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15年后燃料电池要跟纯电动全面竞争

智车科技

3周前

到2040年,氢燃料电池0.27元/W的系统成本,1000公里的续航,如果使用成本也配套到位的话,燃料电池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就有竞争优势。

2025年10月22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面向全球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以下简称“路线图”)。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500余位行业专家,受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及工信部委托,基于《中国制造2025》框架制定汽车产业技术升级路径编制。

2016年10月发布路线图1.0版本;2020年10月发布路线图2.0版本,今年2025年是路线图3.0版本。

路线图1.0版本和2.0版本分别提出了氢能燃料电池汽车2025年、2030年和2035年的发展目标,此次3.0版本,则在前两版的基础上,提出了2040年的发展目标。

1

无视燃料电池车短期发展挫折 

氢燃料电池汽车部分,路线图提出的总目标是:

2030年:

实现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化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规模为50万辆以上。

2035年:

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商用车、乘用车并举的发展格局。燃料电池汽车规模为100万辆以上。

2040年:

实现燃料电池汽车与其他动力系统汽车全面竞争的市场格局。燃料电池汽车规模为400万辆以上。

详见下图:

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路线图(香橙会研究院制图)

2

纯电动、混动之后,燃料电池第三赛道

自从2016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提出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目标以来,一直激励着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发展。

但路线图只是理论上的目标指引,目标的达成则需要产业界的努力——路线图1.0版本提出2025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是5万辆。但截至10月份,据香橙会氢能数据库数据,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31506辆,距离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纯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使不少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从业者也产生了动摇:氢燃料电池汽车还有没有应用场景?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是否还有出路?

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版,似乎丝毫没有受这些情绪波动的影响,仍然在大刀阔斧地设计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路径。

路线图设定:2035年,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用车、乘用车并举的发展路线;204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与其他动力系统全面竞争的市场格局。

从3.0版路线图可以看出,2035年燃料电车乘用车目标是整车成本低于15万元,燃料系统成本低于400元/kW,而系统额定功率大于120kW,这意味着到2035年燃料电池乘用车系统成本要在4万元左右。续航行驶里程则要达到900公里。这显然具备跟纯电动技术路线竞争的可能性,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的商用并举发展格局。

到2040年,燃料电车乘用车目标是整车成本低于12万元,燃料系统成本低于270元/kW,而系统额定功率大于140kW,这意味着到2035年燃料电池乘用车系统成本在3.78万元。续航行驶里程则要超过1000公里。

可资比较的是,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液态锂离子电池(能量型动力电池)的在2030/2035/2040年的发展目标是成本低于0.32元/W.h;0.30元/W.h;0.30元/W.h。

这还是普及型和商用型,如果是高端型液态锂离子电池(能量型动力电池)在2030/2035/2040年的发展目标是成本低于0.45元/W.h;0.40元/W.h;0.40元/W.h。

显然,到2040年,氢燃料电池0.27元/W的系统成本,1000公里的续航,如果使用成本也配套到位的话,燃料电池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就有竞争优势。燃料电池汽车具备了与其他动力系统全面竞争的能力。

这在理论上并不是不可能。

电解水制氢、储运及加氢基础设施也加速降本和规模化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在纯电动、混动技术之外,真可能开辟出第三赛道。

原文标题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15年后燃料电池要跟纯电动全面竞争

到2040年,氢燃料电池0.27元/W的系统成本,1000公里的续航,如果使用成本也配套到位的话,燃料电池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就有竞争优势。

2025年10月22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面向全球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以下简称“路线图”)。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500余位行业专家,受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及工信部委托,基于《中国制造2025》框架制定汽车产业技术升级路径编制。

2016年10月发布路线图1.0版本;2020年10月发布路线图2.0版本,今年2025年是路线图3.0版本。

路线图1.0版本和2.0版本分别提出了氢能燃料电池汽车2025年、2030年和2035年的发展目标,此次3.0版本,则在前两版的基础上,提出了2040年的发展目标。

1

无视燃料电池车短期发展挫折 

氢燃料电池汽车部分,路线图提出的总目标是:

2030年:

实现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化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规模为50万辆以上。

2035年:

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商用车、乘用车并举的发展格局。燃料电池汽车规模为100万辆以上。

2040年:

实现燃料电池汽车与其他动力系统汽车全面竞争的市场格局。燃料电池汽车规模为400万辆以上。

详见下图:

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路线图(香橙会研究院制图)

2

纯电动、混动之后,燃料电池第三赛道

自从2016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提出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目标以来,一直激励着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发展。

但路线图只是理论上的目标指引,目标的达成则需要产业界的努力——路线图1.0版本提出2025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是5万辆。但截至10月份,据香橙会氢能数据库数据,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31506辆,距离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纯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使不少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从业者也产生了动摇:氢燃料电池汽车还有没有应用场景?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是否还有出路?

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版,似乎丝毫没有受这些情绪波动的影响,仍然在大刀阔斧地设计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路径。

路线图设定:2035年,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用车、乘用车并举的发展路线;204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与其他动力系统全面竞争的市场格局。

从3.0版路线图可以看出,2035年燃料电车乘用车目标是整车成本低于15万元,燃料系统成本低于400元/kW,而系统额定功率大于120kW,这意味着到2035年燃料电池乘用车系统成本要在4万元左右。续航行驶里程则要达到900公里。这显然具备跟纯电动技术路线竞争的可能性,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的商用并举发展格局。

到2040年,燃料电车乘用车目标是整车成本低于12万元,燃料系统成本低于270元/kW,而系统额定功率大于140kW,这意味着到2035年燃料电池乘用车系统成本在3.78万元。续航行驶里程则要超过1000公里。

可资比较的是,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液态锂离子电池(能量型动力电池)的在2030/2035/2040年的发展目标是成本低于0.32元/W.h;0.30元/W.h;0.30元/W.h。

这还是普及型和商用型,如果是高端型液态锂离子电池(能量型动力电池)在2030/2035/2040年的发展目标是成本低于0.45元/W.h;0.40元/W.h;0.40元/W.h。

显然,到2040年,氢燃料电池0.27元/W的系统成本,1000公里的续航,如果使用成本也配套到位的话,燃料电池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就有竞争优势。燃料电池汽车具备了与其他动力系统全面竞争的能力。

这在理论上并不是不可能。

电解水制氢、储运及加氢基础设施也加速降本和规模化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在纯电动、混动技术之外,真可能开辟出第三赛道。

原文标题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15年后燃料电池要跟纯电动全面竞争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