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政四川丨乘客打车遇“无声车手”,听障人士开网约车,如何兼顾关怀与安全?

川观新闻

1周前

也有不少人对听障人士担任网约车司机表示支持,路人杨女士认为:“我之前遇到过一位听障司机,感觉行车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

川观新闻记者 范芮菱 赵张东

近日,王女士通过 “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 —— 问政四川” 反映,今年以来,她在四川乘坐网约车时遇到了一个特殊现象——3次碰到的司机都是听障人士。她既欣喜于残疾人就业范围拓展,又对行车安全产生担忧:万一他们听不到其他车辆的鸣笛警示,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办?相关部门能否优化行业标准和管理措施?

残疾人能否驾驶网约车,需符合哪些条件?如何在帮助他们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保障乘客安全?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街头的网约车 范芮菱摄

网友反映

打车遇三位聋哑司机,驾驶安全引担忧

“今年以来,有三次打网约车,发现司机都是听障人士。”王女士回忆,第一次遇到时,她告知地点信息,司机没有反应,“当时觉得很奇怪,后来看到司机手机上的提示文字,才知道是听障人士,之后的沟通全靠打字。”

王女士表示,虽然理解并支持残疾人就业,但这段完全无声的行程,也让她产生了一丝隐忧:首先是事前没法电话沟通上车地点,系统定位不准确的时候,找车子比较麻烦。其次,在行驶过程中,万一听不到其他车的喇叭声,会不会有安全隐患?

“希望相关部门能明确听障人士驾驶网约车的相关政策,并优化行业标准和管理措施,既保障残疾人就业权益,又确保行车安全。”王女士表示。

记者在街头采访中发现,路人对于听障网约车司机的态度不一。

“作为乘客,还是会担心在需要即时沟通,如临时更改路线时出现交流障碍。”路人吕先生表示。

也有不少人对听障人士担任网约车司机表示支持,路人杨女士认为:“我之前遇到过一位听障司机,感觉行车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既然他们能拿到驾照,驾驶技术肯定是过关的,不用太过于担心。”

社交媒体上,网友晒出自己遇到的听障司机

法律规定

残疾人符合条件可以驾驶机动车包括网约车

记者发现,听障人士进入网约车队伍并非个别现象。

2024年6月,福建省首批由残疾人驾驶的网约车正式发车。截至同年10月,该省已有52名残障人士成功考取网约车从业资格证。

在四川,同样的探索也随即展开,T3出行品牌公关总监于丰介绍,当前,该平台在四川地区有近10名残障人士司机,主要为听障人士。

残疾人能否驾驶网约车的问题,法律法规已有明确规定——

根据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右下肢残疾、双下肢残疾以及听力障碍、右手拇指缺失或手指末节残缺五类人员可以驾驶汽车。其中在听力方面,两耳分别距音叉50厘米能辨别声源方向者(包括有听力障碍但佩戴助听设备能够达到该条件的),有资格申请小型汽车驾驶证。有听力障碍的机动车驾驶人驾驶机动车时,应当佩戴助听设备。

那么听障人士能否驾驶网约车?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法规,听障人士并未被禁止从事网约车行业。

地方实践

多措并举保障聋哑司机营运安全

与此同时,多地也通过完善辅助设备、优化沟通方式等举措,开展了针对残疾人驾驶网约车的探索与实践。

为确保行车安全,T3平台协助并建议听障司机在车内张贴指引,主动写明情况并建立文字、手势等沟通渠道,降低他们与乘客的沟通成本。同时,还建立了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其受到同等的安全监管与服务支持。

T3出行供图

针对公众普遍关心的“听不到鸣笛警示”等问题,记者采访了一位从事残疾人服务行业的人员。她表示,取得驾驶证的听障人士在佩戴合格助听设备后,能够达到在两耳分别距音叉50厘米辨别声源方向的法定标准,可以感知后方车辆的鸣笛信号。“这一规定从源头上保障了听障司机的行车安全条件。希望社会各界能给残疾人司机多点理解、支持和包容。”她呼吁。

一位在成都从事网约车服务近一年的听障司机坦言,他最看重的是行车安全:“我们观察路况会更加仔细和认真,也恳请乘客朋友们理解,如果无法语音交流,一个明确的手势或耐心的文字沟通,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截至去年年底,四川已有1.1万人申领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驾驶证(C5准驾车型)。为更好地满足残疾人驾驶机动车出行的需求,四川公安机关已为7033辆小型、微型自动挡载客汽车办理了加装残疾人操纵辅助装置业务。

也有不少人对听障人士担任网约车司机表示支持,路人杨女士认为:“我之前遇到过一位听障司机,感觉行车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

川观新闻记者 范芮菱 赵张东

近日,王女士通过 “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 —— 问政四川” 反映,今年以来,她在四川乘坐网约车时遇到了一个特殊现象——3次碰到的司机都是听障人士。她既欣喜于残疾人就业范围拓展,又对行车安全产生担忧:万一他们听不到其他车辆的鸣笛警示,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办?相关部门能否优化行业标准和管理措施?

残疾人能否驾驶网约车,需符合哪些条件?如何在帮助他们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保障乘客安全?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街头的网约车 范芮菱摄

网友反映

打车遇三位聋哑司机,驾驶安全引担忧

“今年以来,有三次打网约车,发现司机都是听障人士。”王女士回忆,第一次遇到时,她告知地点信息,司机没有反应,“当时觉得很奇怪,后来看到司机手机上的提示文字,才知道是听障人士,之后的沟通全靠打字。”

王女士表示,虽然理解并支持残疾人就业,但这段完全无声的行程,也让她产生了一丝隐忧:首先是事前没法电话沟通上车地点,系统定位不准确的时候,找车子比较麻烦。其次,在行驶过程中,万一听不到其他车的喇叭声,会不会有安全隐患?

“希望相关部门能明确听障人士驾驶网约车的相关政策,并优化行业标准和管理措施,既保障残疾人就业权益,又确保行车安全。”王女士表示。

记者在街头采访中发现,路人对于听障网约车司机的态度不一。

“作为乘客,还是会担心在需要即时沟通,如临时更改路线时出现交流障碍。”路人吕先生表示。

也有不少人对听障人士担任网约车司机表示支持,路人杨女士认为:“我之前遇到过一位听障司机,感觉行车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既然他们能拿到驾照,驾驶技术肯定是过关的,不用太过于担心。”

社交媒体上,网友晒出自己遇到的听障司机

法律规定

残疾人符合条件可以驾驶机动车包括网约车

记者发现,听障人士进入网约车队伍并非个别现象。

2024年6月,福建省首批由残疾人驾驶的网约车正式发车。截至同年10月,该省已有52名残障人士成功考取网约车从业资格证。

在四川,同样的探索也随即展开,T3出行品牌公关总监于丰介绍,当前,该平台在四川地区有近10名残障人士司机,主要为听障人士。

残疾人能否驾驶网约车的问题,法律法规已有明确规定——

根据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右下肢残疾、双下肢残疾以及听力障碍、右手拇指缺失或手指末节残缺五类人员可以驾驶汽车。其中在听力方面,两耳分别距音叉50厘米能辨别声源方向者(包括有听力障碍但佩戴助听设备能够达到该条件的),有资格申请小型汽车驾驶证。有听力障碍的机动车驾驶人驾驶机动车时,应当佩戴助听设备。

那么听障人士能否驾驶网约车?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法规,听障人士并未被禁止从事网约车行业。

地方实践

多措并举保障聋哑司机营运安全

与此同时,多地也通过完善辅助设备、优化沟通方式等举措,开展了针对残疾人驾驶网约车的探索与实践。

为确保行车安全,T3平台协助并建议听障司机在车内张贴指引,主动写明情况并建立文字、手势等沟通渠道,降低他们与乘客的沟通成本。同时,还建立了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其受到同等的安全监管与服务支持。

T3出行供图

针对公众普遍关心的“听不到鸣笛警示”等问题,记者采访了一位从事残疾人服务行业的人员。她表示,取得驾驶证的听障人士在佩戴合格助听设备后,能够达到在两耳分别距音叉50厘米辨别声源方向的法定标准,可以感知后方车辆的鸣笛信号。“这一规定从源头上保障了听障司机的行车安全条件。希望社会各界能给残疾人司机多点理解、支持和包容。”她呼吁。

一位在成都从事网约车服务近一年的听障司机坦言,他最看重的是行车安全:“我们观察路况会更加仔细和认真,也恳请乘客朋友们理解,如果无法语音交流,一个明确的手势或耐心的文字沟通,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截至去年年底,四川已有1.1万人申领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驾驶证(C5准驾车型)。为更好地满足残疾人驾驶机动车出行的需求,四川公安机关已为7033辆小型、微型自动挡载客汽车办理了加装残疾人操纵辅助装置业务。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