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十年沪指再冲4000点,这一次有什么不一样?

丰华财经

1天前

2025年10月28日午盘,上证指数以4005.44点的收盘点位,为中国资本市场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时隔整整十年,沪指再度稳稳站上4000点整数关口。...这种驱动力量的变革,源于十年间A股市场结构的深度重塑。
导读4000点只是一个数字,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个数字背后中国产业的升级、企业的成长与市场的成熟。让我们以理性的视角、长远的眼光,共同拥抱资本市场的新机遇,共享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发展成果。

2025年10月28日午盘,上证指数以4005.44点的收盘点位,为中国资本市场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时隔整整十年,沪指再度稳稳站上4000点整数关口。当市场欢呼这一历史性时刻时,我们更需清醒认识到,同样的4000点,背后是截然不同的市场生态、产业逻辑与估值体系。尤其在2025年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工作收官之际,这份“成绩单”恰好为我们解析本轮行情的核心逻辑提供了最直观的依据。

回溯2015年,沪指冲击4000点时,市场呈现出明显的“资金推升”特征,从3000点到4000点仅用47个交易日,期间金融、地产、周期等传统行业贡献了超60%的涨幅。而本轮行情中,沪指从2024年9月突破3000点,到2025年10月站上4000点,历时13个月、268个交易日,期间最大回撤仅8.2%,这种“慢牛”走势的背后,是产业基本面的坚实支撑。从行业驱动结构来看,2015年沪指4000点时,工业与金融行业合计贡献点数达213点,而信息技术行业仅贡献87点,占比不足15%;但根据2025年三季报后的数据测算,本轮沪指突破4000点时,信息技术行业单独贡献455点,占比提升至38.2%,成为无可争议的核心引擎。

这种驱动力量的变革,源于十年间A股市场结构的深度重塑。数据显示,2015年沪指成分股中,信息技术企业仅75家,权重占比4.3%;截至2025年三季报披露完毕,沪指成分股中信息技术企业数量增至391家,权重占比跃升至16.8%,其中半导体、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细分领域企业占比超七成。更关键的是,这些企业的业绩增长已形成“量价齐升”的良性循环:2025年前三季度,沪指成分股中的信息技术企业合计实现营收6.87万亿元,同比增长23.5%;归母净利润8960亿元,同比增长31.2%,显著高于全市场12.8%的净利润增速均值。

龙头公司的亮眼表现,正是这一变革的最佳注脚。从2025年三季报披露的核心数据来看,科技领域龙头企业的市值与业绩双双突破历史峰值:工业富联凭借AI服务器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862亿元,同比增长47.3%,带动公司市值较年初增长1.02万亿元,突破8万亿元大关;寒武纪在算力芯片领域的技术突破成效显著,前三季度营收达45.8亿元,同比暴增2386%,市值增幅达5680亿元,跻身A股半导体企业市值前三;中芯国际则受益于先进制程产能释放,前三季度晶圆出货量同比增长18.7%,市值增长5230亿元,其市值规模已接近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传统金融巨头。此外,在电子行业业绩增速前十榜单中,除立讯精密外,其余9家均为半导体企业,其中中微公司、北方华创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速分别达126.3%、98.5%,充分印证了科技龙头的成长韧性。

在看到市场向上动能的同时,我们也需正视三季报行情中凸显的分化特征。

从板块表现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有色金属板块(以锂电池材料、稀土为主)累计涨幅达58.3%,通信板块(以光模块、卫星通信为主)累计涨幅达52.7%,而煤炭板块累计涨幅仅2.1%,食品饮料板块甚至出现3.8%的下跌。这种分化是资金向高景气赛道集中的必然结果:三季报数据显示,有色金属板块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2%,通信板块同比增长38.5%,而煤炭板块同比仅增长1.3%,食品饮料板块同比增长5.7%,业绩增速的差异直接决定了资金的配置方向。当前市场已形成“科技成长求弹性、高分红红利求稳健”的双主线格局——在科技成长赛道,AI、半导体、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凭借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成为追求高收益投资者的首选;在高分红红利赛道,长江电力、中国神华等企业前三季度股息率分别达4.8%、5.2%,为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提供了稳定收益。

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市场的估值基础依然坚实。截至2025年10月28日,沪指滚动市盈率为16.62倍,不仅低于2015年4000点时的28.7倍,也低于近十年均值18.3倍。其中,金融、公用事业等权重板块的滚动市盈率分别为7.8倍、12.3倍,处于历史低位,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压舱石”;而科技板块虽然估值相对较高(半导体板块滚动市盈率58.2倍),但考虑到其31.2%的净利润增速,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仅1.87,仍处于合理区间,并未出现明显泡沫。

站在4000点的新起点,我们必须明确:这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而是中国资本市场新一轮上升期的开端。在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下,我国正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而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核心平台,正成为这一转型的重要引擎。当前市场信奉“强者恒强”的逻辑,对于投资者而言,顺应趋势、精准布局至关重要。从指数选择来看,中证A500指数中科技、先进制造企业占比达42%,2025年前三季度成分股净利润同比增长27.5%,既具备成长弹性,又避免了头部企业的估值过高风险;AI50指数则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核心企业,是把握AI产业红利的优质标的。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在这些宽基指数中选取业绩确定性强、技术壁垒高的龙头股,实现资产的长期增值。

最后,我想说的是,4000点只是一个数字,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个数字背后中国产业的升级、企业的成长与市场的成熟。让我们以理性的视角、长远的眼光,共同拥抱资本市场的新机遇,共享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发展成果。

扫码回复“8-通信”领取龙头股资料,并可免费诊股。

图片

作者:于晓明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2030012

责任编辑:hec

免责声明: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丰投顾")出品的所有内容、观点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知悉的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及公司内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因此,投资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标的在研究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
相关内容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建议意见反馈 jiangy@jfinfo.com
2025年10月28日午盘,上证指数以4005.44点的收盘点位,为中国资本市场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时隔整整十年,沪指再度稳稳站上4000点整数关口。...这种驱动力量的变革,源于十年间A股市场结构的深度重塑。
导读4000点只是一个数字,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个数字背后中国产业的升级、企业的成长与市场的成熟。让我们以理性的视角、长远的眼光,共同拥抱资本市场的新机遇,共享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发展成果。

2025年10月28日午盘,上证指数以4005.44点的收盘点位,为中国资本市场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时隔整整十年,沪指再度稳稳站上4000点整数关口。当市场欢呼这一历史性时刻时,我们更需清醒认识到,同样的4000点,背后是截然不同的市场生态、产业逻辑与估值体系。尤其在2025年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工作收官之际,这份“成绩单”恰好为我们解析本轮行情的核心逻辑提供了最直观的依据。

回溯2015年,沪指冲击4000点时,市场呈现出明显的“资金推升”特征,从3000点到4000点仅用47个交易日,期间金融、地产、周期等传统行业贡献了超60%的涨幅。而本轮行情中,沪指从2024年9月突破3000点,到2025年10月站上4000点,历时13个月、268个交易日,期间最大回撤仅8.2%,这种“慢牛”走势的背后,是产业基本面的坚实支撑。从行业驱动结构来看,2015年沪指4000点时,工业与金融行业合计贡献点数达213点,而信息技术行业仅贡献87点,占比不足15%;但根据2025年三季报后的数据测算,本轮沪指突破4000点时,信息技术行业单独贡献455点,占比提升至38.2%,成为无可争议的核心引擎。

这种驱动力量的变革,源于十年间A股市场结构的深度重塑。数据显示,2015年沪指成分股中,信息技术企业仅75家,权重占比4.3%;截至2025年三季报披露完毕,沪指成分股中信息技术企业数量增至391家,权重占比跃升至16.8%,其中半导体、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细分领域企业占比超七成。更关键的是,这些企业的业绩增长已形成“量价齐升”的良性循环:2025年前三季度,沪指成分股中的信息技术企业合计实现营收6.87万亿元,同比增长23.5%;归母净利润8960亿元,同比增长31.2%,显著高于全市场12.8%的净利润增速均值。

龙头公司的亮眼表现,正是这一变革的最佳注脚。从2025年三季报披露的核心数据来看,科技领域龙头企业的市值与业绩双双突破历史峰值:工业富联凭借AI服务器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862亿元,同比增长47.3%,带动公司市值较年初增长1.02万亿元,突破8万亿元大关;寒武纪在算力芯片领域的技术突破成效显著,前三季度营收达45.8亿元,同比暴增2386%,市值增幅达5680亿元,跻身A股半导体企业市值前三;中芯国际则受益于先进制程产能释放,前三季度晶圆出货量同比增长18.7%,市值增长5230亿元,其市值规模已接近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传统金融巨头。此外,在电子行业业绩增速前十榜单中,除立讯精密外,其余9家均为半导体企业,其中中微公司、北方华创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速分别达126.3%、98.5%,充分印证了科技龙头的成长韧性。

在看到市场向上动能的同时,我们也需正视三季报行情中凸显的分化特征。

从板块表现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有色金属板块(以锂电池材料、稀土为主)累计涨幅达58.3%,通信板块(以光模块、卫星通信为主)累计涨幅达52.7%,而煤炭板块累计涨幅仅2.1%,食品饮料板块甚至出现3.8%的下跌。这种分化是资金向高景气赛道集中的必然结果:三季报数据显示,有色金属板块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2%,通信板块同比增长38.5%,而煤炭板块同比仅增长1.3%,食品饮料板块同比增长5.7%,业绩增速的差异直接决定了资金的配置方向。当前市场已形成“科技成长求弹性、高分红红利求稳健”的双主线格局——在科技成长赛道,AI、半导体、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凭借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成为追求高收益投资者的首选;在高分红红利赛道,长江电力、中国神华等企业前三季度股息率分别达4.8%、5.2%,为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提供了稳定收益。

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市场的估值基础依然坚实。截至2025年10月28日,沪指滚动市盈率为16.62倍,不仅低于2015年4000点时的28.7倍,也低于近十年均值18.3倍。其中,金融、公用事业等权重板块的滚动市盈率分别为7.8倍、12.3倍,处于历史低位,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压舱石”;而科技板块虽然估值相对较高(半导体板块滚动市盈率58.2倍),但考虑到其31.2%的净利润增速,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仅1.87,仍处于合理区间,并未出现明显泡沫。

站在4000点的新起点,我们必须明确:这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而是中国资本市场新一轮上升期的开端。在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下,我国正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而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核心平台,正成为这一转型的重要引擎。当前市场信奉“强者恒强”的逻辑,对于投资者而言,顺应趋势、精准布局至关重要。从指数选择来看,中证A500指数中科技、先进制造企业占比达42%,2025年前三季度成分股净利润同比增长27.5%,既具备成长弹性,又避免了头部企业的估值过高风险;AI50指数则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核心企业,是把握AI产业红利的优质标的。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在这些宽基指数中选取业绩确定性强、技术壁垒高的龙头股,实现资产的长期增值。

最后,我想说的是,4000点只是一个数字,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个数字背后中国产业的升级、企业的成长与市场的成熟。让我们以理性的视角、长远的眼光,共同拥抱资本市场的新机遇,共享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发展成果。

扫码回复“8-通信”领取龙头股资料,并可免费诊股。

图片

作者:于晓明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2030012

责任编辑:hec

免责声明: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丰投顾")出品的所有内容、观点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知悉的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及公司内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因此,投资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标的在研究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
相关内容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建议意见反馈 jiangy@jfinfo.com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