,防范“波动”。今年底至明年上半年,中外流动性宽松周期共振,以及成长产业高景气有望支持市场升势;资金活跃及估值抬升背景下,需关注波动率的可能提升及与基本面的匹配节奏。期待在政策及资本市场改革等引导下,推动市场“长期”、“稳进”,“防范大幅波动”。

配置上,“谋新”延续,“温差”收敛。当前全球宏观环境及创新产业趋势等仍然相对利好成长风格,但成长领域经历一年多上涨后,估值也有较多提升。我们认为2026年A股市场风格可能更趋于均衡,驱动这一切换的催化,主要来自经历过去三年去产能周期,叠加“反内卷”等政策推进,越来越多顺周期行业有望接近供需平衡。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景气成长:AI技术领域经历3年高速发展,明年有望逐步进入产业应用兑现阶段,算力、光模块、云计算基础设施层面仍有机会,但可能更偏国产方向;应用端关注机器人消费电子、智能驾驶和软件应用等。此外,创新药储能固态电池等方向也在步入景气周期。2)外需突围:出海仍然是当前较为确定性的增长机会,结合出海趋势和对美敞口,建议关注家电、工程机械、商用客车、电网设备游戏,以及有色金属等全球定价资源品。3)周期反转:结合产能周期位置,建议关注供需问题临近改善拐点或政策支持领域,关注化工、养殖业、新能源等。此外,当前地产链和泛消费行情或仍偏左侧,明年宏观环境变化及政策改革红利有望平衡新老经济“温差”。高股息风格或仍多为结构性、阶段性机会。主题方面,我们建议关注:1)美联储降息和美元下行;2)“反内卷”;3)周期反转;4)龙头出海;5)政策支持民生消费。

风险提示:基本面改善和产业趋势业绩兑现低于预期,海外地缘风险等。

(文章来源:人民财讯)

(原标题:中金:2026年A股市场风格可能更趋于均衡,建议关注三条主线)

(责任编辑:70)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