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车接人?港股现在还值得配置吗?| 好买私募日报

好买香港

2周前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2025年前9个月累计流入水平达1.17万亿港元,是2024年同期的2.2倍,远超过去五年。

时隔十年,A股再次突破4000点。

与此同时,上半年一度领涨全球的港股,10月以来却表现低迷。

很多投资者开始担忧:港股行情走到哪了?当下的港股还值得配置吗?

为何近期港股表现乏力?

放眼全球主要市场表现,近期港股的表现有些落后。

10月初,特朗普关税政策又生变故,引起中国资产再度调整。受此影响,A股和港股在月初均有调整。然而,随着关税降级,A股迅速反弹,连破前高,港股却表现平平。

具体来看,A股在本轮行情中主打的是“科技自主可控”叙事,加上国内政策红利的催化,走势独立于全球其他市场。

反观港股,“优质标的+低估值+流动性回暖”均属于长期逻辑,前期的大涨亦积累了一定的交易拥挤度,在短期没有显著变化的情况下,显得不如火热的A股更具“吸引力”。

在此背景下,外资风险偏好回落,成为近期港股走势承压的主要原因。

从资金数据能明显看出,10月以来无论是外资还是南向资金,对港股的偏好有所降温。

港股长期仍具配置价值

尽管行情有所反复,但是推动港股长期走强的逻辑并未改变。

1.基本面好转,盈利强劲

香港作为由全球资金定价的成熟国际市场,经济基本面对股市的影响更甚于内地。

多重数据显示香港经济正在全面复苏:香港零售销售额已连续四个月保持正增长,香港房价自6月以来逐渐企稳,前8个月房屋累计交易量同比增长12%。

港股盈利预期同样乐观。自2024年9月以来,尽管MSCI香港指数波动剧烈,但12个月滚动EPS预测保持稳步提升。

2.估值优势

即使今年以来恒生指数已有超30%的涨幅,港股目前的估值水平,无论是相较自身历史水平,还是全球其他主要指数,仍具有较大吸引力。

3.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资金的流向进一步说明了市场对港股的认可。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2025 年前9个月累计流入水平达 1.17万亿港元,是2024年同期的2.2倍,远超过去五年。

具体来看,今年南下资金主要流向港股市场中人工智能、新消费等核心资产,本身代表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并且具有一定的稀缺性。

4.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流动性回暖

10月30日,美联储宣布降息25BP。这是美联储今年年内第二次降息,也是自2024年9月以来第五次降息。

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对港股市场情绪有明显提振。从历史经验来看,无论是美元走弱或是美债收益率下行,都对港股市场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资金有望持续流入估值更具性价比的香港市场。

5.中美经贸关系持续缓和

继两国团队在吉隆坡磋商达成初步共识后,10月30日,中美两国元首在韩国釜山进行面对面会谈,达成多项会谈成果,中美经贸关系迎来了阶段性缓和,为两国企业带来新的缓冲期,也为全球的贸易环境注入了罕见的确定性。

结论

尽管短期行情有所反复,但驱动港股长期走强的因素并未出现反转。

从基本面、估值、资金、流动性以及中美关系多个角度来看,港股中长期依旧具备很高的配置价值。

科技、新消费等新兴产业稀缺标的值得重点关注。考虑到港股仍受海外流动性及市场情绪影响,也可考虑借助配置以港股为主的FOF类产品以减小波动。

(转载自好买香港公众号)

风险提示:投资于国际证券市场,除了需要承担与国内证券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国际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也需要投资者注意。
好买香港提醒:本文版权为好买香港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如有转载需求,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2025年前9个月累计流入水平达1.17万亿港元,是2024年同期的2.2倍,远超过去五年。

时隔十年,A股再次突破4000点。

与此同时,上半年一度领涨全球的港股,10月以来却表现低迷。

很多投资者开始担忧:港股行情走到哪了?当下的港股还值得配置吗?

为何近期港股表现乏力?

放眼全球主要市场表现,近期港股的表现有些落后。

10月初,特朗普关税政策又生变故,引起中国资产再度调整。受此影响,A股和港股在月初均有调整。然而,随着关税降级,A股迅速反弹,连破前高,港股却表现平平。

具体来看,A股在本轮行情中主打的是“科技自主可控”叙事,加上国内政策红利的催化,走势独立于全球其他市场。

反观港股,“优质标的+低估值+流动性回暖”均属于长期逻辑,前期的大涨亦积累了一定的交易拥挤度,在短期没有显著变化的情况下,显得不如火热的A股更具“吸引力”。

在此背景下,外资风险偏好回落,成为近期港股走势承压的主要原因。

从资金数据能明显看出,10月以来无论是外资还是南向资金,对港股的偏好有所降温。

港股长期仍具配置价值

尽管行情有所反复,但是推动港股长期走强的逻辑并未改变。

1.基本面好转,盈利强劲

香港作为由全球资金定价的成熟国际市场,经济基本面对股市的影响更甚于内地。

多重数据显示香港经济正在全面复苏:香港零售销售额已连续四个月保持正增长,香港房价自6月以来逐渐企稳,前8个月房屋累计交易量同比增长12%。

港股盈利预期同样乐观。自2024年9月以来,尽管MSCI香港指数波动剧烈,但12个月滚动EPS预测保持稳步提升。

2.估值优势

即使今年以来恒生指数已有超30%的涨幅,港股目前的估值水平,无论是相较自身历史水平,还是全球其他主要指数,仍具有较大吸引力。

3.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资金的流向进一步说明了市场对港股的认可。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2025 年前9个月累计流入水平达 1.17万亿港元,是2024年同期的2.2倍,远超过去五年。

具体来看,今年南下资金主要流向港股市场中人工智能、新消费等核心资产,本身代表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并且具有一定的稀缺性。

4.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流动性回暖

10月30日,美联储宣布降息25BP。这是美联储今年年内第二次降息,也是自2024年9月以来第五次降息。

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对港股市场情绪有明显提振。从历史经验来看,无论是美元走弱或是美债收益率下行,都对港股市场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资金有望持续流入估值更具性价比的香港市场。

5.中美经贸关系持续缓和

继两国团队在吉隆坡磋商达成初步共识后,10月30日,中美两国元首在韩国釜山进行面对面会谈,达成多项会谈成果,中美经贸关系迎来了阶段性缓和,为两国企业带来新的缓冲期,也为全球的贸易环境注入了罕见的确定性。

结论

尽管短期行情有所反复,但驱动港股长期走强的因素并未出现反转。

从基本面、估值、资金、流动性以及中美关系多个角度来看,港股中长期依旧具备很高的配置价值。

科技、新消费等新兴产业稀缺标的值得重点关注。考虑到港股仍受海外流动性及市场情绪影响,也可考虑借助配置以港股为主的FOF类产品以减小波动。

(转载自好买香港公众号)

风险提示:投资于国际证券市场,除了需要承担与国内证券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国际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也需要投资者注意。
好买香港提醒:本文版权为好买香港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如有转载需求,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