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经信厅公布2025年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发展优秀案例,新昌县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凭“文化+科技+设计+绿色”四维驱动实践,入选企业创新类案例,为浙江“丝绸之府”添彩。
作为扎根浙江的丝绸行业标杆企业,达利丝绸以“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丝绸文化”为使命,让千年绸脉焕发新生。文化传承上,以“越罗织造技艺”为核心,创新“活态传承+数字活化”模式,复原宋代“四经绞罗”工艺,将非遗纹样融入北京APEC“新中装”、北京冬奥会礼服等;建成10000平方米中国丝绸文化博览园、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获评国家4A级工业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科技创新更显硬核实力,企业自主研发的黑灯车间实现夜间无人生产,5G智能工厂将生产周期从30天缩至7天,还通过机器人代替人工,精准度实现质的飞跃,攻克的0.1毫米精度双面印花技术推动行业升级,现有国家级重点新产品2项,专利221项。设计上,以自然摄影作品为灵感构建色彩库,AI赋能全链路开发,产品多次亮相国际场合。绿色发展方面,企业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年光伏发电减排二氧化碳5600吨,印染废水丝胶蛋白回收利用。
2024年企业产值超18亿元,产品出口30余国,为历史经典产业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本。
近日,浙江省经信厅公布2025年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发展优秀案例,新昌县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凭“文化+科技+设计+绿色”四维驱动实践,入选企业创新类案例,为浙江“丝绸之府”添彩。
作为扎根浙江的丝绸行业标杆企业,达利丝绸以“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丝绸文化”为使命,让千年绸脉焕发新生。文化传承上,以“越罗织造技艺”为核心,创新“活态传承+数字活化”模式,复原宋代“四经绞罗”工艺,将非遗纹样融入北京APEC“新中装”、北京冬奥会礼服等;建成10000平方米中国丝绸文化博览园、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获评国家4A级工业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科技创新更显硬核实力,企业自主研发的黑灯车间实现夜间无人生产,5G智能工厂将生产周期从30天缩至7天,还通过机器人代替人工,精准度实现质的飞跃,攻克的0.1毫米精度双面印花技术推动行业升级,现有国家级重点新产品2项,专利221项。设计上,以自然摄影作品为灵感构建色彩库,AI赋能全链路开发,产品多次亮相国际场合。绿色发展方面,企业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年光伏发电减排二氧化碳5600吨,印染废水丝胶蛋白回收利用。
2024年企业产值超18亿元,产品出口30余国,为历史经典产业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