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长丝织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

中国长丝织造协会

6天前

全力聚焦棉纺、粘胶、聚酯“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持续延链、补链、强链,不断完善上下游配套和服务的支撑,着力构建高质量的产业发展体系。

10月22日,由中国长丝织造协会、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国长丝织造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共同组织的2025年长丝织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中长织协科学技术委员会三届四次会议在新疆阿拉尔召开。

本次会议以“科技领航智造未来”为主题,围绕行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及趋势,重点设备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情况,数智化系统、平台搭建情况及企业数实融合经验、成果等进行交流、分享,旨在凝聚共识,探寻行业新发展范式与路径。

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王加毅;中国长丝织造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潇瑾;第一师副师长,阿拉尔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王永强;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洪涛等领导嘉宾,以及来自江苏、浙江、福建、新疆、河南、湖北等产业集群、企业代表出席了会议。

中国长丝织造协会副会长张呈主持会议。

主旨报告:

科技领航,智造未来

当前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启航的关键节点,科学谋划长丝织造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意义重大。长丝织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从根本上转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新模式。

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王加毅作“‘科技领航智造未来’长丝织造行业高质量发展及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报告”,从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建议、科技委赋能行业创新实践三方面展开论述,科学谋划长丝织造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王加毅指出,近年来,我国长丝织造产业砥砺前行,以创新赋能、管理增效、人才激活,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展现出显著优势。主要表现在:规模优势持续巩固,产品创新驱动价值提升,科技创新夯实发展根基,绿色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推动长丝织造行业高质量发展,是企业发展之需也是责任所在。为此,王加毅建议,一是提质增效,优化规模效益。建议企业进一步提高新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严格成本管控,推动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加强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加强现场6S管理,提高生产、决策、作业效率。

二是优化布局,构建韧性产业链。行业要打破过去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模式,通过区域协同分工、技术升级、价值提升和绿色低碳转型,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格局。优化东部、中西部产业空间布局,培育先进产业集群,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推动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强化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持,优化营商环境和要素保障。

三是强化创新,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行业需保持创新精神,持续开发好产品。围绕服用、家纺、产业用三大领域推进产品功能化、健康化与高性能化,加强品牌建设,发挥“产品+品牌”双轮驱动作用。

四是完善管理,迈向现代化治理。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治理合理、约束有效、运营高效的生态模式;强化战略体系建设,建立战略分析、决策、执行、评估的体制机制;推动精益管理体系建设,在全流程推行精益管理,追求极致效率和品质。

长丝织造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是协会的重要分支机构,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王加毅还介绍了科技委在产品创新、科技创新、企业管理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王加毅表示,今年以来,尽管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经济贸易秩序遭遇波折,纺织产业整体承压运行,但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随着国家扩内需、促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中国经济正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我国长丝织造产业作为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依然是纺织行业中最具活力的板块,只要行业沿着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前景依然光明。

新疆阿拉尔:

纺织业的“智造革命”正在西部崛起

纺织行业正从“规模优势”转向“价值优势”,这一转变在阿拉尔的产业实践中已初见端倪。

第一师副师长,阿拉尔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王永强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阿拉尔紧抓历史机遇,围绕南疆兵团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以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聚力打造纺织服装产业高地。全力聚焦棉纺、粘胶、聚酯“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持续延链、补链、强链,不断完善上下游配套和服务的支撑,着力构建高质量的产业发展体系。目前已形成全产业链闭环,成为全疆纺织规模最大、集聚程度最高、配套功能最全、产业链条最完整的纺织产业基地。

王永强指出,当前,绿色化、数字化、高端化的转型浪潮正席卷而来。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抢占未来制胜点的关键。阿拉尔将坚定不移地锚定科技、绿色、创新发展方向,全力推动3万吨锦纶长丝、新材料二期30万吨聚酯长丝、生态芦竹种植等重点项目落地生根。未来,阿拉尔将实现锦纶、氨纶、聚酯、莱赛尔等多品类长丝原料的全覆盖,奋力完成从纺织大市向纺织强市的历史性的跨越。

项目推介环节,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洪涛就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和投资营商环境进行了介绍。他表示,阿拉尔作为南疆兵团综合实力最强、人口体量最大、基础条件最好的师市,是南疆兵团唯一一家国家级经开区,也是新疆四大综合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之一。他介绍,经开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优势明显,一是原料产地,品类齐全,是西北地区首个同时具备棉、粘胶、聚酯三大主流纺织原料的产地;二是枢纽通达,辐射欧亚;三是集群发展,链式生态,基本贯通了棉花、粘胶、聚酯—纺纱—织布—印染—家纺、服装、毛巾、袜子、无纺布及终端制品全产业链;四是成本洼地,效益高地;五是政策叠加,纺业提质;六是配套完备,绿色循环。此外,他还从营商环境、专业人才、产城融合、工贸一体等几个方面就经开区“技、工、贸”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阿拉尔作为南疆兵团中心城市,具备原料丰富且物美价廉、产业链完整、政策支持力度大、环保承载能力强、“技工贸”体系完善、市场辐射广等综合优势,是新疆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投资兴业的首选之地。

新疆轻纺城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驰皓作新疆轻纺城专项推介。据介绍,新疆轻纺城综合性纺织品交易市场总投资约4亿元人民币,为项目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为打造综合性交易市场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市场将建设交易区、服务配套区和仓储物流区三大区域,满足市场交易、服务、物流、配套生活服务等多方面需求,打造集纺织面料及后整理、原料及纺织机械零配件(含整机组装)及产品展示、交易、仓储、物流运输,以及配套集散中心园区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交易中心。其中,一期项目投资约2.8亿元,占地约100亩,展现了项目建设的阶段性重点投入,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其中市场建筑面积约51576.9平方米,明确了市场在一期建设中的规模。该项目落实中央部署积极响应对口援疆的国家战略,利用浙江专业化市场开发、援建资源优势,整合纺织产业资源,推动南疆纺织产业链升级,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进一步引导产业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聚焦,成为沟通中亚、辐射欧洲的贸易桥头堡,奠定兵团纺织产业全球化战略布局的基础。

数智化:

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人工智能与千行百业的深度融合不再只是未来图景,而是正在加速展开的现实画卷。”浙江理工大学新昌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胡旭东分享了纺织行业数智化发展及趋势。纺织业作为先进技术迭代升级的核心实验场,在设计、制造、检测、机器人、生产管控、营销、数字孪生工厂等方面都有充分应用。例如,可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对纤维微观结构进行建模与优化,实现纤维新材料性能的精准调控与创新设计;通过多机协同的灵巧作业智能技术,可以实现纺织生产中面料熨烫、细纱接头、上轴等复杂工艺的自动化操作,构建少人化无人化的智能纺织工厂生产体系。

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圳市海弘装备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纺织高端装备领域高精度、高速度自动化设备及机器人的研发和销售。该公司纺织事业部经理鲍劲松作“全自动穿经机发展历程和技术革新”主题报告,介绍了自动穿经设备HDS 5900PRO和HDS 7800PRO、纱线巡检机器人DDR280等产品,这些产品可以使人机交互能够快速完成,节省了时间成本,使工作流程更加高效,为行业设备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切实解决方案。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深入应用,企业数据分析方式也迎来升级迭代。智能问数将复杂的数据分析开发过程转化为自然的聊天交互方式,可大幅降低使用门槛,全面提升企业的智能化运营能力。”北京永洪商智科技有限公司资深业务专家程前以“拥抱AI·迈进数据智能时代”为题,结合天权智能问数vividime Megrez、数据驱动业务AI产品vividime Dubhe的应用进行了分享。Megrez可覆盖多模型平台,具有更懂用户和业务的优势,是高质量、可解读性强的数据层建模;Dubhe可将复杂任务智能化处理,使高级分析师能力普及化。

在阿拉尔经开区长丝织造产业交流环节,新疆宇欣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祝建国表示,新疆宇欣新材料有限公司早在2020年入驻新疆,一期年产30万吨的高性能涤纶纤维已于2023年7月投产,二期项目也于今年启动,正在推进中,可以说已在当地“落地生根”。未来,随着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各类配套企业的集聚,将为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相信产业链的形成对整个区域的产业链升级与经济发展形成重要助推作用。

随后,与会嘉宾参观了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疆轻纺城投资有限公司、新疆臻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宇欣新材料有限公司、三五九屯垦纪念馆等。

全力聚焦棉纺、粘胶、聚酯“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持续延链、补链、强链,不断完善上下游配套和服务的支撑,着力构建高质量的产业发展体系。

10月22日,由中国长丝织造协会、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国长丝织造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共同组织的2025年长丝织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中长织协科学技术委员会三届四次会议在新疆阿拉尔召开。

本次会议以“科技领航智造未来”为主题,围绕行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及趋势,重点设备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情况,数智化系统、平台搭建情况及企业数实融合经验、成果等进行交流、分享,旨在凝聚共识,探寻行业新发展范式与路径。

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王加毅;中国长丝织造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潇瑾;第一师副师长,阿拉尔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王永强;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洪涛等领导嘉宾,以及来自江苏、浙江、福建、新疆、河南、湖北等产业集群、企业代表出席了会议。

中国长丝织造协会副会长张呈主持会议。

主旨报告:

科技领航,智造未来

当前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启航的关键节点,科学谋划长丝织造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意义重大。长丝织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从根本上转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新模式。

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王加毅作“‘科技领航智造未来’长丝织造行业高质量发展及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报告”,从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建议、科技委赋能行业创新实践三方面展开论述,科学谋划长丝织造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王加毅指出,近年来,我国长丝织造产业砥砺前行,以创新赋能、管理增效、人才激活,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展现出显著优势。主要表现在:规模优势持续巩固,产品创新驱动价值提升,科技创新夯实发展根基,绿色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推动长丝织造行业高质量发展,是企业发展之需也是责任所在。为此,王加毅建议,一是提质增效,优化规模效益。建议企业进一步提高新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严格成本管控,推动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加强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加强现场6S管理,提高生产、决策、作业效率。

二是优化布局,构建韧性产业链。行业要打破过去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模式,通过区域协同分工、技术升级、价值提升和绿色低碳转型,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格局。优化东部、中西部产业空间布局,培育先进产业集群,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推动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强化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持,优化营商环境和要素保障。

三是强化创新,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行业需保持创新精神,持续开发好产品。围绕服用、家纺、产业用三大领域推进产品功能化、健康化与高性能化,加强品牌建设,发挥“产品+品牌”双轮驱动作用。

四是完善管理,迈向现代化治理。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治理合理、约束有效、运营高效的生态模式;强化战略体系建设,建立战略分析、决策、执行、评估的体制机制;推动精益管理体系建设,在全流程推行精益管理,追求极致效率和品质。

长丝织造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是协会的重要分支机构,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王加毅还介绍了科技委在产品创新、科技创新、企业管理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王加毅表示,今年以来,尽管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经济贸易秩序遭遇波折,纺织产业整体承压运行,但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随着国家扩内需、促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中国经济正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我国长丝织造产业作为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依然是纺织行业中最具活力的板块,只要行业沿着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前景依然光明。

新疆阿拉尔:

纺织业的“智造革命”正在西部崛起

纺织行业正从“规模优势”转向“价值优势”,这一转变在阿拉尔的产业实践中已初见端倪。

第一师副师长,阿拉尔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王永强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阿拉尔紧抓历史机遇,围绕南疆兵团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以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聚力打造纺织服装产业高地。全力聚焦棉纺、粘胶、聚酯“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持续延链、补链、强链,不断完善上下游配套和服务的支撑,着力构建高质量的产业发展体系。目前已形成全产业链闭环,成为全疆纺织规模最大、集聚程度最高、配套功能最全、产业链条最完整的纺织产业基地。

王永强指出,当前,绿色化、数字化、高端化的转型浪潮正席卷而来。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抢占未来制胜点的关键。阿拉尔将坚定不移地锚定科技、绿色、创新发展方向,全力推动3万吨锦纶长丝、新材料二期30万吨聚酯长丝、生态芦竹种植等重点项目落地生根。未来,阿拉尔将实现锦纶、氨纶、聚酯、莱赛尔等多品类长丝原料的全覆盖,奋力完成从纺织大市向纺织强市的历史性的跨越。

项目推介环节,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洪涛就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和投资营商环境进行了介绍。他表示,阿拉尔作为南疆兵团综合实力最强、人口体量最大、基础条件最好的师市,是南疆兵团唯一一家国家级经开区,也是新疆四大综合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之一。他介绍,经开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优势明显,一是原料产地,品类齐全,是西北地区首个同时具备棉、粘胶、聚酯三大主流纺织原料的产地;二是枢纽通达,辐射欧亚;三是集群发展,链式生态,基本贯通了棉花、粘胶、聚酯—纺纱—织布—印染—家纺、服装、毛巾、袜子、无纺布及终端制品全产业链;四是成本洼地,效益高地;五是政策叠加,纺业提质;六是配套完备,绿色循环。此外,他还从营商环境、专业人才、产城融合、工贸一体等几个方面就经开区“技、工、贸”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阿拉尔作为南疆兵团中心城市,具备原料丰富且物美价廉、产业链完整、政策支持力度大、环保承载能力强、“技工贸”体系完善、市场辐射广等综合优势,是新疆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投资兴业的首选之地。

新疆轻纺城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驰皓作新疆轻纺城专项推介。据介绍,新疆轻纺城综合性纺织品交易市场总投资约4亿元人民币,为项目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为打造综合性交易市场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市场将建设交易区、服务配套区和仓储物流区三大区域,满足市场交易、服务、物流、配套生活服务等多方面需求,打造集纺织面料及后整理、原料及纺织机械零配件(含整机组装)及产品展示、交易、仓储、物流运输,以及配套集散中心园区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交易中心。其中,一期项目投资约2.8亿元,占地约100亩,展现了项目建设的阶段性重点投入,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其中市场建筑面积约51576.9平方米,明确了市场在一期建设中的规模。该项目落实中央部署积极响应对口援疆的国家战略,利用浙江专业化市场开发、援建资源优势,整合纺织产业资源,推动南疆纺织产业链升级,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进一步引导产业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聚焦,成为沟通中亚、辐射欧洲的贸易桥头堡,奠定兵团纺织产业全球化战略布局的基础。

数智化:

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人工智能与千行百业的深度融合不再只是未来图景,而是正在加速展开的现实画卷。”浙江理工大学新昌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胡旭东分享了纺织行业数智化发展及趋势。纺织业作为先进技术迭代升级的核心实验场,在设计、制造、检测、机器人、生产管控、营销、数字孪生工厂等方面都有充分应用。例如,可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对纤维微观结构进行建模与优化,实现纤维新材料性能的精准调控与创新设计;通过多机协同的灵巧作业智能技术,可以实现纺织生产中面料熨烫、细纱接头、上轴等复杂工艺的自动化操作,构建少人化无人化的智能纺织工厂生产体系。

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圳市海弘装备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纺织高端装备领域高精度、高速度自动化设备及机器人的研发和销售。该公司纺织事业部经理鲍劲松作“全自动穿经机发展历程和技术革新”主题报告,介绍了自动穿经设备HDS 5900PRO和HDS 7800PRO、纱线巡检机器人DDR280等产品,这些产品可以使人机交互能够快速完成,节省了时间成本,使工作流程更加高效,为行业设备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切实解决方案。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深入应用,企业数据分析方式也迎来升级迭代。智能问数将复杂的数据分析开发过程转化为自然的聊天交互方式,可大幅降低使用门槛,全面提升企业的智能化运营能力。”北京永洪商智科技有限公司资深业务专家程前以“拥抱AI·迈进数据智能时代”为题,结合天权智能问数vividime Megrez、数据驱动业务AI产品vividime Dubhe的应用进行了分享。Megrez可覆盖多模型平台,具有更懂用户和业务的优势,是高质量、可解读性强的数据层建模;Dubhe可将复杂任务智能化处理,使高级分析师能力普及化。

在阿拉尔经开区长丝织造产业交流环节,新疆宇欣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祝建国表示,新疆宇欣新材料有限公司早在2020年入驻新疆,一期年产30万吨的高性能涤纶纤维已于2023年7月投产,二期项目也于今年启动,正在推进中,可以说已在当地“落地生根”。未来,随着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各类配套企业的集聚,将为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相信产业链的形成对整个区域的产业链升级与经济发展形成重要助推作用。

随后,与会嘉宾参观了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疆轻纺城投资有限公司、新疆臻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宇欣新材料有限公司、三五九屯垦纪念馆等。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