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双良节能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0.8亿元,同比下降41.3%;归母净利润从2024年同期的亏损13.4亿元变为亏损5.44亿元,大幅减亏。
光伏硅片黑马
资料显示,双良节能成立于1995年,是双良集团旗下控股公司,起初主要以溴化锂冷热机组为主营业务,并在2003年正式上市。
2015年,双良节能通过资产置换收购双良新能源85%的股权,拥有多晶硅还原炉业务,正式进入光伏领域。双良新能源是我国第一批实现多晶硅还原炉自主生产的企业之一。
2021年,身为“卖铲人”的双良节能,眼看下游硅片环节火爆,也成立子公司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切入光伏硅片环节,在包头市稀土高新区分两期建设共40GW单晶硅项目,其中一期项目总投资就高达70亿元。
2021年6月29日,双良节能硅材料研发中心就出炉了首根大尺寸单晶硅棒。2021年10月起,双良节能跟下游电池片及一体化企业陆续签订长单销售合同,单晶硅片销售合同累计预估金额一度超过千亿,成为又一匹“光伏黑马”。
2021年至2023年,双良节能分别实现营收38.3亿元、144.76亿元、231.4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0亿元、9.56亿元、15.02亿元。
2023年,双良节能硅片出货量高达44.60GW,同比增长184.96%,成为隆基和TCL中环之后的第三大硅片供应商。
竞争激烈出现亏损
然而,火爆的硅片赛道不仅吸引了双良节能,还吸引了华民股份等企业,一体化企业的硅片产能也在不断提升,极大挤压了双良节能的利润。
维科网光伏注意到,为促进硅片销售,双良节能还布局了光伏组件业务,发布银河系列组件中的“鲲鹏”、“玄武”、“金乌”、“麒麟”四款产品,其目的是通过与采购电池,从而让电池企业采购双良节能的硅片产品。
2024年,双良节能硅片出货53.94万片,同比增长2.96%;光伏组件出货2.03GW,同比增长210.48%。但其新能源产品毛利率却从13.13%下降至-11.6%,导致其出现亏损。
最终,双良节能在2024年实现营收130.38亿元,同比下滑43.68%;归母净利润亏损21.34亿元,由盈转亏。
更为重要的是,长期高额的资本支出,让双良节能在2024年末的负债率高达82.77%,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5年上半年,双良节能实现营收43.9亿元,同比下降37.1%;归母净利润从2024年同期的亏损12.6亿元变为亏损5.97亿元,大幅减亏。据证券之星却显示,其负债率进一步提高至84.35%。
新定增预案取消硅片项目
但在2025年第三季度,双良节能强势盈利,实现了业绩反转。同时,双良节能也不再执着于光伏硅片项目。
在发布三季报同日,双良节能还决定终止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
2023年12月29日,双良节能公告称,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561,198,375股(含本数),募集资金不超过25.6亿元(含本数),用于38GW大尺寸单晶硅拉晶项目、年产700套绿电智能制氢装备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在新发布的《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中,双良节能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不超过562,131,413股(含本数)A股普通股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12.92亿元(含本数),用于高效空冷、液冷智能装备系统项目,中高温热泵及高效换热器装备项目,年产700套绿电智能制氢装备建设项目,高效节能降碳装备系统研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新定增预案募资金额相比之前减少了近50%,最大变化在于取消了38GW大尺寸单晶硅拉晶项目,根据此前预案,该项目投资规模高达80.19亿元,拟投入募资金额16.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