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狗用作物流?康迪科技加码“最后一公里”

观察者网

4天前

政策层面持续加码支持,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将物流列为新一代智能终端普及重点领域,同时“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出推动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为四足机器人在物流配送、安防巡检、特种作业等场景的落地提供政策支撑。

11月4日,康迪科技集团宣布,其与杭州云深处科技基于Lite3机器狗联合开发的“智能配送机器狗解决方案”,已完成条形码验证、语音交互、自动储物等关键功能模块开发测试,即将进入试点与商业化验证阶段。

此举既为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提供新方向,也标志着双方在四足机器人这一快速增长的赛道中,进一步深化合作布局。

据介绍,康迪科技这款智能配送机器狗,针对小区、办公楼等有门禁管理的场景设计,配备自主研发的专用配送箱及软硬件集成系统。

其操作流程为:快递员通过系统选定机器狗并输入地址,机器狗抵达目的地后,经条形码身份验证与语音交互提示,引导收件人开启自动储物柜取件,操作后会提示关闭柜门。目前,自主导航与自动返回功能正按计划开发,未来有望实现全流程无人化配送。

合作方杭州云深处科技的Lite3机器狗,为方案提供硬件支撑。该机器狗关节扭矩较前代提升50%,转矩密度、响应带宽及反向传动效率表现良好,运动灵巧且越障能力强,支持低延迟第一视角实时图传,可通过模块化拓展功能;其激光版本具备自主导航能力,续航1.5-2小时,能满足短途高频配送需求。

2025年以来,全球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其中四足机器人凭借地形适应性强、应用场景多元的优势,成为具身智能领域的核心细分赛道。在国内,政策层面持续加码支持,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将物流列为新一代智能终端普及重点领域,同时“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出推动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为四足机器人在物流配送、安防巡检、特种作业等场景的落地提供政策支撑。

从市场需求看,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人力成本攀升(2024年国内快递行业人均配送成本同比上涨12%)、工业安防对 24 小时不间断巡检的需求增加、高端消费场景(如高尔夫球场)智能化升级诉求,共同推动四足机器人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据行业测算,2025年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亿美元,国内市场占比超30%,但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尚未形成绝对垄断的竞争格局,头部企业凭借技术积累抢占高端市场,腰部企业则通过场景化合作与成本控制寻求突围。

从赛道位置看,云深处科技属于国内四足机器人头部阵营,是行业内少数具备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

截至2025年7月,公司已完成近5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达晨财智、中国国新控股、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等国资与知名机构,资金主要用于运动控制算法优化、人形机器人研发及海外市场拓展。商业化落地方面,公司产品已进入安防巡检(与青鸟消防合作)、科研教育(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采购)、物流配送(与康迪科技合作)等场景,2024 年商业化收入同比增长 80%。

但公司面临宇树科技的直接竞争——后者在算法迭代速度、产品迭代周期上略占优势,且更早布局消费级市场,双方在安防巡检、科研领域的客户争夺较为激烈。

此次其与康迪科技联合开发的“智能配送机器狗解决方案”,是双方在物流配送领域的新一轮尝试。

政策层面持续加码支持,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将物流列为新一代智能终端普及重点领域,同时“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出推动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为四足机器人在物流配送、安防巡检、特种作业等场景的落地提供政策支撑。

11月4日,康迪科技集团宣布,其与杭州云深处科技基于Lite3机器狗联合开发的“智能配送机器狗解决方案”,已完成条形码验证、语音交互、自动储物等关键功能模块开发测试,即将进入试点与商业化验证阶段。

此举既为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提供新方向,也标志着双方在四足机器人这一快速增长的赛道中,进一步深化合作布局。

据介绍,康迪科技这款智能配送机器狗,针对小区、办公楼等有门禁管理的场景设计,配备自主研发的专用配送箱及软硬件集成系统。

其操作流程为:快递员通过系统选定机器狗并输入地址,机器狗抵达目的地后,经条形码身份验证与语音交互提示,引导收件人开启自动储物柜取件,操作后会提示关闭柜门。目前,自主导航与自动返回功能正按计划开发,未来有望实现全流程无人化配送。

合作方杭州云深处科技的Lite3机器狗,为方案提供硬件支撑。该机器狗关节扭矩较前代提升50%,转矩密度、响应带宽及反向传动效率表现良好,运动灵巧且越障能力强,支持低延迟第一视角实时图传,可通过模块化拓展功能;其激光版本具备自主导航能力,续航1.5-2小时,能满足短途高频配送需求。

2025年以来,全球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其中四足机器人凭借地形适应性强、应用场景多元的优势,成为具身智能领域的核心细分赛道。在国内,政策层面持续加码支持,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将物流列为新一代智能终端普及重点领域,同时“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出推动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为四足机器人在物流配送、安防巡检、特种作业等场景的落地提供政策支撑。

从市场需求看,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人力成本攀升(2024年国内快递行业人均配送成本同比上涨12%)、工业安防对 24 小时不间断巡检的需求增加、高端消费场景(如高尔夫球场)智能化升级诉求,共同推动四足机器人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据行业测算,2025年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亿美元,国内市场占比超30%,但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尚未形成绝对垄断的竞争格局,头部企业凭借技术积累抢占高端市场,腰部企业则通过场景化合作与成本控制寻求突围。

从赛道位置看,云深处科技属于国内四足机器人头部阵营,是行业内少数具备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

截至2025年7月,公司已完成近5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达晨财智、中国国新控股、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等国资与知名机构,资金主要用于运动控制算法优化、人形机器人研发及海外市场拓展。商业化落地方面,公司产品已进入安防巡检(与青鸟消防合作)、科研教育(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采购)、物流配送(与康迪科技合作)等场景,2024 年商业化收入同比增长 80%。

但公司面临宇树科技的直接竞争——后者在算法迭代速度、产品迭代周期上略占优势,且更早布局消费级市场,双方在安防巡检、科研领域的客户争夺较为激烈。

此次其与康迪科技联合开发的“智能配送机器狗解决方案”,是双方在物流配送领域的新一轮尝试。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