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点之上: 风动、幡动与心动!

丰华财经

20小时前

4000点之上的市场正演绎“风动、幡动与心动”的博弈。...美联储降息带来的流动性宽松是“风动”,科技与十五五规划指引的产业趋势是“幡动”,而投资者的策略选择与心态把控则是“心动”。
导读A股在10月中旬深度回调后近期强势反弹,沪指再次刷新十年新高并重新站上4000点整数关口。

A股在10月中旬深度回调后近期强势反弹,沪指再次刷新十年新高并重新站上4000点整数关口。

关键点位的的收复,并非源于经济基本面的根本性扭转,而是市场风险偏好显著回升的直接结果。短期看,市场从缩量调整到缩量震荡后逐步步入放量反弹阶段,情绪面已成为短期主导力量。驱动风险偏好修复的核心动力来自内外共振:海外层面,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推动全球流动性宽松,更关键的是中美领导人计划会晤的消息,为前期压制市场的关税威胁与地缘不确定性释放缓和信号,直接降低市场上涨阻力;内部层面,10月10-20日跌幅越大的行业反弹力度越强,超跌反弹特征鲜明,叠加光伏“反内卷”政策预期、黄仁勋 GTC大会等事件催化,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

风险偏好回暖的背景下,市场结构性机会呈现业绩和政策共振的鲜明特征。截至10月 29日,超4200家公司披露三季报,万得全A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23%,整体盈利稳健;更亮眼的是科技与高端制造赛道,AI算力、半导体指数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大增 56.51%、66.68%,储能、有色金属指数增速亦超30%,强劲业绩印证了产业趋势的确定性,成为资金的聚集地。同时,市场正围绕“十五五”规划展开前瞻性布局,政策蓝图清晰指向三大方向:一是科技主攻领域,如电子(消费电子、半导体)、通信(算力)、计算机(AI 应用)、机械设备(机器人);二是新质生产力与安全相关板块,包括稀有金属、贵金属、军工;三是基本面改善预期板块,如电新(固态电池、储能、风电)、医药(创新药、CXO),反内卷主题与大消费板块亦具备政策催化潜力。

然而4000点之上并非坦途,热闹的题材轮动背后,结构风险正悄然酝酿,核心警示信号来自机构持仓的高度集中。国投证券数据显示,基于基金三季报,A股机构投资者在科技(TMT)领域的仓位已突破40%,达40.16%—— 这一水平超过了2020-2022 年新能源浪潮时机构泛新能源持仓的峰值,虽未及2019-2021年 “茅指数”45% 左右的极致仓位,但40% 通常被视为一轮产业浪潮中机构持仓的关键阈值。过高的持仓集中度意味着交易拥挤,当前科技板块上涨既依赖产业趋势,也带有显著的资金驱动属性,一旦后续资金流入乏力或出现负面扰动,极易引发板块大幅波动,叠加热点轮动加快与量能不稳定,4000点上方大幅波动的概率值得警惕。

对于投资者来说,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格局,4000点之上的配置,或许要更加考虑进攻与防御间寻求平衡:

1、投资者可积极参与科技、十五五规划等热门题材,但需摒弃盲目追高思维,通过核心叠加防御的组合控制风险,在布局高弹性题材的同时,适当增配银行、公用事业等低估值红利资产及国央企红利板块,利用其高股息特性熨平组合波动,避免单一赛道持仓过重导致的业绩剧烈起伏。

2、鉴于科技板块高仓位下波动性加剧,策略上不应在上涨阶段过度乐观,反而应珍惜波动后的回调机会,逢低增大优质科技标的仓位,以更合理成本博弈其长期产业趋势收益;同时需跳出热门赛道的局限,将视野延伸至资金尚未充分挖掘的领域,如十五五规划中估值偏低的细分板块、三季报边际改善的医药与电新板块,通过提前布局潜在轮动机会,提升组合的整体收益弹性。

总结来看,4000点之上的市场正演绎“风动、幡动与心动”的博弈。美联储降息带来的流动性宽松是“风动”,科技与十五五规划指引的产业趋势是“幡动”,而投资者的策略选择与心态把控则是“心动”。风与幡的共振创造了阶段机遇,但高仓位下的结构风险也不容忽视,唯有保持清醒认知,以均衡配置为主、逆向布局为辅,方能在震荡行情中行稳致远,既拥抱科技浪潮的成长红利,又规避交易拥挤的波动风险。

作者:郭一鸣 执业证书:A0680612120002

责任编辑:wangjx

免责声明: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丰投顾")出品的所有内容、观点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知悉的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及公司内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因此,投资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标的在研究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
相关内容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建议意见反馈 jiangy@jfinfo.com
4000点之上的市场正演绎“风动、幡动与心动”的博弈。...美联储降息带来的流动性宽松是“风动”,科技与十五五规划指引的产业趋势是“幡动”,而投资者的策略选择与心态把控则是“心动”。
导读A股在10月中旬深度回调后近期强势反弹,沪指再次刷新十年新高并重新站上4000点整数关口。

A股在10月中旬深度回调后近期强势反弹,沪指再次刷新十年新高并重新站上4000点整数关口。

关键点位的的收复,并非源于经济基本面的根本性扭转,而是市场风险偏好显著回升的直接结果。短期看,市场从缩量调整到缩量震荡后逐步步入放量反弹阶段,情绪面已成为短期主导力量。驱动风险偏好修复的核心动力来自内外共振:海外层面,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推动全球流动性宽松,更关键的是中美领导人计划会晤的消息,为前期压制市场的关税威胁与地缘不确定性释放缓和信号,直接降低市场上涨阻力;内部层面,10月10-20日跌幅越大的行业反弹力度越强,超跌反弹特征鲜明,叠加光伏“反内卷”政策预期、黄仁勋 GTC大会等事件催化,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

风险偏好回暖的背景下,市场结构性机会呈现业绩和政策共振的鲜明特征。截至10月 29日,超4200家公司披露三季报,万得全A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23%,整体盈利稳健;更亮眼的是科技与高端制造赛道,AI算力、半导体指数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大增 56.51%、66.68%,储能、有色金属指数增速亦超30%,强劲业绩印证了产业趋势的确定性,成为资金的聚集地。同时,市场正围绕“十五五”规划展开前瞻性布局,政策蓝图清晰指向三大方向:一是科技主攻领域,如电子(消费电子、半导体)、通信(算力)、计算机(AI 应用)、机械设备(机器人);二是新质生产力与安全相关板块,包括稀有金属、贵金属、军工;三是基本面改善预期板块,如电新(固态电池、储能、风电)、医药(创新药、CXO),反内卷主题与大消费板块亦具备政策催化潜力。

然而4000点之上并非坦途,热闹的题材轮动背后,结构风险正悄然酝酿,核心警示信号来自机构持仓的高度集中。国投证券数据显示,基于基金三季报,A股机构投资者在科技(TMT)领域的仓位已突破40%,达40.16%—— 这一水平超过了2020-2022 年新能源浪潮时机构泛新能源持仓的峰值,虽未及2019-2021年 “茅指数”45% 左右的极致仓位,但40% 通常被视为一轮产业浪潮中机构持仓的关键阈值。过高的持仓集中度意味着交易拥挤,当前科技板块上涨既依赖产业趋势,也带有显著的资金驱动属性,一旦后续资金流入乏力或出现负面扰动,极易引发板块大幅波动,叠加热点轮动加快与量能不稳定,4000点上方大幅波动的概率值得警惕。

对于投资者来说,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格局,4000点之上的配置,或许要更加考虑进攻与防御间寻求平衡:

1、投资者可积极参与科技、十五五规划等热门题材,但需摒弃盲目追高思维,通过核心叠加防御的组合控制风险,在布局高弹性题材的同时,适当增配银行、公用事业等低估值红利资产及国央企红利板块,利用其高股息特性熨平组合波动,避免单一赛道持仓过重导致的业绩剧烈起伏。

2、鉴于科技板块高仓位下波动性加剧,策略上不应在上涨阶段过度乐观,反而应珍惜波动后的回调机会,逢低增大优质科技标的仓位,以更合理成本博弈其长期产业趋势收益;同时需跳出热门赛道的局限,将视野延伸至资金尚未充分挖掘的领域,如十五五规划中估值偏低的细分板块、三季报边际改善的医药与电新板块,通过提前布局潜在轮动机会,提升组合的整体收益弹性。

总结来看,4000点之上的市场正演绎“风动、幡动与心动”的博弈。美联储降息带来的流动性宽松是“风动”,科技与十五五规划指引的产业趋势是“幡动”,而投资者的策略选择与心态把控则是“心动”。风与幡的共振创造了阶段机遇,但高仓位下的结构风险也不容忽视,唯有保持清醒认知,以均衡配置为主、逆向布局为辅,方能在震荡行情中行稳致远,既拥抱科技浪潮的成长红利,又规避交易拥挤的波动风险。

作者:郭一鸣 执业证书:A0680612120002

责任编辑:wangjx

免责声明: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丰投顾")出品的所有内容、观点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知悉的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及公司内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因此,投资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标的在研究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
相关内容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建议意见反馈 jiangy@jfinfo.com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