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空间丨超级水利工程——引大济岷,来了!

川观新闻

1周前

作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号工程”,引大济岷是四川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线路最长的引水工程。

川观新闻记者 邵明亮 杨吉祥 李金芯

近日,引大济岷工程通过可研批复。四川人民期盼了数十年、惠及3400万人口的超级水利工程,将正式从设计图纸走进现实。

“引大济岷”工程引水线路示意图。

四川被称作“千河之省”,全省年均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二,是名副其实的水资源大省。引大济岷,即引大渡河之水补济岷江流域。岷江与大渡河之间隔着崇山峻岭,为何要历尽千辛万苦把大渡河的水引入岷江流域?

水资源时空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是重要原因。四川盆地腹地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80%,水资源量却仅占全省的20%,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预计到2030年后成都平原经济区缺水问题将更加严峻。

四川各地人均水资源量示意图。

破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难题,引大济岷应运而生。工程从大渡河泸定水电站库区引水,引水线路总长260.9千米,其中总干线133.3千米、北干线25.1千米、南干线102.5千米,供水范围涉及8市43个县(市、区)。

引大济岷供水范围涉及8市43个县(市、区)。

作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号工程”,引大济岷是四川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线路最长的引水工程。引大济岷沿途经过7条区域性断裂带及多个大型断层,需破解48项相关技术难题。

在川西险峰二郎山,引水隧洞需贯穿山体,其中最大埋深2040米,高度相当于6座天府熊猫塔,为已知国内水利工程第二大深埋;还有全长40千米的莲花山隧洞,建成后将成为全省最长的引水隧洞;南干线管线长99千米,最大管径3.6米,为国内引调水项目已知输水压力最大的管道……

引大济岷是事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将一举改变成都平原经济区供水格局,为四川乃至成渝地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安全保障!

出品人:刘桃 毛漫丁 赖永强

监制:杨攀 蒋文 喻茂

策划:李立平 邵明亮 杨吉祥

动画制作:李金芯 杨吉祥

文案:邵明亮 谭艳

后期:杨吉祥

支持单位:四川省水利厅信息中心

作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号工程”,引大济岷是四川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线路最长的引水工程。

川观新闻记者 邵明亮 杨吉祥 李金芯

近日,引大济岷工程通过可研批复。四川人民期盼了数十年、惠及3400万人口的超级水利工程,将正式从设计图纸走进现实。

“引大济岷”工程引水线路示意图。

四川被称作“千河之省”,全省年均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二,是名副其实的水资源大省。引大济岷,即引大渡河之水补济岷江流域。岷江与大渡河之间隔着崇山峻岭,为何要历尽千辛万苦把大渡河的水引入岷江流域?

水资源时空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是重要原因。四川盆地腹地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80%,水资源量却仅占全省的20%,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预计到2030年后成都平原经济区缺水问题将更加严峻。

四川各地人均水资源量示意图。

破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难题,引大济岷应运而生。工程从大渡河泸定水电站库区引水,引水线路总长260.9千米,其中总干线133.3千米、北干线25.1千米、南干线102.5千米,供水范围涉及8市43个县(市、区)。

引大济岷供水范围涉及8市43个县(市、区)。

作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号工程”,引大济岷是四川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线路最长的引水工程。引大济岷沿途经过7条区域性断裂带及多个大型断层,需破解48项相关技术难题。

在川西险峰二郎山,引水隧洞需贯穿山体,其中最大埋深2040米,高度相当于6座天府熊猫塔,为已知国内水利工程第二大深埋;还有全长40千米的莲花山隧洞,建成后将成为全省最长的引水隧洞;南干线管线长99千米,最大管径3.6米,为国内引调水项目已知输水压力最大的管道……

引大济岷是事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将一举改变成都平原经济区供水格局,为四川乃至成渝地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安全保障!

出品人:刘桃 毛漫丁 赖永强

监制:杨攀 蒋文 喻茂

策划:李立平 邵明亮 杨吉祥

动画制作:李金芯 杨吉祥

文案:邵明亮 谭艳

后期:杨吉祥

支持单位:四川省水利厅信息中心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