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频繁变动的背后,是这家光伏新兵正面临着严重的经营危机——从业绩巨亏、债务纠纷到证监会立案调查,多重风险叠加使得公司站在了退市的边缘。
高管再换血
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刘毅的书面辞职报告。
因工作调整,刘毅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职务。所幸,他并未完全离开公司,而是将继续担任其他职务。
刘毅已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完成董事会秘书事务的交接工作。公司表示,其辞职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业务、重大事项决策、内部控制有效性等产生不利影响。
为保证董事会工作的正常进行,公司在聘任新的董事会秘书之前,暂由公司董事廖志鹏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廖志鹏是一位年轻的高管,1998年生,现任公司董事兼董事长助理。
多重风险叠加
*ST沐邦近期的风波远不止高管变动这一项。公司目前正面临着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的双重压力。
根据公告,公司股票已于2025年5月6日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原因是2024年度净利润为负,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
其后,公司股票又因内部控制问题被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以及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资金占用未收回事项,自8月27日起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更严重的是,公司和实际控制人廖志远还分别收到了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公司因涉嫌年报等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披露被立案,而廖志远则因涉嫌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往来被调查。
债务困境堪忧
*ST沐邦的债务问题同样令人堪忧。
公司子公司广西沐邦9800万元资产被查封,募集资金账户逾2.27亿元遭司法划扣。此外,公司在10月份新增4条被执行人信息,实际控制人廖志远已被限制高消费。
还有一起涉案金额巨大的纠纷——北京银行南昌安义支行起诉公司及相关方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涉案金额高达9677余万元。
公司控股股东沐邦新能源控股所持公司4.11%股份已被司法划转。这一切都表明*ST沐邦的资金链异常紧张,经营困境重重。
跨界光伏大扩张
*ST沐邦的前身是“邦宝益智”,原本主营益智玩具业务。近年来,公司跨界转型光伏产业,主营业务扩展到单晶硅棒、硅片的生产销售。
公司的光伏野心不小。2022年8月,沐邦高科公告称,与鄂城区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投资48亿元建设10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此外,公司还在山西忻州布局了总投资40亿元的16GW N型高效单晶硅棒项目。这一项目作为省级重点工程项目,预计投产后可实现年产16GW单晶硅棒,年产值50亿元。
据报道,山西忻州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70%,原本预计2025年8月将全面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业绩困局
*ST沐邦的业绩表现却难以匹配其光伏扩张野心。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41亿元,同比下降33.85%;归母净亏损2.12亿元。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的毛利率: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低至-71.56%,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
对于亏损原因,公司解释称: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下滑,行业竞争愈演愈烈,硅料和硅片均价大幅下降,且硅片价格降幅大于硅料。此外,制造费用中的电费、坩埚等耗材价格同比增长,使得主营业务毛利大幅下降。
截至10月24日收盘,*ST沐邦股价报收8.04元,当周小幅上涨5.24%,总市值34.86亿元。
但在这一抹上涨的背后,公司依然面临着严峻的退市风险:如果2025年度公司营收仍低于3亿元且利润指标为负值,公司股票将在2025年年报披露后终止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