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县百万亩棉田残膜机械化回收 筑牢农业绿色根基

轮台县委宣传部

20小时前

轮台县通过强化机械配置、健全回收网络,让残膜回收成为农业生产“必选项”,既改善了耕地质量,又提升了农作物产量,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当前,秋收备耕工作进入关键阶段,新疆轮台县聚焦农田白色污染治理,全力推进100余万亩棉田残膜回收工作,通过机械化作业与完善回收体系,为耕地“减负提质”,保障农业生产有序推进,助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10月31日,轮台县哈尔巴克乡的棉田里一派繁忙景象。大型拖拉机牵引着秸秆粉碎残膜回收一体机穿梭作业,轰鸣声中,设备高效分离残膜与土壤、秸秆等杂质,将残膜快速卷起并收集至后置聚膜框,实现了农田残膜的洁净回收。

“我今年种了七八百亩棉花,往年没回收残膜时,地里薄膜残留多,亩产一直徘徊在三百多到四百公斤。今年用残膜回收机,才3天就把地里的残膜收得干干净净。这机器是真管用,现在亩产直接提升到四百多近五百公斤,残膜回收的好处太明显了!以后肯定要年年坚持用机器收残膜,这钱花得值。”轮台县哈尔巴克乡吾夏克铁热克村棉农张红伟介绍道。

农户的认可背后,是残膜回收机械的高效作业支撑。先进设备的投入使用,不仅大幅缩短了回收周期,更保证了回收质量,让农田残膜清理不再成为困扰种植户的难题。

残膜回收作业驾驶员王亚光说:“我有两台残膜回收机,一台机子正常连续作业一天一夜,就能覆盖400亩地,而且回收效果特别好,地里的残膜能收得干干净净。”

驾驶员口中的高效作业,离不开当地完善的残膜回收体系建设。轮台县从机械配置到回收网络布局,全方位发力,为残膜回收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轮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柳文利说:“目前轮台县已配备597台残膜回收机械,98%以上的残膜通过机械完成回收;同时在各乡镇布局65个残膜回收网点、建成7个乡镇级残膜回收站,一套完整的残膜回收体系已全面构建。”

据悉,轮台县通过强化机械配置、健全回收网络,让残膜回收成为农业生产“必选项”,既改善了耕地质量,又提升了农作物产量,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轮台县通过强化机械配置、健全回收网络,让残膜回收成为农业生产“必选项”,既改善了耕地质量,又提升了农作物产量,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当前,秋收备耕工作进入关键阶段,新疆轮台县聚焦农田白色污染治理,全力推进100余万亩棉田残膜回收工作,通过机械化作业与完善回收体系,为耕地“减负提质”,保障农业生产有序推进,助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10月31日,轮台县哈尔巴克乡的棉田里一派繁忙景象。大型拖拉机牵引着秸秆粉碎残膜回收一体机穿梭作业,轰鸣声中,设备高效分离残膜与土壤、秸秆等杂质,将残膜快速卷起并收集至后置聚膜框,实现了农田残膜的洁净回收。

“我今年种了七八百亩棉花,往年没回收残膜时,地里薄膜残留多,亩产一直徘徊在三百多到四百公斤。今年用残膜回收机,才3天就把地里的残膜收得干干净净。这机器是真管用,现在亩产直接提升到四百多近五百公斤,残膜回收的好处太明显了!以后肯定要年年坚持用机器收残膜,这钱花得值。”轮台县哈尔巴克乡吾夏克铁热克村棉农张红伟介绍道。

农户的认可背后,是残膜回收机械的高效作业支撑。先进设备的投入使用,不仅大幅缩短了回收周期,更保证了回收质量,让农田残膜清理不再成为困扰种植户的难题。

残膜回收作业驾驶员王亚光说:“我有两台残膜回收机,一台机子正常连续作业一天一夜,就能覆盖400亩地,而且回收效果特别好,地里的残膜能收得干干净净。”

驾驶员口中的高效作业,离不开当地完善的残膜回收体系建设。轮台县从机械配置到回收网络布局,全方位发力,为残膜回收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轮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柳文利说:“目前轮台县已配备597台残膜回收机械,98%以上的残膜通过机械完成回收;同时在各乡镇布局65个残膜回收网点、建成7个乡镇级残膜回收站,一套完整的残膜回收体系已全面构建。”

据悉,轮台县通过强化机械配置、健全回收网络,让残膜回收成为农业生产“必选项”,既改善了耕地质量,又提升了农作物产量,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