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科网光伏认为,光伏企业三季报业绩回暖、储能业务“助攻”,或是今日光伏板块异动的重要原因。
硅料企业业绩回暖
两大硅料巨头协鑫科技、大全能源均在第三季度实现盈利,通威股份则大幅减亏。
其中,协鑫科技披露公司光伏材料业务在2025年第三季度录得利润约9.6亿元;大全能源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347.90万元;通威股份在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3.15亿元,同比大幅收窄62.69%,环比减亏86.68%。
据大全能源三季报显示,其在第三季度多晶硅单位销售价格为41.49元/kg,单位现金成本34.63元/kg,单位成本46.04元/kg。多晶硅产品产销率达到138%。
由此可见,“反内卷”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上游多晶硅价格已明显回暖,且售价高于头部企业单位现金成本,有望进一步激发企业信心,继续积极顺应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生产计划与销售,避免继续出现“踩踏现象”。
多晶硅是光伏行业的“牛鼻子”,多晶硅回暖,势必将传导至下游产业链,从而带动产业回暖。
储能市场爆发惠及光伏
2025年以来,全球主要储能市场呈现“全面开花”态势。其中,国内因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带动了储能需求;美国因关税政策预期调整,出现“抢装潮”;欧洲工商业储能需求快速起量;中东等新兴市场也接连签订大规模订单。
据悉,上半年中国企业储能订单规模暴涨220%,前期布局储能业务的光伏企业,已开始兑现业绩。
例如阳光电源在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64亿元,同比增长33%,归母净利润118.8亿元,同比增长56%。
其中,储能业务是业绩增长主力,前三季度储能发货同比增长70%,与市场装机增速保持基本一致。储能发货结构显著变化,海外发货占比从去年同期的63%攀升到83%,毛利率保持稳定;光伏逆变器业务营收同比增长约6%;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营收同比有所下降。
在接受投资者提问时,阳光电源表示:公司今年储能出货目标40-50GWh,有信心完成,明年的发货目标还在研讨规划中。明年全球储能市场我们认为还会保持较高增速,大约40%-50%,一是新能源配储的需求在增加,二是部分海外电网的服役周期很长,从电网安全稳定性角度也有配储需求,三是用户侧市场在政策带动下比如欧洲动态电价的出台需求也在爆发,所以判断储能明年还会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此外,阿特斯、锦浪科技、德业股份等企业储能业务均处于高速成长期,有望进一步增厚利润。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