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消费钛度
撰文/刘敏露
10月24日,《消费钛度》从海底捞处了解到,海底捞旗下全新寿司品牌“如鮨寿司”全国首店已在杭州正式开业,开业后周末单日平均接待人次达800至1000人,翻台率最高8轮。迅速赢得市场关注背后,“如鮨寿司”主打“高质价比+平价精致感”,精准匹配杭州年轻群体对品质与性价比的双重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如鮨寿司”是海底捞“红石榴计划”深耕多元餐饮赛道的关键落子,该布局旨在聚焦“轻社交、一人食、小聚餐”新兴消费场景。在业内人士看来,依托海底捞“多管制”机制与供应链优势,海底捞“红石榴计划”正在为餐饮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经验复用+场景创新”的参考样本。
“如鮨寿司”首店开业
《消费钛度》了解到,“如鮨寿司”全国首店位于杭州市钱塘区龙湖金沙天街,门店面积超500平方米,设56张桌位,涵盖1-2人卡座、4人及6人餐桌,另设3间独立包间,装修以木色与米色为主调,墙面点缀云纹、波浪元素。
该店现推出200余款SKU,覆盖寿司、刺身、面食、甜品、饮品等品类。其中寿司类含握寿司、手卷寿司、炙烧寿司等,核心食材为挪威三文鱼、赤虾、甜虾、金枪鱼,通过冷链直送确保新鲜现制。门店负责人表示,依托海底捞供应链优势,“如鮨寿司”采用“优质本土供应商+全球直采”模式,像挪威三文鱼便由冷链车整条直送门店,现开现做。
价格方面,菜品分8元、9.9元、15元、19.9元、28元五档,主力产品集中在9.9元、15元价位段,主打“高质价比”与“平价精致感”。此外,门店提供甜虾刺身、北极贝刺身等刺身,天妇罗、章鱼块等炸物,以及纯厚牛乳冰淇淋、巧克力冰淇淋、焦糖布丁等十余种甜品。
产品与服务体验上,“如鮨寿司”坚持“鲜切、即煮、现炸”理念。店长孙先生介绍,开业至今已有回头客,部分顾客到店5、6次。店内特设“一人友好型”座位与双人卡座,采用格挡式设计提升用餐私密性与舒适度。
此外,为增强互动性与趣味性,“如鮨寿司”杭州首店配备电子点餐系统及传送带送餐设备。顾客可通过桌边大屏自助下单,菜品经传送带直达桌面,实现“点即达”。寿司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点餐系统内设有趣味抽奖环节,消费者可随机获得公仔、福袋等礼品,以提升顾客体验感。同时,门店在用户运营中聚焦私域会员深度维护,通过发放优惠价券等方式提升用户黏性,进而提高顾客消费体验与复购意愿。
强势切入寿司品类
从简约时尚的装修风格,到兼具性价比与精致感的产品,再到“鲜切、即煮、现炸”的制作理念,“如鮨寿司”显然正在多维度贴合年轻消费群体需求。
据门店负责人介绍,自开业起,“如鮨寿司”客群以年轻消费者为主,大学生聚会、年轻家庭聚餐、好友欢聚、下班放松为主要消费场景;门店氛围轻松,兼具社交属性与仪式感,受都市年轻人青睐。产品研发层面,“如鮨寿司”也通过经典口味与创新结合,研发炎炙焦糖鹅肝、鲜切三文鱼、天妇罗系列等产品,持续吸引消费者打卡复购。
这背后,海底捞在“红石榴计划”的落地下,正凭借“如鮨寿司”强势切入充满机遇的寿司赛道。
事实上,在消费趋于理性的市场背景下,性价比成为餐饮市场主流诉求,行业正迎来新的调整与变化。其中,寿司品类凭借出餐快速、翻台高效的特性,逐渐成为餐饮市场新的增长方向:一方面,其丰富多样的产品矩阵,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用餐选择;另一方面,趣味自助点餐与传送带上餐模式的应用,既提升了顾客用餐体验,也为餐饮门店运营效率的优化提供了助力。
红餐产业研究院于今年4月发布的《日料品类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我国日料市场规模为690亿元,同比上升2.2%。随着市场持续回暖,2025年,我国日料市场规模有望回升至700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如鮨寿司”的推出,不仅填补了海底捞在寿司赛道的布局空白,更成为海底捞切入寿司品类的重要契机。而同时,“寿司热”背后所代表的健康、轻食消费趋势,与海底捞主品牌以社交聚餐为核心的就餐场景形成鲜明互补,进一步完善了海底捞的餐饮品类与场景生态。
凭“多管制”布局多品类
值得一提的是,海底捞的“多管制”机制也为其多元化布局护航。
实际上,寿司与火锅分属不同餐饮赛道,在产品研发、服务流程、供应链搭建及运营逻辑上存在本质差异,这对企业跨品类布局提出极高挑战。而海底捞通过“多管制”创新机制,成功打通不同业态间的经验壁垒,为新品牌快速起量提供关键支撑。
据了解,“多管制”核心在于选拔火锅门店的优秀店长,让其以“跨业态管理”身份参与新品牌运营——将火锅业务中积累的消费者需求洞察、标准化运营经验及门店管理能力,迁移至寿司等新赛道,同时结合新品类特性探索创新模式,形成“经验复用+业态创新”的双向循环。这种机制既解决了新品牌初创期的运营经验短板,又通过跨品类实践反哺团队创新能力,加速新品牌从孵化到落地的进程。
作为海底捞多元化战略的核心载体,“红石榴计划”下绝大多数新品牌均采用“多管制”模式,店长团队全部来自火锅业务体系,以成熟的管理经验确保新品牌开业即具备稳定服务能力,有效保障消费者体验。
海底捞8月发布的半年报数据显示,“红石榴计划”已孵化“焰请烤肉铺子”“小嗨爱炸”等14个餐饮品牌,截至2025年6月底,相关品牌门店数量达126家,“其他餐厅收入”同比激增227.0%,达5.97亿元,成为集团营收增长的重要增量。此次“如鮨寿司”全国首店落地杭州,正是“多管制”机制支撑下,海底捞从火锅向寿司赛道突破的又一案例,不仅丰富了企业餐饮品类矩阵,更通过场景创新为年轻消费者提供新选择,进一步验证了其多元化战略的可行性。
市场观点认为,“如鮨寿司”全国首店的落地,对海底捞而言具有双重关键意义,既是其从“火锅单品类”向“多品类餐饮矩阵”跨越的标志性尝试,也是对当下“轻社交、一人食”新型消费需求的精准承接,为海底捞发展与行业实践提供多重价值。
登录 | 注册
海底捞又跨界,首家寿司店亮相杭州,人均88元
海底捞“火拼”儿童餐,要和西贝抢生意
海底捞要和西贝争抢中产宝妈
海底捞开首家“宝宝餐厅”,39.9元一位
海底捞已在美团开设超过1400家新型卫星店
海底捞盯上了西贝弄丢的“儿童客流”
太平鸟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4945.26万,由盈转亏
回到顶部
出品/消费钛度
撰文/刘敏露
10月24日,《消费钛度》从海底捞处了解到,海底捞旗下全新寿司品牌“如鮨寿司”全国首店已在杭州正式开业,开业后周末单日平均接待人次达800至1000人,翻台率最高8轮。迅速赢得市场关注背后,“如鮨寿司”主打“高质价比+平价精致感”,精准匹配杭州年轻群体对品质与性价比的双重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如鮨寿司”是海底捞“红石榴计划”深耕多元餐饮赛道的关键落子,该布局旨在聚焦“轻社交、一人食、小聚餐”新兴消费场景。在业内人士看来,依托海底捞“多管制”机制与供应链优势,海底捞“红石榴计划”正在为餐饮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经验复用+场景创新”的参考样本。
“如鮨寿司”首店开业
《消费钛度》了解到,“如鮨寿司”全国首店位于杭州市钱塘区龙湖金沙天街,门店面积超500平方米,设56张桌位,涵盖1-2人卡座、4人及6人餐桌,另设3间独立包间,装修以木色与米色为主调,墙面点缀云纹、波浪元素。
该店现推出200余款SKU,覆盖寿司、刺身、面食、甜品、饮品等品类。其中寿司类含握寿司、手卷寿司、炙烧寿司等,核心食材为挪威三文鱼、赤虾、甜虾、金枪鱼,通过冷链直送确保新鲜现制。门店负责人表示,依托海底捞供应链优势,“如鮨寿司”采用“优质本土供应商+全球直采”模式,像挪威三文鱼便由冷链车整条直送门店,现开现做。
价格方面,菜品分8元、9.9元、15元、19.9元、28元五档,主力产品集中在9.9元、15元价位段,主打“高质价比”与“平价精致感”。此外,门店提供甜虾刺身、北极贝刺身等刺身,天妇罗、章鱼块等炸物,以及纯厚牛乳冰淇淋、巧克力冰淇淋、焦糖布丁等十余种甜品。
产品与服务体验上,“如鮨寿司”坚持“鲜切、即煮、现炸”理念。店长孙先生介绍,开业至今已有回头客,部分顾客到店5、6次。店内特设“一人友好型”座位与双人卡座,采用格挡式设计提升用餐私密性与舒适度。
此外,为增强互动性与趣味性,“如鮨寿司”杭州首店配备电子点餐系统及传送带送餐设备。顾客可通过桌边大屏自助下单,菜品经传送带直达桌面,实现“点即达”。寿司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点餐系统内设有趣味抽奖环节,消费者可随机获得公仔、福袋等礼品,以提升顾客体验感。同时,门店在用户运营中聚焦私域会员深度维护,通过发放优惠价券等方式提升用户黏性,进而提高顾客消费体验与复购意愿。
强势切入寿司品类
从简约时尚的装修风格,到兼具性价比与精致感的产品,再到“鲜切、即煮、现炸”的制作理念,“如鮨寿司”显然正在多维度贴合年轻消费群体需求。
据门店负责人介绍,自开业起,“如鮨寿司”客群以年轻消费者为主,大学生聚会、年轻家庭聚餐、好友欢聚、下班放松为主要消费场景;门店氛围轻松,兼具社交属性与仪式感,受都市年轻人青睐。产品研发层面,“如鮨寿司”也通过经典口味与创新结合,研发炎炙焦糖鹅肝、鲜切三文鱼、天妇罗系列等产品,持续吸引消费者打卡复购。
这背后,海底捞在“红石榴计划”的落地下,正凭借“如鮨寿司”强势切入充满机遇的寿司赛道。
事实上,在消费趋于理性的市场背景下,性价比成为餐饮市场主流诉求,行业正迎来新的调整与变化。其中,寿司品类凭借出餐快速、翻台高效的特性,逐渐成为餐饮市场新的增长方向:一方面,其丰富多样的产品矩阵,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用餐选择;另一方面,趣味自助点餐与传送带上餐模式的应用,既提升了顾客用餐体验,也为餐饮门店运营效率的优化提供了助力。
红餐产业研究院于今年4月发布的《日料品类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我国日料市场规模为690亿元,同比上升2.2%。随着市场持续回暖,2025年,我国日料市场规模有望回升至700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如鮨寿司”的推出,不仅填补了海底捞在寿司赛道的布局空白,更成为海底捞切入寿司品类的重要契机。而同时,“寿司热”背后所代表的健康、轻食消费趋势,与海底捞主品牌以社交聚餐为核心的就餐场景形成鲜明互补,进一步完善了海底捞的餐饮品类与场景生态。
凭“多管制”布局多品类
值得一提的是,海底捞的“多管制”机制也为其多元化布局护航。
实际上,寿司与火锅分属不同餐饮赛道,在产品研发、服务流程、供应链搭建及运营逻辑上存在本质差异,这对企业跨品类布局提出极高挑战。而海底捞通过“多管制”创新机制,成功打通不同业态间的经验壁垒,为新品牌快速起量提供关键支撑。
据了解,“多管制”核心在于选拔火锅门店的优秀店长,让其以“跨业态管理”身份参与新品牌运营——将火锅业务中积累的消费者需求洞察、标准化运营经验及门店管理能力,迁移至寿司等新赛道,同时结合新品类特性探索创新模式,形成“经验复用+业态创新”的双向循环。这种机制既解决了新品牌初创期的运营经验短板,又通过跨品类实践反哺团队创新能力,加速新品牌从孵化到落地的进程。
作为海底捞多元化战略的核心载体,“红石榴计划”下绝大多数新品牌均采用“多管制”模式,店长团队全部来自火锅业务体系,以成熟的管理经验确保新品牌开业即具备稳定服务能力,有效保障消费者体验。
海底捞8月发布的半年报数据显示,“红石榴计划”已孵化“焰请烤肉铺子”“小嗨爱炸”等14个餐饮品牌,截至2025年6月底,相关品牌门店数量达126家,“其他餐厅收入”同比激增227.0%,达5.97亿元,成为集团营收增长的重要增量。此次“如鮨寿司”全国首店落地杭州,正是“多管制”机制支撑下,海底捞从火锅向寿司赛道突破的又一案例,不仅丰富了企业餐饮品类矩阵,更通过场景创新为年轻消费者提供新选择,进一步验证了其多元化战略的可行性。
市场观点认为,“如鮨寿司”全国首店的落地,对海底捞而言具有双重关键意义,既是其从“火锅单品类”向“多品类餐饮矩阵”跨越的标志性尝试,也是对当下“轻社交、一人食”新型消费需求的精准承接,为海底捞发展与行业实践提供多重价值。
登录 | 注册
海底捞又跨界,首家寿司店亮相杭州,人均88元
海底捞“火拼”儿童餐,要和西贝抢生意
海底捞要和西贝争抢中产宝妈
海底捞开首家“宝宝餐厅”,39.9元一位
海底捞已在美团开设超过1400家新型卫星店
海底捞盯上了西贝弄丢的“儿童客流”
太平鸟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4945.26万,由盈转亏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