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有序发展”    低空经济搭建“立体路标”

新华指数

2天前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关注到低空经济政策呈现了四个方面的变化,政策基调从鼓励发展到规范发展,主管机构从多头分散到集中统筹,发展路径从粗放试点到精细拓展,政策工具从单一补给到多维赋能。

11月2日,以“低空无界,赣向未来”为主题的2025南昌飞行大会暨航空产业博览会圆满落幕。会上的展品涵盖了航空领域最新技术与成果,以及各类型无人机及其动力系统、复合材料,高教机整机结构件等,全方位呈现低空经济发展的新成果。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低空经济提级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2024 年3月, “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12月,国家发改委专门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负责统筹协调。2025 年 2 月,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提请审议,从法律层面确立空域划分需兼顾低空经济发展需求,形成了 “法律—战略—细则”的完整政策链条。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关注到低空经济政策呈现了四个方面的变化,政策基调从鼓励发展到规范发展,主管机构从多头分散到集中统筹,发展路径从粗放试点到精细拓展,政策工具从单一补给到多维赋能。”中航证券研究所航空航天首席分析师方晓明说。

中国民航局预计,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实名登记的无人机数量达187.5万架。

从金融市场投融资活力来看,2021年以来,无人机企业融资金额和融资事件数量均有显著增长,2024年全国无人机企业融资事件52次,融资金额超过90亿元,种子轮和A轮融资金额占比有明显增长,显示出市场对早期技术创新突破的信心增强。

当低空经济正式跻身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通过科学评价体系穿透产业迷雾、锚定发展坐标,成为推动产业迈向“有序发展”的关键。这一背景下,新华指数研究院联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共同组建专项课题组,构建系统的低空经济指数评价体系,并于今年6月发布首期低空经济领航城市指数评价成果,北京、深圳、上海、广州、西安、南京、成都、重庆、合肥、杭州入榜前十名。

“指数包含基础条件、低空设施、研发创新、装备制造、应用场景、支撑配套等六大维度,旨在为优化低空资源配置、培育产业集群、制定分类发展策略提供清晰、权威、简约的分析数据与解决方案,有助于形成统筹发展、优势互补的低空经济格局。”研究团队表示,通过指数可识别各地发展的优势与短板,为差异化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图片2.png

中国低空经济领航城市指数与典型实践案例研讨会现场

图片来源:新华财经

场景的应用和低空经济的商业闭环是产业爆发的根本保障,低空经济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才具备形成新兴经济的条件。“从应用场景来看,我们认为低空产业发展需要经历to G和to B,逐步拓展to C市场,经历政策筑基保障安全、行业应用渗透率提升、面向个人消费者规模化应用三个阶段。”方晓明表示。

低空物流作为当前低空经济商业应用中最广泛的场景之一,正在通过无人机等先进技术重塑物流运输格局。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航空物流分会统计,2024年我国新开低空物流航线超过140条,其中城市内航线占比达到新开航线总量的90%,跨省、市航线占10%。这些航线主要用于快递末端配送以及运输零售、餐饮、医疗物品等即时消费商品。

今年9月,2025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在安徽芜湖举行,会议现场签约中电科无人机产业基地、华夏云天PT6A通用航空器发动机维修等5个项目,总投资超18亿元。达成了一批国际采购合作意向,一大批重大成果在会上发布,已达成合作项目48个,总投资70.5亿元,国际意向订单超2亿美元。

图片3.png

在安徽芜湖,一架低空飞行器在2024低空经济发展大会会场外进行飞行展示。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在实践层面,安徽作为全国首批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之一,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逾570家,形成以通航产业为主体、无人机产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芜湖市更是形成了涵盖整机、无人机、发动机、螺旋桨、低空运营等全产业链,2024年低空经济全产业链营收突破460亿元,增长15.9%,今年上半年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深圳已建成8个快递无人机运营基地,配备无人机175架,开通航线449条。该市开通了至珠海、中山和东莞的跨城跨海航线,实现同城2小时、跨城3小时送达。货运无人机每日飞行超1000架次,日均运输快件2万票,着力建设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低空寄递网络。

与此同时,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等传统通用航空业务作为成熟应用场景,已被广泛应用于低空经济领域。而载人观光、城市交通、低空政务等新兴场景也在积极探索中,例如,上海开通了长三角首条低空载客航线;广州实现了直升机载人飞行的商业化运营;福建推出“福智巡”低空综合政务产品,在海洋领域实现渔排识别、火灾预警、非法采砂捕捉等7大功能等。

低空经济在政策与技术的双重驱动下,已展现出万亿级市场潜力。从核心技术突破到基础设施建设,从细分场景落地到安全体系构建,每个环节都需要深度融合技术、政策和场景。随着政策持续完善、技术不断进步,低空经济将真正成为 “新质生产力” 的重要载体,在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关注到低空经济政策呈现了四个方面的变化,政策基调从鼓励发展到规范发展,主管机构从多头分散到集中统筹,发展路径从粗放试点到精细拓展,政策工具从单一补给到多维赋能。

11月2日,以“低空无界,赣向未来”为主题的2025南昌飞行大会暨航空产业博览会圆满落幕。会上的展品涵盖了航空领域最新技术与成果,以及各类型无人机及其动力系统、复合材料,高教机整机结构件等,全方位呈现低空经济发展的新成果。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低空经济提级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2024 年3月, “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12月,国家发改委专门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负责统筹协调。2025 年 2 月,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提请审议,从法律层面确立空域划分需兼顾低空经济发展需求,形成了 “法律—战略—细则”的完整政策链条。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关注到低空经济政策呈现了四个方面的变化,政策基调从鼓励发展到规范发展,主管机构从多头分散到集中统筹,发展路径从粗放试点到精细拓展,政策工具从单一补给到多维赋能。”中航证券研究所航空航天首席分析师方晓明说。

中国民航局预计,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实名登记的无人机数量达187.5万架。

从金融市场投融资活力来看,2021年以来,无人机企业融资金额和融资事件数量均有显著增长,2024年全国无人机企业融资事件52次,融资金额超过90亿元,种子轮和A轮融资金额占比有明显增长,显示出市场对早期技术创新突破的信心增强。

当低空经济正式跻身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通过科学评价体系穿透产业迷雾、锚定发展坐标,成为推动产业迈向“有序发展”的关键。这一背景下,新华指数研究院联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共同组建专项课题组,构建系统的低空经济指数评价体系,并于今年6月发布首期低空经济领航城市指数评价成果,北京、深圳、上海、广州、西安、南京、成都、重庆、合肥、杭州入榜前十名。

“指数包含基础条件、低空设施、研发创新、装备制造、应用场景、支撑配套等六大维度,旨在为优化低空资源配置、培育产业集群、制定分类发展策略提供清晰、权威、简约的分析数据与解决方案,有助于形成统筹发展、优势互补的低空经济格局。”研究团队表示,通过指数可识别各地发展的优势与短板,为差异化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图片2.png

中国低空经济领航城市指数与典型实践案例研讨会现场

图片来源:新华财经

场景的应用和低空经济的商业闭环是产业爆发的根本保障,低空经济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才具备形成新兴经济的条件。“从应用场景来看,我们认为低空产业发展需要经历to G和to B,逐步拓展to C市场,经历政策筑基保障安全、行业应用渗透率提升、面向个人消费者规模化应用三个阶段。”方晓明表示。

低空物流作为当前低空经济商业应用中最广泛的场景之一,正在通过无人机等先进技术重塑物流运输格局。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航空物流分会统计,2024年我国新开低空物流航线超过140条,其中城市内航线占比达到新开航线总量的90%,跨省、市航线占10%。这些航线主要用于快递末端配送以及运输零售、餐饮、医疗物品等即时消费商品。

今年9月,2025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在安徽芜湖举行,会议现场签约中电科无人机产业基地、华夏云天PT6A通用航空器发动机维修等5个项目,总投资超18亿元。达成了一批国际采购合作意向,一大批重大成果在会上发布,已达成合作项目48个,总投资70.5亿元,国际意向订单超2亿美元。

图片3.png

在安徽芜湖,一架低空飞行器在2024低空经济发展大会会场外进行飞行展示。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在实践层面,安徽作为全国首批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之一,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逾570家,形成以通航产业为主体、无人机产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芜湖市更是形成了涵盖整机、无人机、发动机、螺旋桨、低空运营等全产业链,2024年低空经济全产业链营收突破460亿元,增长15.9%,今年上半年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深圳已建成8个快递无人机运营基地,配备无人机175架,开通航线449条。该市开通了至珠海、中山和东莞的跨城跨海航线,实现同城2小时、跨城3小时送达。货运无人机每日飞行超1000架次,日均运输快件2万票,着力建设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低空寄递网络。

与此同时,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等传统通用航空业务作为成熟应用场景,已被广泛应用于低空经济领域。而载人观光、城市交通、低空政务等新兴场景也在积极探索中,例如,上海开通了长三角首条低空载客航线;广州实现了直升机载人飞行的商业化运营;福建推出“福智巡”低空综合政务产品,在海洋领域实现渔排识别、火灾预警、非法采砂捕捉等7大功能等。

低空经济在政策与技术的双重驱动下,已展现出万亿级市场潜力。从核心技术突破到基础设施建设,从细分场景落地到安全体系构建,每个环节都需要深度融合技术、政策和场景。随着政策持续完善、技术不断进步,低空经济将真正成为 “新质生产力” 的重要载体,在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