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股市捷报频传:日经指数突破52000点,迎来历史“高光时刻”;A股时隔十年重回4000点,呈现“史诗级”上涨态势。在流动性充裕与AI科技浪潮的双重推动下,多国资本市场轮番上演惊艳表现。
与此同时,市场目光正悄然转向一个长期被低估的区域——欧洲。随着“宽财政”接力棒的传递,欧洲股市正走出独立行情,其中德国股市年内累计涨幅突破20%,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凭借其独特的估值优势与政策红利,欧洲正从昔日的“价值洼地”崛起为2025年全球资产配置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
欧洲能否为全球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其黑马姿态的背后,是否意味着全球资金正重新审视并加速布局这一长期被低估的市场?
欧洲股市何以“跑赢美股”?
今年以来,欧洲股市整体表现出色。尽管4月初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出现阶段性回调,但欧洲股市展现出显著韧性,快速收复失地、迎来反弹,整体走势跑赢多数发达市场。从昔日被质疑“缺乏竞争力”到如今持续“跑赢美股”,其背后反映的是欧洲经济基本面的改善、政策红利的释放以及全球资金再配置的共振效应。
一、汇率东风:欧元升值的“放大器”效应
2025年美元温和走弱与欧元稳步升值,为欧洲资产带来了显著的“汇率放大效应”。以美元计价的投资者在享受股市上涨收益的同时,更获得了可观的汇兑收益,形成“汇率+资产”双重回报,吸引了全球资本的大规模涌入,为市场提供了充沛的流动性支持。
二、政策共振:货币与财政的协同发力
相比于美联储的犹豫不决,欧洲央行率先开启降息周期,自2024年6月起已连续八次降息,显著改善了企业的融资环境。
与此同时,财政政策也在同步发力:德国推出规模达5000亿欧元的跨年度基建计划,欧盟“下一代基金”持续向南欧和东欧地区投放结构性投资。此外,数字欧元项目的稳步推进,正逐步提升欧元区在支付领域的自主性与竞争力。
这种货币宽松与财政扩张的政策组合,为欧洲经济复苏提供了双重保障。
三、环境改善:地缘阴云与经济晴空
地缘冲突缓和:俄乌停火谈判取得进展,减轻了市场对欧洲能源供应安全和产业链稳定的忧虑。
经济盈利韧性:欧元区10月综合PMI录得52.2,连续十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制造业复苏态势明确。
在金融、能源、工业材料及医疗保健等板块的强势带动下,欧洲企业盈利普遍超出预期。德银研究进一步预测,2026年德国经济有望实现2%的增长,超过美国预期,显示出市场对欧洲长期增长信心。
四、估值洼地:全球资金的“再平衡”目标
相较于美股,欧洲主要指数市盈率均显著低于标普500,形成了明显的“估值洼地”。
这一估值优势在科技股估值高企、AI领域出现泡沫化担忧、美国债务压力持续积累的背景下尤为凸显,促使国际资金将欧洲视为当前最具性价比的配置方向。2025年,欧洲股票基金创下近二十五年来的资金净流入史上第二高的纪录,充分证明全球资本对其估值修复与增长潜力的高度认可。
布局“欧洲时代”:把握机遇窗口,应对风险挑战
展望未来,在宽财政政策和企业盈利改善的双重推动下,欧元资产有望迎来进一步重估——德债收益率温和上行、欧股相对超额收益扩大、欧元汇率稳步走强等趋势均值得期待。流动性环境的改善与企业盈利的稳健增长,正共同推动欧洲从“估值洼地”向“价值重塑”的叙事转变。
然而,机遇背后风险犹存。随着特朗普“2.0时代”的开启,贸易政策反复动荡,地缘政治冲突风险未消,全球通胀压力持续上升。此外,欧洲自身亦面临结构性挑战,如科技成长型产业投入不足、法国政治不确定性加剧、影子银行体系潜在风险,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长期增长约束。
当前欧洲市场正处在机遇与风险交织的关键窗口,投资者始终应保持警惕,在把握欧洲结构性机会的同时,坚持全球化配置、多元化布局,也可以借道全球FOF类的产品实现一站式配置,通过分散投资降低单一市场风险,以更稳健的姿态参与全球股市。
(转载自好买香港公众号)
风险提示:投资于国际证券市场,除了需要承担与国内证券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国际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也需要投资者注意。
好买香港提醒:本文版权为好买香港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如有转载需求,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近期,全球股市捷报频传:日经指数突破52000点,迎来历史“高光时刻”;A股时隔十年重回4000点,呈现“史诗级”上涨态势。在流动性充裕与AI科技浪潮的双重推动下,多国资本市场轮番上演惊艳表现。
与此同时,市场目光正悄然转向一个长期被低估的区域——欧洲。随着“宽财政”接力棒的传递,欧洲股市正走出独立行情,其中德国股市年内累计涨幅突破20%,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凭借其独特的估值优势与政策红利,欧洲正从昔日的“价值洼地”崛起为2025年全球资产配置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
欧洲能否为全球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其黑马姿态的背后,是否意味着全球资金正重新审视并加速布局这一长期被低估的市场?
欧洲股市何以“跑赢美股”?
今年以来,欧洲股市整体表现出色。尽管4月初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出现阶段性回调,但欧洲股市展现出显著韧性,快速收复失地、迎来反弹,整体走势跑赢多数发达市场。从昔日被质疑“缺乏竞争力”到如今持续“跑赢美股”,其背后反映的是欧洲经济基本面的改善、政策红利的释放以及全球资金再配置的共振效应。
一、汇率东风:欧元升值的“放大器”效应
2025年美元温和走弱与欧元稳步升值,为欧洲资产带来了显著的“汇率放大效应”。以美元计价的投资者在享受股市上涨收益的同时,更获得了可观的汇兑收益,形成“汇率+资产”双重回报,吸引了全球资本的大规模涌入,为市场提供了充沛的流动性支持。
二、政策共振:货币与财政的协同发力
相比于美联储的犹豫不决,欧洲央行率先开启降息周期,自2024年6月起已连续八次降息,显著改善了企业的融资环境。
与此同时,财政政策也在同步发力:德国推出规模达5000亿欧元的跨年度基建计划,欧盟“下一代基金”持续向南欧和东欧地区投放结构性投资。此外,数字欧元项目的稳步推进,正逐步提升欧元区在支付领域的自主性与竞争力。
这种货币宽松与财政扩张的政策组合,为欧洲经济复苏提供了双重保障。
三、环境改善:地缘阴云与经济晴空
地缘冲突缓和:俄乌停火谈判取得进展,减轻了市场对欧洲能源供应安全和产业链稳定的忧虑。
经济盈利韧性:欧元区10月综合PMI录得52.2,连续十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制造业复苏态势明确。
在金融、能源、工业材料及医疗保健等板块的强势带动下,欧洲企业盈利普遍超出预期。德银研究进一步预测,2026年德国经济有望实现2%的增长,超过美国预期,显示出市场对欧洲长期增长信心。
四、估值洼地:全球资金的“再平衡”目标
相较于美股,欧洲主要指数市盈率均显著低于标普500,形成了明显的“估值洼地”。
这一估值优势在科技股估值高企、AI领域出现泡沫化担忧、美国债务压力持续积累的背景下尤为凸显,促使国际资金将欧洲视为当前最具性价比的配置方向。2025年,欧洲股票基金创下近二十五年来的资金净流入史上第二高的纪录,充分证明全球资本对其估值修复与增长潜力的高度认可。
布局“欧洲时代”:把握机遇窗口,应对风险挑战
展望未来,在宽财政政策和企业盈利改善的双重推动下,欧元资产有望迎来进一步重估——德债收益率温和上行、欧股相对超额收益扩大、欧元汇率稳步走强等趋势均值得期待。流动性环境的改善与企业盈利的稳健增长,正共同推动欧洲从“估值洼地”向“价值重塑”的叙事转变。
然而,机遇背后风险犹存。随着特朗普“2.0时代”的开启,贸易政策反复动荡,地缘政治冲突风险未消,全球通胀压力持续上升。此外,欧洲自身亦面临结构性挑战,如科技成长型产业投入不足、法国政治不确定性加剧、影子银行体系潜在风险,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长期增长约束。
当前欧洲市场正处在机遇与风险交织的关键窗口,投资者始终应保持警惕,在把握欧洲结构性机会的同时,坚持全球化配置、多元化布局,也可以借道全球FOF类的产品实现一站式配置,通过分散投资降低单一市场风险,以更稳健的姿态参与全球股市。
(转载自好买香港公众号)
风险提示:投资于国际证券市场,除了需要承担与国内证券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国际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也需要投资者注意。
好买香港提醒:本文版权为好买香港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如有转载需求,请在文章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