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骤降,“血管炸弹”进入高发期!专家紧急提醒丨健康科代表

川观新闻

1周前

不过此类手术对技术要求较高,需具备成熟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大型医疗中心开展。

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 何嘉琦

随着天气骤然转凉,被称为“血管炸弹”的主动脉夹层急危重症患者激增。10月23日,四川省人民医院大外科副主任、心脏外科中心副主任于涛向川观新闻透露,短短7天内科室已接诊11例患者,比正常情况下多一倍,其中8例有明确高血压病史。

更令人忧心的是,这种疾病不再局限于40—60岁高发人群,20—30岁的年轻人和60—70岁的老年人患者均呈增多趋势,年轻化态势明显。

四川是高血压和主动脉夹层“高发地”之一

很多人对主动脉夹层感到陌生,于涛用通俗比喻解释:人体主动脉如同“输油管道”,由内膜、中层、外膜三层紧密贴合而成,而主动脉夹层就是内膜与中层破裂,高压血流涌入中层和外膜之间,导致主动脉形成“分层”,其撕裂过程类似“剥树皮”。主动脉夹层最大的危害有2个:其一是破裂导致大出血;其二高压血流会撕裂沿途的动脉分支,比如冠状动脉、脑动脉、肠系膜动脉、肾动脉等,引发器官缺血甚至坏死,此二者均可危及生命。数据显示,我国70%以上的主动脉夹层由高血压引发,而高血压防控存在“一高三低”困境——发病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达标率低。

“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身体好,不查血压、不吃降压药;不少中老年人担心‘吃降压药要终身服药’,血压一降就停药。”于涛无奈地说,他接诊过最年轻的患者仅20岁,常年高血压,坚信“年轻能扛住”,拒绝服用降压药,直到夹层破裂出血心包填塞,深夜紧急手术才挽回性命。

事实上,血压忽高忽低对血管的冲击远超持续高血压,会加速血管壁老化破裂。

除了高血压患者,马凡氏综合征等遗传性结缔组织病患者、既往存在主动脉扩张或者主动脉瘤的人群、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都是主动脉夹层的高危群体。而四川人偏爱的辛辣重油饮食,容易导致高脂血症,加速动脉壁老化,再加上秋冬季节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多重因素让四川成为高血压和主动脉夹层的高发地区之一。

撕裂样疼痛是“救命信号” 注意“保暖、控压、清淡饮食”三个关键

“主动脉夹层发作通常无明显先兆,识别症状是挽救生命的关键。”于涛表示,与冠心病的胸前区压迫性疼痛不同,主动脉夹层的典型症状是“突发、撕裂样”剧痛,如同刀划身体般剧烈且较长时间不缓解,常从胸痛蔓延至后背,甚至放射到腿部。

尤其需要警惕的是,高血压患者在用力排便、提重物、情绪激动等导致血压骤升的场景下,若突发胸背部撕裂痛,建议立即就医。

于涛表示,主动脉夹层虽极度危重,但并非无抢救机会,多数医疗机构都能识别,关键是及时就诊,避免犹豫和转诊延误。不过此类手术对技术要求较高,需具备成熟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大型医疗中心开展。

秋冬季节气温降低血管收缩易致血压升高,是主动脉夹层高发期。于涛针对不同人群给出具体防控建议,核心围绕“保暖、控压、清淡饮食”三大关键点。

对于高血压患者,核心是“规律服药、定期监测”。“目前降压药副作用已经显著降低,切勿因担心‘终身服药’而拒绝治疗。”于涛强调,患者可在专科医生或社区门诊指导下用药,无需扎堆大医院,关键是让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生活习惯方面,建议以清淡饮食为主。于涛建议减少油脂和盐分摄入,虽然这与四川人偏爱辛辣重油的饮食习惯相悖,但过量油脂会引发高脂血症,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难以控制,都是血管健康的“隐形杀手”。同时要避免熬夜、抽烟、过量饮酒等不良习惯,减少情绪大起大落,避免剧烈运动。

老年人作为高危群体,更要注重保暖,避免着凉感冒,密切关注血压、血糖变化,出现不适及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于涛呼吁,公众应重视血压监测,有高血压家族史、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定期体检时可通过心脏彩超或胸部CT排查血管问题。

统筹:周晶晶

主创:何嘉琦 魏冯 李海宁 葛仙雅

不过此类手术对技术要求较高,需具备成熟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大型医疗中心开展。

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 何嘉琦

随着天气骤然转凉,被称为“血管炸弹”的主动脉夹层急危重症患者激增。10月23日,四川省人民医院大外科副主任、心脏外科中心副主任于涛向川观新闻透露,短短7天内科室已接诊11例患者,比正常情况下多一倍,其中8例有明确高血压病史。

更令人忧心的是,这种疾病不再局限于40—60岁高发人群,20—30岁的年轻人和60—70岁的老年人患者均呈增多趋势,年轻化态势明显。

四川是高血压和主动脉夹层“高发地”之一

很多人对主动脉夹层感到陌生,于涛用通俗比喻解释:人体主动脉如同“输油管道”,由内膜、中层、外膜三层紧密贴合而成,而主动脉夹层就是内膜与中层破裂,高压血流涌入中层和外膜之间,导致主动脉形成“分层”,其撕裂过程类似“剥树皮”。主动脉夹层最大的危害有2个:其一是破裂导致大出血;其二高压血流会撕裂沿途的动脉分支,比如冠状动脉、脑动脉、肠系膜动脉、肾动脉等,引发器官缺血甚至坏死,此二者均可危及生命。数据显示,我国70%以上的主动脉夹层由高血压引发,而高血压防控存在“一高三低”困境——发病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达标率低。

“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身体好,不查血压、不吃降压药;不少中老年人担心‘吃降压药要终身服药’,血压一降就停药。”于涛无奈地说,他接诊过最年轻的患者仅20岁,常年高血压,坚信“年轻能扛住”,拒绝服用降压药,直到夹层破裂出血心包填塞,深夜紧急手术才挽回性命。

事实上,血压忽高忽低对血管的冲击远超持续高血压,会加速血管壁老化破裂。

除了高血压患者,马凡氏综合征等遗传性结缔组织病患者、既往存在主动脉扩张或者主动脉瘤的人群、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都是主动脉夹层的高危群体。而四川人偏爱的辛辣重油饮食,容易导致高脂血症,加速动脉壁老化,再加上秋冬季节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多重因素让四川成为高血压和主动脉夹层的高发地区之一。

撕裂样疼痛是“救命信号” 注意“保暖、控压、清淡饮食”三个关键

“主动脉夹层发作通常无明显先兆,识别症状是挽救生命的关键。”于涛表示,与冠心病的胸前区压迫性疼痛不同,主动脉夹层的典型症状是“突发、撕裂样”剧痛,如同刀划身体般剧烈且较长时间不缓解,常从胸痛蔓延至后背,甚至放射到腿部。

尤其需要警惕的是,高血压患者在用力排便、提重物、情绪激动等导致血压骤升的场景下,若突发胸背部撕裂痛,建议立即就医。

于涛表示,主动脉夹层虽极度危重,但并非无抢救机会,多数医疗机构都能识别,关键是及时就诊,避免犹豫和转诊延误。不过此类手术对技术要求较高,需具备成熟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大型医疗中心开展。

秋冬季节气温降低血管收缩易致血压升高,是主动脉夹层高发期。于涛针对不同人群给出具体防控建议,核心围绕“保暖、控压、清淡饮食”三大关键点。

对于高血压患者,核心是“规律服药、定期监测”。“目前降压药副作用已经显著降低,切勿因担心‘终身服药’而拒绝治疗。”于涛强调,患者可在专科医生或社区门诊指导下用药,无需扎堆大医院,关键是让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生活习惯方面,建议以清淡饮食为主。于涛建议减少油脂和盐分摄入,虽然这与四川人偏爱辛辣重油的饮食习惯相悖,但过量油脂会引发高脂血症,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难以控制,都是血管健康的“隐形杀手”。同时要避免熬夜、抽烟、过量饮酒等不良习惯,减少情绪大起大落,避免剧烈运动。

老年人作为高危群体,更要注重保暖,避免着凉感冒,密切关注血压、血糖变化,出现不适及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于涛呼吁,公众应重视血压监测,有高血压家族史、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定期体检时可通过心脏彩超或胸部CT排查血管问题。

统筹:周晶晶

主创:何嘉琦 魏冯 李海宁 葛仙雅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