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7日电(韩燕)新华·静乐藜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品牌传播力分项指数2025年第三季度运行结果显示,品牌传播力指数稳步提升至105.01点,环比增长2.37%;品牌知名度指数更是一举突破110点大关,达110.45点,环比激增4.79%,彰显出“中国藜麦之乡”在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上的强劲动能。
图为品牌影响力指数(2022Q1至2025Q3)
数据来源:新华指数研究院
主流媒体声量跃升,构建“三位一体”品牌叙事
三季度,静乐藜麦在主流媒体的声量实现显著突破。主流媒体知名度指数强势回升至105.58点,环比大涨12.5%,自2025年以来首次重返100点基准线上方。这一跃升得益于新华社、央视网、新华网等央媒矩阵的集中报道。其中,新华社于9月25日发布的《黄土高原上的丰收故事:一穗藜麦,引领养生“新潮流”》一文引发全网广泛关注,转载量高达132篇,成为本季度传播高点。
图为主流媒体知名度指数(2022Q2至2025Q3)
数据来源:新华指数研究院
主流媒体的报道聚焦“红色文化+绿色发展+产业振兴”三位一体叙事。一方面,通过《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红色热土 金色“收成”》等稿件,将晋绥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与藜麦产业的金色丰收相融合;另一方面,深入报道静乐县依托“中国藜麦之乡”品牌,推动特色农业向“特”“优”转型的实践;同时,大量稿件如《小作物成就大产业 特色种植铺就富民路》生动展现了藜麦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显著成效,有效夯实了品牌的公信力与社会美誉度。
传播格局持续分化,短视频与搜索指数显韧性
本季度,静乐藜麦的全媒体传播生态呈现出“内容提质、平台分化”的鲜明特征。微信生态表现尤为亮眼,热度指数跃升至160.53点,环比增长18.7%,私域运营成效显著。然而,微博热度则小幅回调至97.49点,反映出其热点响应机制有待加强。在短视频平台,快手与抖音热度虽有小幅回落,分别降至174.47点与147.39点,但用户对“有机种植溯源”等系列内容的关注度持续走高,播放量环比增长32%,显示出内容创新的强大潜力。
值得关注的是,品牌搜索指数在经历连续三个季度下滑后,于本季度企稳回升至57.05点,释放出用户主动关注度修复的积极信号。从用户画像看,30-39岁中青年群体仍是核心消费层,占比达34.08%;同时,男性搜索偏好度(51.20%)首次超越女性,反映出品牌在“运动营养”等新场景布局初见成效。
图为2025Q3藜麦用户年龄画像
数据来源:新华指数研究院
传播呈现“外热内冷”态势,品牌建设迈向精准深耕
报告显示,静乐藜麦的媒体传播策略延续“全国化深化、本土化薄弱”的格局。省外媒体声量占比高达95.8%,而省内媒体声量仅占4.2%,本土情感联结与产业认同亟待加强。这种“外热内冷”的传播态势,虽然凸显了品牌的全国化潜力,但也可能制约区域产业链价值的深度释放。
图为媒体对静乐藜麦发文量统计图(2025Q3)
数据来源:新华指数研究院
对此,报告提出三大品牌建设建议:一是深化媒体协同与地域渗透,构建“央媒引领—省媒联动—地市扎根”的传播梯队,通过“静乐藜麦文化周”等活动强化本土情感联结;二是重构内容生态与平台联动,针对短视频平台的内容同质化问题,开发“控糖早餐杯”“育儿营养餐”等场景化轻量化内容,并打通“种草—搜索—转化”闭环;三是精准触达多元消费圈层,面向男性群体强化“运动高蛋白补给”定位,针对女性群体深化“家庭健康管家”角色,并通过区域化精准供给策略,构建从认知到忠诚的完整用户链路。
作为新华·静乐藜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传播力指数的持续向好,不仅印证了静乐藜麦在品牌建设上的显著成效,更为其从“地方特产”迈向“全国乃至全球知名健康食品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赵霓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北京11月7日电(韩燕)新华·静乐藜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品牌传播力分项指数2025年第三季度运行结果显示,品牌传播力指数稳步提升至105.01点,环比增长2.37%;品牌知名度指数更是一举突破110点大关,达110.45点,环比激增4.79%,彰显出“中国藜麦之乡”在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上的强劲动能。
图为品牌影响力指数(2022Q1至2025Q3)
数据来源:新华指数研究院
主流媒体声量跃升,构建“三位一体”品牌叙事
三季度,静乐藜麦在主流媒体的声量实现显著突破。主流媒体知名度指数强势回升至105.58点,环比大涨12.5%,自2025年以来首次重返100点基准线上方。这一跃升得益于新华社、央视网、新华网等央媒矩阵的集中报道。其中,新华社于9月25日发布的《黄土高原上的丰收故事:一穗藜麦,引领养生“新潮流”》一文引发全网广泛关注,转载量高达132篇,成为本季度传播高点。
图为主流媒体知名度指数(2022Q2至2025Q3)
数据来源:新华指数研究院
主流媒体的报道聚焦“红色文化+绿色发展+产业振兴”三位一体叙事。一方面,通过《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红色热土 金色“收成”》等稿件,将晋绥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与藜麦产业的金色丰收相融合;另一方面,深入报道静乐县依托“中国藜麦之乡”品牌,推动特色农业向“特”“优”转型的实践;同时,大量稿件如《小作物成就大产业 特色种植铺就富民路》生动展现了藜麦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显著成效,有效夯实了品牌的公信力与社会美誉度。
传播格局持续分化,短视频与搜索指数显韧性
本季度,静乐藜麦的全媒体传播生态呈现出“内容提质、平台分化”的鲜明特征。微信生态表现尤为亮眼,热度指数跃升至160.53点,环比增长18.7%,私域运营成效显著。然而,微博热度则小幅回调至97.49点,反映出其热点响应机制有待加强。在短视频平台,快手与抖音热度虽有小幅回落,分别降至174.47点与147.39点,但用户对“有机种植溯源”等系列内容的关注度持续走高,播放量环比增长32%,显示出内容创新的强大潜力。
值得关注的是,品牌搜索指数在经历连续三个季度下滑后,于本季度企稳回升至57.05点,释放出用户主动关注度修复的积极信号。从用户画像看,30-39岁中青年群体仍是核心消费层,占比达34.08%;同时,男性搜索偏好度(51.20%)首次超越女性,反映出品牌在“运动营养”等新场景布局初见成效。
图为2025Q3藜麦用户年龄画像
数据来源:新华指数研究院
传播呈现“外热内冷”态势,品牌建设迈向精准深耕
报告显示,静乐藜麦的媒体传播策略延续“全国化深化、本土化薄弱”的格局。省外媒体声量占比高达95.8%,而省内媒体声量仅占4.2%,本土情感联结与产业认同亟待加强。这种“外热内冷”的传播态势,虽然凸显了品牌的全国化潜力,但也可能制约区域产业链价值的深度释放。
图为媒体对静乐藜麦发文量统计图(2025Q3)
数据来源:新华指数研究院
对此,报告提出三大品牌建设建议:一是深化媒体协同与地域渗透,构建“央媒引领—省媒联动—地市扎根”的传播梯队,通过“静乐藜麦文化周”等活动强化本土情感联结;二是重构内容生态与平台联动,针对短视频平台的内容同质化问题,开发“控糖早餐杯”“育儿营养餐”等场景化轻量化内容,并打通“种草—搜索—转化”闭环;三是精准触达多元消费圈层,面向男性群体强化“运动高蛋白补给”定位,针对女性群体深化“家庭健康管家”角色,并通过区域化精准供给策略,构建从认知到忠诚的完整用户链路。
作为新华·静乐藜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传播力指数的持续向好,不仅印证了静乐藜麦在品牌建设上的显著成效,更为其从“地方特产”迈向“全国乃至全球知名健康食品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赵霓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