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合盛硅业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52.06亿元,同比下降25.35%;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54.3亿元,同比下降23.51%;归母净利润7566.75万元,同比下降84.12%。
同日,合盛硅业还发布了第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公告显示,第三季度其工业硅产品平均价格为7932.75元/吨,环比第二季度的7337.81元/吨增长8.11%,而硅橡胶、硅油、环体硅氧烷平均价格均环比下滑。
资料显示,合盛硅业成立于2005年,是第一家涉足有机硅单体的民营企业,至今已发展成为一家千亿市值的工业硅、有机硅等硅基新材料领域领军企业。其中,工业硅是光伏多晶硅原材料,合盛硅业光伏客户包括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等头部硅料企业。
2021年,随着下游多晶硅企业扩产,合盛硅业利润也达到了高峰。全年实现营收213.85亿元,同比增长138.46%;归母净利润82.22亿元,同比增长485.52%。
不过,此后合盛硅业也开始向下游产业链延伸,不仅投建了硅片、电池、组件产能,甚至还能提供光伏焊带、光伏胶膜、光伏玻璃、光伏边框等产品,是行业内极少数能提供光伏全系列产品的上市企业。
不过,此举也让合盛硅业资本支出大增,叠加工业硅及光伏产品价格下跌,利润也连续下滑。2024年,合盛硅业实现营收266.92亿元,同比增长0.41%;归母净利润17.40亿元,同比减少33.64%。
2025年上半年,合盛硅业实现营收97.75亿元,同比下降26.34%;归母净利润亏损3.97亿元。
合盛硅业在业绩预告中表示,2025年上半年,工业硅下游需求整体弱势。在光伏行业自律公约影响下,多晶硅整体开工率处于低位;同时,受工业硅、多晶硅供需阶段性失衡以及期现套保等方面影响,工业硅、多晶硅期现市场价格均持续下行,特别自二季度开始,光伏抢装潮逐渐退坡,终端需求阶段性降温,价格跌幅明显扩大。受此影响,公司工业硅销售价格同比出现较大下滑,光伏板块受停工损失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等综合影响,公司报告期内经营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
在三季度报中,合盛硅业也表示,前三季度营收下滑主要系主要产品销量、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及光伏板块停工损失所致。
由此可见,在上层政策和行业协会呼吁下,企业自律限产已成为行业共识,不仅减低了资本投入,也改善了利润表现。同时,合盛硅业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7.27亿元,同比大增涨10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