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专题:今年转债下修有何特点?
受权益市场回暖影响,今年下修数量及下修占比均明显下降。截至10月23日(2025年所有数据均截至10月23日,下同),今年提议下修的转债有59只,约占去年全年的30%,提议下修的转债占所有触发下修条款的转债比例为12%,相较去年全年减少6pct,主要原因与权益市场回暖有关,当然转债市场缩量也是原因之一。
央国企转债下修到底的比重下降。今年触发下修条款的央国企转债有6只,其中3只下修到底,1只下修被否,下修到底的比重为50%,对比2024年全年,下修到底的比重减少约20pct,彼时触发下修条款的央国企转债有17只,其中12只下修到底。
今年临到期、进入回售期转债提议下修的比重明显上升。临期转债下修意愿相对较高,今年剩余期限在两年以内的转债提议下修占比达56%,相较去年全年增加19pct,除此之外,今年剩余期限在4年以上的转债提议下修占比约10%,但去年全年该比例约33%,主要原因或与当时权益走势较弱、转债破面普遍有关。
今年博弈下修的收益率稍好于去年。今年T+1日收益率为2.2%,去年全年为1.99%。而从提议下修发布日至股东会决议公告日的这段时间看,今年的区间收益率大概为5.5%,去年全年为5.0%,其中对于最终下修到底的转债,今年和去年的区间收益率分别为5.9%和5.6%,对于最终未下修到底的转债,今年和去年的区间收益率分别为4.8%和4.4%,今年受整体权益行情向好影响,博弈转债下修的收益稍好于去年。
此外,今年下修被否的转债区间收益率明显为负。今年下修被否的转债区间收益率为-5%,去年下修被否的转债区间收益率为2%,今年晶澳转债4月份下修决议被否,从转债价格反应看,市场或预期到其下修方案可能会被否决,从董事会提议下修后,转债价格持续下行,区间跌幅达到14%。
转债下修策略方面,权益向好之际,整体上转债下修收益的博弈有一定的确定性,关注临到期、临回售转债下修的可能性,从提议下修之时开始布局,获取相对确定的收益。
一周市场回顾
截至10月24日,上证指数和中证转债分别收于3950点和481点,较上周五分别上涨2.88%和1.47%。资金流入的板块主要以银行、石油石化等红利板块,电子、通信等科技类板块为主。
本周转债整体上涨,偏股转债占优。从价格看,高价、中价、低价分别上涨3.4%、1.1%和0.89%,从规模看,大盘、中盘、小盘分别上涨0.03%、1.9%和2.3%。同花顺转债双低指数上涨0.34%,同花顺转债高价低溢价率指数上涨3.7%。
转债周观点
中长期权益上行趋势不变,股债性价比之下固收+需求支撑转债的走势,但也需要看到,一旦权益有所调整,需求端可能会略显不稳定。短期来看,受关税扰动、主要板块交易拥挤等因素影响,权益可能会震荡调整,板块切换持续,本周为三季报密集披露期,建议关注基本面扎实的平衡型转债,以及关注红利板块相关转债。
风险提示
数据更新不及时及提取失误等风险;股债市场超预期调整;机构行为带来的市场扰动等。
正文
01
小专题:今年转债下修有何特点?
受权益市场回暖影响,今年下修数量及下修占比均明显下降。截至10月23日(2025年所有数据均截至10月23日,下同),今年提议下修的转债有59只,约占去年全年的30%,提议下修的转债占所有触发下修条款的转债比例为12%,相较去年全年减少6pct,主要原因与权益市场回暖有关,当然转债市场缩量也是原因之一。
今年下修到底转债的比例高于去年。今年下修到底转债有36只,下修到底的比例为57%,相较去年全年增加6pct,下修到底的转债主要分布于电力设备、建筑装饰、电子和基础化工等行业,光伏行业受行业景气度影响,相关转债密集下修,晶澳转债、福22转债、天23转债等均下修到底。
央国企转债下修到底的比重下降。今年触发下修条款的央国企转债有6只,其中3只下修到底,1只下修被否,下修到底的比重为50%,对比2024年全年,下修到底的比重减少约20pct,彼时触发下修条款的央国企转债有17只,其中12只下修到底。
今年临到期、进入回售期转债提议下修的比重明显上升。临期转债下修意愿相对较高,今年剩余期限在两年以内的转债提议下修占比达56%,相较去年全年增加19pct,除此之外,今年剩余期限在4年以上的转债提议下修占比约10%,但去年全年该比例约33%,主要原因或与当时权益走势较弱、转债破面普遍有关。
电力设备和医药生物两个行业的转债是近两年下修的“常客”。受行业景气度因素影响,无论是去年还是今年,医药生物和电力设备行业的转债提议下修的数量都处于前列。
今年博弈下修的收益率稍好于去年。今年T+1日收益率为2.2%,去年全年为1.99%。而从提议下修发布日至股东会决议公告日的这段时间看,今年的区间收益率(以下区间收益率均为提议下修发布日至股东会决议公告日区间的收益率)大概为5.5%,去年全年为5.0%,其中对于最终下修到底的转债,今年和去年的区间收益率分别为5.9%和5.6%,对于最终未下修到底的转债,今年和去年的区间收益率分别为4.8%和4.4%,今年受整体权益行情向好影响,博弈转债下修的收益稍好于去年。
此外,今年下修被否的转债区间收益率明显为负。今年下修被否的转债区间收益率为-5%,去年下修被否的转债区间收益率为2%,今年晶澳转债4月份下修决议被否,从转债价格反应看,市场或预期到其下修方案可能会被否决,从董事会提议下修后,转债价格持续下行,区间跌幅达到14%。
转债下修策略方面,权益向好之际,整体上转债下修收益的博弈有一定的确定性,关注临到期、临回售转债下修的可能性,从提议下修之时开始布局,获取相对确定的收益。
02
一周市场回顾
本周转债上涨。截至10月24日,上证指数和中证转债分别收于3950点和481点,较上周五分别上涨2.88%和1.47%。本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等主要指数换手率较上周均下行,北向资金成交额较上周五下降14%,北向资金成交额占A股总成交额的比重下行至11%。
本周资金流入的板块主要以银行、石油石化等红利板块,电子、通信等科技类板块为主。
板块周涨跌幅看,本周多数板块上涨,通信、电子、石油石化、机械设备等行业涨幅居前。
本周转债整体上涨,偏股转债占优。从价格看,高价、中价、低价分别上涨3.4%、1.1%和0.89%,从规模看,大盘、中盘、小盘分别上涨0.03%、1.9%和2.3%。同花顺转债双低指数上涨0.34%,同花顺转债高价低溢价率指数上涨3.7%。
转债估值达到新高。截至10月24日,偏股、平衡和偏债转债价格中位数分别为170元、133元和128元,均处于2018年以来99%左右分位数水平;偏股、平衡和偏债转股溢价率中位数分别为9.9%、25.2%和70.3%,分别处于71%、56%和61%分位数水平。本周转债隐含波动率上行至35%。
本周涨幅前五的转债为晨丰转债、精达转债、蒙泰转债、春秋转债和航宇转债;跌幅前五的转债为亿田转债、嘉泽转债、惠城转债、恒邦转债和豫光转债。
本周可转债ETF净流入。截至10月24日,博时可转债ETF和上证可转债ETF规模较上周五分别增加25亿元和6亿元。
03
转债周观点
中长期权益上行趋势不变,股债性价比之下固收+需求支撑转债的走势,但也需要看到,一旦权益有所调整,需求端可能会略显不稳定。短期来看,受关税扰动、主要板块交易拥挤等因素影响,权益可能会震荡调整,板块切换持续,本周为三季报密集披露期,建议关注基本面扎实的平衡型转债,以及关注红利板块相关转债。
04
风险提示
数据更新不及时及提取失误等风险;股债市场超预期调整;机构行为带来的市场扰动等。
摘要
小专题:今年转债下修有何特点?
受权益市场回暖影响,今年下修数量及下修占比均明显下降。截至10月23日(2025年所有数据均截至10月23日,下同),今年提议下修的转债有59只,约占去年全年的30%,提议下修的转债占所有触发下修条款的转债比例为12%,相较去年全年减少6pct,主要原因与权益市场回暖有关,当然转债市场缩量也是原因之一。
央国企转债下修到底的比重下降。今年触发下修条款的央国企转债有6只,其中3只下修到底,1只下修被否,下修到底的比重为50%,对比2024年全年,下修到底的比重减少约20pct,彼时触发下修条款的央国企转债有17只,其中12只下修到底。
今年临到期、进入回售期转债提议下修的比重明显上升。临期转债下修意愿相对较高,今年剩余期限在两年以内的转债提议下修占比达56%,相较去年全年增加19pct,除此之外,今年剩余期限在4年以上的转债提议下修占比约10%,但去年全年该比例约33%,主要原因或与当时权益走势较弱、转债破面普遍有关。
今年博弈下修的收益率稍好于去年。今年T+1日收益率为2.2%,去年全年为1.99%。而从提议下修发布日至股东会决议公告日的这段时间看,今年的区间收益率大概为5.5%,去年全年为5.0%,其中对于最终下修到底的转债,今年和去年的区间收益率分别为5.9%和5.6%,对于最终未下修到底的转债,今年和去年的区间收益率分别为4.8%和4.4%,今年受整体权益行情向好影响,博弈转债下修的收益稍好于去年。
此外,今年下修被否的转债区间收益率明显为负。今年下修被否的转债区间收益率为-5%,去年下修被否的转债区间收益率为2%,今年晶澳转债4月份下修决议被否,从转债价格反应看,市场或预期到其下修方案可能会被否决,从董事会提议下修后,转债价格持续下行,区间跌幅达到14%。
转债下修策略方面,权益向好之际,整体上转债下修收益的博弈有一定的确定性,关注临到期、临回售转债下修的可能性,从提议下修之时开始布局,获取相对确定的收益。
一周市场回顾
截至10月24日,上证指数和中证转债分别收于3950点和481点,较上周五分别上涨2.88%和1.47%。资金流入的板块主要以银行、石油石化等红利板块,电子、通信等科技类板块为主。
本周转债整体上涨,偏股转债占优。从价格看,高价、中价、低价分别上涨3.4%、1.1%和0.89%,从规模看,大盘、中盘、小盘分别上涨0.03%、1.9%和2.3%。同花顺转债双低指数上涨0.34%,同花顺转债高价低溢价率指数上涨3.7%。
转债周观点
中长期权益上行趋势不变,股债性价比之下固收+需求支撑转债的走势,但也需要看到,一旦权益有所调整,需求端可能会略显不稳定。短期来看,受关税扰动、主要板块交易拥挤等因素影响,权益可能会震荡调整,板块切换持续,本周为三季报密集披露期,建议关注基本面扎实的平衡型转债,以及关注红利板块相关转债。
风险提示
数据更新不及时及提取失误等风险;股债市场超预期调整;机构行为带来的市场扰动等。
正文
01
小专题:今年转债下修有何特点?
受权益市场回暖影响,今年下修数量及下修占比均明显下降。截至10月23日(2025年所有数据均截至10月23日,下同),今年提议下修的转债有59只,约占去年全年的30%,提议下修的转债占所有触发下修条款的转债比例为12%,相较去年全年减少6pct,主要原因与权益市场回暖有关,当然转债市场缩量也是原因之一。
今年下修到底转债的比例高于去年。今年下修到底转债有36只,下修到底的比例为57%,相较去年全年增加6pct,下修到底的转债主要分布于电力设备、建筑装饰、电子和基础化工等行业,光伏行业受行业景气度影响,相关转债密集下修,晶澳转债、福22转债、天23转债等均下修到底。
央国企转债下修到底的比重下降。今年触发下修条款的央国企转债有6只,其中3只下修到底,1只下修被否,下修到底的比重为50%,对比2024年全年,下修到底的比重减少约20pct,彼时触发下修条款的央国企转债有17只,其中12只下修到底。
今年临到期、进入回售期转债提议下修的比重明显上升。临期转债下修意愿相对较高,今年剩余期限在两年以内的转债提议下修占比达56%,相较去年全年增加19pct,除此之外,今年剩余期限在4年以上的转债提议下修占比约10%,但去年全年该比例约33%,主要原因或与当时权益走势较弱、转债破面普遍有关。
电力设备和医药生物两个行业的转债是近两年下修的“常客”。受行业景气度因素影响,无论是去年还是今年,医药生物和电力设备行业的转债提议下修的数量都处于前列。
今年博弈下修的收益率稍好于去年。今年T+1日收益率为2.2%,去年全年为1.99%。而从提议下修发布日至股东会决议公告日的这段时间看,今年的区间收益率(以下区间收益率均为提议下修发布日至股东会决议公告日区间的收益率)大概为5.5%,去年全年为5.0%,其中对于最终下修到底的转债,今年和去年的区间收益率分别为5.9%和5.6%,对于最终未下修到底的转债,今年和去年的区间收益率分别为4.8%和4.4%,今年受整体权益行情向好影响,博弈转债下修的收益稍好于去年。
此外,今年下修被否的转债区间收益率明显为负。今年下修被否的转债区间收益率为-5%,去年下修被否的转债区间收益率为2%,今年晶澳转债4月份下修决议被否,从转债价格反应看,市场或预期到其下修方案可能会被否决,从董事会提议下修后,转债价格持续下行,区间跌幅达到14%。
转债下修策略方面,权益向好之际,整体上转债下修收益的博弈有一定的确定性,关注临到期、临回售转债下修的可能性,从提议下修之时开始布局,获取相对确定的收益。
02
一周市场回顾
本周转债上涨。截至10月24日,上证指数和中证转债分别收于3950点和481点,较上周五分别上涨2.88%和1.47%。本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等主要指数换手率较上周均下行,北向资金成交额较上周五下降14%,北向资金成交额占A股总成交额的比重下行至11%。
本周资金流入的板块主要以银行、石油石化等红利板块,电子、通信等科技类板块为主。
板块周涨跌幅看,本周多数板块上涨,通信、电子、石油石化、机械设备等行业涨幅居前。
本周转债整体上涨,偏股转债占优。从价格看,高价、中价、低价分别上涨3.4%、1.1%和0.89%,从规模看,大盘、中盘、小盘分别上涨0.03%、1.9%和2.3%。同花顺转债双低指数上涨0.34%,同花顺转债高价低溢价率指数上涨3.7%。
转债估值达到新高。截至10月24日,偏股、平衡和偏债转债价格中位数分别为170元、133元和128元,均处于2018年以来99%左右分位数水平;偏股、平衡和偏债转股溢价率中位数分别为9.9%、25.2%和70.3%,分别处于71%、56%和61%分位数水平。本周转债隐含波动率上行至35%。
本周涨幅前五的转债为晨丰转债、精达转债、蒙泰转债、春秋转债和航宇转债;跌幅前五的转债为亿田转债、嘉泽转债、惠城转债、恒邦转债和豫光转债。
本周可转债ETF净流入。截至10月24日,博时可转债ETF和上证可转债ETF规模较上周五分别增加25亿元和6亿元。
03
转债周观点
中长期权益上行趋势不变,股债性价比之下固收+需求支撑转债的走势,但也需要看到,一旦权益有所调整,需求端可能会略显不稳定。短期来看,受关税扰动、主要板块交易拥挤等因素影响,权益可能会震荡调整,板块切换持续,本周为三季报密集披露期,建议关注基本面扎实的平衡型转债,以及关注红利板块相关转债。
04
风险提示
数据更新不及时及提取失误等风险;股债市场超预期调整;机构行为带来的市场扰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