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中广核新能源(01811.HK)发布公告,由于其他个人事务,李光明已于当日不再担任公司总裁及执行董事职务。
同时,自2025年10月21日起,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张志武将履行总裁职责,直至新任总裁获委任为止。
此次重要人事变动,正值公司全力推进新能源装机增长与资源整合之际,因而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清洁能源领军者
作为中国广核集团旗下重要的新能源业务平台,中广核新能源在中国清洁能源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截至2025年7月底,中广核境内新能源在运装机容量超过5800万千瓦,这一数字到9月底已更新为5881万千瓦。
从发电量来看,2025年1-9月,中广核境内700多个在运新能源项目总上网电量约730亿千瓦时。这一规模使公司成为中国新能源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中广核新能源的业务不仅限于国内,其境外业务也遍及全球。中广核能源国际目前在全球拥有48个在建在运清洁能源项目,控股总装机容量1307.25万千瓦,遍及马来西亚、法国、巴西、韩国、老挝等16个国家。
在装机目标方面,公司计划到2025年底,实现境内新能源在运装机容量突破7000万千瓦,完成2023至2025年的三年“倍增”目标。
光伏装机量半年增五成
在光伏业务方面,中广核新能源在太阳能光伏领域积极布局。
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太阳能权益装机容量攀升至2657.4兆瓦,同比增长898.0兆瓦,增幅高达51.0%,增速远超其他业务板块。
2025年8月,中广核借助旗下中广核(内蒙古)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成功引入6家战略投资者,募集权益资金118亿元。
此笔融资为近五年来能源央企省公司中规模最大的股权融资,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中广核在内蒙古区域开展风电、光伏、储能等清洁能源项目的开发工作。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少10.9%
业绩方面,中广核新能源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呈现波动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达8.565亿美元,同比减少12.8%;净利润为1.635亿美元,同比下滑10.9%。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权益装机容量增至10501.4兆瓦,较上年同期增长835.0兆瓦,增幅达8.6%。其中,风电与太阳能装机在集团权益装机容量中占比67.6%,清洁能源占比进一步提高。
就风电项目而言,2025年上半年,中国风电项目发电量为5506.7吉瓦时,同比增长4.1%。这一增长主要源于部分项目所在区域限电情况改善以及设备利用率提升。
随着行业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公司装机增长确定以及财务结构优化,该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值得市场关注。
10月21日,中广核新能源(01811.HK)发布公告,由于其他个人事务,李光明已于当日不再担任公司总裁及执行董事职务。
同时,自2025年10月21日起,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张志武将履行总裁职责,直至新任总裁获委任为止。
此次重要人事变动,正值公司全力推进新能源装机增长与资源整合之际,因而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清洁能源领军者
作为中国广核集团旗下重要的新能源业务平台,中广核新能源在中国清洁能源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截至2025年7月底,中广核境内新能源在运装机容量超过5800万千瓦,这一数字到9月底已更新为5881万千瓦。
从发电量来看,2025年1-9月,中广核境内700多个在运新能源项目总上网电量约730亿千瓦时。这一规模使公司成为中国新能源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中广核新能源的业务不仅限于国内,其境外业务也遍及全球。中广核能源国际目前在全球拥有48个在建在运清洁能源项目,控股总装机容量1307.25万千瓦,遍及马来西亚、法国、巴西、韩国、老挝等16个国家。
在装机目标方面,公司计划到2025年底,实现境内新能源在运装机容量突破7000万千瓦,完成2023至2025年的三年“倍增”目标。
光伏装机量半年增五成
在光伏业务方面,中广核新能源在太阳能光伏领域积极布局。
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太阳能权益装机容量攀升至2657.4兆瓦,同比增长898.0兆瓦,增幅高达51.0%,增速远超其他业务板块。
2025年8月,中广核借助旗下中广核(内蒙古)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成功引入6家战略投资者,募集权益资金118亿元。
此笔融资为近五年来能源央企省公司中规模最大的股权融资,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中广核在内蒙古区域开展风电、光伏、储能等清洁能源项目的开发工作。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少10.9%
业绩方面,中广核新能源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呈现波动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达8.565亿美元,同比减少12.8%;净利润为1.635亿美元,同比下滑10.9%。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权益装机容量增至10501.4兆瓦,较上年同期增长835.0兆瓦,增幅达8.6%。其中,风电与太阳能装机在集团权益装机容量中占比67.6%,清洁能源占比进一步提高。
就风电项目而言,2025年上半年,中国风电项目发电量为5506.7吉瓦时,同比增长4.1%。这一增长主要源于部分项目所在区域限电情况改善以及设备利用率提升。
随着行业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公司装机增长确定以及财务结构优化,该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值得市场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