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减亏40%!又一光伏龙头三季报出炉

智车科技

3周前

当前,东方日升光伏组件年产能已攀升至40GW,并正加速推进浙江宁海15GW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5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江苏金坛4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与6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等两大项目进程。

10月27日,东方日升(300118)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67亿元,同比下降29.76%;实现归母净亏损9.33亿元,同比减亏40.16%。

虽然公司营收有所下滑,但其归母净利润亏损较去年同期缩减了6.26亿元,显示出一定的业绩修复迹象。

这一积极变化主要归功于公司第二季度的大幅改善。该季度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单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达5.20亿元,为整体业绩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10.33亿元,同比激增54.29亿元,凸显营运资金管理与现金流安全性的持续提升。

光伏行业供需失衡的当下,东方日升正凭借异质结技术突破与光储一体化战略,积极探寻突围之道。

光伏龙头企业之一

东方日升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最早布局光伏产业的企业之一。历经二十余年发展,该公司已构建起涵盖“硅料—电池片—组件—电站”的完整全产业链体系,在全球范围内设立15个生产基地,产品畅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3年,东方日升组件出货量跃升至全球第六,N型TOPCon电池量产效率达26.5%以上,技术实力稳居行业前列。

作为业内少数同时掌握PERC、TOPCon、HJT三大主流技术路线的企业,东方日升的“双玻+半片”组件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分布式光伏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稳居前三。2024年,其滁州5GW异质结电池项目顺利投产。

在产品方面,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异质结电池片转换效率达26.60%,组件转换效率突破24.70%,产品性能位居行业前列,首年衰减率低于1%,次年起年均衰减不超0.3%。公司重点打造的210HJT伏曦系列组件,采用昇连接无应力技术、薄硅片及低银含浆料等工艺,在实现高功率、高转换效率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

业务版图扩张

在业务方面,东方日升的业务版图并不局限于组件制造。

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太阳能电站EPC与转让业务实现营收26.42亿元,同比大增127.85%,成为公司重要的增长极。

这种“组件生产——电站建设”的业务闭环,既为公司组件提供了稳定的内部消化渠道,又提升了产能利用率。

储能领域,东方日升2018年就前瞻性地收购天津双一力,整合成立宁波双一力,进军储能系统集成领域。

公司推出包括eTron(5MWh储能系统)和iCon(100kW/215kWh工商业一体机)在内的多款产品。

2025年,公司正式进军逆变器业务,补足了光储业务的最后一块拼图。

东方日升正有序推进其全方位战略布局,已在浙江宁波、江苏金坛、浙江义乌、安徽滁州、内蒙古包头等地设立生产据点,并依托生产基地带动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其中,长三角区域的生产基地得益于该地区完善的海陆空交通网络,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物流运输成本。

今年9月,东方日升凭借出色的业绩表现,成功跻身2025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行列,并同时入选2025中国电子信息竞争力企业榜单。

光储一体化构建新生态

展望未来,东方日升计划持续强化其光伏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致力于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实际业绩增长。

公司预测,光储一体化将成为未来关键发展路径,故将依托自身在光储领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应用实践,整合光储资源,构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当前,东方日升光伏组件年产能已攀升至40GW,并正加速推进浙江宁海15GW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5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江苏金坛4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与6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等两大项目进程。

随着项目陆续投产,公司市场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当前,东方日升光伏组件年产能已攀升至40GW,并正加速推进浙江宁海15GW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5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江苏金坛4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与6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等两大项目进程。

10月27日,东方日升(300118)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67亿元,同比下降29.76%;实现归母净亏损9.33亿元,同比减亏40.16%。

虽然公司营收有所下滑,但其归母净利润亏损较去年同期缩减了6.26亿元,显示出一定的业绩修复迹象。

这一积极变化主要归功于公司第二季度的大幅改善。该季度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单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达5.20亿元,为整体业绩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10.33亿元,同比激增54.29亿元,凸显营运资金管理与现金流安全性的持续提升。

光伏行业供需失衡的当下,东方日升正凭借异质结技术突破与光储一体化战略,积极探寻突围之道。

光伏龙头企业之一

东方日升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最早布局光伏产业的企业之一。历经二十余年发展,该公司已构建起涵盖“硅料—电池片—组件—电站”的完整全产业链体系,在全球范围内设立15个生产基地,产品畅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3年,东方日升组件出货量跃升至全球第六,N型TOPCon电池量产效率达26.5%以上,技术实力稳居行业前列。

作为业内少数同时掌握PERC、TOPCon、HJT三大主流技术路线的企业,东方日升的“双玻+半片”组件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分布式光伏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稳居前三。2024年,其滁州5GW异质结电池项目顺利投产。

在产品方面,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异质结电池片转换效率达26.60%,组件转换效率突破24.70%,产品性能位居行业前列,首年衰减率低于1%,次年起年均衰减不超0.3%。公司重点打造的210HJT伏曦系列组件,采用昇连接无应力技术、薄硅片及低银含浆料等工艺,在实现高功率、高转换效率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

业务版图扩张

在业务方面,东方日升的业务版图并不局限于组件制造。

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太阳能电站EPC与转让业务实现营收26.42亿元,同比大增127.85%,成为公司重要的增长极。

这种“组件生产——电站建设”的业务闭环,既为公司组件提供了稳定的内部消化渠道,又提升了产能利用率。

储能领域,东方日升2018年就前瞻性地收购天津双一力,整合成立宁波双一力,进军储能系统集成领域。

公司推出包括eTron(5MWh储能系统)和iCon(100kW/215kWh工商业一体机)在内的多款产品。

2025年,公司正式进军逆变器业务,补足了光储业务的最后一块拼图。

东方日升正有序推进其全方位战略布局,已在浙江宁波、江苏金坛、浙江义乌、安徽滁州、内蒙古包头等地设立生产据点,并依托生产基地带动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其中,长三角区域的生产基地得益于该地区完善的海陆空交通网络,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物流运输成本。

今年9月,东方日升凭借出色的业绩表现,成功跻身2025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行列,并同时入选2025中国电子信息竞争力企业榜单。

光储一体化构建新生态

展望未来,东方日升计划持续强化其光伏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致力于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实际业绩增长。

公司预测,光储一体化将成为未来关键发展路径,故将依托自身在光储领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应用实践,整合光储资源,构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当前,东方日升光伏组件年产能已攀升至40GW,并正加速推进浙江宁海15GW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5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江苏金坛4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与6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等两大项目进程。

随着项目陆续投产,公司市场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