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重庆市黔江区蚕茧收购工作已进入尾声,丝绸企业正开足马力搞生产,争分夺秒赶订单,奋力冲刺四季度生产目标任务,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记者走进重庆双河丝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现场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选茧、蒸煮、缫丝等岗位上工人们相互配合,机器运转声不绝于耳。选茧区域,工人们正专注筛选优质蚕茧;缫丝区内,自动缫丝设备有序运转,代替人工完成抽丝、卷绕的精密工作;一旁的编丝区,女工们指尖翻飞,将丝线精细编整成一方方整齐的丝锭;而在绞丝环节,她们手法灵巧,将一缕缕生丝绞合成股,动作行云流水。
重庆双河丝绸有限公司生产厂长徐文华介绍道:“我们车间工人有183人,共有12条流水线,每天生产的丝达600公斤。今年我们计划生产170吨—175吨,产值达到9000万元左右。”
近段时间正是秋茧加工旺季,企业抓住秋茧丰收时机,签订了大量订单,目前正积极组织工人加大马力生产,全力冲刺赶制订单任务。徐文华表示:“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来自海外和国内市场的订单也是源源不断。目前国内订单主要销往江浙一带,海外订单主要销往斯洛文尼亚。”
黔江是栽桑养蚕大区,现有桑园面积近10万亩,年产蚕茧超过8万担。近年来,黔江区把蚕桑产业作为富民产业不断培育壮大,形成了从栽桑养蚕到丝绸产品、生物产业相结合的全产业链,走出了一条绿色富民新“丝”路。
当前重庆市黔江区蚕茧收购工作已进入尾声,丝绸企业正开足马力搞生产,争分夺秒赶订单,奋力冲刺四季度生产目标任务,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记者走进重庆双河丝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现场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选茧、蒸煮、缫丝等岗位上工人们相互配合,机器运转声不绝于耳。选茧区域,工人们正专注筛选优质蚕茧;缫丝区内,自动缫丝设备有序运转,代替人工完成抽丝、卷绕的精密工作;一旁的编丝区,女工们指尖翻飞,将丝线精细编整成一方方整齐的丝锭;而在绞丝环节,她们手法灵巧,将一缕缕生丝绞合成股,动作行云流水。
重庆双河丝绸有限公司生产厂长徐文华介绍道:“我们车间工人有183人,共有12条流水线,每天生产的丝达600公斤。今年我们计划生产170吨—175吨,产值达到9000万元左右。”
近段时间正是秋茧加工旺季,企业抓住秋茧丰收时机,签订了大量订单,目前正积极组织工人加大马力生产,全力冲刺赶制订单任务。徐文华表示:“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来自海外和国内市场的订单也是源源不断。目前国内订单主要销往江浙一带,海外订单主要销往斯洛文尼亚。”
黔江是栽桑养蚕大区,现有桑园面积近10万亩,年产蚕茧超过8万担。近年来,黔江区把蚕桑产业作为富民产业不断培育壮大,形成了从栽桑养蚕到丝绸产品、生物产业相结合的全产业链,走出了一条绿色富民新“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