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 王小璐)29日,2025年中国国际铝业周在陕西西安开幕。会议秉承“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宗旨,旨在强化铝土矿资源全球布局,系统构建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引领全球铝业治理体系变革,更好地传递中国声音,为全球铝工业搭建资源、生产、应用、贸易的长期合作平台。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葛红林在致辞中表示,“十四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坚定信心、稳中求进,主要经济指标向稳向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资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自主可控水平稳步提升,绿色低碳发展迈上新台阶,数智化转型步伐加快,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民营企业成为行业发展的生力军。
面向未来,葛红林强调,中国铝工业需从多方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包括全方位夯实资源保障,通过加大国内铝土矿勘探、稳定海外资源供给、提升再生铝循环利用率增强资源安全;多维度打造创新高地,强化基础研究、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产学研用结合与跨界协同;系统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充分利用绿电政策、扩大再生铝使用、推广赤泥低成本消纳技术;多路径拓展铝应用,挖掘城市用铝潜力,把握绿色消费趋势,借助新媒体宣传铝的优良性能与低碳属性;积极推进钢铁与铝业的耦合发展,促进工艺流程融合、物料循环利用、材料替代研究及科技成果与智能化经验共享;坚持全球化合作,推动投资、产品与服务全球化,深化国际交流,实现互利共赢,共同促进世界铝工业发展。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副局长顾宇表示,中国已是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铝产品贸易伙伴,不仅为全球铝业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也为全球铝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性提供了坚实保障。当前,全球铝产业面临的发展环境日复杂严峻,为更好让铝产业应对外部环境挑战,他提出四点看法。一是坚定信心,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二是合作共赢,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三是推动升级,不断强化产业链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赋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四是凝聚力量,构建良性生态,促进全行业健康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二级巡视员张文明表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联合有关部门持续优化顶层设计,推动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政策引领,制定有色金属行业“十五五”发展规划,全面落实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目标任务;着力提升铝行业高端化发展水平,深挖铝在新兴领域的消费潜力,扩大铝消费应用规模;推动绿色智能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格局,加快智能制造的推广应用;推进产业规范化集聚化发展,修订铝行业规范条件,不断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成文表示,面向“十五五”新征程,中铝集团将围绕四大方向与行业同仁携手共进。一是坚持创新驱动,依托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等平台,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推动绿色发展,践行“让有色更绿色”承诺,共建铝产业绿色低碳循环体系;三是强化数智赋能,推广“坤安”人工智能大模型,提升产业链智能化水平;四是坚持开放共享,倡导“抱团出海”,协同应对风险,共建全球铝业可持续新生态。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绍民介绍,国家电投积极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依托总装机2.72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超73%的优势,构建了“清洁能源-煤-电-铝-路-港”多元一体化产业链。在铝产业方面,公司聚焦价值创造,构建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格局,国内产能布局完整,加强协同,海外积极推进资源开发,筑牢供应链安全。此外打造“绿色铝”产业生态标杆,电解铝能效标杆产能占比超85%,并在内蒙古、青海、宁夏等地加快绿色布局。在创新引领方面,大力推进技术装备迭代升级,纵深推进技术管理实践创新,深刻把握数智化革命浪潮,建设国家级技术中心等平台,为铝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吴群英表示,陕西有色金属集团着力自身发展,做新质铝业科技迭代的坚定实践者,聚焦“绿色配方、低碳工装和智能制造”,深化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依托榆林和铜川基地,延链补链强链,提升高端铝材供给,推动碳足迹管理和绿色能源转型,并促进行业从内卷竞争向差异化、新质产链提升转变,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生态。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范顺科表示,中国铝行业要着力掌控铝土矿优势资源,在铝制品和特色化材料上下更大功夫,中间制造环节要在全球形成比较优势,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利用产业自主创新改变发展格局,锚定传统和新兴需求促应用,严守安全环保底线,坚持产融结合以应对市场风险挑战。此外,要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聚焦科技创新、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共促全球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会议期间,举行了中国铝工业高质量LCA碳足迹数据库2.0版发布仪式。
本届铝业周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陕西有色金属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北京安泰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编辑:左元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 王小璐)29日,2025年中国国际铝业周在陕西西安开幕。会议秉承“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宗旨,旨在强化铝土矿资源全球布局,系统构建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引领全球铝业治理体系变革,更好地传递中国声音,为全球铝工业搭建资源、生产、应用、贸易的长期合作平台。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葛红林在致辞中表示,“十四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坚定信心、稳中求进,主要经济指标向稳向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资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自主可控水平稳步提升,绿色低碳发展迈上新台阶,数智化转型步伐加快,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民营企业成为行业发展的生力军。
面向未来,葛红林强调,中国铝工业需从多方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包括全方位夯实资源保障,通过加大国内铝土矿勘探、稳定海外资源供给、提升再生铝循环利用率增强资源安全;多维度打造创新高地,强化基础研究、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产学研用结合与跨界协同;系统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充分利用绿电政策、扩大再生铝使用、推广赤泥低成本消纳技术;多路径拓展铝应用,挖掘城市用铝潜力,把握绿色消费趋势,借助新媒体宣传铝的优良性能与低碳属性;积极推进钢铁与铝业的耦合发展,促进工艺流程融合、物料循环利用、材料替代研究及科技成果与智能化经验共享;坚持全球化合作,推动投资、产品与服务全球化,深化国际交流,实现互利共赢,共同促进世界铝工业发展。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副局长顾宇表示,中国已是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铝产品贸易伙伴,不仅为全球铝业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也为全球铝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性提供了坚实保障。当前,全球铝产业面临的发展环境日复杂严峻,为更好让铝产业应对外部环境挑战,他提出四点看法。一是坚定信心,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二是合作共赢,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三是推动升级,不断强化产业链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赋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四是凝聚力量,构建良性生态,促进全行业健康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二级巡视员张文明表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联合有关部门持续优化顶层设计,推动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政策引领,制定有色金属行业“十五五”发展规划,全面落实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目标任务;着力提升铝行业高端化发展水平,深挖铝在新兴领域的消费潜力,扩大铝消费应用规模;推动绿色智能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格局,加快智能制造的推广应用;推进产业规范化集聚化发展,修订铝行业规范条件,不断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成文表示,面向“十五五”新征程,中铝集团将围绕四大方向与行业同仁携手共进。一是坚持创新驱动,依托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等平台,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推动绿色发展,践行“让有色更绿色”承诺,共建铝产业绿色低碳循环体系;三是强化数智赋能,推广“坤安”人工智能大模型,提升产业链智能化水平;四是坚持开放共享,倡导“抱团出海”,协同应对风险,共建全球铝业可持续新生态。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绍民介绍,国家电投积极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依托总装机2.72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超73%的优势,构建了“清洁能源-煤-电-铝-路-港”多元一体化产业链。在铝产业方面,公司聚焦价值创造,构建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格局,国内产能布局完整,加强协同,海外积极推进资源开发,筑牢供应链安全。此外打造“绿色铝”产业生态标杆,电解铝能效标杆产能占比超85%,并在内蒙古、青海、宁夏等地加快绿色布局。在创新引领方面,大力推进技术装备迭代升级,纵深推进技术管理实践创新,深刻把握数智化革命浪潮,建设国家级技术中心等平台,为铝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吴群英表示,陕西有色金属集团着力自身发展,做新质铝业科技迭代的坚定实践者,聚焦“绿色配方、低碳工装和智能制造”,深化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依托榆林和铜川基地,延链补链强链,提升高端铝材供给,推动碳足迹管理和绿色能源转型,并促进行业从内卷竞争向差异化、新质产链提升转变,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生态。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范顺科表示,中国铝行业要着力掌控铝土矿优势资源,在铝制品和特色化材料上下更大功夫,中间制造环节要在全球形成比较优势,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利用产业自主创新改变发展格局,锚定传统和新兴需求促应用,严守安全环保底线,坚持产融结合以应对市场风险挑战。此外,要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聚焦科技创新、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共促全球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会议期间,举行了中国铝工业高质量LCA碳足迹数据库2.0版发布仪式。
本届铝业周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陕西有色金属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北京安泰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编辑:左元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