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业务激增57%!全球显示龙头前三季度营收超1500亿元

智车科技

3周前

如今,多年技术积累正加速转化为市场成果:苏州传感完成自研3D线光谱产品首次量产交付,斩获多家新客户;京东方旗下晟视科技凭借柔性光幕产品荣获“2025DICAWARD显示应用创新奖”银奖,同时完成重点客户两款车型的预定点,并获“创新型中小企业”资质认证;微纳创新业务首款自研微差压力气流传感器通过客户认证实现量产,一举交付百万颗级订单;玻璃基先进封装项目成功产出929高叠层载板样品,FPXD业务则拿下“三新认证”并导入韩国顶级客户实现量产,成功叩开高端市场大门。

10月30日,全球显示产业领军者京东方(京东方A:000725;京东方B:200725)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交出一份“稳增长、高盈利、强创新”的成绩单。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45.48亿元,同比增长7.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6.0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9.03%。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532.70亿元,同比增长5.81%,净利润13.55亿元,同比增长32.07%。在“第N曲线”理论与“屏之物联”战略双重驱动下,以传感业务为代表的创新板块表现尤为亮眼,成为集团穿越行业周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显示主业稳筑根基,全球龙头地位再巩固

作为京东方的核心基本盘,显示业务持续以技术与规模双优势领跑全球。截至2025年三季度,公司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五大主流应用领域的出货量仍稳居全球第一(Omdia数据),凭借Oxide氧化物、LTPO等前沿技术,在IT与小尺寸显示领域实现关键突破,相关成果已深度应用于联想、OPPO、vivo等合作伙伴的旗舰产品中,持续定义显示行业技术标准。

显示主业的稳健表现为创新业务拓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在MLED赛道,京东方第三季度营收同比提升超15%,形成“直显+背光”双轮驱动格局。直显领域实现COG/COB/SMD/MPD全技术路线产品化落地,珠海晶芯基地率先达成COB规模化量产,预计年底产能将提升至10,000平方米/月,V1/Pro/Ultra全系列产品已成功切入能源行业线、高端展览展示、3D艺术馆等多元场景。背光领域则聚焦Mini技术迭代,通过性能、技术与成本的综合优化,在电竞、车载、商用显示等领域实现出货与营收双增长,与头部品牌联合推出多项首发技术,共同推动行业标准升级。国内196家覆盖全省级行政区域的经销商网络与32个国家的海外布局,更让其MLED业务具备了全球化扩张的坚实基础。

传感业务暴增57%,创新航道成增长新引擎

在传统业务稳扎稳打的同时,传感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成为财报最大亮点。2025年第三季度,京东方传感业务营收同比激增57%,以多点开花的产品突破与场景落地,印证了其“1+4+N+生态链”战略架构中核心航道的战略价值。这一增长并非偶然,自2017年设立北京京东方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以来,公司已构建起覆盖X射线传感器、生物传感器、MEMS传感器、安防传感器等多元品类的产品矩阵,业务触角延伸至医疗、汽车、消费电子、工业等关键领域。

如今,多年技术积累正加速转化为市场成果:苏州传感完成自研3D线光谱产品首次量产交付,斩获多家新客户;京东方旗下晟视科技凭借柔性光幕产品荣获“2025 DIC AWARD 显示应用创新奖”银奖,同时完成重点客户两款车型的预定点,并获“创新型中小企业”资质认证;微纳创新业务首款自研微差压力气流传感器通过客户认证实现量产,一举交付百万颗级订单;玻璃基先进封装项目成功产出929高叠层载板样品,FPXD业务则拿下“三新认证”并导入韩国顶级客户实现量产,成功叩开高端市场大门。

战略转型纵深推进,物联网布局见成效

京东方的业绩增长密码,藏在“从显示巨头向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深耕中。在“屏之物联”战略指引下,公司以显示技术为核心入口,通过“1+4+N+生态链”架构持续拓展产业边界,除传感与MLED外,智慧医工、物联网创新等核心航道均表现亮眼。

当前,传感器作为物联网产业链上游的基础核心环节,已成为全球高新技术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京东方凭借近八年的技术积淀与场景深耕,正在这一赛道构建起独特竞争优势。其打造的业内首条玻璃基、硅基兼容的6/8寸晶圆级创新实验平台,已实现从玻璃基到硅基的技术跃迁,未来将在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传感器领域持续突破。

业内人士指出,京东方前三季度的业绩表现,印证了“显示+创新”双轮驱动模式的有效性。显示主业提供的稳定现金流与技术协同,支撑创新业务在物联网关键赛道快速突破;而传感、MLED等业务的爆发增长,又为集团打开了第二增长曲线的想象空间。在国家推动物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政策东风下,这家全球显示龙头正以技术创新为锚点,稳步实现从规模领先到价值引领的跨越式升级。

如今,多年技术积累正加速转化为市场成果:苏州传感完成自研3D线光谱产品首次量产交付,斩获多家新客户;京东方旗下晟视科技凭借柔性光幕产品荣获“2025DICAWARD显示应用创新奖”银奖,同时完成重点客户两款车型的预定点,并获“创新型中小企业”资质认证;微纳创新业务首款自研微差压力气流传感器通过客户认证实现量产,一举交付百万颗级订单;玻璃基先进封装项目成功产出929高叠层载板样品,FPXD业务则拿下“三新认证”并导入韩国顶级客户实现量产,成功叩开高端市场大门。

10月30日,全球显示产业领军者京东方(京东方A:000725;京东方B:200725)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交出一份“稳增长、高盈利、强创新”的成绩单。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45.48亿元,同比增长7.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6.0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9.03%。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532.70亿元,同比增长5.81%,净利润13.55亿元,同比增长32.07%。在“第N曲线”理论与“屏之物联”战略双重驱动下,以传感业务为代表的创新板块表现尤为亮眼,成为集团穿越行业周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显示主业稳筑根基,全球龙头地位再巩固

作为京东方的核心基本盘,显示业务持续以技术与规模双优势领跑全球。截至2025年三季度,公司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五大主流应用领域的出货量仍稳居全球第一(Omdia数据),凭借Oxide氧化物、LTPO等前沿技术,在IT与小尺寸显示领域实现关键突破,相关成果已深度应用于联想、OPPO、vivo等合作伙伴的旗舰产品中,持续定义显示行业技术标准。

显示主业的稳健表现为创新业务拓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在MLED赛道,京东方第三季度营收同比提升超15%,形成“直显+背光”双轮驱动格局。直显领域实现COG/COB/SMD/MPD全技术路线产品化落地,珠海晶芯基地率先达成COB规模化量产,预计年底产能将提升至10,000平方米/月,V1/Pro/Ultra全系列产品已成功切入能源行业线、高端展览展示、3D艺术馆等多元场景。背光领域则聚焦Mini技术迭代,通过性能、技术与成本的综合优化,在电竞、车载、商用显示等领域实现出货与营收双增长,与头部品牌联合推出多项首发技术,共同推动行业标准升级。国内196家覆盖全省级行政区域的经销商网络与32个国家的海外布局,更让其MLED业务具备了全球化扩张的坚实基础。

传感业务暴增57%,创新航道成增长新引擎

在传统业务稳扎稳打的同时,传感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成为财报最大亮点。2025年第三季度,京东方传感业务营收同比激增57%,以多点开花的产品突破与场景落地,印证了其“1+4+N+生态链”战略架构中核心航道的战略价值。这一增长并非偶然,自2017年设立北京京东方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以来,公司已构建起覆盖X射线传感器、生物传感器、MEMS传感器、安防传感器等多元品类的产品矩阵,业务触角延伸至医疗、汽车、消费电子、工业等关键领域。

如今,多年技术积累正加速转化为市场成果:苏州传感完成自研3D线光谱产品首次量产交付,斩获多家新客户;京东方旗下晟视科技凭借柔性光幕产品荣获“2025 DIC AWARD 显示应用创新奖”银奖,同时完成重点客户两款车型的预定点,并获“创新型中小企业”资质认证;微纳创新业务首款自研微差压力气流传感器通过客户认证实现量产,一举交付百万颗级订单;玻璃基先进封装项目成功产出929高叠层载板样品,FPXD业务则拿下“三新认证”并导入韩国顶级客户实现量产,成功叩开高端市场大门。

战略转型纵深推进,物联网布局见成效

京东方的业绩增长密码,藏在“从显示巨头向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深耕中。在“屏之物联”战略指引下,公司以显示技术为核心入口,通过“1+4+N+生态链”架构持续拓展产业边界,除传感与MLED外,智慧医工、物联网创新等核心航道均表现亮眼。

当前,传感器作为物联网产业链上游的基础核心环节,已成为全球高新技术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京东方凭借近八年的技术积淀与场景深耕,正在这一赛道构建起独特竞争优势。其打造的业内首条玻璃基、硅基兼容的6/8寸晶圆级创新实验平台,已实现从玻璃基到硅基的技术跃迁,未来将在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传感器领域持续突破。

业内人士指出,京东方前三季度的业绩表现,印证了“显示+创新”双轮驱动模式的有效性。显示主业提供的稳定现金流与技术协同,支撑创新业务在物联网关键赛道快速突破;而传感、MLED等业务的爆发增长,又为集团打开了第二增长曲线的想象空间。在国家推动物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政策东风下,这家全球显示龙头正以技术创新为锚点,稳步实现从规模领先到价值引领的跨越式升级。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