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国内模拟芯片领军企业纳芯微(A股代码:688052)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拟通过H股发行构建“A+H”双资本平台。此次IPO不仅是公司拓展国际资本市场的关键一步,更凸显其在汽车电子、传感器等核心赛道的国产替代成果——2024年公司已稳居中国汽车模拟芯片本土厂商第一、磁传感器本土厂商第一,成为推动行业技术突围的重要力量。
招股书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纳芯微已在多个细分赛道建立起显著竞争优势,尤其在核心领域实现“冠军加冕”。以2024年模拟芯片收入计,公司位列中国模拟芯片厂商第五名,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内厂商前十名中,纳芯微是唯一重点布局传感器产品、信号链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三大核心品类的企业,形成了独特的“感知-信号处理-供电”全链路产品矩阵。
细分赛道的龙头地位更为突出:在汽车模拟芯片领域,以2024年收入计,公司位列中国厂商第一名及全部fabless厂商第二名;数字隔离芯片市场中,以15.6%的市场占有率稳居中国厂商第一名、全球厂商第二名,该产品作为保障高低电压信号安全传输的核心安规芯片,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高危场景;磁传感器赛道表现尤为亮眼,2024年以7.1%的市场份额登顶中国芯片级磁传感器本土厂商榜首,而磁传感器凭借汽车电动化、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需求爆发,已成为传感器品类中销量增速最快的细分之一。
业绩回暖韧性凸显,汽车电子护城河筑牢
财务数据展现出公司强劲的复苏动能与经营质量优化趋势。2025年上半年,纳芯微实现营业收入15.2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9.5%,呈现出加速增长态势;尽管受此前行业价格竞争、研发投入加码等因素影响仍录得净亏损7801万元,但较去年同期的2.65亿元显著收窄69.8%;毛利率同步从29.7%回升至32.9%,盈利能力改善趋势明确。
作为国内首批切入汽车电子领域并实现量产的模拟芯片厂商,纳芯微已在这一高壁垒赛道构建起深厚护城河。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公司以1.8%的市场份额位列中国汽车模拟芯片市场第十名,在本土厂商中排名第一,fabless厂商中排名第二。目前,公司车规级产品已覆盖800余款型号,形成了全面的产品布局。
行业前景为公司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受汽车产销量增长及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推动,汽车电子已成为中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最大且增速最快的应用领域之一。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4年中国汽车电子模拟芯片市场规模达371亿元,2029年将增至858亿元,复合增速17.6%;更关键的是,该领域国产化率仅为5%,预计2029年将提升至20%,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传感器赛道破局,“A+H”布局赋能
纳芯微在传感器领域的崛起,得益于“自主研发+战略并购”的双线策略。2024年10月,公司以10亿元收购磁传感器龙头麦歌恩,此次整合迅速推动公司磁传感器业务市场份额从行业中游跃升至7.1%,一举成为国内芯片级磁传感器第一厂商,并购协同效应显著。
业务布局上,公司磁传感器不仅深耕汽车电机控制、电流检测等传统优势场景,更前瞻性切入人形机器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新兴蓝海领域。在人形机器人赛道,其核心技术已形成差异化竞争力——高精度磁角度编码器可精准检测机器人关节位置和运动轨迹,为运动控制提供关键反馈,赋予机器人更灵敏的感知能力和更流畅的运动表现,目前相关技术已完成储备,静待行业规模化爆发。
纳芯微此次冲刺港股,恰逢国产模拟芯片发展的黄金时期。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4年中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达1953亿元,2029年将增至3536亿元,复合增速12.7%,国产替代率将从23.2%提升至30.8%;其中汽车模拟芯片市场2029年规模预计达858亿元,国产替代率从5%升至20%,市场空间广阔。
凭借完善的“感知-信号处理-供电”产品矩阵、汽车电子领域的先发优势及“A+H”资本平台加持,纳芯微有望在国产替代浪潮中进一步扩大市占率,成为连接国内产业需求与全球资本市场的重要纽带,引领本土模拟芯片企业实现高端化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