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新加坡11月6日电(记者 刘春涛)新加坡银行6日发布的最新股权策略报告指出,近期亚洲股市(特别是科技股占比较高的地区)的波动性上升是一次“健康的回调”,短期波动或为投资者提供了积累优质资产的良机。
报告重申维持对亚洲(日本除外)股票的“增持”立场。
报告指出,在经历了今年以来的强劲上涨后,亚洲股市出现回调“并不意外”。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底,MSCI亚洲(日本除外)指数以美元计算的总回报率高达30.3%,MSCI日本指数也录得22.7%的强劲涨幅。
此轮涨势主要由信息技术(+49.3%)和通信服务(+43.9%)板块引领。
新加坡银行股票策略主管刘培涵(Low Pei Han)在报告中分析称,近期的波动主要受几个因素影响:一是美国科技股的抛售引发了对部分领域估值过高的担忧;二是美联储下次降息时机的不确定性也给市场情绪带来扰动。
报告认为,尽管短期内波动可能持续,但这为投资者提供了以更具吸引力的估值,是积累基本面强劲公司股票的机会。
从区域来看,占MSCI亚洲(日本除外)指数约40%权重的“A+H”股票,是今年以来该指数“出色表现的主要推动力”。
新加坡银行对“A+H”股市“在中期保持建设性看法”,并重申其“杠铃策略”——即配置优质收益型股票以缓冲市场波动,同时在11月业绩期明朗后有选择地增加贝塔敞口。
对于近期波动较大的其他科技市场,报告分析指出,韩国股市今年表现亮眼,但估值已触及“十年高点”,需要未来几个月更坚实的盈利升级来支撑。对于日本(中性评级),报告认为其股市受到了“高市交易”的提振。
报告提醒,投资者仍需关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部分国家、地区的政治发展、关税对企业盈利的影响以及美联储降息时机等风险。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新加坡11月6日电(记者 刘春涛)新加坡银行6日发布的最新股权策略报告指出,近期亚洲股市(特别是科技股占比较高的地区)的波动性上升是一次“健康的回调”,短期波动或为投资者提供了积累优质资产的良机。
报告重申维持对亚洲(日本除外)股票的“增持”立场。
报告指出,在经历了今年以来的强劲上涨后,亚洲股市出现回调“并不意外”。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底,MSCI亚洲(日本除外)指数以美元计算的总回报率高达30.3%,MSCI日本指数也录得22.7%的强劲涨幅。
此轮涨势主要由信息技术(+49.3%)和通信服务(+43.9%)板块引领。
新加坡银行股票策略主管刘培涵(Low Pei Han)在报告中分析称,近期的波动主要受几个因素影响:一是美国科技股的抛售引发了对部分领域估值过高的担忧;二是美联储下次降息时机的不确定性也给市场情绪带来扰动。
报告认为,尽管短期内波动可能持续,但这为投资者提供了以更具吸引力的估值,是积累基本面强劲公司股票的机会。
从区域来看,占MSCI亚洲(日本除外)指数约40%权重的“A+H”股票,是今年以来该指数“出色表现的主要推动力”。
新加坡银行对“A+H”股市“在中期保持建设性看法”,并重申其“杠铃策略”——即配置优质收益型股票以缓冲市场波动,同时在11月业绩期明朗后有选择地增加贝塔敞口。
对于近期波动较大的其他科技市场,报告分析指出,韩国股市今年表现亮眼,但估值已触及“十年高点”,需要未来几个月更坚实的盈利升级来支撑。对于日本(中性评级),报告认为其股市受到了“高市交易”的提振。
报告提醒,投资者仍需关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部分国家、地区的政治发展、关税对企业盈利的影响以及美联储降息时机等风险。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