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年,四川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空白点”动态清零 | 聚焦四川“十四五”成就发布·保障和改善民生③

川观新闻

2天前

聚焦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系统推出“一次挂号管三天”、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便民惠民举措,让医疗卫生服务更省心、更安心、更暖心。

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 刘春华 秦勇

11月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刘会英围绕四川“十四五”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主要成就作介绍并答记者问,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有关负责人参加答记者问。

刘会英介绍,“十四五”期间,四川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推进健康四川建设,人民幸福生活的健康基石更加稳固。

着力提升群众健康水平。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6.7个百分点,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下降1.59个百分点,人均预期寿命达78.8岁、比“十三五”期末增加1.24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指标持续下降并达到历史最低。

全面构建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3个国家医学中心和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地四川,77个国家级和33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均衡布局21个市(州),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空白点”动态清零,加快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疾控体系架构实现系统性重塑。全省组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39个、县域医共体192个,近74%的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能力水平。

持续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聚焦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系统推出“一次挂号管三天”、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便民惠民举措,让医疗卫生服务更省心、更安心、更暖心。

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负担。着力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平稳落地国家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全省试点首轮调价方案,累计有1063种药品和40类医用耗材通过集采落地,确保人民群众用上质优价宜的药品和器械。

聚焦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系统推出“一次挂号管三天”、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便民惠民举措,让医疗卫生服务更省心、更安心、更暖心。

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 刘春华 秦勇

11月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刘会英围绕四川“十四五”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主要成就作介绍并答记者问,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有关负责人参加答记者问。

刘会英介绍,“十四五”期间,四川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推进健康四川建设,人民幸福生活的健康基石更加稳固。

着力提升群众健康水平。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6.7个百分点,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下降1.59个百分点,人均预期寿命达78.8岁、比“十三五”期末增加1.24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指标持续下降并达到历史最低。

全面构建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3个国家医学中心和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地四川,77个国家级和33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均衡布局21个市(州),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空白点”动态清零,加快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疾控体系架构实现系统性重塑。全省组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39个、县域医共体192个,近74%的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能力水平。

持续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聚焦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系统推出“一次挂号管三天”、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便民惠民举措,让医疗卫生服务更省心、更安心、更暖心。

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负担。着力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平稳落地国家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全省试点首轮调价方案,累计有1063种药品和40类医用耗材通过集采落地,确保人民群众用上质优价宜的药品和器械。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