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此消息影响,今日早盘,欣旺达高开,盘中一度涨超13%,截至发稿,欣旺达报36.49元/股,涨幅近10%。
进阶之路
欣旺达的储能业务虽起步相对较晚,但增速惊人。2025年上半年,欣旺达储能系统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04亿元,同比增长68.85%,增速远高于动力电池业务。
技术层面,欣旺达产品线覆盖主流280Ah、314Ah、392Ah、588Ah、684Ah等多种容量电芯,可满足电网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及数据中心储能等多场景需求。
2025年9月,欣旺达发布其684Ah储能大电芯,可实现超20年使用寿命,并能兼容多种规格的集装箱解决方案,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量产上市。
产能布局方面,欣旺达持续推进全球制造网络建设,已在中国、泰国、匈牙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生产基地。2025年10月24日,欣旺达山东滕州储能工厂及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竣工,配备了PACK自动化生产线和储能集装箱线,可兼容行业领先的多种规格电芯生产需求。
全球储能市场爆发下的中国机遇
海外市场成为2025年储能增长的最强引擎。从中企海外订单的区域分布看,中东市场表现尤为抢眼,订单规模占比超23%;欧洲、澳大利亚等传统储能市场项目持续加速落地;东南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也在释放潜力。
这场自2025年初兴起的储能电芯“抢购热潮”,实质上是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在北美市场,大型储能与工商业储能呈现双轮驱动态势。德国、意大利等国的户用储能市场渗透率已超过25%。
海外市场的高利润属性日益凸显。以海辰储能为例,其海外市场的毛利率大幅领先内地市场,海外收入从三年前的3.3万元“超新星爆发”至37亿元,相当于暴涨10万倍。
不过,海外市场虽机会众多,但门槛也在不断提高。欧洲等市场要求本地化团队提供24小时即时响应,包括现场调试、安装指导等高强度服务支持,这对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出更高要求。
大电芯成焦点
储能行业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价格战转向技术竞争。大电芯和更高系统集成度成为行业焦点。
2025年,储能行业迎来“大容量时代”,欣旺达也加入到这场技术竞赛中。其发布的684Ah储能电芯可实现超20年使用寿命,满足长期运营需求,可兼容10英尺、20英尺及30英尺等多种规格的集装箱解决方案。
技术竞赛背后是行业对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关注。储能系统越来越大,旨在降低初始投资成本,同时提升系统效率,最终实现度电成本的下降。
随着行业快速发展,储能市场的竞争壁垒也在提高。产能规模和资金实力成为企业立足的关键。
2025年,多家头部企业宣布扩产计划。亿纬锂能在马来西亚的工厂按计划推进,预计2026年初开始量产;海辰储能计划在印尼新建56GWh产能,目标将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50%。
产能扩张需要巨额资金支持。行业繁荣背后,挑战不容忽视。产能不足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着企业的交付能力。
质量与安全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储能系统需要长期安全稳定运行20年以上,这要求企业不仅要关注初期成本,更要考虑全生命周期的可靠性与效率。
此外,海外市场的“高利润”也随着更多中国企业的涌入被不断压低。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储能企业出海不应把国内的不理性价格竞争带到海外。
面对这些挑战,欣旺达在技术创新和全球布局上双管齐下。公司不仅在山东滕州布局了“制造+回收”协同发展的储能工厂与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还推出了新一代聚合物全固态电池“欣·碧霄”,能量密度达400Wh/kg,计划在2025年底建成0.2GWh聚合物固态电芯中试线。
对于欣旺达们而言,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将眼前的订单优势转化为长期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