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还是机遇?如何参与“AI 2.0”时代的科技股行情?| 好买私募日报

好买香港

1周前

面对科技股的高波动和高预期,投资者应避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采取更加均衡的多国别多策略配置。

特斯拉、IBM已于美东时间10月22日公布三季度财报,而英特尔紧随其后,将在10月23日发布业绩。

牛市中,科技板块的表现从不令人失望,过去6个月,全球多个科技指数涨超20%,创业板更是以接近60%的涨幅领跑。当前科技股的繁荣,究竟是AI 2.0时代的历史性机遇,还是再一次的泡沫?

AI时代的科技股行情

资金抱团与结构分化

从全球视角来看,科技股的估值呈现明显分化。

其中,恒生科技指数估值最为温和,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A股创业板指则因近期市场情绪推动,涨幅较为明显,估值已升至41.9倍,接近美股水平;而纳斯达克指数在“七巨头”的强势拉动下,估值持续处于高位,截至10月21日市盈率约达43.5倍,领跑全球;相比之下,欧洲斯托克600科技板块虽有所回暖,但整体估值仍显著低于美国市场。

这种分化背后,反映出各地区科技产业竞争力的差异,也体现了市场对AI技术商业化进程的不同预期。

资金流向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尽管部分资金开始关注估值较低的欧洲和亚洲科技股,但美国科技股仍然是全球资本的聚集地,尤其是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前沿领域。这种高度集中的资金配置,在推动美股上涨的同时,也带来了市场结构失衡的潜在风险。

对比2000年互联网泡沫

业绩有支撑,但需警惕风险

提到科技股泡沫,很多人会联想到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

当时,科技股估值普遍虚高,但缺乏扎实的盈利支撑,更多是由投机情绪推动。而这一轮的科技巨头,如英伟达、微软等,不仅在AI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也具备了持续的收入和利润增长能力。许多科技股已有了业绩支撑,这是当前与2000年最根本的区别。

然而,风险信号依然不容忽视。目前,“七巨头”的总市值约占标普500指数的30%,这一集中度已接近甚至超过2000年科技股巅峰时期的水平。这意味着,市场表现高度依赖少数几家公司的表现。一旦其中某家巨头业绩不及预期或遭遇政策利空,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市场整体回调。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结构性风险正在积累。

配置策略

注意结构性风险,做好多元配置

面对科技股的高波动和高预期,投资者应避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采取更加均衡的多国别多策略配置。

一方面,可以通过投资科技主题的FOF产品,间接布局一篮子科技企业,实现风险的分散。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进行全球资产配置,例如搭配估值相对合理的亚太或欧洲科技股,以对冲美股可能出现的回调风险。

总而言之,在AI 2.0浪潮的推动下,科技股的长期成长逻辑依然坚实。但短期来看,估值压力和结构性风险也不容忽视。理性配置、分散布局,或许是投资者穿越波动、把握机会的极佳方式。

(转载自好买香港)

风险提示:投资于国际证券市场,除了需要承担与国内证券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国际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也需要投资者注意。
好买香港提醒:本文版权为好买香港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如有转载需求,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面对科技股的高波动和高预期,投资者应避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采取更加均衡的多国别多策略配置。

特斯拉、IBM已于美东时间10月22日公布三季度财报,而英特尔紧随其后,将在10月23日发布业绩。

牛市中,科技板块的表现从不令人失望,过去6个月,全球多个科技指数涨超20%,创业板更是以接近60%的涨幅领跑。当前科技股的繁荣,究竟是AI 2.0时代的历史性机遇,还是再一次的泡沫?

AI时代的科技股行情

资金抱团与结构分化

从全球视角来看,科技股的估值呈现明显分化。

其中,恒生科技指数估值最为温和,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A股创业板指则因近期市场情绪推动,涨幅较为明显,估值已升至41.9倍,接近美股水平;而纳斯达克指数在“七巨头”的强势拉动下,估值持续处于高位,截至10月21日市盈率约达43.5倍,领跑全球;相比之下,欧洲斯托克600科技板块虽有所回暖,但整体估值仍显著低于美国市场。

这种分化背后,反映出各地区科技产业竞争力的差异,也体现了市场对AI技术商业化进程的不同预期。

资金流向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尽管部分资金开始关注估值较低的欧洲和亚洲科技股,但美国科技股仍然是全球资本的聚集地,尤其是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前沿领域。这种高度集中的资金配置,在推动美股上涨的同时,也带来了市场结构失衡的潜在风险。

对比2000年互联网泡沫

业绩有支撑,但需警惕风险

提到科技股泡沫,很多人会联想到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

当时,科技股估值普遍虚高,但缺乏扎实的盈利支撑,更多是由投机情绪推动。而这一轮的科技巨头,如英伟达、微软等,不仅在AI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也具备了持续的收入和利润增长能力。许多科技股已有了业绩支撑,这是当前与2000年最根本的区别。

然而,风险信号依然不容忽视。目前,“七巨头”的总市值约占标普500指数的30%,这一集中度已接近甚至超过2000年科技股巅峰时期的水平。这意味着,市场表现高度依赖少数几家公司的表现。一旦其中某家巨头业绩不及预期或遭遇政策利空,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市场整体回调。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结构性风险正在积累。

配置策略

注意结构性风险,做好多元配置

面对科技股的高波动和高预期,投资者应避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采取更加均衡的多国别多策略配置。

一方面,可以通过投资科技主题的FOF产品,间接布局一篮子科技企业,实现风险的分散。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进行全球资产配置,例如搭配估值相对合理的亚太或欧洲科技股,以对冲美股可能出现的回调风险。

总而言之,在AI 2.0浪潮的推动下,科技股的长期成长逻辑依然坚实。但短期来看,估值压力和结构性风险也不容忽视。理性配置、分散布局,或许是投资者穿越波动、把握机会的极佳方式。

(转载自好买香港)

风险提示:投资于国际证券市场,除了需要承担与国内证券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国际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也需要投资者注意。
好买香港提醒:本文版权为好买香港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如有转载需求,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