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则重磅消息在全球资本市场和科技圈掀起波澜,芬兰通信巨头诺基亚公司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公司董事会已决议提交申请,诺基亚将股票(ISIN:FI0009000681)从巴黎泛欧交易所的监管市场退市。
据了解,诺基亚做出提交退市申请的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基于对在巴黎泛欧交易所上市相关的交易量、成本及行政要求的全面评估。
从交易量来看,诺基亚在巴黎市场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日均成交量连百万欧元都难以达到,与在芬兰赫尔辛基纳斯达克交易所的主场相比,差距悬殊,有时巴黎的交易量连主场的1%都达不到。如此低迷的交易量,使得巴黎市场对于诺基亚而言,更像是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在成本方面,维持上市所需支付的费用却高得惊人。每年直接间接花出去的钱就得数百万欧元,这其中合规审查、信息披露等行政工作,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投入和回报完全不成正比。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每一分钱都需要花在刀刃上,显然,继续在巴黎泛欧交易所上市,对于诺基亚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划算的选择。
曾经的“手机霸主”从巅峰到谷底
诺基亚的崛起始于1996年。彼时,其3210机型以1.6亿台销量创下功能机时代神话,2006年塞班系统手机年销量突破4亿部,全球市场份额高达40%。
然而,2007年iPhone的横空出世彻底改写了行业规则。诺基亚因固守封闭的塞班系统,错失安卓合作机遇,转投Windows Phone后又因生态薄弱迅速溃败。2013年,其手机业务亏损52亿欧元,市场份额骤降至3%,最终以72亿美元将业务出售给微软,黯然退出消费电子市场。
“诺基亚的失败在于对技术趋势的误判。”行业分析师指出,“当苹果用触屏交互重新定义手机时,诺基亚仍沉迷于键盘机型的优化,N97等产品体验被竞品碾压,用户流失成为必然。”
甩掉手机包袱后,2014年以17亿欧元回购诺西通信,强化基站业务;2015年:斥资166亿美元收购阿尔卡特朗讯,整合后成为全球第二大光网络设备供应商;2025年:以23亿美元收购Infinera,拿下全球20%光网络市场,形成覆盖基站、核心网、光传输的全链条布局。
在专利领域,诺基亚手握2万项通信专利(含3000+项5G核心专利),每年从苹果、三星等厂商收取超15亿欧元授权费,形成稳定现金流。2025年财报显示,其通信设备已部署全球20国铁路系统,FRMCS高铁通信延迟控制在10ms内,并获得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巨头数据中心订单。
诺基亚将未来押注于6G和AI技术。6G研发投入10亿欧元建设“无线之家”实验室,重点突破频谱效率、IP网络与云原生架构。其与英伟达合作推出的Arc Aerial RAN Computer平台,实测可提升6G上行覆盖距离10%-25%,降低部署成本;AI融合通过机器学习模型优化网络覆盖,例如基于RSCP测量的AI驱动网络管理,可适应复杂无线电环境,提升信号稳定性。
诺基亚还主导欧盟“Hexa-X”计划,目标2030年实现6G商用,并在德国投资3.6亿欧元研发6G芯片,提升欧洲在下一代通信技术中的话语权。“诺基亚的6G布局具有前瞻性。”通信专家评价,“其超宽带通信、智能通信技术等关键领域研发,可能重塑全球通信标准。”
从木材厂到手机霸主,再到通信基础设施巨头,诺基亚的160年历史充满跌宕。2025年的退市决定,既是应对短期市场波动的权宜之计,更是聚焦长期技术竞争的战略选择。
6G与AI重塑全球通信产业新格局
在2025年全球通信产业的关键转折点,诺基亚凭借在6G与AI领域的突破性布局,正从昔日手机霸主蜕变为下一代通信技术的核心引领者。这家拥有160年历史的芬兰企业,通过技术革新、生态合作与战略重组,在6G标准制定、AI原生网络构建及垂直行业赋能三大维度实现全面突破,为全球通信产业开辟新范式。
诺基亚与德国测试测量巨头罗德与施瓦茨联合研发的全球首款AI驱动6G接收器,成为行业技术里程碑。该设备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实时补偿高频信号失真,在真实环境中实现上行链路覆盖距离提升10%-25%,使运营商可在现有5G基站基础上直接部署6G,大幅降低建网成本。测试数据显示,采用该技术的6G网络在30GHz频段下,单基站覆盖半径从200米扩展至250米,吞吐量提升18%,功耗效率优化12%。
这一突破源于诺基亚贝尔实验室的底层创新。实验室核心研究团队开发的自适应信号处理架构,将AI模型嵌入射频前端,通过海量数据训练实现毫秒级信道预测。罗德与施瓦茨提供的FSWX频谱分析仪与SMW200A信号源,构建了从信号生成到AI推理的完整验证链,为6G预标准化提供关键硬件支撑。
诺基亚与英伟达的战略合作,标志着通信与计算产业深度融合的里程碑。英伟达以10亿美元战略投资诺基亚,获得2.9%股权,双方联合开发基于CUDA架构的AI-RAN(无线接入网)平台。该平台整合英伟达Aerial RAN Computer Pro加速计算芯片与诺基亚5G/6G软件栈,支持运营商通过软件升级实现从5G-Advanced向6G平滑过渡。
合作核心在于将AI嵌入通信协议栈。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指出:“AI-RAN将重构电信基础设施,使网络具备自适应资源分配能力。”测试数据显示,搭载AI-RAN的6G基站可动态调整波束赋形参数,在密集城区场景下提升边缘用户速率40%,同时降低空口时延至1毫秒以内。T-Mobile美国计划于2026年启动现场验证,重点测试自动驾驶、工业机器人等低时延高可靠场景。
诺基亚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面向具身智能的生成式智能体仿真训练平台(NGAST)”,荣获领先科技奖。该平台通过工业场景数据建模与千倍数据扩增技术,将人形机器人训练效率提升300%,在汽车制造领域实现产线柔性部署与高危作业替代。
与上汽通用的合作案例显示,NGAST平台使焊接机器人对复杂曲面的适应精度达到0.02毫米,较传统方案提升50%;在危险品搬运场景中,机器人通过强化学习模型自主规划路径,减少人工干预时间70%。诺基亚贝尔首席执行官程刚表示:“我们正将6G的通感算智一体化能力注入工业血脉,未来三年计划在10个行业部署200个智能体解决方案。”
据Omdia预测,6G与边缘AI融合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突破5000亿美元。诺基亚已制定清晰路线图:2027年启动6G预商用部署,2028年发布首版6G标准,2030年实现全面商用。其目标是在6G时代占据全球30%市场份额,重塑通信产业价值分配格局。
从手机帝国到通信隐形冠军,诺基亚的转型之路印证了“技术深度决定产业高度”的铁律。在6G与AI交汇的十字路口,这家百年企业正以底层创新突破物理极限,以生态合作重构产业规则。
原文标题 : 160年发展史正式宣布退市,诺基亚把未来押注6G与AI
近期,一则重磅消息在全球资本市场和科技圈掀起波澜,芬兰通信巨头诺基亚公司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公司董事会已决议提交申请,诺基亚将股票(ISIN:FI0009000681)从巴黎泛欧交易所的监管市场退市。
据了解,诺基亚做出提交退市申请的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基于对在巴黎泛欧交易所上市相关的交易量、成本及行政要求的全面评估。
从交易量来看,诺基亚在巴黎市场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日均成交量连百万欧元都难以达到,与在芬兰赫尔辛基纳斯达克交易所的主场相比,差距悬殊,有时巴黎的交易量连主场的1%都达不到。如此低迷的交易量,使得巴黎市场对于诺基亚而言,更像是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在成本方面,维持上市所需支付的费用却高得惊人。每年直接间接花出去的钱就得数百万欧元,这其中合规审查、信息披露等行政工作,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投入和回报完全不成正比。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每一分钱都需要花在刀刃上,显然,继续在巴黎泛欧交易所上市,对于诺基亚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划算的选择。
曾经的“手机霸主”从巅峰到谷底
诺基亚的崛起始于1996年。彼时,其3210机型以1.6亿台销量创下功能机时代神话,2006年塞班系统手机年销量突破4亿部,全球市场份额高达40%。
然而,2007年iPhone的横空出世彻底改写了行业规则。诺基亚因固守封闭的塞班系统,错失安卓合作机遇,转投Windows Phone后又因生态薄弱迅速溃败。2013年,其手机业务亏损52亿欧元,市场份额骤降至3%,最终以72亿美元将业务出售给微软,黯然退出消费电子市场。
“诺基亚的失败在于对技术趋势的误判。”行业分析师指出,“当苹果用触屏交互重新定义手机时,诺基亚仍沉迷于键盘机型的优化,N97等产品体验被竞品碾压,用户流失成为必然。”
甩掉手机包袱后,2014年以17亿欧元回购诺西通信,强化基站业务;2015年:斥资166亿美元收购阿尔卡特朗讯,整合后成为全球第二大光网络设备供应商;2025年:以23亿美元收购Infinera,拿下全球20%光网络市场,形成覆盖基站、核心网、光传输的全链条布局。
在专利领域,诺基亚手握2万项通信专利(含3000+项5G核心专利),每年从苹果、三星等厂商收取超15亿欧元授权费,形成稳定现金流。2025年财报显示,其通信设备已部署全球20国铁路系统,FRMCS高铁通信延迟控制在10ms内,并获得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巨头数据中心订单。
诺基亚将未来押注于6G和AI技术。6G研发投入10亿欧元建设“无线之家”实验室,重点突破频谱效率、IP网络与云原生架构。其与英伟达合作推出的Arc Aerial RAN Computer平台,实测可提升6G上行覆盖距离10%-25%,降低部署成本;AI融合通过机器学习模型优化网络覆盖,例如基于RSCP测量的AI驱动网络管理,可适应复杂无线电环境,提升信号稳定性。
诺基亚还主导欧盟“Hexa-X”计划,目标2030年实现6G商用,并在德国投资3.6亿欧元研发6G芯片,提升欧洲在下一代通信技术中的话语权。“诺基亚的6G布局具有前瞻性。”通信专家评价,“其超宽带通信、智能通信技术等关键领域研发,可能重塑全球通信标准。”
从木材厂到手机霸主,再到通信基础设施巨头,诺基亚的160年历史充满跌宕。2025年的退市决定,既是应对短期市场波动的权宜之计,更是聚焦长期技术竞争的战略选择。
6G与AI重塑全球通信产业新格局
在2025年全球通信产业的关键转折点,诺基亚凭借在6G与AI领域的突破性布局,正从昔日手机霸主蜕变为下一代通信技术的核心引领者。这家拥有160年历史的芬兰企业,通过技术革新、生态合作与战略重组,在6G标准制定、AI原生网络构建及垂直行业赋能三大维度实现全面突破,为全球通信产业开辟新范式。
诺基亚与德国测试测量巨头罗德与施瓦茨联合研发的全球首款AI驱动6G接收器,成为行业技术里程碑。该设备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实时补偿高频信号失真,在真实环境中实现上行链路覆盖距离提升10%-25%,使运营商可在现有5G基站基础上直接部署6G,大幅降低建网成本。测试数据显示,采用该技术的6G网络在30GHz频段下,单基站覆盖半径从200米扩展至250米,吞吐量提升18%,功耗效率优化12%。
这一突破源于诺基亚贝尔实验室的底层创新。实验室核心研究团队开发的自适应信号处理架构,将AI模型嵌入射频前端,通过海量数据训练实现毫秒级信道预测。罗德与施瓦茨提供的FSWX频谱分析仪与SMW200A信号源,构建了从信号生成到AI推理的完整验证链,为6G预标准化提供关键硬件支撑。
诺基亚与英伟达的战略合作,标志着通信与计算产业深度融合的里程碑。英伟达以10亿美元战略投资诺基亚,获得2.9%股权,双方联合开发基于CUDA架构的AI-RAN(无线接入网)平台。该平台整合英伟达Aerial RAN Computer Pro加速计算芯片与诺基亚5G/6G软件栈,支持运营商通过软件升级实现从5G-Advanced向6G平滑过渡。
合作核心在于将AI嵌入通信协议栈。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指出:“AI-RAN将重构电信基础设施,使网络具备自适应资源分配能力。”测试数据显示,搭载AI-RAN的6G基站可动态调整波束赋形参数,在密集城区场景下提升边缘用户速率40%,同时降低空口时延至1毫秒以内。T-Mobile美国计划于2026年启动现场验证,重点测试自动驾驶、工业机器人等低时延高可靠场景。
诺基亚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面向具身智能的生成式智能体仿真训练平台(NGAST)”,荣获领先科技奖。该平台通过工业场景数据建模与千倍数据扩增技术,将人形机器人训练效率提升300%,在汽车制造领域实现产线柔性部署与高危作业替代。
与上汽通用的合作案例显示,NGAST平台使焊接机器人对复杂曲面的适应精度达到0.02毫米,较传统方案提升50%;在危险品搬运场景中,机器人通过强化学习模型自主规划路径,减少人工干预时间70%。诺基亚贝尔首席执行官程刚表示:“我们正将6G的通感算智一体化能力注入工业血脉,未来三年计划在10个行业部署200个智能体解决方案。”
据Omdia预测,6G与边缘AI融合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突破5000亿美元。诺基亚已制定清晰路线图:2027年启动6G预商用部署,2028年发布首版6G标准,2030年实现全面商用。其目标是在6G时代占据全球30%市场份额,重塑通信产业价值分配格局。
从手机帝国到通信隐形冠军,诺基亚的转型之路印证了“技术深度决定产业高度”的铁律。在6G与AI交汇的十字路口,这家百年企业正以底层创新突破物理极限,以生态合作重构产业规则。
原文标题 : 160年发展史正式宣布退市,诺基亚把未来押注6G与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