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黄一灵)近期,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等公司正在发行,即将上市并直接进入科创成长层。
6月18日,科创板“1+6”改革启动,宣布设立科创成长层,32家尚未扭亏的存量未盈利上市企业全部入层。整体来看,32家成长层公司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15家)、生物医药(14家)、新能源(2家)和高端装备智造(1家)等战略新兴产业。为适应科技企业阶段性发展特点,科创板打造组合式上市制度,其多元包容性在32家成长层公司得到深度体现:11家适用第五套标准(市值+研发进展),8家适用第四套标准(市值+收入),8家适用第二套标准(市值+收入+研发投入),3家适用特殊表决权标准,2家适用红筹企业标准,这些标准均不要求上市前盈利,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加多样的上市路径选择。
业绩方面,2025年上半年,32家科创成长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7.79%,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受产品处于导入期、高研发投入、高折旧摊销等影响,成长层公司普遍亏损,但业绩边际缩亏态势日趋明朗。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成长层公司较上年同期整体大幅减亏71.23亿元,21家公司同比缩亏,其中13家公司同比缩亏幅度超过20%。事实上,过去五年,科创板已有22家未盈利上市企业实现盈利并“摘U”,平均每年“摘U”4家,不少公司在“摘U”后迈上新台阶。
业内人士认为,受益于研发创新驱动和科创板“1+6”改革,科创板成长层公司有望茁壮向上,长期向好趋势日渐清晰。与此同时,科技创新本身具有较高不确定性,国际局势、研发、商业化等内外部风险也将与科技企业的成长之路相伴而行,需要市场和投资者理性看待。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黄一灵)近期,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等公司正在发行,即将上市并直接进入科创成长层。
6月18日,科创板“1+6”改革启动,宣布设立科创成长层,32家尚未扭亏的存量未盈利上市企业全部入层。整体来看,32家成长层公司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15家)、生物医药(14家)、新能源(2家)和高端装备智造(1家)等战略新兴产业。为适应科技企业阶段性发展特点,科创板打造组合式上市制度,其多元包容性在32家成长层公司得到深度体现:11家适用第五套标准(市值+研发进展),8家适用第四套标准(市值+收入),8家适用第二套标准(市值+收入+研发投入),3家适用特殊表决权标准,2家适用红筹企业标准,这些标准均不要求上市前盈利,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加多样的上市路径选择。
业绩方面,2025年上半年,32家科创成长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7.79%,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受产品处于导入期、高研发投入、高折旧摊销等影响,成长层公司普遍亏损,但业绩边际缩亏态势日趋明朗。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成长层公司较上年同期整体大幅减亏71.23亿元,21家公司同比缩亏,其中13家公司同比缩亏幅度超过20%。事实上,过去五年,科创板已有22家未盈利上市企业实现盈利并“摘U”,平均每年“摘U”4家,不少公司在“摘U”后迈上新台阶。
业内人士认为,受益于研发创新驱动和科创板“1+6”改革,科创板成长层公司有望茁壮向上,长期向好趋势日渐清晰。与此同时,科技创新本身具有较高不确定性,国际局势、研发、商业化等内外部风险也将与科技企业的成长之路相伴而行,需要市场和投资者理性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