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市场全天震荡反弹,沪指刷新年内新高,创业板指领涨。沪深两市成交额1.97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3303亿。截至收盘,沪指涨0.71%,深成指涨2.02%,创业板指涨3.57%。今天带来一只CPO行业龙头,一起看看背后的起爆逻辑。
投资亮点:
1、公司近11个月上涨384%。
2、此前公司公布2025年中报业绩,实现营业收入12.00亿元,同比59.54%,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1121.21%。
3、公司深度布局CPO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其MPO连接器产品已成为CPO技术落地的重要支撑。CPO封装内部及CPO交换机与外部光纤的连接均依赖高密度光纤组件,而MPO/MTP连接器作为实现这一功能的核心器件,需求将随CPO的普及呈倍增态势。
4、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与路线布局,逐步向CPO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有望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市场的情绪整体有望迎来新的提振
巨丰投顾认为,展望后市,新高后仍有新高是大概率事件,但增量政策落地与多方扰动缓和前,反复震荡仍是主旋律。投资者需做好心理准备,既要坚定信心,也要为波动预留缓冲空间。操作上,逢低可布局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政策支持、景气度向上的行业龙头;阶段参与市场轮动机会时需控制仓位,尤其要避免盲目追高。历史证明,牛市震荡调整期,耐心等待比频繁操作更易获超额收益
巴菲特如何发现好股票?
巴菲特发现好股票的核心逻辑围绕 “价值投资” 展开,他先聚焦具备 “护城河” 的企业 —— 即拥有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如品牌壁垒、规模效应、技术专利或特许经营权,像可口可乐的品牌影响力、苹果的生态粘性),这类企业能长期抵御竞争、稳定盈利。接着,他深入分析企业基本面,重点关注长期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增长率、现金流稳定性等核心指标,拒绝被短期市场热点或概念炒作干扰,更看重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而非账面数据。同时,他坚持 “安全边际” 原则,即在股价显著低于企业内在价值时买入,避免高价接盘,比如在市场恐慌或企业短期承压导致股价低估时布局。此外,他偏好业务简单易懂、管理层诚信且能力出众的公司,认为只有理解的生意才能判断其长期价值,最终通过长期持有优质标的,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而非频繁交易赚取短期差价。
CPO行业未来存在的利好刺激有哪些?
首先,AI算力需求持续爆发,随着AI大模型参数规模不断扩大,单芯片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传统光模块问题凸显,CPO技术能有效解决“功耗墙”与“带宽瓶颈”,全球云计算巨头如亚马逊、微软等已加速布局,CPO模块在其新一代AI服务器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其次,技术不断迭代升级,CPO从800G向1.6T/3.2T演进,速率提升的同时,封装技术也不断革新,2.5D/3D集成技术突破解决了散热与密度矛盾,良率得以提高。再者,政策支持力度大,中国“东数西算”工程推动数据中心算力密度提升,将CPO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发布通知加快算力中心间高性能网络部署。此外,市场规模增长潜力大,据预测,全球CPO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4600万美元激增至2030年的8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37%,行业前景广阔。
数据来源:巨丰投研数据平台
回溯近一年市场表现,该股连涨连跌概率如上。连涨5天后上涨概率25%,连跌4天后上涨概率40%。
公司财务透视:业绩增长与估值
此前公司公布2025年中报业绩,实现营业收入12.00亿元,同比59.54%,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1121.21%。
公司投资逻辑
公司的投资逻辑核心在于其在半导体细分领域的稀缺性与成长性共振。
公司聚焦高性能模拟芯片及数模混合芯片研发,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智能家居等高景气赛道,下游需求受政策驱动与产业升级双重支撑,市场空间持续扩容。
技术层面,公司核心团队来自头部半导体企业,拥有10年以上研发经验,已累计获得50余项专利,在信号链、电源管理芯片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产品性能对标国际一线品牌,且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客户包括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复购率超80%。
财务端,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45%,毛利率维持在55%以上,盈利韧性凸显。随着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及公司产能逐步释放,其在细分市场的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长期成长确定性较强,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股价爆发动因
公司股价爆发是行业机遇与公司基本面改善共振的结果。
行业端,AI 算力需求激增推动数据中心高速互联需求扩容,有源铜缆(AEC)因成本与性能优势获谷歌、微软等巨头青睐,全球市场预计以 25% 年复合增长率扩张,公司作为 CPO 龙头深度受益于这一趋势。
公司层面,自长飞光纤控股后完成战略转型,通过两次收购将长芯盛持股比例提升至 60.45%,补全高速铜缆、光电芯片等产品线,2025 年中报实现营收 12 亿元、归母净利润 1.68 亿元,同比分别大增 59.54%、1121.21%,业绩爆发夯实估值支撑。
作者:于晓明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2030012
周五,市场全天震荡反弹,沪指刷新年内新高,创业板指领涨。沪深两市成交额1.97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3303亿。截至收盘,沪指涨0.71%,深成指涨2.02%,创业板指涨3.57%。今天带来一只CPO行业龙头,一起看看背后的起爆逻辑。
投资亮点:
1、公司近11个月上涨384%。
2、此前公司公布2025年中报业绩,实现营业收入12.00亿元,同比59.54%,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1121.21%。
3、公司深度布局CPO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其MPO连接器产品已成为CPO技术落地的重要支撑。CPO封装内部及CPO交换机与外部光纤的连接均依赖高密度光纤组件,而MPO/MTP连接器作为实现这一功能的核心器件,需求将随CPO的普及呈倍增态势。
4、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与路线布局,逐步向CPO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有望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市场的情绪整体有望迎来新的提振
巨丰投顾认为,展望后市,新高后仍有新高是大概率事件,但增量政策落地与多方扰动缓和前,反复震荡仍是主旋律。投资者需做好心理准备,既要坚定信心,也要为波动预留缓冲空间。操作上,逢低可布局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政策支持、景气度向上的行业龙头;阶段参与市场轮动机会时需控制仓位,尤其要避免盲目追高。历史证明,牛市震荡调整期,耐心等待比频繁操作更易获超额收益
巴菲特如何发现好股票?
巴菲特发现好股票的核心逻辑围绕 “价值投资” 展开,他先聚焦具备 “护城河” 的企业 —— 即拥有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如品牌壁垒、规模效应、技术专利或特许经营权,像可口可乐的品牌影响力、苹果的生态粘性),这类企业能长期抵御竞争、稳定盈利。接着,他深入分析企业基本面,重点关注长期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增长率、现金流稳定性等核心指标,拒绝被短期市场热点或概念炒作干扰,更看重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而非账面数据。同时,他坚持 “安全边际” 原则,即在股价显著低于企业内在价值时买入,避免高价接盘,比如在市场恐慌或企业短期承压导致股价低估时布局。此外,他偏好业务简单易懂、管理层诚信且能力出众的公司,认为只有理解的生意才能判断其长期价值,最终通过长期持有优质标的,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而非频繁交易赚取短期差价。
CPO行业未来存在的利好刺激有哪些?
首先,AI算力需求持续爆发,随着AI大模型参数规模不断扩大,单芯片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传统光模块问题凸显,CPO技术能有效解决“功耗墙”与“带宽瓶颈”,全球云计算巨头如亚马逊、微软等已加速布局,CPO模块在其新一代AI服务器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其次,技术不断迭代升级,CPO从800G向1.6T/3.2T演进,速率提升的同时,封装技术也不断革新,2.5D/3D集成技术突破解决了散热与密度矛盾,良率得以提高。再者,政策支持力度大,中国“东数西算”工程推动数据中心算力密度提升,将CPO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发布通知加快算力中心间高性能网络部署。此外,市场规模增长潜力大,据预测,全球CPO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4600万美元激增至2030年的8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37%,行业前景广阔。
数据来源:巨丰投研数据平台
回溯近一年市场表现,该股连涨连跌概率如上。连涨5天后上涨概率25%,连跌4天后上涨概率40%。
公司财务透视:业绩增长与估值
此前公司公布2025年中报业绩,实现营业收入12.00亿元,同比59.54%,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1121.21%。
公司投资逻辑
公司的投资逻辑核心在于其在半导体细分领域的稀缺性与成长性共振。
公司聚焦高性能模拟芯片及数模混合芯片研发,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智能家居等高景气赛道,下游需求受政策驱动与产业升级双重支撑,市场空间持续扩容。
技术层面,公司核心团队来自头部半导体企业,拥有10年以上研发经验,已累计获得50余项专利,在信号链、电源管理芯片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产品性能对标国际一线品牌,且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客户包括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复购率超80%。
财务端,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45%,毛利率维持在55%以上,盈利韧性凸显。随着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及公司产能逐步释放,其在细分市场的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长期成长确定性较强,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股价爆发动因
公司股价爆发是行业机遇与公司基本面改善共振的结果。
行业端,AI 算力需求激增推动数据中心高速互联需求扩容,有源铜缆(AEC)因成本与性能优势获谷歌、微软等巨头青睐,全球市场预计以 25% 年复合增长率扩张,公司作为 CPO 龙头深度受益于这一趋势。
公司层面,自长飞光纤控股后完成战略转型,通过两次收购将长芯盛持股比例提升至 60.45%,补全高速铜缆、光电芯片等产品线,2025 年中报实现营收 12 亿元、归母净利润 1.68 亿元,同比分别大增 59.54%、1121.21%,业绩爆发夯实估值支撑。
作者:于晓明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20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