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企业业绩集体回暖之际,个别跨界光伏企业却迎来了更凛冽的“寒风”。
10月29日,棒杰股份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14亿元,同比下滑56.68%;归母净利润亏损9.05亿元,同比扩大373.20%。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22亿元,同比下滑56.68%;归母净利润亏损7.55亿元,同比扩大1437.5%。
亏损或因资产减值准备
棒杰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前三季度营收下滑主要系本期光伏板块业务减少导致。归母净利润亏损则可能是因计提资产减值。
在同日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中,棒杰股份表示:公司对公司及下属子公司2025年9月30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了充分的清查和资产减值测试后,拟计提2025年前三季度资产减值准备合计78,980.74万元。
本次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将导致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合并报表利润(税前)减少78,980.74万元。
这,都是棒杰股份跨界光伏所带来的苦果。
跨界光伏遭遇苦果
资料显示,棒杰股份原是以无缝服装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2022年11月,棒杰股份宣布进军光伏制造,希望以此打造“无缝服装+光伏”双主业的业务结构。
然而,作为后来者,棒杰股份并没有赶上好时候,其光伏项目投产即陷入亏损,导致2023年和2024年分别亏损0.88亿元、6.72亿元,流动资金也严重短缺。
2024年8月,江苏普惠健康体检有限公司以扬州棒杰无法清偿申请人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有较高的重整价值和可行性为由,向法院申请对棒杰股份控股二级子公司扬州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州棒杰”)进行破产重整。但在同年9月末,江苏普惠健康体检有限公司撤回对扬州棒杰的破产重整申请。
2025年3月,扬州棒杰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对其高效光伏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实施临时停工停产,并对核心生产设备进行全面大型检修工作,预计停产时间不超过3个月,截至发稿前,该项目仍未复产。
2025年7月,棒杰股份宣布终止江山高效光伏电池片及大尺寸硅片切片项目并签署解除协议。
可以看出,棒杰股份已经陷入“电车难题”,停产会减少损失,但会失去营收和现金流,复产则会继续扩大亏损。最终,棒杰股份选择了停产,但也带来了后续的一系列难题。
2025年3月和4月,棒杰股份下属子公司合伙企业苏州环秀湖逐光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信莲基金先后要求棒杰股份回购合伙公司股份,累计回购总额约4.1亿元。
2025年9月,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行以扬州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州棒杰”)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备重整价值为由,向法院申请对扬州棒杰进行预重整,被法院裁定受理。
此外,棒杰股份还面临借款逾期、被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权等难题。
管理层“大换血”
在此过程中,棒杰股份实控人也完成了变更。
2025年7月,棒杰股份控股股东由陶建伟变更为上海启烁,实际控制人由陶建伟变更为黄荣耀。2025年8月,棒杰股份管理层已完成“换血”,不知道会以何种方式为棒杰股份解决上述难题。
在光伏企业业绩集体回暖之际,个别跨界光伏企业却迎来了更凛冽的“寒风”。
10月29日,棒杰股份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14亿元,同比下滑56.68%;归母净利润亏损9.05亿元,同比扩大373.20%。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22亿元,同比下滑56.68%;归母净利润亏损7.55亿元,同比扩大1437.5%。
亏损或因资产减值准备
棒杰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前三季度营收下滑主要系本期光伏板块业务减少导致。归母净利润亏损则可能是因计提资产减值。
在同日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中,棒杰股份表示:公司对公司及下属子公司2025年9月30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了充分的清查和资产减值测试后,拟计提2025年前三季度资产减值准备合计78,980.74万元。
本次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将导致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合并报表利润(税前)减少78,980.74万元。
这,都是棒杰股份跨界光伏所带来的苦果。
跨界光伏遭遇苦果
资料显示,棒杰股份原是以无缝服装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2022年11月,棒杰股份宣布进军光伏制造,希望以此打造“无缝服装+光伏”双主业的业务结构。
然而,作为后来者,棒杰股份并没有赶上好时候,其光伏项目投产即陷入亏损,导致2023年和2024年分别亏损0.88亿元、6.72亿元,流动资金也严重短缺。
2024年8月,江苏普惠健康体检有限公司以扬州棒杰无法清偿申请人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有较高的重整价值和可行性为由,向法院申请对棒杰股份控股二级子公司扬州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州棒杰”)进行破产重整。但在同年9月末,江苏普惠健康体检有限公司撤回对扬州棒杰的破产重整申请。
2025年3月,扬州棒杰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对其高效光伏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实施临时停工停产,并对核心生产设备进行全面大型检修工作,预计停产时间不超过3个月,截至发稿前,该项目仍未复产。
2025年7月,棒杰股份宣布终止江山高效光伏电池片及大尺寸硅片切片项目并签署解除协议。
可以看出,棒杰股份已经陷入“电车难题”,停产会减少损失,但会失去营收和现金流,复产则会继续扩大亏损。最终,棒杰股份选择了停产,但也带来了后续的一系列难题。
2025年3月和4月,棒杰股份下属子公司合伙企业苏州环秀湖逐光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信莲基金先后要求棒杰股份回购合伙公司股份,累计回购总额约4.1亿元。
2025年9月,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行以扬州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州棒杰”)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备重整价值为由,向法院申请对扬州棒杰进行预重整,被法院裁定受理。
此外,棒杰股份还面临借款逾期、被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权等难题。
管理层“大换血”
在此过程中,棒杰股份实控人也完成了变更。
2025年7月,棒杰股份控股股东由陶建伟变更为上海启烁,实际控制人由陶建伟变更为黄荣耀。2025年8月,棒杰股份管理层已完成“换血”,不知道会以何种方式为棒杰股份解决上述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